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高考地理仿真模拟试题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甘肃省高考地理仿真模拟试题1(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7 15:4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1 甘肃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位于贵阳市的某县域企业成立时是传统的磷化工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该企业主动寻求转型,着力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池材料)的研发。目前,企业已获得专利66项,经济效益明显。2021年,该企业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企业研发的专利多属于( )
①设备研发领域;②销售模式标准;③品牌创意设计;④生产工艺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自建厂以来,企业加工厂的位置一直保持不变,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市场需求广阔 B.政策支持力度大
C.原料量大质优 D.劳动力丰富廉价
20世纪90年代后,乌兰察布市因大面积垦草种粮导致生态退化严重,从1994年起,乌兰察布市开始重建生态。2023年4月,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绿氢)”管道(始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于北京市燕山石化)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氢气按其获得途径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其中“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再电解水制备获得。氢气有重量轻、燃烧性能好、环保、运输耗损少等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乌兰察布市重建生态的措施有( )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③调整农牧业结构④全面实施生态移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西氢东送”工程的建设利于( )
A.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B.调整西部能源消费结构
C.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D.改善沿线地区大气质量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发现,雅鲁藏布江源区输沙量自1972年始以每10年增加18.9%的变化率显著增加。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变化与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冰川、冻土、植被等要素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图示意青藏高原1980-2020年年均降水量及平均气温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图示气候变化趋势下,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源区河流输沙量增加的原因推测错误的是( )
A.降水量增加,侵蚀力增强 B.冻土解冻提前,沙源增加
C.植被减少,固沙能力下降 D.冰川融水增加,侵蚀加强
6.近年来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的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
①缩短水库使用寿命②塑造河流堆积地貌③增加沙尘暴的沙源④导致河口泥沙堆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次冷锋过境前后,华北某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甲时段,该气象站( )
A.偏南风转东南风 B.风速由大变小
C.气温持续上升 D.空气质量转好
8.乙时段以14:00为界,该气象站( )
A.先受暖气团后受冷气团影响 B.大气逆辐射先增强后减弱
C.地面辐射先增强后减弱 D.太阳高度角先增大后减小
钨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建设等重要领域中难以替代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钨资源储量占全球56%,精钨矿产量占全球80%以上。虽然再生钨资源回收利用优势明显,但在钨产量中占比不高。下表是每吨钨金属回收与传统钨冶炼的优势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传统钨冶炼 资源回收
产生废渣量/t 0.4~0.5 1t废渣中可回收0.8~0.9t钨金属,产生0.1t废渣
产生废水量/t 1.28 0.23
耗能/(kW·h) 23.45 2.36
9.与传统的野外勘探相比,利用资源卫星开展钨矿资源勘探的优势是( )
A.快速划定矿区范围 B.精确定位矿产露头
C.不受天气变化限制 D.实时监测矿产位移
10.我国要实现再生钨资源大幅度回收,应需的重大举措是( )
A.加码政策力度 B.提高环境标准
C.革新回收技术 D.进口先进设备
11.从国家安全角度看,目前中国钨矿资源政策合理可行的是( )
A.建立安全的全球资源供应系统 B.实行钨矿资源的出口配额管理
C.大力发展钨矿资源的替代产品 D.增加钨矿资源的勘探开采力度
河流主航道多位于河流深水区,下图中左图为落叶阔叶林林区某河段流向示意图,右图为该河弯道处航道中心线上甲点的多年移动轨迹示意图。
12.根据右图信息推断该河段河流流向为( )
A.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B.先向东再向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先向南再向西
13.下列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水能资源丰富 C.河流有结冰期 D.河流含沙量较小
读科特迪瓦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甲地的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热带荒漠带
15.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示区域国家主要出口的商品是( )
A.服装、玩具、皮革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B.机械、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产品
C.矿产、木材、热带作物等初级产品 D.电子、飞机、精密仪表等高科技产品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约村地处青藏高原,隶属于西藏昌都市察雅县,是川藏铁路的途经区。区域内地势起伏明显,沟谷坡度大,高海拔冰川发育多,森林植被发育少。历史上,古河道和现在的河道相连,并一度演变为湖泊,随着河流的改道,目前该区已经成为聚落集聚区。调查发现,近年来该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对频发,给川藏铁路的修建带来一定的威胁。日前图中断层相对稳定。在靠近达德沟口处,发现了多层的河潮交汇相沉积物。
(1)说明达德沟形成泥石流的条件。(6分)
(2)分析地层中存在多层的河湖交汇相沉积物的原因。(6分)
18.(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画廊是展览、销售艺术作品的中介性机构,是艺术品经营的主要形式之一。画廊业是画廊经济活动的集合。成都市(下图)画廊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发展迅速,画廊数量和产值规模领跑西部地区。成都市艺术资源丰富,汇集了众多优秀的艺术教育与研究机构。
(1)分析成都画廊产业在西部地区领先发展的原因。(8分)
(2)简述因画廊产业发展而明显获利的具体产业。(6分)
(3)从加强区际联系的角度,为成都画廊产业提升竞争力提出合理建议。(6分)
19.(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萨吾尔山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西南边缘,最高峰是海拔3875米的木斯岛山,山巅终年冰雪皑皑,是我国纬度最高、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分布区。自1959年以来,该地区冰川退缩显著。
冰川反照率是指冰川表面反射太阳总辐射与接收太阳总辐射的比率。其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主要跟积雪、裸冰范围、吸光性杂质含量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新雪、陈雪、粒雪、冰川冰和污化冰川冰的反照率依次下降。下图示意木斯岛冰川反照率月平均变化。

(1)据图描述木斯岛冰川反照率随季节的变化特点。(8分)
(2)分析导致木斯岛冰川反照率冬、夏差异的原因。(4分)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提出合理保护木斯岛冰川的措施。(8分)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1.该企业从开始时的传统磷化工生产,转型向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该企业属于制造产业,主要靠产量的质量获得市场认可,这期间该企业加大了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获得的专利应主要属于制造方面的,如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改进等,而销售模式和品牌创意设计不应是该企业的长处,获得的专利应该较少,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自建厂以来,企业加工厂的位置一直保持不变,应该是受某个区位因素的限制所致。该企业的加工厂布局在贵阳市某县是因为该地磷矿原料丰富且质量优秀,依托于原料优势建厂,如果改变厂址会大大增加成本,降低市场竞争优势,C符合题意;该企业的产品市场主要不在贵阳当地,排除A;还有许多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和劳动力丰富廉价,因此这些不是企业加工厂的位置一直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排除BD。故选C。
3.B 4.D
【解析】3.乌兰察布市因大面积垦草种粮导致生态退化严重,从1994年起,乌兰察布市开始重建生态,说明当地适合草类生长,应恢复草地,而不是大规模植树,①错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可以减轻土地压力,减少垦草,②正确;调整农牧业结构,宜农则农,宜牧则木,可减少对草地的破坏,③正确;全面实施生态移民不现实,④错误;排除ACD,B正确。故选B。
4.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是长远目标,不会因一个工程而实现,A错误;将氢输送至东部,主要调整东部能源消费结构,B错误;这一工程不能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C错误;由材料可知,氢能环保,可以改善沿线和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D正确;故选D。
5.C 6.C
【解析】5.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地区1980-2020年年均降水量及平均气温皆呈现为增加的趋势。降水量增加,侵蚀加强,河流输沙量增加;气温升高,冻土解冻提前,土层不稳定性增加,沙源增加;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加,侵蚀加强,携更多泥沙入河,河流输沙量增加,因此排除ABD。青藏高原降水量增加、气温升高,高原上植被增加,固沙能力加强,不会使得雅鲁藏布江源区河流输沙量增加,C符合题意。故选C。
6.近年来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增加,会导致水库的淤积,水库库容不断减少,缩短水库的寿命,①正确。在宽谷地段河流中携带的大量泥沙因流速减缓发生沉积,松散的泥沙沉积物在枯水期水位下降之后出露,如果遭遇大风天气,易形成沙尘暴,③正确。河流泥沙的沉积塑造了河流堆积地貌,形成了河流的阶地、冲积扇和三角洲等,从长时间尺度看,它们造就了高原上和河口区域的沃土良田,不属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②④错误。故选C。
7.D 8.B
【解析】7.据图可知,甲时段吹偏北风,A错误。风速明显变大,B错误。气温先升后降,C错误。PM2.5数值明显呈下降趋势,说明空气质量好,D正确,故选D。
8.据图可知,乙时段整体气温较低,应是处在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A错误。14:00气温最高,之后气温一直下降,则以14:00为界大气逆辐射先增强后减弱,B正确。一日中一般13时地温最高,13时以后地温下降,故14时之前地面辐射也可能减弱,C错误。同理一日中12时太阳高度最大,14时之前太阳高度可能减小,D错误。故选B。
9.A 10.A 11.B
【解析】9.与传统野外勘探相比,资源卫星勘探范围广、速度快,可快速划定矿区范围,A正确;资源卫星具有一定的精度,其定位矿产露头不如传统野外勘探精确,B错误;资源卫星勘探易受阴雨等天气的影响,C错误;矿产形成后,位置一般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A。
10.我国再生钨资源回收占钨产量比例不高,主要是因为社会回收体系不完善,钨资源回收利用意识不强,故加码政策力度,完善回收体系,加强回收意识,可以较好地实现再生钨资源大幅度回收,A正确;回收再生钨资源,与环境标准关系不大,对技术要求不高,也不需要进口先进设备,BCD错误。故选A。
11.我国钨资源储量和精钨矿产量均较高,故建立安全的全球资源供应系统对我国短期内钨资源安全作用不大,A错误;因我国钨资源储量和产量均较高,钨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建设等重要领域中难以替代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而国际社会对钨矿需求量较大,因此为保证资源安全,我国应实行钨矿资源的出口配额管理,B正确;钨是难以替代的战略性矿产资源,难以在短期内发展替代品,且我国储量和产量较大,短期内发展替代品的迫切性不高,C错误;我国钨资源储量和产量均较高,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短期内无需增加勘探开采力度,D错误。故选B。
12.A 13.D
【解析】12.由左图可知,甲点位于河流的曲流处,受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影响,甲点会逐渐向凹岸一侧偏移,再结合右图中甲点的移动轨迹和指向标可知,左图中上侧为正南,下侧为正北,左侧为正东,右侧为正西,进而可判断该段河流流向为先向西南再向西北。故选A。
13.由材料可知,该河流流经落叶阔叶林区,由此可推测该河流所在的气候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不能确定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小及有无冰期,A、C错误;该段河流航运条件较好,说明该段河流水流较为平缓,水能资源不丰富,B错误;该段河流水流较为平缓,且流经落叶阔叶林区,植被覆盖率高,由此可推测河流含沙量较小,D正确。故选D。
14.C 15.B 16.C
【解析】14.根据所学知识,甲地区纬度较低,受赤道低压影响较大,加上几内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形成高温多雨的雨林气候,其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②所在河流流域全部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上游湖泊(或水库)对径流有调节作用,因此径流季节变化小;①所在河流上游无大型湖泊(或水库);③④所在河流上游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旱雨季分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区域国家为撒哈拉以南的国家,经济落后,多利用本国矿产、森林、热带作物等方面的优势,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所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成为本国的经济支柱。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12分)(1)沟谷长,坡度大;泥沙碎屑物丰富;有较为充足的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6分)
(2)达德沟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使河流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当新的流水注入河道,低速运动的水流就会挟带小粒径的砾石和砂冲入湖相层,并且由于流速较慢,挟带的砂砾石较少,细粒的湖相沉积上堆积的砂砾石层也就较薄;后来,由于流水的注入,湖面扩大,湖相沉积又覆盖在砂砾层之上,如此往复,就会形成河流沉积与湖相沉积交错叠置的现象。(6分)
18.(20分)(1)经济发达,资金充足;(艺术)高校较多,艺术从业人员较多;文化底蕴深厚,艺术创作资源(灵感)丰富;交通便利,对西部地区辐射能力强。(8分)
(2)艺术创作的培训教育;艺术创作工具(笔墨纸砚等);宣传策划;展览设计。(6分)
(3)鼓励画家外出写生创作,前往不同地区,汲取灵感;鼓励与不同区域的画家和画廊产业从业人员交流,推动创新;鼓励成都画廊前往外地参展、办展,加强宣传;加强中外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创作理念。(6分)
19.(20分)(1)特点:木斯岛冰川反照率季节变化大;夏季反照率低,冬季反照率高;春季反照率下降,秋季反照率上升;反照率最低值出现在8月,最高值出现在1月。(8分)
(2)夏季气温升高和相对较低的固态降水量加速冰川消融,使消融区面积扩大,积累区面积缩小,黑碳和粉尘等吸光性杂质在冰川表面富集,导致夏季反照率达到最低值。冬季气温逐渐降低,固态降水量显著增加,积累区面积扩大,较为洁净的新雪表面导致冰面反照率较高。(4分)
(3)关停木斯岛冰川所有旅游项目,封山禁牧,建立自然保护区,恢复植被,保水阻沙,保护和维持冰川周边小气候环境稳定;保护冰川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减少粉尘等污染物排放,保障冰川表面清洁,提高冰川反照率;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适时实施人工降水,增加冰川积雪面积与厚度,提高冰川反照率,减缓冰川消融;实施跨流域调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维持当地水资源良性循环。(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