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7 18:1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三黑和土地》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2.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教学难点:.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关注“三黑” 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一篇散文《青山不老》,体会到一位山野老农对绿化青山的执着与坚守,这节课再一起阅读一篇现代叙事诗《三黑和土地》。(板书课题 )。指名张晨钰读课题。 张晨钰,姓张名晨钰,你们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 他的名字很有文化内涵,但如果是张三黑呢?一听到“三黑”,你的眼前就浮现了一张脸——一张贫苦地区农民的脸。所以,一读课题我们就知道,这事一首与农民和土地有关的诗。 课文还是一首现代叙事诗(板书)。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然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于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 现代诗又可分叙事诗和抒情诗等,那么叙事诗是一种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 二、字词认读,了解背景 1、指名认读词语: 土疙瘩 麦籽儿 顺溜 蹚坏 痒抓抓 白霎霎 翻地 耙地 打场 送公粮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强调“打场”读音,读二声。 解释“送公粮”意思。指农民按照国家标准无偿地将自己种植的粮食交给国家。 2、了解创作背景 ——1948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苏金伞从小生活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素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处处皆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革命让劳动人民获得了宝贵的土地。 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而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十分悲惨。新中国成立前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农民土地制度,实现了农民千百年的夙愿,耕者有其田,颁发了土地证,成为土地的主人,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三、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用“三黑”和“土地”说一两句话。 预设:说三黑在土地上做了什么事或者对土地的态度、看法、心情的语句。 四、厘清结构,提出学法 1、叙事诗是一种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那么这首诗歌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预设1:1-3节,写了农民得到土地后的喜悦。 预设2:4-15节,写了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之后的欣喜之情。 2、既然这首叙事诗,写了很多三黑和土地之间发生的事情,请同学们默读4—15小节用“抓住关键句——提取关键词——把握主要观点””的阅读方法,了解三黑在土地上做了些什么 预设:“翻地——耙地——播种——想象——回忆过去——欣慰现在——展望未来” 五、汇报交流,领悟情感 1.(1)教师提出自主学习要求:默读诗歌第1—3小节,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农民的喜悦之情?请圈画关键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2)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并作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预设1:“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口语化的语言,十分接地气。 预设2:“恨不得把每一块土”“尝一尝”“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试一试”,这些语句运用了夸张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农民对土地的重视,以及拥有土地后的喜悦和激动。 2.教师提出问题:诗歌的题目是《三黑和土地》,为什么开篇要先写农民对待土地的态度,然后再写三黑? 预设:三黑是众多农民中的一位,所有的农民都如三黑一样,热爱土地,憧憬新的美好生活。写法上用运了先概括后具体。(板书) 3、(1)提出自主学习要求:默读诗歌第4—15小结,想一想: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学习“三黑翻地、耙地”部分 (1)教师提出要求: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三黑有了土地后的喜悦和兴奋?阅读第4—9节,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请圈画关键词,并作简单批注。 (2)学生阅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并作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1:“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体现了三黑的专注、细致。 预设2:“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简直是一张软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三黑耙过的土地平整、柔软,表现了三黑对土地的热爱。 预设3:“叫麦籽儿睡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体现了三黑对待麦籽儿像对孩子一般地呵护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运用了想象的手法,体现了三黑想到荞麦开花无比幸福。 ——学习“三黑回忆逮蝈蝈儿”部分 (1)教师提出要求:阅读第10—12节,思考:三黑的生活有了什么变化?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请圈画关键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2)学生阅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并作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小时候的三黑是不幸的,现在的三黑是幸福的,这里运用了今昔对比的写法,表现了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感到由衷幸福。 ——学习“三黑展望新生活”部分 (1)教师提出要求:阅读第13、14节,思考:三黑有什么新打算?请圈画关键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2)学生阅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并作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三黑打算“明年要跟人合伙”“再买头小毛驴”,这表现了翻身后的农民对未来充满希望。 ——学习“三黑内心感到幸福”部分 (1)教师提出要求:齐读第15节,想一想三黑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 (2)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汇报交流预设:“真甜”说明三黑的心里是甜的,亿万获得土地的农民的心里是甜的,未来的生活更是甜的。 4.齐读本诗,读出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热爱与憧憬之情。 六、结合经验,说出感受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三黑和土地”中的“和”换个词,你会换什么? 预设:爱、珍惜、热爱、痴迷…… 2.(1)教师提出要求: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听一听“资料链接”中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感受农民发自心底的喜悦。 3.教师提出问题:课文和“阅读链接”中的内容,让你有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预设:我们的理想和未来都建立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一切希望都离不开土地的滋养,要珍惜、爱护脚下的土地。土地是生活的必需品和根本,土地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土地保证了人们的幸福生活,土地的枯荣就是家园的枯荣,土地的灾难就是人类的灾难。 4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粮食土地自古以来是治国安邦的基础,过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要守住耕地红线18亿亩,保证我们十四亿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所以我们的军人对外国侵略者寸土不让,我们爱国志士要修复河山,习主席强调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我们的土地。
“双减”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抄写本诗中你喜欢的句子。(必做) 提升作业:收集有关土地的诗句。(必做) 拓展作业:寻找苏金伞的其他诗歌读一读。(选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