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
实验材料: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等等。
实验步骤:
(1)在托盘里放几块 。
(2)铺上 厘米厚的 和玉米粉。
(3)用 轻吹玉米碎粒和 。
(4)观察 的情况。
(5)实现现象:
当我们用吸管轻轻地吹托盘里的物品的时候,首先被吹走的是 ,然后力气大一点,被吹走的就是 ,最后剩下来的是 。
(6)实验结论:风具有 作用。地表地形不同、疏松颗粒轻重不同,颗粒被搬运的距离、堆积效果也不同。
2.小华同学学了心脏和血液的相关知识后,对用听诊器测量心跳很感兴趣。他运用四年级上学期学过的声音的知识,找来了橡胶管、漏斗、气球、皮筋等材料和工具,制作了一个听诊器(如图)。
(1)请对小华如何制作听诊器提两点建议。
①橡胶管套住漏斗嘴时 。
②气球皮包裹漏斗时 。
(2)小华在用自制的听诊器测量心跳时,包有气球皮的漏斗应该紧贴胸部的( )
A.正中间 B.中偏左 C.中偏右
(3)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是怎样听到心跳声的
心脏跳动的声音引起听诊器上 的振动,并引起漏斗和橡胶管内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 ,它将振动转化为信号,通过 传到 ,我们就听到了心跳声。
(4)运动几分钟后与平静时相比,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这是因为运动后,人体需要更多的 。
3.为了研究火山喷发的成因,小宁所在的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这是一个 实验。(填“模拟”或“对比”)
(2)在实验中,下列物体或行为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呢
A.地壳 B.岩浆 C.地球内部高温状态
番茄酱: 土豆泥: 酒精灯加热: 。
(3)下列是小宁在实验过程中的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②在罐头盒里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火山的形状。
③在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④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4)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宁看到“火山口”会向外冒热气,这个现象代表地球内部 在涌动,过一会它会从“火山口”溢或喷涌出来。
(5)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
4.李月同学研究摆时非常认真,请根据你所学的内容,帮助他完成下面的问题。
(1)摆的结构。
(2)李月研究摆时还记录了一些数据,如下:
摆绳长度 15秒摆动的次数 你选择的数据
1倍长 20 21 20
2倍长 14 14 13
3倍长 11 12 12
他研究的问题是: 。
(3)此实验中,不改变的条件是: 、 。
(4)请你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5)分析数据,我们发现 。
5.科学探究题
科学课上,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暴雨对我们家园的影响开展了以下实验:实验小组把混有沙石的土壤堆成一个斜坡地形,并用小铲子拍紧,装在一个盒子里,再在土的边缘造一个“悬崖”;把一个底部钻孔的小塑料瓶中装满水备用;把装有“悬崖”的盒子放在一张废报纸上,把盒子的一端垫高;把喷水器放在A处正上方,让“雨水”降落在斜坡的土地上,观察雨水流至引水沟B处时雨水、径流及土地的变化。
(1)“雨水”降落在斜坡上,溅起了土壤的微粒,当雨水顺斜坡流动时,带走了 ,平整的坡面上出现了 。
(2)当“雨水”变为暴雨时(甩动喷水器,将大量水喷出),雨水冲蚀坡面,出现了 ,引水沟里的雨水是 (填“浑浊的”或“清澈的”)。
(3)实验结论: 。
6.实验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小孔,铁夹子4个,手电筒一个
实验步骤:
①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大小约为一硬币。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②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③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直进小孔,观察纸屏。
④把第二或第三张卡纸(第一张除外)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纸屏。
观察到的现象:
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 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 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7.某小学的张晓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探究植被和水土保持的关系。
①取两块土壤样本,一块取自密植草坪,有草和根分布,另一块是裸土;
②将两块土壤样品放在坡度相同的斜面上;
③模拟下雨,冲刷两块土壤样本(洒水壶的高度、孔径大小、疏密程度、水量都相同);
④称量雨水冲刷流经斜面后水的质量,测得冲刷裸土后水的质量为m1,冲刷草坪样本后水的质量为m2。
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推测:m1 m2。(填“>”“<”或“=”),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张晓同学设计的实验,因为步骤 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可能影响实验效果。你认为这一步必须控制的相同的实验条件是 。
(3)我囯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裸露,干旱少雨,一年中沙尘暴频繁发生,你认为沙尘暴频发的最根本原因是 ;防治沙尘暴最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8.下图是摆的研究实验图。
(1)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摆的摆动快慢与 是否有关。
(2)实验中要求不能改变的条件主要有 、 。
(3)相同的实验,我们重复做 次比较合适。
(4)实验研究的结果是 。
9.某实验小组在研究“雨水侵蚀土地”实验。在实验中,他们先找来了喷水壶,在塑料盆底左侧挖了一个洞再装入土壤,做成了4种土壤样本(如下图)。
(1)如果要研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程度的影响,应该选择 两组进行实验。
(2)选择甲和乙装置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的是 对侵蚀程度的影响。
(3)模拟实验时用喷水壶往土上洒水,“喷水壶洒水”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 现象。
(4)用喷水壶洒水时,我们应保持 等条件相同(写一个条件就可以)。
(5)在做该实验时,土壤上的草最好是( )。
A.原来种好的 B.临时放上去的 C.两者没区别
10.下图是小明所做的单摆实验。
(1)实验中,小明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来计算出摆动周期,目的是为了 。
(2)实验中,小明发现单摆的摆动周期与 有关,而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为了让单摆摆得更快,小明应该 。
(3)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制作了一个巨大的单摆——傅科摆,证实了 现象,为哥白尼的“ 说”提供了证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小石头
(2)1-2;玉米碎粒
(3)吸管;玉米粉
(4)托盘
(5)玉米粉;玉米碎粒;小石头
(6)搬运
2.【答案】(1)要套紧,尽量减少空隙;气球皮要绷紧
(2)B
(3)气球皮;耳;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4)增加;氧气
3.【答案】(1)模拟
(2)B;A;C
(3)②④③①
(4)岩浆
(5)高温高压的岩浆在遇到地壳的薄弱地带时,就会喷出地表
4.【答案】(1)
(2)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的关系
(3)摆锤;摆角
(4)20 14 12
(5)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5.【答案】(1)土壤的微粒;小冲沟
(2)大冲沟;浑浊的
(3)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对土地形成侵蚀。尤其是暴雨,危害更大,会对我们的家园造成威胁。
6.【答案】能;不能;直线
7.【答案】(1)>;有植被的土壤受到雨水侵蚀程度小
(2)①;同样质量的土壤
(3)植被稀少、土壤裸露;植树造林
8.【答案】(1)摆绳的长度
(2)摆重;摆动幅度
(3)3
(4)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得越慢,反之越快
9.【答案】(1)乙、丁
(2)坡度大小
(3)降水
(4)高度(或洒水速度)
(5)A
10.【答案】(1)使结果更准确,防止偶然性
(2)摆绳长度;缩短摆绳
(3)地球自转;日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