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 溶液的形成
一、单选题
1.取5 g某固体物质加入20 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蔗糖
2.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
A.可乐 B.牛奶 C.果粒橙 D.豆浆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 B.牛奶 C.面粉 D.花生油
4.放入足量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芝麻油 C.花生酱 D.面粉
5.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蔗糖 C.食盐 D.食醋
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氯化铁 B.氢氧化镁
C.小苏打 D.汽油
7.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果汁 B. 可乐
C. 矿泉水 D. 啤酒
8.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粗盐称量 B. 粗盐溶解
C. 浊液过滤 D. 蒸发结晶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中溶质是食盐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C.物质在溶解时都会出现放热现象
D.一种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10.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完全溶解后,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
A.A液面升高,B液面下降 B.A液面下降,B液面升高
C.AB液面均无变化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1.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高锰酸钾 C.氢氧化钠 D.蔗糖
1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氯化钠 C.汽油 D.泥土
13.下列洗涤方法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水冲洗杯子上的蔗糖
14.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酒精 B.蒸馏水 C.面粉 D.汽油
1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只有水才可以作溶剂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16.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形成的微观实质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分散在溶剂中
B.碘几乎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
C.某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下降,该物质可能为硝酸铵
D.蔗糖溶液的下层比上层甜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分别向试管内加入下列物质之一,能使U形管右侧液面显著升高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 D.
18.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19.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1)古人会“钻木取火”,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在此过程中“钻木”的作用是 。
(2)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洗洁精的 作用来清洗油污。
(3)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 不足而引起的。
20.晓楠在家里发现加洗洁精能轻松除去碗碟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功能。
三、实验探究题
21.结合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问题:
(1)取少量液体试剂时需要的仪器是 (写名称)。
(2)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是 (写名称)。
(3)给少量液体加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4)用①量取 10mL 液体时俯视读数,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mL。
(5)将少量氯化钠溶解在水中,用③ (写名称)搅拌的目的是 。
2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4NO3固体溶于水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由此得出结论: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 而增强。
四、综合题
23.整洁干净的厨房,总能让人心情舒畅。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但是需要定期清洗油机表面的油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洗洁精擦洗油烟机表面的油污时,其去污原理是利用洗洁精的 作用。
(2)生活中常用厨房清洁剂擦洗油烟机表面的油污,已知某品牌厨房清洁剂的pH=13,可推测该清洁剂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有 (填一种)。
(3)衣服上有油污时,可以用涂抹汽油揩拭的方法除去,其原理是 。
24.走进生活,走进化学
(1)周末小惠妈妈用“加铁酱油”做了“红烧肉”,其中“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炒菜完毕,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 ; 饭后她用洗洁精清洗了餐具,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2)天然降水会遇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正常雨水的pH 7(选填“>”或“=”或“<”)。
(3)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衣服,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洗漱时发现卫生间内铁质的置物架生锈了,于是想到了工业上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
五、计算题
25.我国北方某盐湖生产的纯碱Na2CO3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他杂质忽略不计)。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盐酸滴加到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化学式)
(2)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至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A答案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B答案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C答案错误;
D、蔗糖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
A、可乐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符合题意;
B、牛奶是小液滴分散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C、果粒橙有不溶性果肉成分,不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D、豆浆不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
3.【答案】A
【解析】【解答】A、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定义分析,溶液要符合均一性和稳定性。
4.【答案】A
【解析】【解答】A. 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 芝麻油不能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
C. 花生酱不能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
D. 面粉不能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
故答案为:A
【分析】溶液是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5.【答案】A
【解析】【解答】A. 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符合题意;
B. 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得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 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得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 食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得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溶液使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6.【答案】C
【解析】【解答】A、氯化铁溶液水后,溶液显黄色,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镁难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易溶于水可形成无色的溶液,符合题意;
D、汽油不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7.【答案】A
【解析】【解答】A.鲜榨果汁中含有水果的果肉,不均一、不稳定,因此不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B.可口可乐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合题意。
C.矿泉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合题意。
D.啤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溶液和浊液的不同: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而浊液则没有。
8.【答案】B
【解析】【解答】A. 称量固体物质时,要左物右码,故A不符合题意;
B. 固体物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故B符合题意;
C . 过滤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不符合题意;
D. 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垫质量、大小相等的纸片,不能直接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B、根据固体物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进行分析。
C、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A. 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故不符合题意;
B.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故符合题意;
C. 物质在溶解是不一定都会出现放热现象,例如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不符合题意;
D. 一种溶液中有多种溶质,例如食盐溶液中可溶解蔗糖、高锰酸钾等固体,该溶液中含有多种溶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的成分、特点,物质溶解可能放热现象或者吸热分析。
10.【答案】A
【解析】【解答】硝酸铵溶解时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所以瓶内气压会减小,U形管A端上升,B端下降;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使温度降低引起装置内压强变小分析。
11.【答案】A
【解析】【解答】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D、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要形成溶液一定要是溶于水的物质,面粉、汽油、泥土都不溶于水,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13.【答案】A
【解析】【解答】A、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用它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原理,符合题意。
B、用汽油清洗油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溶解,不符合题意;
C、酒精是良好的溶剂,碘易溶解于酒精,用酒精清洗碘渍是利用溶解原理,不是乳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水冲洗掉杯子上的蔗糖,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溶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14.【答案】A
【解析】【解答】A、酒精能和水互溶,形成溶液,符合题意;
B、蒸馏水与水混合后,还是纯水,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C、面粉与水混合后,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D、汽油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
15.【答案】D
【解析】【解答】A、溶液不都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不符合题意;
B、水是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酒精灯也可作为溶剂,不符合题意;
C、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是溶液,而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16.【答案】D
【解析】【解答】A、溶液形成的过程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的分散到溶剂分子之间,该选项叙述不符合题意;
B、碘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酒精中,说明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该选项叙述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解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则若某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下降,该物质可能为硝酸铵,该选项叙述不符合题意;
D、溶液居于均一性,则蔗糖溶液的上下层是一样甜的,该选项叙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
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
C.硝酸铵溶解吸热。
17.【答案】B;生石灰
【解析】【解答】生石灰(或NaOH固体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B;生石灰
【分析】U形管右侧液面显著升高,说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增大,因此选择一个与水会放热的物质即可
18.【答案】乳化
【解析】【解答】油脂在表面活性剂(如洗涤剂、洗发精等)的作用下,以极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叫乳化;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分析】根据洗涤用品有乳化功能分析。
19.【答案】(1)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乳化
(3)维生素
【解析】【解答】(1)古人会“钻木取火”,钻木取火的过程中,钻木不断的摩擦枯木或干草,使温度逐渐升高,引起枯木或干草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在此过程中“钻木”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来清洗油污。(3)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能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维生素不足而引起的。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2)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3)根据六大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分析
20.【答案】乳化
【解析】【解答】晓楠在家里发现加洗洁精能轻松除去碗碟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功能。
故填:乳化。
【分析】洗洁精能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21.【答案】(1)胶头滴管
(2)烧杯
(3)②⑥⑦
(4)小于
(5)玻璃棒;加快溶解速率
【解析】【解答】(1)胶头滴管可用于吸取少量液体试剂,故填:胶头滴管;
(2)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石棉网加热,故填:烧杯;
(3)给少量液体加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和试管夹、酒精灯、故填:②⑥⑦;
(4)用①量取 10mL 液体时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小于10mL;
(5)将少量氯化钠溶解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分析。
22.【答案】(1)减小
(2)吸收
(3)降低
【解析】【解答】(1)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得试管内气体的温度降低,从而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故填:减小。
(2)加硝酸铵固体后的左边导管内液面上升,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故填:吸收。
(3)由图可知,将硝酸铵固体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加活性炭的那测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明显,在同样降温的条件下,原本液柱上升应该是一样的,活性炭的存在导致液面上升明显,说明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强,故填:降低。
【分析】(1)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得试管内气体的温度降低分析。
(2)根据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分析。
(3)根据图,将硝酸铵固体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加活性炭的那测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明显,在同样降温的条件下,原本液柱上升应该是一样的,活性炭的存在导致液面上升明显分析。
23.【答案】(1)乳化
(2)OH-
(3)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
【解析】【解答】(1)用洗洁精擦洗油烟机,去除表面的油污,主要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2)厨房清洁剂的pH=13,则证明该清洁剂显碱性。若显碱性,则这明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故答案为:OH-;(3)衣服上有油污时,可以用涂抹汽油、酒精灯方式除去。因为油污难溶于水但是易溶于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的汽油溶液,从而用水冲洗即可除去。故答案为: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
【分析】(1)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2)根据碱的概念分析
(3)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分析
24.【答案】(1)元素;移走可燃物;乳化
(2)<
(3)加热煮沸
(4) ,或
【解析】【解答】(1)元素组成物质, “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元素。炒菜完毕,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移走可燃物;饭后她用洗洁精清洗了餐具,洗洁精能将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2)天然降水会遇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因此正常雨水的pH小于7。(3)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衣服,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这是因为加热煮沸时,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沉淀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4)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除铁锈的方法:利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可以把铁锈除去,这是因为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或 。
【分析】灭火方法: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25.【答案】(1)HCl、NaCl
(2)88.3%
【解析】【解答】(1)由图像知,B点时稀盐酸过量,所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稀盐酸,化学式为HCl、NaCl;(2)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6.5g+6g-40.3g=2.2g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x=5.3g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8.3%
【分析】产品试样中滴加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由图中曲线可知,当加入36.5g稀盐酸时,试验中的Na2CO3恰好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当继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不参与任何化学反应,A点之后溶液的溶质成分为NaCl和HCl。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点时m(溶液质量)=m(试样)+m(稀盐酸)-m(生成的气体),可以计算出生成CO2的质量,再根据上述方程式计算试验中Na2CO3的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