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3.1倍数与因数 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五上3.1倍数与因数 教学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27 15:1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课前思考
本单元知识内容多,概念多,学生相对不易掌握,《倍数与因数》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种子课,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理解倍数与因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打基础。在教学中,学生会出现2是因数,6是倍数等基本错误,该如何突破这点,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倍数,因数是相互依存还是单独存在呢?我想乘法模型是关键,学生在二年级开始就学习乘法,对乘法并不陌生,知道什么是乘数,什么是积,但不清楚乘数和积的关系,我想以乘法模型为抓手,建构对倍数与因数的认识及其关系的理解,通过认识积和乘数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倍数和因数”指的是乘法算式中积和乘数的关系,即积是乘数的倍数,乘数是积的因数,丰富其内涵。
教材分析
《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一课,教材以倍数,因数这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在联系为线索,组织本单元知识内容。本课主要认识倍数,因数,以及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倍数与因数”是整数学习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分数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有利于学生理解乘法运算中积与乘数的关系,即积是乘数的倍数。以问题串的形式,层层递进,丰富学生对倍数与因数知识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什么是整数,自然数,在二年级时学过乘除法。并且会求类似于一个数的2倍是多少等问题,这些为倍数与因数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按以往的经验,学生容易把乘数和因数相混淆,觉得乘数就是因数,所以会出现2是因数,15是倍数等基本错误。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1- 3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倍数与因数。
2.探索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在探索的过程中,利甩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数感。
4.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钻研,勇于尝试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提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难点:
倍数与因数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学号卡,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前置性作业:关于倍数和因数,你想知道什么?
【环节一:情境激发 提出问题】
一、1.师:上课之前,先来看一张照片,近几年很火的一档综艺《爸爸去哪儿》,这是其中一对父子,认识吗?
生:认识,林志颖、Kim
师:是的,爸爸叫林志颖,儿子叫Kim,你能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林志颖是Kim的爸爸,Kim是林志颖的儿子。
师:能说林志颖是爸爸,Kim是儿子吗?
生:不能,是谁的爸爸,谁的儿子嘛?
师:对,我们在说的时候必须说清谁是谁的爸爸,谁是谁的儿子,像这样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的。那么数与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吗?
2.关于倍数和因数,你有哪些想知道的?
二、认识倍数和因数
1.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有几个正方形?(12)
你能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正好拼一个长方形吗?想一想,可以摆几排,每排有几个?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师:你是怎么拼的?
生:每排摆了12个,摆了一排。(PPT出示图,问:是这样子吗?)
师:怎么列算式
生:1×12=12(边板书算式边强调1行×12列=总数12,谁的算式和他不一样呢)
预设:12÷1=12师: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算式表达出来?
生:2×6 =12或12÷2=6(板书算式)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3×4=12或12÷3=4(板书算式)
生:可能每排摆3个,摆4排。或者每排摆4个,摆3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其他拼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
生:不能。
师:如果每排摆5个,会怎样?
生:那样会多余出来2个小正方形。
师:是的,到底行数、列数、总数符合怎样的关系,才可以正好拼出一个长方形?
生:行数×列数=总数。
师:同学们,也就是说这些数之间有着一种神秘的关系,对吗?
师:比如3×4=12,数学上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那么4和12呢?
生:4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
师: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倍数与因数。(板题:倍数与因数)
师:你能再指着2×6=12这个算式说一说吗?
师:我们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那么在除法算式中,你能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师指着12÷3=4这个算式,让学生说一说师:我说12是倍数,可以吗?
生9:不行,没有说是谁的倍数。
师:对,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他们两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师:这儿还有几道算式(4×5=20、21÷3=7、43÷8.6=5),谁愿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生依次说,当说到43是8.6的5倍数时,让学生质疑。介绍“倍”与“倍数”的区别。
师: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为0的自然数。(板书:非0自然数)
2.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师:初步认识了倍数与因数,接下来我们来找找一个数的因数。同学们,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那可以怎么说?
生:3和4是12的因数。
师:还有吗?
生:2和6是12的因数。生:1和12是12的因数。
师:那想一想12的因数有哪些?
生:12的因数有1,2,3,4,6,12。
师:老师发现你们在说12的因数的时候,不是单个单个说的,而是?生:一对一对说的。
师:对,并且说完1、12接着是2、6,这在数学上是什么好习惯?生:按顺序思考。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有序想乘法。
师(小结):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环节二: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3.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师:接着我们来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小组活动,找找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3、5、18、30、36、612,可以从两个问题着手讨论:1.在这些数中,怎么判断它们是不是3的倍数?
2.除了这些数,3还有其他的倍数吗,如何求的?学生小组活动。
【环节三:展示交流 质疑补充】
(1)汇报哪些数是3的倍数。
(2)我是用3和一个数相乘,看能不能得到下面的数。有学生质疑:那612呢?你用3和几相乘呢?引出此时,用除法比乘法更有针对性。
(3)3还有其他倍数,分别用3和一个自然数去相乘,依次是3、6、9、12、18、24……。
师:写数的时候,一般写完前5个,就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此时用乘法找倍数比较简单。再练习找一找5的倍数。
师:在写倍数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生:一个数的倍数有最小的,没有最大的。
师(小结):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
【环节四:练习巩固 拓展提升】
1.判断对错。(1)30÷5=6,30是倍数,5是因数。( )
(2)1的因数和倍数都只有1。( )
(3)一个数有无限个倍数。( )
2.根据提供的信息猜微信手机号。第1个数,它只有1个因数;第2个数,它是3的倍数,但只有两个因数;第4个数,它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第10个数,它既是24的因数,又是2和3的倍数。3.根据自己的学号,正确快速地做出判断。(拍照游戏)
(1)学号是7的倍数。
师:一个数的倍数应该是无限的,怎么人数是有限的呢?生:因为班级里的人数是有限的。
(2)学号是7的因数。学号是35号的学生走上讲台后发现不对:35是7的倍数,而不是因数。(3)学号是1的因数。
师:好孤单啊,只有一个人。
生:1的因数是1,只有l。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4)学号是1的倍数。剩下的学生兴奋地跑上讲台,集体拍照,活动结束。
【环节五:课后延伸 拓展提升】
1.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倍数和因数有关的知识。
2.查阅“倍数”与“倍”的区别。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