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
问题研究 阿联酋“造山引雨”是否可行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本节内容是教材第三章提供的问题探究,该问题探究所需要的地理知识与技能由第三章习得。因此,本节内容可看成学生达成课标 1.4 与 1.5 后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过程。
在达成这两个标准以后,结合问题探究的功能,学生应该在本探究中达成再现、迁移、运用的目标,并在探究中再现或创新本章习得的学习技能。结合本案例具体来说,首先,学 生应当能够准确说明阿联酋的自然地理特征,尤其是气候特征,这里的说明包括了解释的含 义。其次,能够分析得出阿联酋缺水的原因,这里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原因。再者,能够 通过恰当的方式搜索出有价值的资料来分析阿联酋已经实施的解决水短缺的措施,并能够思 考人类利用水资源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在所学知识的迁移过程中能够说出阿联酋 造山引雨的理论基础,并基于这一理论基础对阿联酋造山引雨的地点进行选址。最后,学生 应该学会从多角度去综合思考阿联酋造山引雨的可行性。在阿联酋这一区域载体下,综合多 种地理要素思考阿联酋水资源匮乏背景下的人地关系,树立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树立人地协
调观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社 2019 版普通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材在本章内容介绍了不同尺度的大气运动所带来的天气与气候变化,并深入展现了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自然地理景观形成之间的关系。“阿联酋造山引雨”位于本章主体知识学习后的问题探究部分,在知识和技能层面都可以承接本章所学内容。与此同时,通过本案例中关于水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有助于学生学习第四章水运动,起到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及开启第四章的作用。
教材 61 页首先对阿联酋“造山引雨”进行简要的背景介绍。随后提出了学习思路,即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阿联酋水资源现状——了解已有措施——推测造山选址——造山可行性探究 这一学习过程来进行活动探究。该探究思路清晰明了且难度可控,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通过资料的收集也使得学生能够进行直接经验获取的环节,利于学生直观掌握学习方法。
随后,教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知识拓展,分别拓展了阿联酋的水资源状况、阿联 酋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阿联酋“造山引雨”的设想。每则资料后都附带了高质量的问题, 是问题探究的好抓手。但这些问题综合性程度高,学生难以全面思考,这就体现了教师在学 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通过课堂活动的形式进行点拨,复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训练学生 综合思维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学生收集资料时就抛出难度恰当的问题来给学生的 思考当抓手,为课堂活动做铺垫。
最后,教材抛出了终极问题——讨论阿联酋“造山引雨”的可行性。这个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科学问题,阿联酋花费巨大经济代价进行研究。作为高中学习,学生若能够定性的
从几个要素层面进行简单的综合分析就达成了问题探究的目标。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究前已经学习完本章大气运动的内容,已经能够据图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 解释常见天气现象成因,并且能够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能够分析气候与气压带、风带 之间的关系,理解气候与自然景观形成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对于分析阿联酋地区缺水现状具 有较强的知识储备。但是,学生对于阿联酋目前采取的措施及原因了解甚少,缺乏背景知识, 而且在分析阿联酋缺水的原因及对策时,针对目前的学习能力来看,较少的学生能够从多角 度、多因素联系的观点来分析此问题。针对目前高中生思维的特征,教师应当采纳教材提供 的探究思路,以问题的形式为抓手指导学生课前先对阿联酋国家及缺水情况进行基本认知, 然后在一定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活动,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链,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
技能。
四、学习目标
阅读资料,说出阿联酋基本自然地理特征,详细说明阿联酋缺水的原因。
通过对比,辨析阿联酋解决水资源短缺措施的利弊,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结合背景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尝试综合分析阿联酋“造山引雨”的可行性,并掌握问题研究的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理解“造山引雨”对阿联酋降水的影响机制。
辨析阿联酋解决水资源短缺不同措施的利弊。
综合分析阿联酋“造山引雨”工程的可行性。
六、教学方法与技术
教学方法:
课前采用自主学习法,布置基础性的学习任务
针对探究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针对课堂讨论得出的结果用归纳法总结
教学技术手段:电教媒体(采用幻灯片教学);图像媒体(图片;统计图表)
七、课时安排:1 课时
(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有
关水资源解决措施的文
章;给学生布置阿联酋水
资源状况的自主学习活
动。
可适当在课前对学生
的阅读及资料收集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每位同学阅
读文章,并查阅资料简要收集阿联酋自然地理特
征资料。
自主学习并
思考《导学案》的问题,然后相互交流。相互交
流进行自主学
习。
知识层面,探究阿联酋
“
造
山
引雨
”
需要对阿联酋自然地理
特征有基本认知,才能对其开
展
“
造
山
引雨
”
工程的原因有
清晰的理解。
能力层面,获取、提取、解读、
利用信息决策是进行科学探究,提高人认知的重要能力。直接给学生提供内容简要且
难度适宜的论文,可以不断
培
养学生
相应的能力。
【创设情境导入】
结合本地农业生产为
解决缺水问题而采取的多种措施创设情境。
展示中国历史文化中
多样的
“
求雨
”
措施。
联系生活,了
解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缺
水现状。
思考
“
求雨
”
背后所体现的水资源价
值。
水资源短缺在高中生阶段已经成为常识。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多种措施入手,让学生理解水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承转】世界水资源短缺早已成为共识。人们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水资源,体现了水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体现了人类对于水资源的渴求。作为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阿联
酋采用了一种看似
“
荒唐
”
的办法
——
造
山
引雨,这种办法是基于何种理论,能否可行?
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问题研究。
【自主学习】阿联酋水资源的状况
展示资料
一
:阿联酋水
资源状况;水资源衡量标
准公式;阿联酋位置图;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阿联酋工业增加值比重走势图;阿联酋用水量表。
要求学生课前根据资
料思考问题:阿联酋
“
造
山
引雨
”
的原因。
教师对学生课前自主
学习进行提问检测。
学生说出阿联酋水资
源短缺的原因后及时进行
课前根据资
料
一
及自身所学
知识,思考问题:
阿联酋
“
造
山
引
雨
”
的原因,并
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课堂积极回
答问题,并补充
其他同学答案。
知识层面,讨论阿联酋
“
造
山
”
是否可行之前,应该对该国
“
造
山
引雨
”
的原因,进行认
知,这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阿联酋由于自然、人文两
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水资源匮
乏。所以要找寻解决水资源合
理利用的措施。探究中需要大
量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自主
学习可以达成对学生检测的目的。
从能力层面,选择并提取有效
的信息是实现终身学习理想
)八、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评价和归纳。 的高效能力之一。从生活中、学习中常见的包含丰富地理信息的图表开始,养成敏锐提 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承转】通过自主学习,我们认知了阿联酋“造山引雨”的原因在于阿联酋水资源极其匮乏。阿联酋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自然原因导致了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的事实,而阿联酋的人类活动又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既然阿联酋水资源短缺已是事实,其原因我们也已探寻,那阿联酋采用了哪些措施来解决水危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合作学习: 阿联酋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合作学习】阿联酋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展示资料二和短视 频,引导学生归纳阿联酋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现有措施。 引导学生尝试思考阿联酋大量开采地下水、淡化海水可能产生的问题。再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归纳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 学生归纳阿联酋解决水资源短缺措施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根据视频归纳阿联酋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现有措施。 开始尝试思考,最后根据材料归纳阿联酋海水淡化、大量开采地下水带来的环境问题。 在此问题探究中,阿联酋水资源状况已了解清楚,下一步是因症施药,提出解决措施。在探究解决措施时,学生较难全面思考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并且很难辩证的看待人类活动,忽视人类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不合理的行为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可以潜移默化渗透人地协调观。教师需要提供大量的材料,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采用教师提供材料——学生归纳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提取、表达信息 的能力。
【承转】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可供阿联酋解决水资源的措施是多样的。在看到阿联酋利用这些措施缓解阿联酋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活动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如何才能实现阿联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呢?阿联酋提出了一个看似“荒唐”但有趣的措施——决定“造山引雨”解决阿联酋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阿联酋“造山引雨”,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呢?这座山建在哪里合适?其能否落地实施?下 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个部分,阿联酋“造山引雨”的设想。
【主题探究】阿联酋造山引雨的设想 展示资料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降水形成条件角度解释阿联酋造山 引雨的理论基础。 教师详细复习地形雨形成机制,并引导学生基于此理论,从影响地形雨形成因素的角度思考阿联酋造山选址应该满足的条件。 给出阿联酋降水量图、盛行风向表、地形 图,引导学生对阿联酋造 山进行选址。 回顾影响降水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造山引雨的理论基础。 观看视频,学习阿联酋“造山 引雨”的背景知识。 从影响地形雨形成的因素出发思考造山的选址。 “造山引雨”必然有理论基础做支撑。当然,“造山引雨” 工程的理论基础十分繁杂,但作为地理学科,高中生而言能够从降水的形成条件这个角度来解释就已经达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通过对其选址不仅能够塑造学生综合思维观,更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强大用处。
【承转】同学们为阿联酋造山引雨找到了理论基础,大家也根据理论基础对其进行了选 址,接下来就该在实践层面来思考这项工程的实施,阿联酋造山引雨到底是否可行?
【主题探究】阿联酋造山引雨的设想 1.给出资料四和资料五, 分组明确立场,明确思考问题的角度:从气候特点、山体高度、建设成本、未来收益等角度综合思考阿联酋造山引雨的可行性。5.教师在学生表述理由时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并归纳学生的理由。 6.以尼罗河为例,从水循环出发,给学生补充阿联酋造山引雨可能对周边地区水循环产生的负面影 响。 1.基 于 小 组 立场,找出阿联酋“造山引雨”可行或不可行的论据,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 开放性讨论能够发散学生思维,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基于逻辑思考找出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此活动非常考验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学生在活动中复习知识,增强合作能力,提高思考能力。与此同时,此项工程的实施需要考虑工程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对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
【承转】同学们从多个角度论证了阿联酋“造山引雨”工程的可行性。思维的碰撞有助于我们萌生出许多的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日后可能会生根发芽成为科学的火花。下 面我们就来了解另外一个大胆的科学假想。
【总结】基于阿联酋自然和人文特征我们了解该地区的缺水现状。阿联酋主要采用地下水和海水淡化技术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虽能够缓解其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其缺水根本问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还会引发环境问题。“造山引雨”工程应运而生,我们基于所学知识分析了其理论基础,也通过材料为其进行了选址,并从多角度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讨论。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遇到问题时拿出探究精神,选用科学的方法,在严 谨的思维下进行探索,大胆假想,保持一颗好奇的心。
【课后探究】 青藏高原“炸山引雨” 给出中国地形图、介绍青藏高原“炸山引雨”这一假想。 给学生布置课后探究任务。 相互交流其过程。 课下以青藏高原“炸山引雨”为载体,梳理问题研究的步骤,探究“炸山引雨”的可行性。 首先想开拓学生的视野,其次想让学生能够对刚才的分析思维过程进行情境迁移、举一反三,最后希望学生能够大胆进行科学假想,保留对事物、对科学的好奇之心与丰富的想象。
九、板书设计
阿联酋“造山引雨”是否可行
(
阿联酋
水资源状况
现有措施
解决措施
理论基础
造
山
引雨
选址
可行性
)
十、设计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一个问题来展开:阿联酋“造山引雨”的可行度。本节课看起来是一个独立的问题探究,实际上与第三章大气运动密不可分,是知识延伸的科学探究活动,该活动如能有效实施,可以在复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思维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本探究活动中为什么要造山、在哪里造山、造什么样的山、能否引来雨,以及造山引雨成功与否分别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值得深入探究。这既涉及地理原理的灵活运用,又包含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预是否合理的“价值判断”。因此,该问题探究如果就问题本身来讨论,探究难度尚可,如若进行引申,拓展探究的范围和深度,则不易把控难度,容易让学生陷入困境,从而对问题探究形式的活动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应该在本节课设计时充分考虑自己的学生所处的思维和能力层次,秉着开拓视野,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原则,切忌一味拔高, 揠苗助长。在以后教学工作中,针对问题探究活动这一类问题,教师需要反思问题探究的思维、方法训练与学生学情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