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11《老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 11《老王》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7 15:1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2、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章平淡朴实的语言。
3、感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真情,以善良体察善良,学会同情、关爱弱势群体。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2、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章平淡朴实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平凡普通的,他们有的在平淡中咀嚼幸福,有的也许遭受了这样那样的不幸,我们去关注这些平凡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今天我们就有一个这样的机会来关注一个平凡的人——老王,了解老王的事迹之后,你又能得到什么启示?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杨绛(1911—2016年),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主要译作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小说《洗澡》。其夫钱钟书,字默存,代表作《围城》。
2、写作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三、自主探究
1、在文中找出老王生活
2、找出老王与作者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你认为是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善良仁义)
C、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知恩图报)
3、面对老王的不幸,作者一家为他做了哪些事情?由此,你认为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A.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B.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E.她的女儿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善良的人。
4、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老王的不幸的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和自己无力真正改善老王的境遇感到愧怍。
四、合作探究
1、文中提到“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感到愧怍?
明确:面对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表示谢意,作者并未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作者没能完全领会老王的深意,仅以金钱回报,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作者反思自己只充当给予者的角色,没能接受老王无偿的馈赠,因此感到懊悔。
2、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虽然在“文革”中经济拮据,但整体收入远在老王之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尽力照顾老王的生意,不让老王吃亏(不要他减半收车费,不让他白送钱先生看病,不白拿老王的鸡蛋和香油)。“钱” 是作者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
3、文中提到“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从”和“压根儿” 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 “压根儿”是否矛盾?
明确:“从”强调以前从未发生过,“压根儿”强调一点儿也没有过,“大概”表明这是作者的推测,而“压根儿” 表明作者坚信老王的诚实和善良,他绝不会有欺负主顾的念头。
4、概括本文主旨。
明确:作者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凸现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性,表达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命运的慨叹。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是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尊重、感激和愧怍。
三、作业
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