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2 黄冈市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1.长歌怀采薇
2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 《渡荆门送别》中,“ ”两句以移动的视角,描绘了两岸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象。
3.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4.身居闹市,如果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的: 。
4.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5.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 。 这两句表达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奈和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并透露出一切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仍会有美好事物出现的哲理。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6.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不直接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化的诗句是: _, _ 。
6.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7.《富贵不能淫》一文中的“ ,立天下之正位, 。揭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7.居天下之广居 行天下之大道
8.2022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 引用“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论语·子罕》),提出建设和平稳定、共同富裕、清洁美丽、守望相助的亚太的建议,激起团结合作、共促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8.勇者不惧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
9.下列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蹒跚(pán) 溃退(guì) 和睦(mù) 千转不穷(zhuàn)
B.屏息(píng) 悄然(qiǎo) 澎湃(pài) 眼花缭乱(liáo)
C.镌刻(juān) 遁形(dùn) 翘首(qiào) 振聋发聩(kuì)
D.雕镂(lòu) 琐屑(xiè) 畸形(jī) 叩石垦壤(kòu)
9.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判断。A.“溃”应读作“kui” B. “屏息”的“屏”应读作“bǐng”C.“翘首”的“翘”应读作“qiáo”。
1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B. 卡塔尔花了2200亿美元筹办世界杯;世界杯于2022年11月正式开幕;卡塔尔以0:2输给了厄瓜多尔;“卡塔尔”三个字也正好是22画!卡塔尔与“2”有缘。
C.一个网课,真能有那么多门道 特殊时期,真能将人分出三六九等 似乎说得有些玄乎,
但这不是无稽之谈。
D.2022 年10月12日至13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第六次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
10.B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福建舰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国民关注度,是因为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也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
B. 从黑发到白头,跨越了41个春夏秋冬,面对毫无血缘关系的邻居,宣丙水和李彩英夫妇用爱诠释了什么是“一诺千金”!
C. 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 中国某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
11.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项语 病为语序不当,可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 象征”和“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调换位 置。C项语病为否定不当,可删去“切忌”或 “不要”。D项语病为不合逻辑,可将“一倍” 改为“一半”。
12.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周老师教育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要和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
B.这次的语文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作风。
D. 读书分享会上,小欣将《基地》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其中。
12.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正襟危坐”指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 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不能用来形容写字姿 势 ,A项使用不恰当。“叹为观止”用来赞美 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不能用来形容语文 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的特点,B项使用 不恰当。“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不能用来形容讲故事讲得好,D项使用不恰当
1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积累经验”“愚公移山”“奇山异水”“核心素养”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一代代爱国青年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引领了一个个全新的辉煌
时代。”此句的主干是“青年引领时代”。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烽火、烽烟、干戈”均代指战争。
13.C 【解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孔子是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C 项表述有误。
14.语文实践活动(6分)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我们的网络时
代”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 一个好的网名,既要 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花溅泪”“鹏正举”等。请你仿照示例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上述除外),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3分)
【示例】网名: 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
网名 :
由来和含义 .
14.(1)[示例一]网名:柳暗花明
由来和含义: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人们在
处于困境、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表达了对未来生活
充满乐观与自信。
[示例二]网名:清如许由来和含义:出自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我希望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让自己才思不断,细水长流。
(2)最近,刘先生对儿子的语文作业感到困惑。刘先生说:“他的作业中有一题是用‘盘’组词, 他写的答案是‘盘他’。”他没想到儿子的作业中经常出现网络词语,担心这样会被老师判定为 错误。儿子却说:“这词到处都在用,为什么我不能用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的语文老师 却不反对孩子使用网络词语。作业或作文中到底能不能使用网络热词 一时间,这成了争论的焦点。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 并说明理由。(3分)
[示例一]我认为作业或作文中不能使用网络热词。因为网络语言随意、不稳定性大。它追求简便新奇,但也由此出现严重的粗俗化倾向,极大地破坏了汉语的纯洁与美感。学生如果过早地使用网络语言,会严重损害其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
[示例二]我认为作业或作文中能使用网络热词。因为随着时代发展,语言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应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恰当使用一些网络热词,能使作文更加活泼、生动。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5~17题。(6分)
【甲】在苏区,少年先锋队员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 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彭德怀告诉我,他有一次被几个少先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
……………
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 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 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 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 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 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 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 像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由于走错巢的事情经常发生,所以无私帮助别人建巢的事情也是每天都会发生。它们的 集体观念很强,无论是在哪里都会努力地吐丝。如果它们只在自己家里肯努力工作,到了外面就一 毛不拔, 一点丝也不吐,那后果会怎么样 肯定是一事无成。它们正是靠着几百个个体一起工作, 各尽其能,才筑起了又大又暖和的堡垒。每只松毛虫为自己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其他松毛虫工 作。对于其他松毛虫来说也是如此。它们不分你我,没有私有的概念,也就不可能发生争斗。这是 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节选自《昆虫记》
1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红星照耀中国》是英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它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
强的报道性作品。
B.《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巨著,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法布尔也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C.【甲】文中的彭德怀最后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那几个“小鬼”才放行。
D.《昆虫记》的魅力之一源于它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A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的掌握及内容的理解。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记者。A项说法有误。
16. 阅读【甲】文段,说说这些少年先锋队员有哪些品格可以寄托“中国的将来”。(2分)
①对红军忠贞不贰;②愉快乐观;③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第①点1分,第②③点各0.5分。共2分)
17.【乙】文段中松毛虫展现出来的集体观念、团结精神,在《红星照耀中国》 一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某个具体事件作简要分析。(2分)
[示例]红军战士在强渡大渡河时,十八勇士冒着敌人的炮火,为后面的红军开辟道路。在后面部队强有力的配合进攻下,敌军纷纷逃窜,红军全军顺利渡过难关。在爬雪山、过草地时,红军战士们相互扶持,遇到困难一起克服。正是凭着众志成城、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红军战士们终于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讲清楚一个例子即可。2分)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8~19题。(4分)
放飞太空梦想
①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 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介绍了问天实验舱基本情况和植物生长研究项目,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水球变“懒”、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趣味实验。
②本次天宫课堂“解锁”了一个全新的太空教室——问天实验舱。它是全世界现役最大单体载 人航天器。 它长17.9米,直径4.2米,约为6层楼高,是中国空间站三大舱段中的第二舱段,也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段。
③问天实验舱拥有强大的空间科学实验能力,不仅舱内实验能力比天和核心舱大幅提升,还能够开展大规模舱外实验,就像是把一个大型科学实验室搬到了太空。
④问天实验舱里的实验项目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为主,舱内搭载了科学手套箱、生命生 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在平台功能的定位上,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关键平台功能一致,具备空间站组合体统一管理和控制能力。
⑤本次天宫授课带来的4个小实验,展现了太空微重力环境的奇妙“超能力”。
⑥首先是“毛细效应实验”。陈冬将三根粗细不同的量管放入水中,没过多久,水便上升到达量 管顶部。他招呼学生们仔细观察流体表面张力作用是如何大显神威的。“没有重力束缚,流体表面张力作用会更加明显,驱动液面快速上升。”
⑦在微重力环境下,T 字扳手一会儿头朝上, 一会儿头朝下,不停翻转着,十分调皮。研究发现 这个现象与扳手的旋转方式和它质量的分布有关系。航天员们还给孩子们演示了水球变“懒”实验 和太空趣味饮水实验,展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液固混合体在相同冲击作用下的不同振动表 现和使用超长吸管喝水的有趣现象。同时,他们还介绍了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和拟南芥种植研究项目,并演示了样本采集操作。
⑧太空授课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空间站上的测控与通信分系统 高效助力了实时课堂互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配备了图像话音的采集和通信设备,这些设备能够采集航天员授课的画面和声音,记录课堂实况,并通过通信设备传达到地面。
⑨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调用“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为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提供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服务,搭建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为太空授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撑。同时, 载荷网为数据传输搭建起一条“高速公路”。航天 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用光纤在舱内打造了一个带宽更大、速率更快的局域网,即载荷网。大量的 实验数据通过载荷网汇集到舱上的中继天线终端,通过中继卫星传到地面,便于科研人员开展后续研究。
⑩“问道向苍穹,闻道于天宫”,“天宫课堂”还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 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选自2022年10月13日《科技日报》,有删减)
18.下面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问天实验舱能开展大规模舱外实验。
B.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一系列数字,准确地写出了问天实验舱的
长度、宽度和高度,具体说明了它是全世界现役最大单体载人航天器。
C. 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两舱平台功能完全一致,这样就能具备空间站组合体
统一管理和控制能力。
D. “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搭建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为太空授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撑。
C(2 分 )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阅读文章第④段结尾句可知,在平台功能的定位上,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两舱的关键平台功能一致。故C项中“两舱平台功能完全一致”分析有误。
文章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分析其作用。(2分)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把载荷网比作高速公路,生动地说明了载荷网传输数据带宽大、速率快的特点。(1分)(共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14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①,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 商贾,常从人寄食②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③之,乃晨炊蓐食④。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 ……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⑤视之,俛出胯下,蒲伏⑥。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①行:好品行。②寄食: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③患:嫌恶。④蓐食:在床席上进食。⑤孰:仔细。⑥蒲伏:同“匍匐”,爬行。
2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1)发于畎亩之中( ) (2)空乏其身( )
(3)中情怯耳( ) (4)若虽长大( )
(1)兴起,指被任用 (2)使……财资缺乏(3)怯懦 (4)你
21.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生于忧患(介词,在) B.于是人也(代词,这)
C.人多厌之者(代词,他) D. 乃晨炊蓐食(副词,才)
21.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乃晨炊蓐食”的“乃”是副词,意思是“于是,就”。D项解释有误。
22. 用“/”给下面语句断句,断两处。(2分)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23.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分)
(1)(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2)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2分)
(2)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生意维持生活
24.【甲】文中说担当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乙】文中的韩信经历了磨炼,最后成为著名的军 事家。【乙】文中让韩信“动心忍性”的两件事是:① ;② 。 (简要概括)(2分)
①寄食遭亭长妻子嫌弃 ②遭受胯下之辱
【课外文言文译文】【乙】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生意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韩信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于是一早把饭煮好,在床席上进食。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 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淮阴宰杀牲口的市场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然而)内心怯懦罢了。”(此时又)当着众人的面侮辱韩信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在这种情况下,)韩信仔细看着对方,(最终)弯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行过去。整个市场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6题。(8分)
【甲】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③。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作“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主将手中,调兵时 以此为凭。②凤阙:指皇宫。③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25. 【乙】诗的五、六句,诗人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战斗场面的 请作简要赏析。(4分)
“雪暗凋旗画”从视觉(色彩)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恶劣的环境烘托出战争的残酷。“风多杂鼓声”从听觉(声音)写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26. 概括【甲】【乙】两诗最后两句的抒情方式和所抒发的情感。(4分)
【甲】诗运用典故来抒发情感,表现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乙】诗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想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
【课外古诗译文】
【乙】烽火映照着都城长安,我的心中难以平静。将军手持兵符从皇宫出发,精锐的骑兵包围了敌方要地。纷扬的大雪使军 旗暗淡,呼啸的寒风夹杂的战鼓声。我宁愿 做军中一个小小的百夫长,也胜过做一个舞 文弄墨的书生。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7~30题。(14分)
赔 偿
袁华琳
① 小志被狗咬了。左小腿上一道血痕,渗出的几个血珠子一会儿就凝固了。因为是狗咬的,这道不长的血痕让人看了发怵。
②彼时,下午一点半。小志丢下还在踢球的几个同学,赶紧回了家。幸好父母还没去上班。
③ 小志嗫嚅着告诉父母,然后等着挨骂。小志爸跳起脚来,想揍儿子一顿再说。 小志妈倒很冷静, 一边查看小志的伤口, 一边说,别吵了,赶紧带儿子去打狂犬疫苗。 一家人往县疾控中心赶去。路上,小志妈责问小志具体经过,他只好如实相告。
④疾控中心到了。夫妻俩和医生说明了情况,得知一共要打五针疫苗, 一千多元。小志爸一听要这么多钱,脸比乌云黑。扎了一针后,小志被送到学校,夫妻俩各自去上班了。
⑤晚饭时,小志爸告诉小志妈,同事给他出主意:既然是在学校里被狗咬,就得学校赔偿。小志 妈说:“可是狗是儿子带进校园的呀!”小志爸狡猾地笑着说:“保安不是没看到吗 这就是学校失 职!另外,我下班后已经到校园里转了一圈,发现有好几条野狗在里面乱跑,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⑥饭后,小志爸打了小志班主任的电话,说小志中午在足球场踢球被狗咬了,这可是在学校里 出的事,学校得赔钱……班主任李南是个毕业没多久的小伙子,接到小志爸电话以后,他立即向年级主任汇报了。
⑦第二天,李南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谈起这件事,问,学校需要赔钱吗 一位老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学生在学校里被狗咬,学校是脱不了干系的。
⑧李南听了,摇头感慨:学校也不容易。
⑨正说着,李南接到小志爸电话,说他过来一趟。片刻,小志爸就到了。李南招呼他坐下,然后 请年级主任出面处理。年级主任当即答应出狂犬疫苗的费用。小志爸听后,明显松了一口气,又补了一句:希望学校加强治安工作,不能让狗进校园,否则后患无穷啊……
⑩ 小志爸满意地告辞了。望着他潇洒离去的背影,李南突然间很想再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理 理清楚。
眼保健操时,李南找到小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他实话告诉老师:昨天中午为什么不在 家里午睡 到底在哪儿遇到的狗 小志爸早已告诫小志,绝不能说是自己把校门外的小狗带进校 园。所以,小志语无伦次,顾左右而言他。看到小志这个样子,李南心里已明白了几分。他不想多 说什么,只问了小志最后一个问题,昨天中午你是几点到学校门口的 小志这下没有撒谎,说是12点40分左右。
李南跑到校门口警务室,调出监控,果然:12点45分,小志骑自行车出现在校门口,然后下车,这时跑来了一只小狗,小志逗狗玩,接着左右顾盼,把狗带进了校园……
后面的监控,李南不想再看下去了。他已经知道,小志爸不仅自己撒谎,还教儿子歪曲事实。
小志的腿,确乎被狗咬了。李南觉得,自己的心,不知被什么重重地咬了一口。
(选自2020年8月18日《中国青年作家报》,有删改)
27. 品析下面语句,用四字词语概括小志爸的神情。(2分)
(1)小志爸狡猾地笑着说:“保安不是没看到吗 这就是学校失职!另外,我下班后已经到校
园里转了一圈,发现有好几条野狗在里面乱跑,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2)小志爸跳起脚来,想揍儿子一顿再说。( )
(3)小志爸听后,明显松了一口气,又补了一句:希望学校加强治安工作,不能让狗进校园,否则后患无穷啊……( )
(1)喜形于色
(2)气急败坏
(3)心满意足(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
28.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正说着,李南接到小志爸电话,说他过来一趟。片刻,小志爸就到了。(赏析加点词)
(1)“片刻”指时间很短,说明小志爸爸动作 迅速,(1分)准确地写出了小志爸爸急切地 想得到学校赔偿的心理,刻画出了一个自私 的形象。(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阅读文章第⑩段,比较两个“咬”字不同的内涵。
(2)第一个“咬”字指肉体上的伤害,(1分)第 二个“咬”字指李老师因学生撒谎而受到的 精神上的伤害。(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9.下面这段文字是文中的插叙部分,现要归入原文中,你认为将这段文字放到哪段后最合适 为什么 (4分)
原来,小志和几个同学约好,今天中午去学校踢足球。于是,他吃完午饭后撒谎说今天作业 多,要提前去学校写。到校门口时,不知哪里窜出来一只小土狗,很可爱,围着他的自行车打 圈儿。他便逗引着小狗,趁保安不注意把小狗带进了校园,还溜进了足球场。同学们见到小狗 也乐坏了。大家一边吃零食, 一边逗狗玩。后来小志不知怎的惹恼了小狗,被小狗咬了一口……
放到第③段后。(1分)这段插叙是对第③段 末尾“他只好如实相告”的具体解说,(1分)
交代了小志被狗咬的真实原因,(1分)为下 文小志爸爸撒谎并教儿子歪曲事实、找学校 赔偿疫苗费用等情节作铺垫。(1分)
30.某小说平台拟将这篇小说收录到“社会大千”栏目,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从选材和主题角度分 析平台主编将其选入此栏目的意图。(4分)
[示例一]“社会大千”栏目以反映社会百态为主,从选材和主题上看,小说主要讲了小志 爸爸为了骗得学校的疫苗费用赔偿而教唆 儿子一起撒谎的故事,(2分)是当今社会家 庭教育失败的冰山一角,平台主编把它选入 此栏目是希望给人们敲响警钟,以此反 省。(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示例二]从选材上看,本文记叙了小志爸爸 为了骗得学校的疫苗费用赔偿,颠倒是非, 教唆儿子一起撒谎的故事;(2分)从主题上 看,这是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失败的冰山一 角,反映出当今社会一些人道德水准下降、 出现假恶丑的现象。平台主编把它选入此 栏目是希望给人们敲响警钟,以此反省。(2分)
五、写作展示(50分)
3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请自备作文纸进行写作)
题一: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爱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 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 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3日,中国选手张伟丽夺得UFC终极格斗冠军。在未成名之前,她和 千千万万年轻人一样,漂泊在外,煎熬无助,但她从来没有退缩,因为在她眼中,蛰伏相当于积蓄 力量。早上兢兢业业工作,晚上则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当中。打沙袋打到拳头肿胀脱皮,每天蹬 腿600次,晚上跑步回家,提升体能。她说:“练到没有短板,我就是高手。”厚积薄发,成就了她后 来的光辉时刻
要求:①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2 黄冈市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2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渡荆门送别》中,“ ”两句以移动的视角,描绘了两岸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象。
4.身居闹市,如果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的: 。
5.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 。 这两句表达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奈和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并透露出一切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仍会有美好事物出现的哲理。
6.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不直接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化的诗句是: _, _ 。
7.《富贵不能淫》一文中的“ ,立天下之正位, 。
揭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
8.2022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 引用“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论语·子罕》),提出建设和平稳定、共同富裕、清洁美丽、守望相助的亚太的建议,激起团结合作、共促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
9.下列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蹒跚(pán) 溃退(guì) 和睦(mù) 千转不穷(zhuàn)
B.屏息(píng) 悄然(qiǎo) 澎湃(pài) 眼花缭乱(liáo)
C.镌刻(juān) 遁形(dùn) 翘首(qiào) 振聋发聩(kuì)
D.雕镂(lòu) 琐屑(xiè) 畸形(jī) 叩石垦壤(kòu)
1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B. 卡塔尔花了2200亿美元筹办世界杯;世界杯于2022年11月正式开幕;卡塔尔以0:2输给了厄瓜多尔;“卡塔尔”三个字也正好是22画!卡塔尔与“2”有缘。
C.一个网课,真能有那么多门道 特殊时期,真能将人分出三六九等 似乎说得有些玄乎,
但这不是无稽之谈。
D.2022 年10月12日至13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第六次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福建舰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国民关注度,是因为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也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
B. 从黑发到白头,跨越了41个春夏秋冬,面对毫无血缘关系的邻居,宣丙水和李彩英夫妇用爱诠释了什么是“一诺千金”!
C. 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 中国某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
12.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周老师教育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要和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
B.这次的语文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作风。
D. 读书分享会上,小欣将《基地》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其中。
1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积累经验”“愚公移山”“奇山异水”“核心素养”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一代代爱国青年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引领了一个个全新的辉煌
时代。”此句的主干是“青年引领时代”。
C.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
作,共七篇。
D. “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烽火、烽
烟、干戈”均代指战争。
14.语文实践活动(6分)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我们的网络时
代”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 一个好的网名,既要 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花溅泪”“鹏正举”等。请你仿照
示例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上述除外),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3分)
【示例】网名: 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网名 :
由来和含义 .
(2)最近,刘先生对儿子的语文作业感到困惑。刘先生说:“他的作业中有一题是用‘盘’组词, 他写的答案是‘盘他’。”他没想到儿子的作业中经常出现网络词语,担心这样会被老师判定为 错误。儿子却说:“这词到处都在用,为什么我不能用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的语文老师 却不反对孩子使用网络词语。作业或作文中到底能不能使用网络热词 一时间,这成了争论
的焦点。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 并说明理由。(3分)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5~17题。(6分)
【甲】在苏区,少年先锋队员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 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彭德怀告诉我,他有一次被几
个少先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
… … ………
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 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 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 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 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 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 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 像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
格上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由于走错巢的事情经常发生,所以无私帮助别人建巢的事情也是每天都会发生。它们的 集体观念很强,无论是在哪里都会努力地吐丝。如果它们只在自己家里肯努力工作,到了外面就一 毛不拔, 一点丝也不吐,那后果会怎么样 肯定是一事无成。它们正是靠着几百个个体一起工作, 各尽其能,才筑起了又大又暖和的堡垒。每只松毛虫为自己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其他松毛虫工 作。对于其他松毛虫来说也是如此。它们不分你我,没有私有的概念,也就不可能发生争斗。这是 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节选自《昆虫记》
1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红星照耀中国》是英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它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
强的报道性作品。
B.《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巨著,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法布尔也被
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C.【甲】文中的彭德怀最后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那几个“小鬼”才放行。
D.《昆虫记》的魅力之一源于它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
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16. 阅读【甲】文段,说说这些少年先锋队员有哪些品格可以寄托“中国的将来”。(2分)
17.【乙】文段中松毛虫展现出来的集体观念、团结精神,在《红星照耀中国》 一书中体现得尤为突
出。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某个具体事件作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8~19题。(4分)
放飞太空梦想
①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 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介绍了问天实验舱基本情况和植物生长研究项目,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
效应、水球变“懒”、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趣味实验。
②本次天宫课堂“解锁”了一个全新的太空教室——问天实验舱。它是全世界现役最大单体载 人航天器。 它长17.9米,直径4.2米,约为6层楼高,是中国空间站三大舱段中的第二舱段,也是中国
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段。
③问天实验舱拥有强大的空间科学实验能力,不仅舱内实验能力比天和核心舱大幅提升,还能
够开展大规模舱外实验,就像是把一个大型科学实验室搬到了太空。
④问天实验舱里的实验项目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为主,舱内搭载了科学手套箱、生命生 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在平台功能的定位上,问天实验舱与天和
核心舱互为备份,关键平台功能一致,具备空间站组合体统一管理和控制能力。
⑤本次天宫授课带来的4个小实验,展现了太空微重力环境的奇妙“超能力”。
⑥首先是“毛细效应实验”。陈冬将三根粗细不同的量管放入水中,没过多久,水便上升到达量 管顶部。他招呼学生们仔细观察流体表面张力作用是如何大显神威的。“没有重力束缚,流体表面
张力作用会更加明显,驱动液面快速上升。”
⑦在微重力环境下,T 字扳手一会儿头朝上, 一会儿头朝下,不停翻转着,十分调皮。研究发现 这个现象与扳手的旋转方式和它质量的分布有关系。航天员们还给孩子们演示了水球变“懒”实验 和太空趣味饮水实验,展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液固混合体在相同冲击作用下的不同振动表 现和使用超长吸管喝水的有趣现象。同时,他们还介绍了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和拟南
芥种植研究项目,并演示了样本采集操作。
⑧太空授课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空间站上的测控与通信分系统 高效助力了实时课堂互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配备了图像话音的采集和通信设备,这些设备能够
采集航天员授课的画面和声音,记录课堂实况,并通过通信设备传达到地面。
⑨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调用“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为
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提供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服务,搭建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为太空授课的顺
利进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撑。同时, 载荷网为数据传输搭建起一条“高速公路”。航天 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用光纤在舱内打造了一个带宽更大、速率更快的局域网,即载荷网。大量的 实验数据通过载荷网汇集到舱上的中继天线终端,通过中继卫星传到地面,便于科研人员开展后续
研究。
⑩“问道向苍穹,闻道于天宫”,“天宫课堂”还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 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选自2022年10月13日《科技日报》,有删减)
18.下面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问天实验舱能开展大规模舱外实验。
B.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一系列数字,准确地写出了问天实验舱的
长度、宽度和高度,具体说明了它是全世界现役最大单体载人航天器。
C. 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两舱平台功能完全一致,这样就能具备空间站组合体
统一管理和控制能力。
D. “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搭建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为太空授课的顺利进
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撑。
19.文章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分析其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14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①,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 商贾,常从人寄食②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③之,乃
晨炊蓐食④。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 … …… … … ·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
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⑤视之,俛出胯下,蒲伏⑥。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①行:好品行。②寄食: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③患:嫌恶。④蓐食:在床席上进食。⑤孰:仔
细。⑥蒲伏:同“匍匐”,爬行。
2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1)发于畎亩之中( ) (2)空乏其身( )
(3)中情怯耳( ) (4)若虽长大( )
21.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生于忧患(介词,在) B.于是人也(代词,这)
C.人多厌之者(代词,他) D. 乃晨炊蓐食(副词,才)
22. 用“/”给下面语句断句,断两处。(2分)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23.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分)
(2)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2分)
24.【甲】文中说担当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乙】文中的韩信经历了磨炼,最后成为著名的军 事家。【乙】文中让韩信“动心忍性”的两件事是:① ;② 。 (简要概括)(2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6题。(8分)
【甲】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③。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扫码看译文
【注释】①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作“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主将手中,调兵时 以此为凭。②凤阙:指皇宫。③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25. 【乙】诗的五、六句,诗人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战斗场面的 请作简要赏析。(4分)
26. 概括【甲】【乙】两诗最后两句的抒情方式和所抒发的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7~30题。(14分)
赔 偿
袁华琳
① 小志被狗咬了。左小腿上一道血痕,渗出的几个血珠子一会儿就凝固了。因为是狗咬的,这
道不长的血痕让人看了发怵。
②彼时,下午一点半。小志丢下还在踢球的几个同学,赶紧回了家。幸好父母还没去上班。
③ 小志嗫嚅着告诉父母,然后等着挨骂。小志爸跳起脚来,想揍儿子一顿再说。 小志妈倒很冷 静, 一边查看小志的伤口, 一边说,别吵了,赶紧带儿子去打狂犬疫苗。 一家人往县疾控中心赶去。
路上,小志妈责问小志具体经过,他只好如实相告。
④疾控中心到了。夫妻俩和医生说明了情况,得知一共要打五针疫苗, 一千多元。小志爸一听
要这么多钱,脸比乌云黑。扎了一针后,小志被送到学校,夫妻俩各自去上班了。
⑤晚饭时,小志爸告诉小志妈,同事给他出主意:既然是在学校里被狗咬,就得学校赔偿。小志 妈说:“可是狗是儿子带进校园的呀!”小志爸狡猾地笑着说:“保安不是没看到吗 这就是学校失 职!另外,我下班后已经到校园里转了一圈,发现有好几条野狗在里面乱跑,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⑥饭后,小志爸打了小志班主任的电话,说小志中午在足球场踢球被狗咬了,这可是在学校里 出的事,学校得赔钱……班主任李南是个毕业没多久的小伙子,接到小志爸电话以后,他立即向年
级主任汇报了。
⑦第二天,李南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谈起这件事,问,学校需要赔钱吗 一位老班主任语重心
长地说,学生在学校里被狗咬,学校是脱不了干系的。
⑧李南听了,摇头感慨:学校也不容易。
⑨正说着,李南接到小志爸电话,说他过来一趟。片刻,小志爸就到了。李南招呼他坐下,然后 请年级主任出面处理。年级主任当即答应出狂犬疫苗的费用。小志爸听后,明显松了一口气,又补
了一句:希望学校加强治安工作,不能让狗进校园,否则后患无穷啊……
⑩ 小志爸满意地告辞了。望着他潇洒离去的背影,李南突然间很想再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理 理清楚。
眼保健操时,李南找到小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他实话告诉老师:昨天中午为什么不在 家里午睡 到底在哪儿遇到的狗 小志爸早已告诫小志,绝不能说是自己把校门外的小狗带进校 园。所以,小志语无伦次,顾左右而言他。看到小志这个样子,李南心里已明白了几分。他不想多 说什么,只问了小志最后一个问题,昨天中午你是几点到学校门口的 小志这下没有撒谎,说是12
点40分左右。
李南跑到校门口警务室,调出监控,果然:12点45分,小志骑自行车出现在校门口,然后下车,
这时跑来了一只小狗,小志逗狗玩,接着左右顾盼,把狗带进了校园……
后面的监控,李南不想再看下去了。他已经知道,小志爸不仅自己撒谎,还教儿子歪曲事实。 小志的腿,确乎被狗咬了。李南觉得,自己的心,不知被什么重重地咬了一口。
(选自2020年8月18日《中国青年作家报》,有删改)
27. 品析下面语句,用四字词语概括小志爸的神情。(2分)
(1)小志爸狡猾地笑着说:“保安不是没看到吗 这就是学校失职!另外,我下班后已经到校
园里转了一圈,发现有好几条野狗在里面乱跑,这就是最好的证据!”(喜形于色)
(2)小志爸跳起脚来,想揍儿子一顿再说。( )
(3)小志爸听后,明显松了一口气,又补了一句:希望学校加强治安工作,不能让狗进校园,否
则后患无穷啊……( )
28.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正说着,李南接到小志爸电话,说他过来一趟。片刻,小志爸就到了。(赏析加点词)
(2)阅读文章第⑩段,比较两个“咬”字不同的内涵。
29.下面这段文字是文中的插叙部分,现要归入原文中,你认为将这段文字放到哪段后最合适 为什么 (4分)
原来,小志和几个同学约好,今天中午去学校踢足球。于是,他吃完午饭后撒谎说今天作业 多,要提前去学校写。到校门口时,不知哪里窜出来一只小土狗,很可爱,围着他的自行车打 圈儿。他便逗引着小狗,趁保安不注意把小狗带进了校园,还溜进了足球场。同学们见到小狗 也乐坏了。大家一边吃零食, 一边逗狗玩。后来小志不知怎的惹恼了小狗,被小狗咬了一口……
30.某小说平台拟将这篇小说收录到“社会大千”栏目,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从选材和主题角度分 析平台主编将其选入此栏目的意图。(4分)
五、写作展示(50分)
3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请自备作文纸进行写作)
题一: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爱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 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 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
真挚。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3日,中国选手张伟丽夺得UFC终极格斗冠军。在未成名之前,她和 千千万万年轻人一样,漂泊在外,煎熬无助,但她从来没有退缩,因为在她眼中,蛰伏相当于积蓄 力量。早上兢兢业业工作,晚上则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当中。打沙袋打到拳头肿胀脱皮,每天蹬 腿600次,晚上跑步回家,提升体能。她说:“练到没有短板,我就是高手。”厚积薄发,成就了她后 来的光辉时刻
要求:①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诗歌除
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人教八上语文期末复习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 期末专题复习
2022秋黄冈市
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真题演练2
三、真题演练卷
1.2022秋武汉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2.2022秋黄冈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3.2022秋孝感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4.2022秋黄石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5.2022秋仙桃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6.2022秋鄂州市八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四、模拟押题卷
1.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模拟押题卷1
2.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期末模拟押题卷2
二、专项必刷预测题
古诗文默写
词语
句子
综合性学习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古诗词阅读
文言文阅读(一)课内篇
文言文阅读(二)课内外对比阅读
目 录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 期末专题复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读记练
1.字词
2.古诗文默写
3.文言文梳理读记
4古诗词鉴赏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2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渡荆门送别》中,“ ”两句以移动的视角,描绘了两岸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象。
4.身居闹市,如果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的: 。
5.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 。 这两句表达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奈和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并透露出一切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仍会有美好事物出现的哲理。
1.长歌怀采薇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4.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6.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不直接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化的诗句是: _, _ 。
7.《富贵不能淫》一文中的“ ,立天下之正位, 。揭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
8.2022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 引用“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论语·子罕》),提出建设和平稳定、共同富裕、清洁美丽、守望相助的亚太的建议,激起团结合作、共促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6.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7.居天下之广居 行天下之大道
8.勇者不惧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
9.下列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蹒跚(pán) 溃退(guì) 和睦(mù) 千转不穷(zhuàn)
B.屏息(píng) 悄然(qiǎo) 澎湃(pài) 眼花缭乱(liáo)
C.镌刻(juān) 遁形(dùn) 翘首(qiào) 振聋发聩(kuì)
D.雕镂(lòu) 琐屑(xiè) 畸形(jī) 叩石垦壤(kòu)
9.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判断。
A.“溃”应读作“kui”
B. “屏息”的“屏”应读作“bǐng”
C.“翘首”的“翘”应读作“qiáo”。
1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B. 卡塔尔花了2200亿美元筹办世界杯;世界杯于2022年11月正式开幕;卡塔尔以0:2输给了厄瓜多尔;“卡塔尔”三个字也正好是22画!卡塔尔与“2”有缘。
C.一个网课,真能有那么多门道 特殊时期,真能将人分出三六九等 似乎说得有些玄乎,但这不是无稽之谈。
D.2022 年10月12日至13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第六次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
10.B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福建舰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国民关注度,是因为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也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
B. 从黑发到白头,跨越了41个春夏秋冬,面对毫无血缘关系的邻居,宣丙水和李彩英夫妇用爱诠释了什么是“一诺千金”!
C. 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 中国某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
11.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项语 病为语序不当,可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 象征”和“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调换位 置。C项语病为否定不当,可删去“切忌”或 “不要”。D项语病为不合逻辑,可将“一倍” 改为“一半”。
12.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周老师教育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要和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
B.这次的语文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作风。
D. 读书分享会上,小欣将《基地》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其中。
12.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正襟危坐”指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不能用来形容写字姿势 ,A项使用不恰当。“叹为观止”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不能用来形容语文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的特点,B项使用不恰当。“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不能用来形容讲故事讲得好,D项使用不恰当
1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积累经验”“愚公移山”“奇山异水”“核心素养”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一代代爱国青年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引领了一个个全新的辉煌时代。”此句的主干是“青年引领时代”。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烽火、烽烟、干戈”均代指战争。
13.C 【解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C 项表述有误。
14.语文实践活动(6分)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我们的网络时代”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 一个好的网名,既要 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花溅泪”“鹏正举”等。请你仿照示例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上述除外),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3分)
【示例】网名: 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
网名 :
由来和含义 .
14.(1)[示例一]网名:柳暗花明
由来和含义: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人们在处于困境、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表达了对未来生活充满乐观与自信。
[示例二]网名:清如许由来和含义:出自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我希望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让自己才思不断,细水长流。
(2)最近,刘先生对儿子的语文作业感到困惑。刘先生说:“他的作业中有一题是用‘盘’组词, 他写的答案是‘盘他’。”他没想到儿子的作业中经常出现网络词语,担心这样会被老师判定为 错误。儿子却说:“这词到处都在用,为什么我不能用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的语文老师 却不反对孩子使用网络词语。作业或作文中到底能不能使用网络热词 一时间,这成了争论的焦点。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 并说明理由。(3分)
[示例一]我认为作业或作文中不能使用网络热词。因为网络语言随意、不稳定性大。它追求简便新奇,但也由此出现严重的粗俗化倾向,极大地破坏了汉语的纯洁与美感。学生如果过早地使用网络语言,会严重损害其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
[示例二]我认为作业或作文中能使用网络热词。因为随着时代发展,语言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应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恰当使用一些网络热词,能使作文更加活泼、生动。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5~17题。(6分)
【甲】在苏区,少年先锋队员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 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彭德怀告诉我,他有一次被几个少先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
……………
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 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 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 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 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 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 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 像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由于走错巢的事情经常发生,所以无私帮助别人建巢的事情也是每天都会发生。它们的 集体观念很强,无论是在哪里都会努力地吐丝。如果它们只在自己家里肯努力工作,到了外面就一 毛不拔, 一点丝也不吐,那后果会怎么样 肯定是一事无成。它们正是靠着几百个个体一起工作, 各尽其能,才筑起了又大又暖和的堡垒。每只松毛虫为自己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其他松毛虫工 作。对于其他松毛虫来说也是如此。它们不分你我,没有私有的概念,也就不可能发生争斗。这是 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节选自《昆虫记》
1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红星照耀中国》是英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它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巨著,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法布尔也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C.【甲】文中的彭德怀最后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那几个“小鬼”才放行。
D.《昆虫记》的魅力之一源于它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A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的掌握及内容的理解。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记者。A项说法有误。
16. 阅读【甲】文段,说说这些少年先锋队员有哪些品格可以寄托“中国的将来”。(2分)
①对红军忠贞不贰;②愉快乐观;③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第①点1分,第②③点各0.5分。共2分)
17.【乙】文段中松毛虫展现出来的集体观念、团结精神,在《红星照耀中国》 一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某个具体事件作简要分析。(2分)
[示例]红军战士在强渡大渡河时,十八勇士冒着敌人的炮火,为后面的红军开辟道路。在后面部队强有力的配合进攻下,敌军纷纷逃窜,红军全军顺利渡过难关。在爬雪山、过草地时,红军战士们相互扶持,遇到困难一起克服。正是凭着众志成城、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红军战士们终于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讲清楚一个例子即可。2分)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8~19题。(4分)
放飞太空梦想
①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 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介绍了问天实验舱基本情况和植物生长研究项目,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水球变“懒”、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趣味实验。
②本次天宫课堂“解锁”了一个全新的太空教室——问天实验舱。它是全世界现役最大单体载 人航天器。 它长17.9米,直径4.2米,约为6层楼高,是中国空间站三大舱段中的第二舱段,也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段。
③问天实验舱拥有强大的空间科学实验能力,不仅舱内实验能力比天和核心舱大幅提升,还能够开展大规模舱外实验,就像是把一个大型科学实验室搬到了太空。
④问天实验舱里的实验项目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为主,舱内搭载了科学手套箱、生命生 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在平台功能的定位上,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关键平台功能一致,具备空间站组合体统一管理和控制能力。
⑤本次天宫授课带来的4个小实验,展现了太空微重力环境的奇妙“超能力”。
⑥首先是“毛细效应实验”。陈冬将三根粗细不同的量管放入水中,没过多久,水便上升到达量 管顶部。他招呼学生们仔细观察流体表面张力作用是如何大显神威的。“没有重力束缚,流体表面张力作用会更加明显,驱动液面快速上升。”
⑦在微重力环境下,T 字扳手一会儿头朝上, 一会儿头朝下,不停翻转着,十分调皮。研究发现 这个现象与扳手的旋转方式和它质量的分布有关系。航天员们还给孩子们演示了水球变“懒”实验 和太空趣味饮水实验,展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液固混合体在相同冲击作用下的不同振动表 现和使用超长吸管喝水的有趣现象。同时,他们还介绍了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和拟南芥种植研究项目,并演示了样本采集操作。
⑧太空授课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空间站上的测控与通信分系统 高效助力了实时课堂互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配备了图像话音的采集和通信设备,这些设备能够采集航天员授课的画面和声音,记录课堂实况,并通过通信设备传达到地面。
⑨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调用“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为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提供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服务,搭建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为太空授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撑。同时, 载荷网为数据传输搭建起一条“高速公路”。航天 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用光纤在舱内打造了一个带宽更大、速率更快的局域网,即载荷网。大量的 实验数据通过载荷网汇集到舱上的中继天线终端,通过中继卫星传到地面,便于科研人员开展后续研究。
⑩“问道向苍穹,闻道于天宫”,“天宫课堂”还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 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选自2022年10月13日《科技日报》,有删减)
18.下面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问天实验舱能开展大规模舱外实验。
B.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一系列数字,准确地写出了问天实验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具体说明了它是全世界现役最大单体载人航天器。
C. 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两舱平台功能完全一致,这样就能具备空间站组合体统一管理和控制能力。
D. “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搭建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为太空授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撑。
C(2 分 )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阅读文章第④段结尾句可知,在平台功能的定位上,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两舱的关键平台功能一致。故C项中“两舱平台功能完全一致”分析有误。
文章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分析其作用。(2分)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把载荷网比作高速公路,生动地说明了载荷网传输数据带宽大、速率快的特点。(1分)(共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14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①,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 商贾,常从人寄食②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③之,乃晨炊蓐食④。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⑤视之,俛出胯下,蒲伏⑥。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①行:好品行。②寄食: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③患:嫌恶。④蓐食:在床席上进食。⑤孰:仔细。⑥蒲伏:同“匍匐”,爬行。
2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1)发于畎亩之中( )
(2)空乏其身( )
(3)中情怯耳( )
(4)若虽长大( )
(1)兴起,指被任用 (2)使……财资缺乏(3)怯懦 (4)你
21.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生于忧患(介词,在) B.于是人也(代词,这)
C.人多厌之者(代词,他) D. 乃晨炊蓐食(副词,才)
21.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乃晨炊蓐食”的“乃”是副词,意思是“于是,就”。D项解释有误。
22. 用“/”给下面语句断句,断两处。(2分)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23.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分)
(1)(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2)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2分)
(2)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生意维持生活
24.【甲】文中说担当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乙】文中的韩信经历了磨炼,最后成为著名的军 事家。【乙】文中让韩信“动心忍性”的两件事是:① ;② 。 (简要概括)(2分)
①寄食遭亭长妻子嫌弃 ②遭受胯下之辱
【课外文言文译文】【乙】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生意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韩信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于是一早把饭煮好,在床席上进食。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 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淮阴宰杀牲口的市场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然而)内心怯懦罢了。”(此时又)当着众人的面侮辱韩信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在这种情况下,)韩信仔细看着对方,(最终)弯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行过去。整个市场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6题。(8分)
【甲】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③。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作“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主将手中,调兵时 以此为凭。②凤阙:指皇宫。③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25. 【乙】诗的五、六句,诗人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战斗场面的 请作简要赏析。(4分)
“雪暗凋旗画”从视觉(色彩)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恶劣的环境烘托出战争的残酷。“风多杂鼓声”从听觉(声音)写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26. 概括【甲】【乙】两诗最后两句的抒情方式和所抒发的情感。(4分)
【甲】诗运用典故来抒发情感,表现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乙】诗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想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
【课外古诗译文】
【乙】烽火映照着都城长安,我的心中难以平静。将军手持兵符从皇宫出发,精锐的骑兵包围了敌方要地。纷扬的大雪使军 旗暗淡,呼啸的寒风夹杂的战鼓声。我宁愿 做军中一个小小的百夫长,也胜过做一个舞文弄墨的书生。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7~30题。(14分)
赔 偿
袁华琳
① 小志被狗咬了。左小腿上一道血痕,渗出的几个血珠子一会儿就凝固了。因为是狗咬的,这道不长的血痕让人看了发怵。
②彼时,下午一点半。小志丢下还在踢球的几个同学,赶紧回了家。幸好父母还没去上班。
③ 小志嗫嚅着告诉父母,然后等着挨骂。小志爸跳起脚来,想揍儿子一顿再说。 小志妈倒很冷静, 一边查看小志的伤口, 一边说,别吵了,赶紧带儿子去打狂犬疫苗。 一家人往县疾控中心赶去。路上,小志妈责问小志具体经过,他只好如实相告。
④疾控中心到了。夫妻俩和医生说明了情况,得知一共要打五针疫苗, 一千多元。小志爸一听要这么多钱,脸比乌云黑。扎了一针后,小志被送到学校,夫妻俩各自去上班了。
⑤晚饭时,小志爸告诉小志妈,同事给他出主意:既然是在学校里被狗咬,就得学校赔偿。小志 妈说:“可是狗是儿子带进校园的呀!”小志爸狡猾地笑着说:“保安不是没看到吗 这就是学校失 职!另外,我下班后已经到校园里转了一圈,发现有好几条野狗在里面乱跑,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⑥饭后,小志爸打了小志班主任的电话,说小志中午在足球场踢球被狗咬了,这可是在学校里 出的事,学校得赔钱……班主任李南是个毕业没多久的小伙子,接到小志爸电话以后,他立即向年级主任汇报了。
⑦第二天,李南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谈起这件事,问,学校需要赔钱吗 一位老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学生在学校里被狗咬,学校是脱不了干系的。
⑧李南听了,摇头感慨:学校也不容易。
⑨正说着,李南接到小志爸电话,说他过来一趟。片刻,小志爸就到了。李南招呼他坐下,然后 请年级主任出面处理。年级主任当即答应出狂犬疫苗的费用。小志爸听后,明显松了一口气,又补了一句:希望学校加强治安工作,不能让狗进校园,否则后患无穷啊……
⑩ 小志爸满意地告辞了。望着他潇洒离去的背影,李南突然间很想再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理 理清楚。
眼保健操时,李南找到小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他实话告诉老师:昨天中午为什么不在 家里午睡 到底在哪儿遇到的狗 小志爸早已告诫小志,绝不能说是自己把校门外的小狗带进校 园。所以,小志语无伦次,顾左右而言他。看到小志这个样子,李南心里已明白了几分。他不想多 说什么,只问了小志最后一个问题,昨天中午你是几点到学校门口的 小志这下没有撒谎,说是12点40分左右。
李南跑到校门口警务室,调出监控,果然:12点45分,小志骑自行车出现在校门口,然后下车,这时跑来了一只小狗,小志逗狗玩,接着左右顾盼,把狗带进了校园……
后面的监控,李南不想再看下去了。他已经知道,小志爸不仅自己撒谎,还教儿子歪曲事实。
小志的腿,确乎被狗咬了。李南觉得,自己的心,不知被什么重重地咬了一口。
(选自2020年8月18日《中国青年作家报》,有删改)
27. 品析下面语句,用四字词语概括小志爸的神情。(2分)
(1)小志爸狡猾地笑着说:“保安不是没看到吗 这就是学校失职!另外,我下班后已经到校园里转了一圈,发现有好几条野狗在里面乱跑,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2)小志爸跳起脚来,想揍儿子一顿再说。( )
(3)小志爸听后,明显松了一口气,又补了一句:希望学校加强治安工作,不能让狗进校园,否则后患无穷啊……( )
(1)喜形于色
(2)气急败坏
(3)心满意足(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
28.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正说着,李南接到小志爸电话,说他过来一趟。片刻,小志爸就到了。(赏析加点词)
(1)“片刻”指时间很短,说明小志爸爸动作迅速,(1分)准确地写出了小志爸爸急切地 想得到学校赔偿的心理,刻画出了一个自私 的形象。(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阅读文章第⑩段,比较两个“咬”字不同的内涵。
(2)第一个“咬”字指肉体上的伤害,(1分)第 二个“咬”字指李老师因学生撒谎而受到的 精神上的伤害。(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9.下面这段文字是文中的插叙部分,现要归入原文中,你认为将这段文字放到哪段后最合适 为什么 (4分)
原来,小志和几个同学约好,今天中午去学校踢足球。于是,他吃完午饭后撒谎说今天作业 多,要提前去学校写。到校门口时,不知哪里窜出来一只小土狗,很可爱,围着他的自行车打 圈儿。他便逗引着小狗,趁保安不注意把小狗带进了校园,还溜进了足球场。同学们见到小狗 也乐坏了。大家一边吃零食, 一边逗狗玩。后来小志不知怎的惹恼了小狗,被小狗咬了一口……
放到第③段后。(1分)这段插叙是对第③段 末尾“他只好如实相告”的具体解说,(1分)交代了小志被狗咬的真实原因,(1分)为下文小志爸爸撒谎并教儿子歪曲事实、找学校 赔偿疫苗费用等情节作铺垫。(1分)
30.某小说平台拟将这篇小说收录到“社会大千”栏目,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从选材和主题角度分 析平台主编将其选入此栏目的意图。(4分)
[示例一]“社会大千”栏目以反映社会百态为主,从选材和主题上看,小说主要讲了小志爸爸为了骗得学校的疫苗费用赔偿而教唆儿子一起撒谎的故事,(2分)是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失败的冰山一角,平台主编把它选入此栏目是希望给人们敲响警钟,以此反省。(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示例二]从选材上看,本文记叙了小志爸爸为了骗得学校的疫苗费用赔偿,颠倒是非, 教唆儿子一起撒谎的故事;(2分)从主题上看,这是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失败的冰山一角,反映出当今社会一些人道德水准下降、出现假恶丑的现象。平台主编把它选入此栏目是希望给人们敲响警钟,以此反省。(2分)
五、写作展示(50分)
3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请自备作文纸进行写作)
题一: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爱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 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 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3日,中国选手张伟丽夺得UFC终极格斗冠军。在未成名之前,她和 千千万万年轻人一样,漂泊在外,煎熬无助,但她从来没有退缩,因为在她眼中,蛰伏相当于积蓄 力量。早上兢兢业业工作,晚上则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当中。打沙袋打到拳头肿胀脱皮,每天蹬 腿600次,晚上跑步回家,提升体能。她说:“练到没有短板,我就是高手。”厚积薄发,成就了她后 来的光辉时刻
要求:①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