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学6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第16课《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小学6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第16课《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4 12: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语文小学6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第16课《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
第16课  鲁滨孙漂流记
【学习目标】
1、 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 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重点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初步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鲁滨孙积极向上的精神。
【学法指导】
通过多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内容。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自主检测:1、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梗概(gēng gěng) 蓄养(xù chù) 圈养(quān juàn) 处境(chǔ chù)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帐篷 一( )荒岛 一( )海风 一( )火光 一( )海风 一( )墙壁解释下列词语。教化:知足安命:聊以自慰: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阅读梗概,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是什么?2、鲁滨孙漂流到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在文中“梗概”中找一找。3、鲁滨孙孤身一人在岛上历尽了千难万险,除了书上所讲到的这些困难,肯定还有其他的困难,请你想象鲁滨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阅读片段中鲁滨孙列出的“好处”和“坏处”,说说这给鲁滨孙带来了什么?你从鲁滨孙身上获得了什么启示?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还想了解鲁滨孙的哪些内容?【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文学常识连线。 丹麦 契诃夫 《卖火柴的小女孩》 俄国 笛福 《凡卡》 英国 安徒生 《鲁滨孙漂流记》2、按要求改写句子。(1)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 (2)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脚印。 课文按时间顺序继续了鲁滨孙历险的经过,请根据课文的记叙顺序给下列内容排队。回到英国 养牧种植 遇险上岛 救“星期五” 建房定居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学习收获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固拓展】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用“ ”标出第一、二两句话中他的动作。2.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孙做了以下事情: (1) (2) (3) (4)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孙            。4.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A.饲养   B.指家养的兽类【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学生查阅资料,独立完成。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