小学语文国学知识拓展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国学知识拓展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8 08:51:06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一、谈天说地(导入古诗)
二、古诗来袭(古诗讲解)
三、深思熟虑(古诗问答)
四、古诗拓展(王濬放大招)
谈古说今
让我们来谈古说今,猜猜今天要学的古诗
若谷,你认识多少姓刘的名人?
我来说说……
你知道他叫什么吗?
看起来很瘦……
他就是与白居易同岁的诗人刘禹锡。
我知道,他是个很有个性的家伙。
对,他写的桃花诗很有特色。
古诗来袭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内容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dí秋。
王濬jùn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 ),金陵( )黯然收。
千寻( )沉江底,一片降幡出( )。
( )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 )。
今逢( )为家日,故垒萧萧( )秋。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
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司马炎部下
吴氏地域
王濬: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
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孙权方
石头城南京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一作“从今”。 “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深思熟虑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问题你会不会答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王濬放大招
有关这首诗还有哪些秘密呢
王濬是如何放大招
战胜东吴的?
王濬jùn是个有能耐的将军。他早就作了伐吴的准备,在益州督造大批战船。这种战船很大,能容纳两千多人。船上还造了城墙城楼,人站在上面,可以四面瞭望。所以也称作楼船。
东吴有个太守吾彦,发现了这件事,连忙向吴主孙皓报告,说:“这些木片一定是晋军造船时劈下来的。晋军在上游造船,看来是要进攻东吴,我们要早作防守的准备。”可是孙皓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我不去打他,他们还敢来侵犯我!”
吾彦没有办法,但是觉得不防备总不放心。他想出一个办法,在江面险要的地方打了不少大木桩,钉上大铁链,把大江拦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铁锥安在水面下,好像无数的暗礁,使晋国水军没法通过。
过了年,打中路的杜预和打东路的王浑两路人马都节节胜利。只有王濬的水军,到了秭归,因为楼船被铁链和铁锥阻拦,不能前进。王濬也真有办法。他吩咐晋兵造了几十只很大的木筏,每个木筏上面放着一些草人,披上盔甲,手拿刀枪。他又派几个水性好的兵士带领这一队木筏随流而下。这些木筏碰到铁锥,那些铁锥的尖头就扎在木筏子底下,被木筏扫掉了。
还有那一条条拦在江面的铁链怎么办呢 王濬又在木筏上架着一个个很大的火炬。这些火炬都灌足了麻油,一点就着。他让这些装着大火炬的木筏驶在战船前面,遇到铁链,就烧起熊火,时间一长,那些铁链铁锁都被烧断了。王濬的水军扫除了水底下的铁锥和江面上的铁链,大队战船就顺利地打进东吴地界,很快就和杜预中路的大军会师。
孙皓派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吴兵渡江去迎战,但东吴水军长期没有训练,看到晋军这个来势,吓得没有打就投降了。
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