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课件第四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课件第四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11-19 07: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4.2 解一元一次方程(4)(一) 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第一课时:利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性质: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
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求方程的解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a
的形式。第二课时: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中的某些项 后,可以从方
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第三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去括号的依据——乘法分配律
去括号的注意事项: (1)括号前有系数时,应该与括号中的每一项都要乘。
(2)若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都要变号。改变符号(二)思——发现问题 温故而知 “新”观察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一:
方程二:
再和下面两个方程比较:
方程三:
方程四:
问题:前面两个方程与后面两个方程有没有区
别?如果有,请你说出它们的区别?(三)探索——解决问题例1:
解:两边都乘以6,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正确解法:
解:两边都乘以6,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做题后的反思: (1)怎样去分母?
应在方程的左右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
最小公倍数。
有没有疑问:不是最小公倍数行不行?
(2)去分母的依据是什么?
等式性质2
(3)去分母的注意点是什么?
1、去分母时等式两边各项都要乘以最小公
倍数,不可以漏乘。
2、如果分子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其作
为一个整体应加括号。练一练:解:去分母(两边乘以6),得

18x+3(x-1)=18-2(2x-1)
去括号,得 18x+3x-3=18-4x+2
移项,得 18x+3x+4x=18+2+3

合并同类项,得 25x=23

是两边乘6哦!你弄错了吗?你两边各项都乘了6吗?你漏乘了吗?你有变号吗?你漏乘了吗?你移项有变号吗?这里也不要出错哦?例2:解方程:解: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 ,得 另一种做法:
解:去括号,得:
移项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做题后的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未知数系数化为1
请看方程:
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思考: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否一定要按照上面的步骤呢? 说明:
一般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
按照上面步骤来解的,但并不是全部的
一元一次方程都要按照上面的步骤来解
。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做事情要:
原则性+灵活性,要学会随机应变!议一议:如何解方程解:分别将分子分母扩大10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得

分子分母约分,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注意区别:
1、把分母中的小数化为整数是利用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对单一的一个分数的
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而
不是对于整个方程的左右两边同乘或除以
一个不为0的数。
2、而去分母则是根据等式性质2,对
方程的左右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
而不是对于一个单一的分数。 (四)总结归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怎样去分母?
应在方程的左右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分母的依据是什么?
等式性质2
(3)去分母的注意点是什么?
1、去分母时等式两边各项都要乘以最小公
倍数,不可以漏乘。
2、如果分子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其作
为一个整体应加括号。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解题时,需要采用灵活、合理的步骤,不能机械模仿!(五)运用新知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轮到你当老师了!
请你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出道题目给你同桌做一下!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66页做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