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期末复习】真题演练卷6 鄂州市(原卷版+解析版+ppt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期末复习】真题演练卷6 鄂州市(原卷版+解析版+ppt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8 16:11:52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人教七上语文
期末复习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4~6题。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 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 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 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女性 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 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 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 氧、氟利昂。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 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 水稻生长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及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 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 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作者:冯云。有删改)
五、(共23分)
(一)阅读《西游记》节选部分,完成13~14题。(6分)
八戒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贤弟,可过得日 子么 ”八戒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说度日之言也 ”二人谈笑多时,下 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 路旁,叫道:“大圣爷爷,请进早膳。”行者笑道:“我猪弟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 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八戒道:“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
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那呆子恐怕误了救唐僧,只管催促道:“哥哥,师父在那里盼望我和 你哩。望你和我早早儿去罢。”行者道:“贤弟,请你往水帘洞里去耍耍。”八戒坚辞道:“多感老兄盛 意,奈何师父久等,不劳进洞罢。”行者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就此处奉别。”八戒道:“哥哥,你不 去了 ”行者道:“我往那里去 我这里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不耍子儿,做甚么和尚 我是不去, 你自去罢。但上复唐僧;既赶退了,再莫想我。”呆子闻言,不敢苦逼,只恐逼发他性子, 一时打上两棍。无奈,只得喏喏告辞,找路而去。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7分)
父亲的味道
①今年冬天特别冷。
②李明打算把父亲从乡下接进城过冬。父亲来了,和李明夫妻俩处得也还不错。
③有一天,媳妇杨芳偷偷地告诉李明:“你爸可能找新老伴儿了。”李明诧异地说:“怎么可能 你看见了 ”杨芳撇撇嘴,说:“你不见他最近身上总是收拾得利利索索,牙也刷得勤,动不动口里还嚼个口香糖 ”
④听媳妇这么一说,李明觉得还真有点儿道理。李明旁敲侧击地问父亲,父亲啐了李明一口,说:“瞎说啥 你妈走了十几年,要找早找了…… ”
⑤父亲不承认,李明也没办法。为了弄清真相,这天李明请了假,上班时间照常出门,下了楼,李明找了个能看到门洞的地方躲了起来。
⑥没多久,父亲从楼梯口走了出来,扭头从绿化带的小道穿了过去,李明离得远,看不清,他跟 了过去,小道那一头是一个拐角,只见父亲蹲在拐角处,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父亲刚想打开地上的 布包, 一个拐弯过来的中年妇女嚷了起来:“你这老头,蹲在这儿干吗呢 吓我一跳!”父亲讪讪地笑 了,说:“没,没干吗……”中年妇女眼睛一翻,大声说道:“鬼鬼祟祟的, 一看就没在干好事儿!”父亲 站了起来,尴尬地说:“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吓唬你的。”
⑦接着,父亲躬身收拾好布包,在小区里像没头苍蝇似的转来转去,转了半天,来到了小区垃圾 存放点,李明也紧紧地跟了过去。父亲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蹲下来,掏出布包打开来,从布包里拿出了一张叶子。李明差点喊了出来:“是旱烟叶子!”
⑧只见父亲两只手飞快地搓了起来,很快把烟叶搓成了烟棒,他用舌头把烟叶边舔了一遍,然 后又搓了搓,把两头不整齐的地方用手掐掉。 一切规整好了,他把烟棒含在嘴里,点着火,使劲地抽 了起来。父亲吸烟时的神情,就像贪吃的人在享受一顿饕餮大餐。直到烟抽得快烫到手了,父亲才 恋恋不舍地丢掉烟头,心满意足地收起布包。
⑨就在父亲想起身时, 一包垃圾从天而降,砸在父亲身上。原来是一个骑电动车的小年轻,拎 着包垃圾看也没看就远远地扔了过来,砸到了父亲。父亲手忙脚乱地拍打衣裤,接着他低下头,不 断地在衣袖上嗅来嗅去。拍了半天身子,父亲又掏出口香糖,倒了两粒,嚼了起来,时不时往手上吐 口气,放在鼻子底下嗅一嗅。
⑩看到这里,李明的心里不是滋味,他曾经告诉父亲,媳妇不喜欢闻烟味,千万别在家里抽烟。从那以后,李明再也没闻到过父亲身上有烟味,他以为父亲戒烟了,可没想到……
晚上吃饭的时候,父亲说:“阿明,过几天,爸想回老家。你说今年冬天冷,其实也没多冷,你 小时候,天比这冷多了,那时候,房檐上的冰溜子一个冬天都化不了……”李明把头扭到一边,揉了揉眼睛,说不出话来。
睡觉前,李明把今天的发现告诉杨芳,她沉默了。
第二天傍晚,父亲说是要“散步”,拎着他的布包又要出门。杨芳叫住了他,关切地说:“爸,你今天就别出门了,外面天气太冷了。”父亲听了这话,眼睛里闪过一丝失落。
谁知杨芳把父亲拉到了家里那个放杂物的小房间,推开门,对父亲说:“爸,我们给这间房装 了排气扇,以后你抽烟呀,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出门了!”李明也笑眯眯地望着父亲,把一张写有“抽烟室”的纸片,贴到了门上。
父亲愣住了,他眨眨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儿媳妇不喜欢烟味,也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我尽量少抽,实在憋不住了,就来这‘抽烟室’过过瘾!”
自从有了抽烟室,父亲再没有说过要回乡下了。
偶尔,李明会闻到父亲身上有一股淡淡的烟味,会觉得特别安心。他想起小时候,骑在父亲 肩头,总能闻到这股淡淡的烟味,这是父亲的味道呀…… (有删改)
七、(5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一杯热乎的奶茶,可以温暖一双冰凉的小手; 一个灿烂的微笑,可以温暖一段奋斗的岁月; 一句关怀的叮咛,可以温暖一颗迷惘的心灵……看似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常常会给我们带来不 期而遇的温暖,温暖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请以“温暖,就是这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语言连贯,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如出现请用xx 代替。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 卷 6 鄂州市
2022年秋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I 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嫩绿(nèng) 口决(jué) 高邈(miǎo) 花团锦簇(cù)
B.坍塌(tān) 钦差(qīng) 干涸(hé) 惊慌失错(cuò)
C.搓捻(cuō) 禁锢(gù) 狭隘(ài) 见异思迁(yì)
D.庇护(bì) 抖擞(shǒu) 怅然(chàng) 骸人听闻(hài)
1.C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和字音的判断。 A.“嫩”应读作“nèn”,“口决”应写作“口诀”。 B. “钦”应读作“qīn”,“惊慌失错”应写作“惊 慌失措”。D.“抖擞”的“擞”应读作“sǒu”,“骸人听闻”应写作“骇人听闻”。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B.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 今年,梁子湖区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和增强环保意识。
D.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2.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项语病 为搭配不当,“闪耀”和“清新的空气”搭配不 当,可删去“和清新的空气”。B 项语病为成 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随着”或“使”。D项语病为语义重复,可删去“约”或“左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毕业典礼那天,同学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舞。
B.班长提出举行“为梦想加油”主题活动的建议,同学们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C.面对眼前的挫折,只有拈轻怕重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D.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3.D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花 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不能用来 形容毕业典礼上的同学们,A项运用不正确。 “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是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同学 们赞同班长的建议,B项运用不正确。“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是贬义词,与“成就一番事业”的语境不符,C项运用不正确。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4~6题。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 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 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 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女性 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 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 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 氧、氟利昂。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 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 水稻生长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及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 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 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作者:冯云。有删改)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 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 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4.D(3 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第②段可知,女性消费化妆品会排 放氟利昂,增加温室气体,“还会因为化妆品 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此D项不符合文意。
5.对文章第③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定义 分类别 作比较 B. 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C. 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 D. 下定义 举例子 列数字
5.D(3 分)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后,语意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
A.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B.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
克二氧化碳。
C.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D.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
6.B(3 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分 析。 A.“之一”表限制,用在此处表示我们吃 的粮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的其中之一, 表明温室气体的产生还有其他来源,删去“之 一”语意变化大。C. “只”表限制,用在此处表 示人类的低碳生活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生活 上,表明人类的低碳生活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删去“只”语意变化大。D.“主要”表示范围, 用在此处表示温室气体大部分的成分是“水 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 表明温室气体还包括其他成分,删去“主要”语意变化大。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第7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B. 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C. 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 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醇厚。
7.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 诗歌可知,诗人是因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而生的“愁心”,C项分析有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 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治理
B. 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C. 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明确、坚定
D.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振奋
8.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义的判断。“险躁则不能治性”中“治”的意思是“修养”。
故A项解释错误。
9.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险躁则不能治性 学而不思则罔
B. 太丘舍去 其人舍然大喜
C.夫君子之行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静以修身 以刀劈狼首
9.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 辨析。A.就,连词。/就,连词。B.舍弃,动 词。/同“释”,解除、消除,形容词。C.的,结构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助词。D.可译为“来,用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用,介词。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这封书信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B. 从“学须静也”可以看出,学习的环境对成就学业也很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10.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诫子书》中“学须静也”的意思是“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表示学习时需要静心专 一,因此B项中“学习的环境对成就学业也 很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分析有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共9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上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学有所成。
12.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中描写山岛上草木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衬托大海的勃勃生机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夜阑卧听风吹雨 (2)落花时节又逢君(3)人不知而不愠 (4)巴山夜雨涨秋池
(5)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6)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五、(共23分)
(一)阅读《西游记》节选部分,完成13~14题。(6分)
八戒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贤弟,可过得日 子么 ”八戒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说度日之言也 ”二人谈笑多时,下 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 路旁,叫道:“大圣爷爷,请进早膳。”行者笑道:“我猪弟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 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八戒道:“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
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那呆子恐怕误了救唐僧,只管催促道:“哥哥,师父在那里盼望我和 你哩。望你和我早早儿去罢。”行者道:“贤弟,请你往水帘洞里去耍耍。”八戒坚辞道:“多感老兄盛 意,奈何师父久等,不劳进洞罢。”行者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就此处奉别。”八戒道:“哥哥,你不 去了 ”行者道:“我往那里去 我这里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不耍子儿,做甚么和尚 我是不去, 你自去罢。但上复唐僧;既赶退了,再莫想我。”呆子闻言,不敢苦逼,只恐逼发他性子, 一时打上两棍。无奈,只得喏喏告辞,找路而去。
行者见他去了,即差两个溜撒的小猴,跟着八戒,听他说些甚么。真个那呆子下了山,不上三四 里路,回头指着行者,口里骂道:“这个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这个猢狲,我好意来请他,他却不 去!——你不去便罢!”走几步,又骂几声。那两个小猴,急跑回来报道:“大圣爷爷,那猪八戒不大 老实,他走走儿骂几声。”行者大怒,叫:“拿将来!”那众猴满地飞来赶上,把个八戒扛翻倒了,抓鬃扯耳,拉尾揪毛,捉将回去。毕竟不知怎么处治,性命死活若何,且听下回分解。
13.猪八戒为什么上花果山 他最终用什么方法把孙悟空请了出来 (4分)
13.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滥杀无辜, 写下贬书,赶走悟空,悟空拜别唐僧后返回 花果山。后唐僧在宝象国遇难,猪八戒上山请悟空。(3分) 激将法。(1分)(共4分)
1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语言描写,请描写此时孙悟空的心理。(2分)
14.[示例]这个呆子,定又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待我诈他一诈,看看他的真相。(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7分)
父亲的味道
①今年冬天特别冷。
②李明打算把父亲从乡下接进城过冬。父亲来了,和李明夫妻俩处得也还不错。
③有一天,媳妇杨芳偷偷地告诉李明:“你爸可能找新老伴儿了。”李明诧异地说:“怎么可能 你看见了 ”杨芳撇撇嘴,说:“你不见他最近身上总是收拾得利利索索,牙也刷得勤,动不动口里还嚼个口香糖 ”
④听媳妇这么一说,李明觉得还真有点儿道理。李明旁敲侧击地问父亲,父亲啐了李明一口,说:“瞎说啥 你妈走了十几年,要找早找了…… ”
⑤父亲不承认,李明也没办法。为了弄清真相,这天李明请了假,上班时间照常出门,下了楼,李明找了个能看到门洞的地方躲了起来。
⑥没多久,父亲从楼梯口走了出来,扭头从绿化带的小道穿了过去,李明离得远,看不清,他跟 了过去,小道那一头是一个拐角,只见父亲蹲在拐角处,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父亲刚想打开地上的 布包, 一个拐弯过来的中年妇女嚷了起来:“你这老头,蹲在这儿干吗呢 吓我一跳!”父亲讪讪地笑 了,说:“没,没干吗……”中年妇女眼睛一翻,大声说道:“鬼鬼祟祟的, 一看就没在干好事儿!”父亲 站了起来,尴尬地说:“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吓唬你的。”
⑦接着,父亲躬身收拾好布包,在小区里像没头苍蝇似的转来转去,转了半天,来到了小区垃圾 存放点,李明也紧紧地跟了过去。父亲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蹲下来,掏出布包打开来,从布包里拿出了一张叶子。李明差点喊了出来:“是旱烟叶子!”
⑧只见父亲两只手飞快地搓了起来,很快把烟叶搓成了烟棒,他用舌头把烟叶边舔了一遍,然 后又搓了搓,把两头不整齐的地方用手掐掉。 一切规整好了,他把烟棒含在嘴里,点着火,使劲地抽 了起来。父亲吸烟时的神情,就像贪吃的人在享受一顿饕餮大餐。直到烟抽得快烫到手了,父亲才 恋恋不舍地丢掉烟头,心满意足地收起布包。
⑨就在父亲想起身时, 一包垃圾从天而降,砸在父亲身上。原来是一个骑电动车的小年轻,拎 着包垃圾看也没看就远远地扔了过来,砸到了父亲。父亲手忙脚乱地拍打衣裤,接着他低下头,不 断地在衣袖上嗅来嗅去。拍了半天身子,父亲又掏出口香糖,倒了两粒,嚼了起来,时不时往手上吐 口气,放在鼻子底下嗅一嗅。
⑩看到这里,李明的心里不是滋味,他曾经告诉父亲,媳妇不喜欢闻烟味,千万别在家里抽烟。从那以后,李明再也没闻到过父亲身上有烟味,他以为父亲戒烟了,可没想到……
晚上吃饭的时候,父亲说:“阿明,过几天,爸想回老家。你说今年冬天冷,其实也没多冷,你 小时候,天比这冷多了,那时候,房檐上的冰溜子一个冬天都化不了……”李明把头扭到一边,揉了揉眼睛,说不出话来。
睡觉前,李明把今天的发现告诉杨芳,她沉默了。
第二天傍晚,父亲说是要“散步”,拎着他的布包又要出门。杨芳叫住了他,关切地说:“爸,你今天就别出门了,外面天气太冷了。”父亲听了这话,眼睛里闪过一丝失落。
谁知杨芳把父亲拉到了家里那个放杂物的小房间,推开门,对父亲说:“爸,我们给这间房装 了排气扇,以后你抽烟呀,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出门了!”李明也笑眯眯地望着父亲,把一张写有“抽烟室”的纸片,贴到了门上。
父亲愣住了,他眨眨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儿媳妇不喜欢烟味,也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我尽量少抽,实在憋不住了,就来这‘抽烟室’过过瘾!”
自从有了抽烟室,父亲再没有说过要回乡下了。
偶尔,李明会闻到父亲身上有一股淡淡的烟味,会觉得特别安心。他想起小时候,骑在父亲 肩头,总能闻到这股淡淡的烟味,这是父亲的味道呀…… (有删改)
15.请在横线上补全故事情节(每空限4个字)。(4分)
→追问无果 → →设“室”两欢
15.误会找伴 跟踪寻因(每空2分,共4分)
16.简析第①段中李明“说不出话来”的原因。(3分)
16.李明知道父亲想回老家的真正原因是不想因爱抽烟给孩子添麻烦,李明心里既内疚又心疼父亲,所以说不出话来。(3分)
17.联系语境,品析语言。(6分)
(1)父亲听了这话,眼睛里闪过一丝失落。(“闪过”写出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
17.(1)形象地写出父亲不能出去抽烟时心里的 失落、不高兴,以及父亲对这种情绪的极力掩饰。(3分)
(2)只见父亲两只手飞快地搓了起来,很快把烟叶搓成了烟棒,他用舌头把烟叶边舔了一遍,然后又搓了搓,把两头不整齐的地方用手掐掉。(为什么要详细描写父亲卷烟的过程 )
(2)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卷 烟动作的熟练,突出父亲爱抽烟的特点,表现父爱的伟大。(3分)
18.有人说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赞美深沉的父爱,你赞同吗 为什么 (4分)
18.赞同。(1分) “父亲的味道”指父亲身上淡 淡的烟味,也指父亲体谅理解孩子的爱的味 道。父亲的行为体现了父爱的伟大,表达了“我”对父爱的赞美之情。(3分)(共4分)
六、(共8分)
根据要求完成19~21题。
近日,梁子湖中学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参加以下活动。
19.【我分享 我快乐】请收集一个“名人读书故事”,并简述故事情节。(2分)
19.[示例]韦编三绝。孔丘第一遍读《周易》,基 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这样翻来 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20.【我交流 我和谐】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80字)(3分)
20.[示例]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籍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 加知识,对我的写作有很大帮助。今后您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籍吧!
21.【我参与 我幸福】下面是“网络阅读辩论会”的正方辩词,请写出反方辩词。(3分)
正方:“网络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络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 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 作水平。我方相信,网络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21.[示例]“网络阅读”弊大于利。网络阅读的信 息良莠不齐,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中学生进行网络阅读时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容易染上网瘾。所以,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
七、(5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一杯热乎的奶茶,可以温暖一双冰凉的小手; 一个灿烂的微笑,可以温暖一段奋斗的岁月; 一句关怀的叮咛,可以温暖一颗迷惘的心灵……看似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常常会给我们带来不 期而遇的温暖,温暖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请以“温暖,就是这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语言连贯,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如出现请用xx 代替。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 卷 6 鄂州市
2022年秋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I 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嫩绿(nèng) 口决(jué) 高邈(miǎo) 花团锦簇(cù)
B.坍塌(tān) 钦差(qīng) 干涸(hé) 惊慌失错(cuò)
C.搓捻(cuō) 禁锢(gù) 狭隘(ài) 见异思迁(yì)
D.庇护(bì) 抖擞(shǒu) 怅然(chàng) 骸人听闻(hài)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B.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 今年,梁子湖区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和增强环保意识。
D.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毕业典礼那天,同学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舞。
B.班长提出举行“为梦想加油”主题活动的建议,同学们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C.面对眼前的挫折,只有拈轻怕重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D.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4~6题。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 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 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 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女性 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 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 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 氧、氟利昂。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 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 水稻生长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及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 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 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作者:冯云。有删改)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 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 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5.对文章第③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定义 分类别 作比较 B. 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C. 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 D. 下定义 举例子 列数字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后,语意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
A.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B.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
克二氧化碳。
C.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D.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第7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B. 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C. 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 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醇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 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治理
B. 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C. 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明确、坚定
D.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振奋
9.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险躁则不能治性 学而不思则罔
B. 太丘舍去 其人舍然大喜
C.夫君子之行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静以修身 以刀劈狼首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这封书信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B. 从“学须静也”可以看出,学习的环境对成就学业也很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共9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上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2.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中描写山岛上草木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衬托大海的勃勃生机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共23分)
(一)阅读《西游记》节选部分,完成13~14题。(6分)
八戒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贤弟,可过得日 子么 ”八戒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说度日之言也 ”二人谈笑多时,下 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 路旁,叫道:“大圣爷爷,请进早膳。”行者笑道:“我猪弟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 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八戒道:“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
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那呆子恐怕误了救唐僧,只管催促道:“哥哥,师父在那里盼望我和 你哩。望你和我早早儿去罢。”行者道:“贤弟,请你往水帘洞里去耍耍。”八戒坚辞道:“多感老兄盛 意,奈何师父久等,不劳进洞罢。”行者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就此处奉别。”八戒道:“哥哥,你不 去了 ”行者道:“我往那里去 我这里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不耍子儿,做甚么和尚 我是不去, 你自去罢。但上复唐僧;既赶退了,再莫想我。”呆子闻言,不敢苦逼,只恐逼发他性子, 一时打上两棍。无奈,只得喏喏告辞,找路而去。
行者见他去了,即差两个溜撒的小猴,跟着八戒,听他说些甚么。真个那呆子下了山,不上三四 里路,回头指着行者,口里骂道:“这个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这个猢狲,我好意来请他,他却不 去!——你不去便罢!”走几步,又骂几声。那两个小猴,急跑回来报道:“大圣爷爷,那猪八戒不大 老实,他走走儿骂几声。”行者大怒,叫:“拿将来!”那众猴满地飞来赶上,把个八戒扛翻倒了,抓鬃扯耳,拉尾揪毛,捉将回去。毕竟不知怎么处治,性命死活若何,且听下回分解。
13.猪八戒为什么上花果山 他最终用什么方法把孙悟空请了出来 (4分)
1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语言描写,请描写此时孙悟空的心理。(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7分)
父亲的味道
①今年冬天特别冷。
②李明打算把父亲从乡下接进城过冬。父亲来了,和李明夫妻俩处得也还不错。
③有一天,媳妇杨芳偷偷地告诉李明:“你爸可能找新老伴儿了。”李明诧异地说:“怎么可能 你看见了 ”杨芳撇撇嘴,说:“你不见他最近身上总是收拾得利利索索,牙也刷得勤,动不动口里还嚼个口香糖 ”
④听媳妇这么一说,李明觉得还真有点儿道理。李明旁敲侧击地问父亲,父亲啐了李明一口,说:“瞎说啥 你妈走了十几年,要找早找了…… ”
⑤父亲不承认,李明也没办法。为了弄清真相,这天李明请了假,上班时间照常出门,下了楼,李明找了个能看到门洞的地方躲了起来。
⑥没多久,父亲从楼梯口走了出来,扭头从绿化带的小道穿了过去,李明离得远,看不清,他跟 了过去,小道那一头是一个拐角,只见父亲蹲在拐角处,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父亲刚想打开地上的 布包, 一个拐弯过来的中年妇女嚷了起来:“你这老头,蹲在这儿干吗呢 吓我一跳!”父亲讪讪地笑 了,说:“没,没干吗……”中年妇女眼睛一翻,大声说道:“鬼鬼祟祟的, 一看就没在干好事儿!”父亲 站了起来,尴尬地说:“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吓唬你的。”
⑦接着,父亲躬身收拾好布包,在小区里像没头苍蝇似的转来转去,转了半天,来到了小区垃圾 存放点,李明也紧紧地跟了过去。父亲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蹲下来,掏出布包打开来,从布包里拿出了一张叶子。李明差点喊了出来:“是旱烟叶子!”
⑧只见父亲两只手飞快地搓了起来,很快把烟叶搓成了烟棒,他用舌头把烟叶边舔了一遍,然 后又搓了搓,把两头不整齐的地方用手掐掉。 一切规整好了,他把烟棒含在嘴里,点着火,使劲地抽 了起来。父亲吸烟时的神情,就像贪吃的人在享受一顿饕餮大餐。直到烟抽得快烫到手了,父亲才 恋恋不舍地丢掉烟头,心满意足地收起布包。
⑨就在父亲想起身时, 一包垃圾从天而降,砸在父亲身上。原来是一个骑电动车的小年轻,拎 着包垃圾看也没看就远远地扔了过来,砸到了父亲。父亲手忙脚乱地拍打衣裤,接着他低下头,不 断地在衣袖上嗅来嗅去。拍了半天身子,父亲又掏出口香糖,倒了两粒,嚼了起来,时不时往手上吐 口气,放在鼻子底下嗅一嗅。
⑩看到这里,李明的心里不是滋味,他曾经告诉父亲,媳妇不喜欢闻烟味,千万别在家里抽烟。从那以后,李明再也没闻到过父亲身上有烟味,他以为父亲戒烟了,可没想到……
晚上吃饭的时候,父亲说:“阿明,过几天,爸想回老家。你说今年冬天冷,其实也没多冷,你 小时候,天比这冷多了,那时候,房檐上的冰溜子一个冬天都化不了……”李明把头扭到一边,揉了揉眼睛,说不出话来。
睡觉前,李明把今天的发现告诉杨芳,她沉默了。
第二天傍晚,父亲说是要“散步”,拎着他的布包又要出门。杨芳叫住了他,关切地说:“爸,你今天就别出门了,外面天气太冷了。”父亲听了这话,眼睛里闪过一丝失落。
谁知杨芳把父亲拉到了家里那个放杂物的小房间,推开门,对父亲说:“爸,我们给这间房装 了排气扇,以后你抽烟呀,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出门了!”李明也笑眯眯地望着父亲,把一张写有“抽烟室”的纸片,贴到了门上。
父亲愣住了,他眨眨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儿媳妇不喜欢烟味,也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我尽量少抽,实在憋不住了,就来这‘抽烟室’过过瘾!”
自从有了抽烟室,父亲再没有说过要回乡下了。
偶尔,李明会闻到父亲身上有一股淡淡的烟味,会觉得特别安心。他想起小时候,骑在父亲 肩头,总能闻到这股淡淡的烟味,这是父亲的味道呀…… (有删改)
15.请在横线上补全故事情节(每空限4个字)。(4分)
→追问无果 → →设“室”两欢
16.简析第①段中李明“说不出话来”的原因。(3分)
17.联系语境,品析语言。(6分)
(1)父亲听了这话,眼睛里闪过一丝失落。(“闪过”写出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
(2)只见父亲两只手飞快地搓了起来,很快把烟叶搓成了烟棒,他用舌头把烟叶边舔了一遍,然后又搓了搓,把两头不整齐的地方用手掐掉。(为什么要详细描写父亲卷烟的过程 )
18.有人说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赞美深沉的父爱,你赞同吗 为什么 (4分)
六、(共8分)
根据要求完成19~21题。
近日,梁子湖中学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参加以下活动。
19.【我分享 我快乐】请收集一个“名人读书故事”,并简述故事情节。(2分)
20.【我交流 我和谐】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80字)(3分)
21.【我参与 我幸福】下面是“网络阅读辩论会”的正方辩词,请写出反方辩词。(3分)
正方:“网络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络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 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 作水平。我方相信,网络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七、(5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一杯热乎的奶茶,可以温暖一双冰凉的小手; 一个灿烂的微笑,可以温暖一段奋斗的岁月; 一句关怀的叮咛,可以温暖一颗迷惘的心灵……看似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常常会给我们带来不 期而遇的温暖,温暖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请以“温暖,就是这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语言连贯,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如出现请用xx 代替。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