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重点难点重点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 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准备烧杯(大小各5只)、试管、酒精灯、品红、浓氨水、酚酞溶液、酒精、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
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到了花香,你闻到了吗?
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为什么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
4.小强指着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
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教学过程二、推进新课
(一)分子及其特点
[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你看见了什么?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播放动画: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教学过程活动与探究
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试剂,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讨论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学过程获得结论1:
(1)氨水能使酚酞试剂变红。
(2)C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拓展结论并投影
结论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
考一考你
1.苯分子照片中两个相邻苯分子间黑色的部分是什么?
2.“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性质?教学过程(二)分子与原子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Flash动画对比两种变化,并归纳相关内容。[分析](1)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变,水的化学性质没变;
(2)H2O分解生成H2和O2,水分子发生改变,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H2O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教学过程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提问]为什么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性质包括哪些?
[回答]因为在物理变化中,虽然分子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除了化学性质外,还包括物理性质,如色、味、态、熔点、沸点等。
[讨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呢?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相同吗?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教学过程[分析]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是由氧气、氮气等纯净物组成的,而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可见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由此可以得出,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展示]播放通电分解水和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动画。
[提问]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怎样变化?
[回答]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分析]在水电解的微观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同样,在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中,氧原子和汞原子也没有发生变化。教学过程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提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结论]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学过程3.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教学板书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例如水的蒸发:水分子未变,分子间隔增大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教学反思这一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在明确了本课题的教学任务后,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切勿任意“拔高”。
在这一节的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为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重点难点】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化学反应的实质。
学习内容一 分子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48-5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分子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讨论交流】
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一: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
(2)实验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三(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温馨点拨】
1.(1)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2)溶液变成红色;氨分子不断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3)没有必要,此实验已经做过。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名师归纳】
分子具有以下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
【反馈练习】
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的是(A)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B)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学习内容二 原子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5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大多数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讨论交流】
比较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温馨点拨】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同:①体积小,质量轻;②恒运动;③有间隙;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同种原子性质也相同。
异: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
【名师归纳】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是用物理方法还可以再分。
3.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反馈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空气里的氮气、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D.空气里的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混合在一起
2.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C)
序号
事实
解释
A
新装修的房间中有异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
到原子和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C
用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分子可以再分
3.如图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2)在反应中,氢气分子变成氢原子,氯气分子变成氯原子,它们相互结合形成新的分子是氯化氢分子。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氯原子,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氢气分子、氯气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