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诗中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作者介绍
诗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从故乡(今江苏丹阳)来到长安任监察御史,历经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诗人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这首意蕴别致的七律。
写作背景
咸阳城东楼树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疏通诗意
咸阳城东楼树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阐明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秦代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此题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
水中小洲。
丛生的杂草。
这里指作者自己。
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疏通诗意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州。
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万里忧愁,蒹葭杨柳,就像江中的小洲。
疏通诗意
疏通诗意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将至,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鸣啾啾。
疏通诗意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不要问秦、汉灭亡的往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疏通诗意
诗人登上咸阳城楼,举目一望见秦中河树风物居然类似江南,愁之由来可见一斑。
2.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作用。
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1.首联“似”表示并无什么汀州,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3.颔联中写了哪几种自然现象?请分别描述之。
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仿佛靠近慈福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冷风乍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
诗歌鉴赏
4.《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 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自然情景,给人紧张压迫之感。
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诗歌鉴赏
6.你看出来作者虚写的是什么吗?请参考下面古诗体会一下。
5.承接上联山雨将至,颈联写鸟雀都有哪些反应?
下绿芜
(仓皇逃入)
鸣黄叶
(躲着悲鸣)
眼前实景
诗歌鉴赏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凤凰台》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历史沧桑,世事难料,人生无常。
7.怎样理解尾联的“流”字?
渭水无语东流,不会为任何事物而改变停留,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无情之意。这里暗示出大唐风雨飘摇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诗歌鉴赏
8.根据《咸阳城东楼》内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官宦在外,思念家乡;
国势动荡,危机四伏;
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诗歌鉴赏
1.写诗人登楼发现眼前之景居然略类江南,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的句子是:
, 。
2.《咸阳城东楼》中暗写唐朝政治腐败,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诗句是:
, 。
3.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
, 。
4.写时移世迁,历史痕迹难以分辨,别去追寻前朝往事的诗句是:
, 。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无 题
李商隐
认识作者
【李商隐】字义山,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诗歌
朗读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疏通
诗意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风。
丝,与“思”字双关,含相思之意。
青年女子浓黑轻柔的秀发,代指青春年华。
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所。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
疏通
诗意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春风衰弱无力,百花纷纷凋零。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燃烧殆尽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滴干。
疏通
诗意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早起对镜梳妆,唯恐青春容颜逐渐消失,夜晚吟诗,会感到月光清冷。
疏通
诗意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距此没有多远,希望有青鸟殷勤地替我去探望(你)。
疏通
诗意
诗歌鉴赏
1.哪一联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首联,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全诗从头至尾熔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从相见离别到相思盼望,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缠绵的深情。
诗歌鉴赏
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3.“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4.抒发了男女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前者为“困难”,写出相见艰难;
后者为“难舍、难受”,道出离别之苦。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
渲染了离别的悲凉的气氛,以暮春衰残之景映衬
别离伤感之情,倍增哀怨,情景交融。“残”字
给人以凄楚的感觉。
抒发了与爱人分别的难舍难分的伤感之情。
诗歌鉴赏
5.品析 “丝”的妙处。
谐音双关,深切而自然。
6.“春蚕”“蜡炬”在这里仅仅是实写两种实物吗?如果不是,作者又是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相思之深和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形象贴切,含意隽永。
诗歌鉴赏
5.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人们赋予了它什么意思?
比喻人们对理想、事业等,执着追求、无私奉献。
6.颈联是从谁的角度出发的?是实写还是虚写?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虚写。推己及人,设想爱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表现恋人双方的苦苦思念。
从“应”字可见,“应”是忖度、料想的意思,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
诗歌鉴赏
7.尾联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体现了作者苦苦相思,期待互通音讯的愿望。
1.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对此无可奈何,渲染离情,极写伤别沉痛心情和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 。
2.运用双关谐音.比喻的修辞写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著奉献)的诗句是: , 。
3.运用想象,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感叹时光易逝,相会无期的诗句是: , 。
4.诗人通过书信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 。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许 浑
认识作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代表作品有《鹊桥仙》《淮海居士长短句》等。
朗读课文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疏通词意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池塘。
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bēi
chánɡ
yánɡ
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
疏通词意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
飞扬,飘扬。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疏通
诗意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疏通
诗意
诗歌鉴赏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诗歌鉴赏
词一开始“绕树”两句,写所见烂漫春光。词人先从整个村庄写起。村庄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满满的与池岸齐平了,显然这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接着“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
诗歌鉴赏
“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看上去园子才那么一点点大,但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那么,有哪些春色呢?“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
诗歌鉴赏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诗歌鉴赏
“远远”四句,词人移步小园转向远处一带的围墙,在墙内隐现出茅草小堂。在墙外小桥流水不远,飘扬着一面青色酒旗,显然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
诗歌鉴赏
“偶然”二句,写词人突然萌发了酒意,赏春也须酒佐兴,然后乘着一时的兴致,再步行着翻过东边的小山岗。
诗歌鉴赏
“正莺儿啼”三句,承上两句意脉,即翻过小山岗,“柳暗花明又一村”,另有一番景象:莺啼燕舞,蝴蝶采蜜忙。它们最能代表春天,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1.《行香子》展现了春日至,树郁郁青青,水满池塘,风儿催人行的烂漫春光的句子是:
, 。 , 。
2.秦观《行香子》中从色彩的角度描绘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的句子是:
, , 。
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 倚东风 豪兴徜徉
有桃花红 李花白 菜花黄
3.作者的视野由近放远,动静相生描写风光的诗句是:
, 。 , 。
4.秦观《行香子》中通过特写田野一隅,营造—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的句子是:
, , 。
远远围墙 隐隐茅堂 飏青旗 流水桥旁
正莺儿啼 燕儿舞 蝶儿忙
辛弃疾
认识
作者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朗读课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疏通
诗意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疏通
诗意
阅读
鉴赏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阅读
鉴赏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
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上片的核心。
阅读
鉴赏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识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阅读
鉴赏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识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阅读
鉴赏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阅读
鉴赏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入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
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少年时代风华正茂而又无忧无虑(也有时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的句子是:
, 。
2.《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用来表示那种多愁善感,每爱把自己想成很寂寞,很爱强说愁的无端愁闷情绪的句子是:
。
爱上城楼 为赋予新词强说愁
为赋予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3.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下阕与少年时无忧无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的句子是:
, 。
4.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用吞咽式的表情,表示有许多忧愁不能明说,只能通过对天气的感知,来表达心中的悲凉与无奈之情的句子是:
, 。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