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0.1 常见的酸和碱 (1)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0.1 常见的酸和碱 (1)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7 14:2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1 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液体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液 B.加热
C.稀释 D.过滤
2.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OH固体加水放热发生物理变化
B.用pH试纸检测正常雨水的pH是否等于5.6
C.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里面含有盐酸
D.用小苏打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其原理不是酸碱中和
3.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
4.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过氧化氢溶液
5.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西瓜汁显酸性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
C.肥皂水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6.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大于7
C.图3、图4实验中固体药品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
D.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7.下列物质不具有挥发性的是(  )
A.酒精 B.硫酸 C.食醋 D.盐酸
8.下列物质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B.碱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C.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10.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在运输浓硫酸的车上应该粘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11.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不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12.运输下列物质时,应张贴“腐蚀品”标识的是(  )
A.铁矿石 B.纯碱 C.氢氧化钠 D.小苏打
13.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家务劳动: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
B 自主探究:用氢氧化钠制叶脉书签 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
C 社区服务:用白醋清洗水壶里的水垢 醋酸可以与水垢反应
D 实践活动: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A.A B.B C.C D.D
14.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烧碱 B.熟石灰 C.氯化钾 D.硝酸铵
15.下列有关酸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会变色
B.人的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盐酸,可帮助消化食物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沿器壁缓缓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二、填空题
16.小林在用稀盐酸除铁锈时,发现铁钉表面的红棕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浅黄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则该气体是   。
17.生活用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用品 管道通 石灰乳
有效成分 NaOH Ca(OH)2
(1)管道通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   。
(2)使用石灰乳抹墙,一段时间后变硬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18.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或衣服上,要先用   ;再涂上   。
19.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溶液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钾溶液
X汁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1)据上表推测,X汁液   (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   (填“酸”“碱”或“中”)性,pH   (填“>”“<”或“=”)7。
(3)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   。
三、实验探究题
20.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图所示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A中溶液呈   色,C中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呈   色;
(3)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实验A:玻璃棒的作用是   ,所得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是   (写一条);
(2)实验B:蜡烛熄灭时产生一缕白烟,该白烟是   ;
(3)实验C:盛放硫的仪器名称是   ,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4)实验D:将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5)实验E:可观察到   ,说明分子具有   的性质。
四、推断题
22.大鹏同学在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后总结出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形中有公共边表示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A物质为稀盐酸,C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C含有相同元素,A与E发生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其中E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名称是   ;E的化学式为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五、计算题
23.向40g铜锌合金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 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能胶帽向下,以免腐蚀胶帽污染试剂,故不符合题意;
B. 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C. 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散发掉;故符合题意;
D. 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且使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洒出,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使用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造成烫伤。
C、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D、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
2.【答案】B
【解析】【解答】A.溶解放热是物理变化。A正确。
B.pH试纸是一种粗略测量pH的工具,只能精确到整数位。B错误。
C. 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里面含有盐。C正确。
D.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是盐和酸的反应,其原理不是酸碱中和。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定要注意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只能精确到整数位,不能精确到小数位。
3.【答案】C
【解析】【解答】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是利用铁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液氧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变化体现的为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体现的为物理性质
4.【答案】C
【解析】【解答】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但是不发生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符合题意。
D.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扩散到空气中,导致溶液质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5.【答案】C
【解析】【解答】A项,根据图象,西瓜 pH 在5-6小于7,所以西瓜汁为酸性。A错误;
B项,胃酸过多胃有大量的HCl,橘子 pH 在3-4小于7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再吃橘子会加大症状,不能吃。B错误;
C项,肥皂水 pH 为10大于7显碱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变红是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的现象。C正确;
D项,草木灰 pH 为11大于7显碱性,所以可以改良酸性土壤,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学生对 pH 概念的理解, pH 小于7的物质显酸性, pH 大于7的物质显碱性。根据知识点进行答题。
6.【答案】C
【解析】【解答】A、图4氢氧化钠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图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pH小于7,故不符合题意;
C、图3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图4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符合题意;
D、图3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图4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电解水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且能溶于水分析;
C、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分析。
7.【答案】B
【解析】【解答】A、酒精具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
B、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符合题意;
C、食醋具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
D、将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产生,这是因为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这一现象说明盐酸具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所给物质的物理性质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需要密封保存,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要密封保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不吸收水分,没有挥发性,也不变质,故不需要密封保存,故C选项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易变质,易吸水,固液需要密封保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解答。
9.【答案】D
【解析】【解答】A.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只能说明该溶液显酸性,A不符合题意;
B. 碱溶液显碱性,但是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比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不是碱溶液,B不符合题意;
C. 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比如碳酸盐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C不符合题意;
D. 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某些盐溶液也是酸性的分析
B、根据某些盐也是碱性的分析
C、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
10.【答案】B
【解析】【解答】A、图中所示标志是可循环利用,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浓硫酸不具有自燃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硫酸属于腐蚀性药品分析。
11.【答案】C
【解析】【解答】A、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不断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少,B不符合题意;
C、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酸性逐渐变弱,pH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C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B、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热量分析
C、根据稀释酸的过程中酸性越弱,pH越大,但是不能超过7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12.【答案】C
【解析】【解答】A、铁矿石不具有腐蚀性,故不符合题意;
B、纯碱不具有腐蚀性,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符合题意;
D、小苏打不具有腐蚀性,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给出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13.【答案】B
【解析】【解答】A、由于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所以用洗洁精清洗油污,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用氢氧化钠制叶脉书签,B符合题意。
C、因为醋酸可以与水垢反应,所以用白醋清洗水壶里的水垢,C不符合题意。
D、因为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所以用厨余垃圾制肥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洗洁精除油污:乳化原理;
B、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
C、碳酸钙能与酸溶液反应;
D、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
14.【答案】B
【解析】【解答】农业中可以利用碱来中和酸性土壤中的酸,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熟石灰,而不是氢氧化钠,虽然两者都是碱,都能与酸反应,但是相比之下氢氧化钠价格较贵,而熟石灰比较易得且价格便宜,所以采用熟石灰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农业中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熟石灰分析
15.【答案】C
【解析】【解答】A、酸碱指示剂用于区分酸性和碱性试剂,并用颜色变化加以区分,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用于初步消化食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若把水沿器壁缓缓倒入浓硫酸中,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且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容易溅出酸液伤到自己或他人,故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所以二者都是碱,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指示剂遇酸或碱性溶液呈不同颜色分析;
B、根据胃液中含有盐酸分析;
C、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中分析;
D、根据碱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分析。
16.【答案】;氢气或
【解析】【解答】①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故填:
②一段时间后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气体为氢气;故填:氢气(H2)。
【分析】酸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能与碱性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17.【答案】(1)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2)Ca(OH)2+CO2=CaCO3↓+H2O
【解析】【解答】(1)管道疏通剂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
(2)使用石灰乳抹墙,一段时间后变硬,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分析】(1)氢氧化钠又称为火碱、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2)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遇空气中的CO2会生成难容物质CaCO3。
18.【答案】大量的水冲洗;硼酸
【解析】【解答】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或衣服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故填:大量的水冲洗;硼酸。
【分析】氢氧化钠是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的碱,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或衣服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9.【答案】(1)能
(2)碱;>
(3)pH试纸
【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X汁液在酸碱溶液中颜色不一样,能作指示剂;(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碱性,pH>7;(3)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pH试纸。
【分析】(1)根据X汁液遇酸碱溶液的变色情况分析
(2)根据肥皂水是碱性的分析
(3)根据pH试纸的测定范围分析
20.【答案】(1)细口瓶;烧杯
(2)无;红
(3)NaOH+HCl=NaCl+H2O
【解析】【解答】实验室溶解的仪器,一般选烧杯,液体药品装在细口瓶中,稀盐酸遇酚酞不变色,澄清石灰水与酚酞变红色,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可以写出方程式
故答案为:(1)细口瓶;烧杯(2)无;红(3)NaOH+HCl=NaCl+H2O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解答
(2)无色酚酞与碱变红,与酸和中性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1.【答案】(1)引流;滤纸破损
(2)石蜡固体小颗粒
(3)燃烧匙;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4)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并聚集热量
(5)甲烧杯里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而乙烧杯里的酚酞不变色;不停地运动
【解析】【解答】(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所得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2)蜡烛熄灭时产生一缕白烟,该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3)燃烧匙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物质,做燃烧实验,盛放硫的仪器名称是燃烧匙,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有毒的气体,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将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聚集热量,提高铁丝的温度,有利于铁丝的燃烧;(5)采用对比实验,丙烧杯里的浓氨水中氨气分子不停地运动,扩散到甲烧杯里,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而乙烧杯里的酚酞不变色。
【分析】(1)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2)根据白烟的成分进行分析;(3)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4)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5)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实验的现象、注意事项等是顺利解题的关键所在。
22.【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Al(OH)3或Mg(OH)2
(2)Fe2O3+6HCl=2FeCl3+3H2O
(3)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 C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则C是铁,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和A可以反应,则B是氧化铁, A与E发生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其中E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则E是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 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则D是碳酸钙, F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则F是紫色石蕊试液;
(1)F是紫色石蕊试液,E是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化学式为 Al(OH)3或Mg(OH)2 ;
(2)A和B反应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3) A与C反应是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现象是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分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根据题中给出的 信息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的进行分析
23.【答案】(1)0.4
(2)解:设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解析】【解答】(1)铜锌合金中逐渐加入稀盐酸,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由图可知,随着盐酸的滴入,产生的氢气质量逐渐增大,直到加入100g盐酸,此时盐酸与锌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0.4g,故填写:0.4;
【分析】该题为图像计算题,解题关键是:寻找恰好完全反应的氢气质量,作为纯净物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氯化氢的质量,然后寻找恰好完全反应时,稀盐酸溶液的质量,最后,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