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7 18: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气象观测实践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得4次气温值:24℃、19℃、36℃和30℃。据此完成1-2题:
时间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1.由你来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36℃的气温值将填在哪个时间栏内(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2.下列对当日当地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描述,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 B.学校放暑假
C.人们用电扇或空调降温 D.羽绒服、雪地鞋销售火爆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地球奥秘的探索。2022年7月24日,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读“我国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完成3-5题。
3.从天宫空间站可以看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半球的陆地分布更集中
C.任意半球的海洋面积都等于陆地面积
D.地球表面大部分为蔚蓝色的海洋
4.卫星发射时要求晴朗、降水少、空气能见度高的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符合卫星发射条件的是( )
A. B. C. D.
5.关于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原最晚迎来日出
B.文昌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
C.太原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四大发射中心均位于中纬度地区
下图是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读图完成6-8题。
6.甲乙丙三地,气温由高向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甲、丙 D.甲、丙、乙
7.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8.造成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某日,小明同学收听到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6℃。据此完成9-10题。
9.下图中的天气符号表示“晴转阴”的是( )
A. B.
C. D.
10.星期一这天,小明上学时最合适的外套是( )
A.薄毛衣 B.棉衣 C.衬衣 D.短袖衫
咸海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第四大湖,阿姆河与锡尔河是咸海的主要水源来源。自上世纪60年代起,周边国家在河流两岸大量引水广泛种植棉花,加之自然环境的影响,咸海面积进一步萎缩。下图示意该地区的自热环境。读图,完成11-13题。
11.该地区的地势特征为( )
A.南高北低
B.东高西低
C.东南低西北高
D.东南高西北低
12.咸海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的影响 B.沙漠面积的扩大
C.气候环境的变化 D.地理位置的闭塞
13.此地区沙漠广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
A.纬度因素的影响 B.地形因素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完成14-15题。
14.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阳光明媚 B.四季如春
C.狂风暴雨 D.寒风凛冽
15.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同一时间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附近降水多
D.中纬度内陆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16.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小华跟随户外旅游团攀登了向阳峰。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向阳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该区域多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 6 10 17 22 25 29 28 23 18 11 6
降水(mm) 42 63 96 137 166 209 189 120 76 73 55 30
(1)甲地的地形类型是: 。
(2)小华到达B地时测得气温为25℃,推断此时C地气温为 ℃(仅考虑地形的影响)。
(3)傍晚,小华登上了向阳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城镇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的风向是 风。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坝址选在D处。请你帮助分析在这里修建水库对改善当地自然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一点即可)。
(5)根据材料二,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属于: 气候,特点是 。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C
6.A 7.B 8.A
9.C 10.B
11.D 12.A 13.C
14.B 15.A
16.(1)盆地
(2)23.2
(3)东南
(4)减少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可以发展养殖业;缓解当地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等
(5) 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