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第2课时)
【2022版课程标准】
●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 进行户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景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011版课程标准】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河
“一石水、六斗泥”的奇观
目录
1
2
3
4
5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真题演练
严重的水土流失
提问
Questionss
是什么原因导致水土流失的呢?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实验一
不同植被状况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注意观察哪种植被状况流入烧杯的水量和土量更多?
(1)水土流失与植被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植被覆盖率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越轻微
黄土高原地处半干旱和半湿润过渡地带,气候较为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在400-500mm,是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地带。植被种类少,覆盖率低。因此,更易导致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率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实验二
不同土质状况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注意观察哪一个烧杯里的土更容易被破坏?
(2)土质特征
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黏土
沙土
黄土高原地势较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度大。地面黄土广布,黄土由粉砂粒组成,结构疏松,多孔隙,遇水易崩解。而且土壤直立性较强,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更易受到侵蚀。因此,更易导致水土流失。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土的疏松度
注意观察哪一种降水强度冲走的水和土较多?
实验三
不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降水强度的影响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小雨
暴雨
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因此,更易导致水土流失。
延安的气温和降水量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降水强度
注意观察哪一种坡度冲走的水和土较多?
实验三
不同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4)坡度的影响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缓坡
陡坡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三门峡
河口
桃花峪
严重的水土流失
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严重的水土流失
地上河
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变绿了——大规模植被建设前后对比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宁夏沙坡头的“草方格”,
通过把1米多长的稻草,
拦腰折起埋在沙里,
让其两端露出几十厘米,
这样的方格连续地铺设在沙漠中,
不仅阻止了流沙,
沙漠上还开始结皮、长出植物。
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治沙
修建梯田
黄土高原新景象●变绿了
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修建梯田、采取淤地坝植树造林和植被自然恢复,如今黄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真题演练
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下列题目。
1.对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阴影区为平原,地形平坦
B. 风力侵蚀造成地貌千沟万壑
C. 城市沿河分布皆因水运便利
D. 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2.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A. 加固好黄河下游大堤 B. 营造防护林,阻挡黄土继续堆积
C. 退田还湖,减少洪涝灾害 D.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D
D
真题演练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结合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完成下列题目。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 修路、采矿 B. 长期的过垦过牧
C. 乱采滥挖 D.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4.下列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
B.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C. 陡坡地发展种植业
D.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不能过度放牧
D
C
真题演练
陕西省南北狭长,自然环境差异大,生物种类繁多。读“陕西省知名农产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洛川位于陕南 B. 临潼位于关中
C. 周至位于热带 D. 紫阳位于陕北
6.柞水县因地制宜把“小木耳”发展为“大产业”,下列说法不当的是( )
A. 柞水县自然环境适宜木耳生长
B. 木耳产业发展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C. 科技兴农是陕西农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D. 应无限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木耳产量
B
D
真题演练
7.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但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读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毁林开荒是其主要的人为原因之一
B. 暴雨加剧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C. 为减少河流泥沙,可在图中陡坡地带修建梯田
D. 为更好地利用土地,可在图中缓坡地带修建厂房,大力发展工业
A
真题演练
古村落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如图为黄河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和陕州地坑院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8.陕州地坑院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古村落,
被称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地坑院的特点是( )
A. 通风良好 B. 防潮防湿 C. 利于散热 D. 冬暖夏凉
9.关于黄河流域古村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多沿干支流分布 ②银川至河口段降水多,古村落少
③多分布在甘肃省 ④历史时期下游多洪涝,古村落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10.对古村落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合理保护有序开发 ②增加投入维护修缮 ③整村搬迁翻新重建 ④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