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期末复习】真题演练卷3 孝感市(原卷版+答案版+ppt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期末复习】真题演练卷3 孝感市(原卷版+答案版+ppt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8 17:21:51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人教七上语文
期末复习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 期末专题复习
3.2022秋孝感市
七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真题演练卷
三、真题演练卷
1.2022秋武汉市七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2.2022秋黄冈市七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3.2022秋孝感市七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4.2022秋黄石市七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5.2022秋仙桃市七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6.2022秋鄂州市七上语文期末真题卷
四、模拟押题卷
1.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期末模拟押题卷1
2.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期末模拟押题卷2
二、专项必刷预测题
古诗文默写
词语
句子
综合性学习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古诗词阅读
文言文阅读(一)课内篇
文言文阅读(二)课内外对比阅读
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 期末专题复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读记练
1.字词
2.古诗文默写
3.文言文梳理读记
4.古诗词鉴赏
5.文学文化常识
6.名著阅读
卷3 孝感市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满分;120分 得分:_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现代文阅读 I(1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我的名字也带花
锦 上
①那年,我跟爸爸到城里上学,怀着隐隐期待。
②谁知,第一天就闹了笑话。老师点名——张小花。我还没应,全班就爆出哄笑,几个女生悄 悄说,多土的名字啊。谁也没注意到,最后一排站着瘦瘦的我。等点完名,我才怯怯地说:“我叫张 小花。”又是一通笑,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我身上。他们看着这个穿着粗布衣服、个子矮矮的女孩,像在打量另一个星球的怪物。
③我难过极了,不明白父母为何给我起这个名字。我的长相和花没有任何联系:眼睛小,鼻子 塌,嘴唇厚。也许是朵狗尾巴花吧,我自嘲道。自卑像是藤蔓纠缠着心灵,我用疏离保护自己。从此,我不再和别人说话,总坐在教室后排……
④我像孤独的鼹鼠,窝在自己的穴中,直到初三。
⑤我们换了语文老师, 一位上海毕业的大学生。在大家的期待中,新老师出现了,她踏进教室 的瞬间,宛如一缕清风拂过湖面。她很漂亮,穿着白灰相间的条纹衫、墨绿长裙,蝶形发卡卡起丝丝墨发。
⑥我们鼓掌,她示意安静下来。“今天讲评作文。”她的声音很好听,带着清甜的气息。“这篇佳 作,是最高分哦!”接着用她甜美的声音诵读起来。听到第一句,我愣住了, 一股莫名的激动与幸福向我袭来。
⑦读毕,她说:“你们知道它的作者吗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猜测起来。她一一否决:“是张小 花。”“啊,张小花。”有人重复,故意拉长声音,拖得好像一列慢吞吞的火车。继而,全班大笑。我难堪极了,心跌入了绝望的谷底。
⑧老师怔了一下,脸上有些愠色,但马上又恢复了平和:“你们笑什么啊 ”笑浪渐渐消失。其实 大家也不知为何,或许是习惯吧。骄傲的少年总习惯嘲弄一切和自己不同的人和物,终于有人道:“她的名字,带个花,挺……挺俗的。”
⑨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笑了,嘴角露出两个酒窝,转身在黑板上写——陈翠花,指点着说:“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很静很静,大家看着这个年轻高雅的老师,无论如何不能把她和翠花联系起来。老师走到我身边,摸了摸我的头。我感到她手指的温度,泪水一下子充满了眼眶。晶莹的泪光中,我看到她在微笑。
⑩不久,她把我调到了前排,送我带着茉莉香的漂亮本子,鼓励我发表文章……中考时,她送我 一支钢笔:“加油啊!”然后轻轻抱了抱我。她的头发挨着我的脖子,散发着薄荷的清香。那个炎热 的夏天, 一下子安静清凉。
后来我考上一中,再后来我去上海读大学……某天听到雪村的歌“翠花,上酸菜”,我笑了,不 知不觉竟流出泪来。我想起那个叫翠花的老师,想起她给我的微笑、赞许和拥抱。
在喑哑无言的青春时光中行走的女孩,有没有人对你说一句——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然 后把你拉出自卑张皇的泥沼,送到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大路上
我很幸运,我遇到了。 (选自《少年文摘》,有改动)
1.全文有一条感情线索,找出来完成下列填空。(3分)
随父亲进城上学,内心隐隐期待;开学点名被嘲笑,感到______________;作文被宣读表_扬,觉得________________;因名字再被嘲笑,感到________________;得到老师鼓励安慰,心怀感动自信。
1.难过自卑 激动幸福 难堪绝望(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3分)
2.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我像孤独的鼹鼠,窝在自己的穴中,直到初三。(从修辞的角度)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鼹鼠”,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内心的孤独与自卑。(2分)
(2)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笑了,嘴角露出两个酒窝,转身在黑板上写——陈翠花,指点着说:“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运用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眼睛睁得大大的”“笑”写出了老师知道同学们因名字嘲笑“我”时的惊讶、恍悟;“转身在黑板上写——陈翠花”的动作描写,以及“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的语言描写,则写出老师巧妙地以自己的名字化解“我”的难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师的善良、温柔与智慧。(2分)
3.文中的年轻女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分析。(3分)
3.①温柔和蔼:面对学生的调皮,她没有严厉批评,而是微笑着做思想工作。②善良、有爱心:她表扬“我”的作文,给予“我”拥抱,让“我”拥有自信。③富有教育智慧:她用自己的名字教育调皮学生,化解“我”的难堪,让“我”拥有自信。(一点1分,共3分)
4.第⑨段中,为什么“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很静很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4.同学们听到老师的名字叫“翠花”,感到很震惊。(1分)与上文嘈杂喧闹的氛围形成对比,从侧面烘托出老师温柔、善良、智慧的形象。(2分)(共3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姜氏胡辣汤
森 林
在隐阳城,人们的早餐,大多数是胡辣汤。 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配上葱花,淋上香油,再加点醋, 一碗下来让人满头冒汗,赶走早晨的清冷。
每每有外地人到此,都会慕名品尝胡辣汤。而品尝之后,觉得这汤太咸,太辣,太烫,就很是疑惑当地人为何好这口。
一方风物,与地理、人文、传统有关。隐阳地理位置特殊,有两条河在此交汇,自古以来就是水 上交通要地。商船多,商客多,船工多。船工天天在水里搏击风浪,水冷,性凉,属阴;而胡辣汤温 热,料辛味辣,性温,阴阳平衡,阴阳调和。船工多嗜酒好辣,胡辣汤也是先为船工所喜,渐渐蔓延流传开来,成了隐阳当地必不可少的早餐。
隐阳最出名的胡辣汤店叫姜氏。
姜氏胡辣汤店,距离码头不远,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店门口排着一溜儿长队。当地人已习以为常,不排队就能喝到姜氏胡辣汤,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为什么要排队呢 一是味道好,二是限量,每天只做200碗,卖够200碗,便不再供应。
有好事者问老板姜中良,你这店人气这么旺,多做一些不好吗 为什么只固定卖200碗呢
姜中良答,超过200碗就不是姜氏胡辣汤了,这是我们姜氏胡辣汤的规矩。
有人说,有些老规矩是该遵守,但也应该与时俱进,现成的钱,哪有不弯腰去捡的理
姜中良就笑而不答了。
每天,姜氏胡辣汤还是200碗,卖完之后,清扫柜台,关门闭窗,姜中良拿起钓鱼竿,去沙澧河交汇处钓鱼。
姜氏胡辣汤店,在隐阳城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除去被日本占领的几年歇业之外, 一直都正常经营,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歇业的原因,有许多说法,成了隐阳历史上的一个谜团。地方志办董老师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花了三年的时间专门来研究,结果越研究越扑朔迷离。
地方志办的《隐阳志》最后确定了歇业的原因,相对主流的说法是:为表明心志和不与侵略者合 作的立场,而歇业。地方志还提到,受降(指日本投降)那天,姜氏胡辣汤店做了许多胡辣汤,免费让市民品尝,那是店里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次不限量供应。
20世纪90年代,姜氏胡辣汤店有了波折,年轻的姜氏兄弟三个分家了, 一时间,城里出现了三家 姜氏胡辣汤店,姜中良的胡辣汤店在码头,哥哥姜大良的胡辣汤店在牛行街,弟弟姜小良的胡辣汤店在火车站。
姜中良仍然坚持每天只卖200碗,价格稳定;姜大良店不做限量;姜小良店铺人多便涨价。似乎在这三个兄弟的比赛中,中良要落伍了。
初时也有人说姜中良傻,但过了两年,另外两家胡辣汤店渐渐就不行了,人们还是认姜中良的这家店;再以后,姜中良的店就成了姜氏胡辣汤的品牌象征。
多年过去,隐阳的胡辣汤店也换了不少的商家,但姜氏胡辣汤店一直人气爆棚,这里面的道道,好多人至今还看不透。
外地医护人员来支援隐阳时,姜氏胡辣汤店没有歇业休息,仍然坚持开业了,不过这次开业却是大门紧闭,每份胡辣汤都精心打包,仔细消毒, 一份一份地送给那些支援人员。
有人就问了,姜老板,咱这不是每天限量200碗吗
姜中良说,非常时期,自然是可以改规矩的,我们姜氏胡辣汤店的规矩不是没有改过,我爷爷就曾经改过,在受降的那天。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5.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 姜氏胡辣汤店门口每天早上都要排队,当地人已习以为常,想不排队就能喝到姜氏胡辣汤是不可思议的。
B. 外地医护人员来支援隐阳时,姜中良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所以打破了每天限量200碗的规矩。
C. 姜氏胡辣汤店,在隐阳城有200多年的历史,其间从未歇业。
D. 姜中良坚守在流动人口密集的码头,坚持做限量,不随意涨价,在这三个兄弟的比赛中,中良率先落伍。
5.A(2分)【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倒数第三段“送给那些支援人员”和最后一段“非常时期,自然是可以改规矩的”可知,姜中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非是看到巨大的商机才打破限量规矩的,B项错误。根据文章第十二段“姜氏胡辣汤店……除去被日本占领的几年歇业之外,一直都正常经营”等内容可知,C项“从未歇业”的说法错误。根据文章第十五段“姜中良的胡辣汤店在码头”、第十六段“姜中良仍然坚持每天只卖200碗,价格稳定”“似乎在这三个兄弟的比赛中,中良要落伍了”和第十七段“姜中良的店就成了姜氏胡辣汤的品牌象征”可知,中良没有落伍,反而一直人气爆棚,成了姜氏胡辣汤的品牌象征,D项“中良率先落伍”的说法错误。
6.姜氏胡辣汤店改了两次规矩,分别是为了什么 (2分)
6.第一次是受降那天,姜氏胡辣汤店做了许多胡辣汤,免费让市民品尝,是为了庆祝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次是外地医护人员支援隐阳时,姜氏胡辣汤店将每份胡辣汤都精心打包,仔细消毒,一份一份地送给那些支援人员,是为了支持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也是对他们支援隐阳的感恩。(意思对即可。2分)
7.姜氏胡辣汤店之所以成为百年老店,你认为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分)
7.①胡辣汤温热,料辛味辣,性温,阴阳平衡,阴阳调和,适合当地气候特点和人们的需求;②坚守传统,诚信经营,货真价实,每天限量200碗以保证质量,经营方式独特;③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贞的民族气节,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一点1分,共3分)
二、名著阅读(6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名著选段,完成8~9题。
【甲】
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 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 巴来,但那时太年青, 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好。那么,走罢! (选自《朝花夕拾》)
【乙】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 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 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 郊野外, 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 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 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 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 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选自《西游记》,有删减)
8.选段【甲】中,“流言的来源”与_____________(填人物)有关,此后鲁迅便去了__________读_书(填地名)。(2分)
8.衍太太 南京
9.在随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曾三次离开,选段【乙】是第二次,请简要概括孙悟空另一次离开团队的原因和结果。(4分)
9.[示例一]孙悟空在被唐僧从五行山解救后,路上打死了“眼耳鼻舌意身”六贼变身的强盗,唐僧误解他杀死的是无辜老百姓,责怪了几句,孙悟空怪唐僧有眼无珠,一气到了东海龙
宫。孙悟空到东海龙王处喝茶,看到墙上“圯桥进履”画卷,深受感动,听了龙王的劝说后回到唐僧身边,继续西天取经。这是孙悟空主动离去又主动回来的第一次离开队伍。
[示例二]孙悟空打杀了一些意图谋财害命的贼盗,唐僧大怒,将他赶离,悟空便去了南海观音菩萨那里。后来六耳猕猴趁机变为孙悟空的样子,抢走了唐僧的包袱,还打伤了唐僧。悟空得知后,真假美猴王大战三界,难分胜负,最后假悟空被如来佛祖识破,孙悟空被观音菩萨送归队伍。这是最后一次,孙悟空获得了唐僧真正的信任,师徒感情更加深厚。
三、古诗文阅读(32分)
(一)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完成10~17题。(8分,每小题1分)
10.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1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极力抒发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孔子站在河边,看到滔滔河水日夜流淌,不禁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10.山岛竦峙
11.夜阑卧听风吹雨
1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逝者如斯夫
14.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15._《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征人听到笛声而勾起思乡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诗人一反前人悲秋之作而独出新意,并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自己观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17.孔子多次告诫人们,要保持正确的义利观,正如《论语·里仁》中所说的“君子喻于义,_________”
14.非淡泊无以明志
1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7.小人喻于利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8~20题。(10分)
【甲】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乙】淮上①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②。
扫码看译文
【注释】①淮上:扬州。淮,指淮水。②秦:指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境内。
18.【甲】诗题目中“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于旅途之中;【乙】诗题目中“______________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地点,从“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诗歌的题材是送别诗。_(3分)
18.停宿 淮上 别(或:与友人别)
19. 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字里行间暗含着旅途奔波之意。
B.【乙】诗“数声风笛离亭晚”一句,正面抒写离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诗人欲借幽怨笛声,烘托出离愁别绪。
C.【甲】诗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乙】诗“君向潇湘我向秦”说明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分别,自己渡江北上潇湘,友人则南下长安。
19.D【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君向潇湘我向秦”中,“潇湘”位于扬州南面,“秦”位于扬州北边,D项“北上潇湘”“南下长安”赏析错误。
20.试简要分析【甲】诗尾联和【乙】诗第一、二句诗人采取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什么情感。(4分)
20.【甲】诗尾联直接抒情,以“鸿雁传书”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乙】诗第一、二句借景抒情,诗人借“杨柳”和“杨花”,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
【课外古诗译文】
【乙】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阵阵,飘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1~25题。(14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虎入石穴
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穴故②嵌空而缭曲③,辗转内避,渐不容 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④,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 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⑤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⑥,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③缭曲:弯曲而缭绕。④窦:洞;孔穴。⑤窒:阻塞。⑥不食顷:不到 一 顿饭工夫。
21.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 止有剩骨(只,仅) B. 忽睹天光(看见)
C.屠自后断其股(屁股) D. 遂蛇行而入(于是,就)
21.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思的判断。“屠自后断其股”中“股”的意思是“大腿”,C项解释有误。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遂蛇行而入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两穴并聚柴以焚之
D.亦毙之 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22.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辨析。A.指代狼,代词。/指代狼,代词。B.但是,连词,表转折。/可不译,连词,表修饰。C.用来,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表目的。D.也,副词。/也,副词。
23.用“/”给【乙】文中画“ ”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23.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4.(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
(2)(樵夫)就用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
25.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遇到像狼和虎一样的恶势力,应该怎样做 (3分)
25.[示例一]对于像狼和虎这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侥幸、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示例二]面对强于自己的凶恶敌人,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它(他)。
【课外文言文译文】
【乙】虎入石穴
有个樵夫,在山中遇到老虎,躲到山洞里,老虎也跟着进来了。山洞本来空隙狭窄而且弯曲缭绕,(樵夫)沿着迂回的缝隙往里躲,渐渐山洞容不下老虎了,但是老虎一定要捉住樵夫,就奋力往里进。樵夫陷入窘境,发现旁边有一个小洞,只能容得下自己身体,于是像蛇一样爬进去。(樵夫)没想到迂回了几步远,忽然看到了天光,最终爬出了洞外,(樵夫)就用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都堆上木柴焚烧,老虎被烟熏火燎,吼声震动山谷,不到一顿饭工夫,就死了。这件事也足以让那些应该停止却不停止的人引以为戒了。
四、综合运用(12分)
26.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抖擞(sǒu) 祈祷(qǐ) 惩戒(jiè) 参差不齐(cēn)
B.徘徊(huái) 瘫痪(tān) 抚弄(wǔ) 怪诞不经(dàn)
C.一霎(shà) 确凿(zuó) 冤枉(yuān) 拈轻怕重(niān)
D.微薄(bó) 粗犷(guǎng) 澄澈(chè) 骇人听闻(hài)
26.D【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判断。A.“祈”应读作“qí”。B.“抚”应读作“fǔ”。C.“凿”应读作“záo”。
27.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2022年10月12日,陈冬、刘洋、蔡旭哲作为“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宇宙级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B.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条件。
C. 通过持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使校园的风气更好了,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D.《西游记》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个性鲜明、血肉丰满、降妖除魔的英雄事迹。
27.A【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判断。B项语病为一面对两面,可删去“能否”。C项语病为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D项语病为搭配不当,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2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B.在中国农村,仍有一些人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亟待改变。
C.见了中国足球队的小伙子们,他深切勉励他们要珍惜豆蔻年华,刻苦训练,为国争光。 D.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避免走弯路。
28.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不能用来形容中国足球队的小伙子们,C项使用不恰当。
29.语文实践活动(6分)
育才中学准备开展“书香进校园”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上图反映的是701班班委会对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你从中可以看出当前中学
生的阅读现状是怎样的 (不出现具体数据)(3分)
29.(1)中学生课外读物的种类较多,但大多数学生爱看漫画书和童话故事,对散文和传记则不感兴趣。
(2)在本次活动中,老师想安排你去邀请著名作家莫言来学校作一场文学报告会,时间是
2023年1月6日下午三点,地点是学术报告厅。你准备怎么说 请写下来。(3分)
(2)[示例]尊敬的莫言老师,您好!您是当代著名作家,我们都很喜欢您的作品。我们学校正在开展“书香进校园”活动,想邀请您于2023年1月6日下午三点到我校学术报告厅给同学们作一场文学报告会。请问您方便吗

五、写作展示(50分)
30.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 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和套作。(请自备作文纸进行写作)
题一;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那一次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在横
线上选填一个词语:感恩、尊重、理解、宽容、坚持、拼搏……)。
题二: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 者……其间的一幕场景、 一个细节、 一件物品、 一段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 一 篇作文。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卷3 孝感市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满分;120分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现代文阅读 I(1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我的名字也带花
锦 上
①那年,我跟爸爸到城里上学,怀着隐隐期待。
②谁知,第一天就闹了笑话。老师点名——张小花。我还没应,全班就爆出哄笑,几个女生悄 悄说,多土的名字啊。谁也没注意到,最后一排站着瘦瘦的我。等点完名,我才怯怯地说:“我叫张 小花。”又是一通笑,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我身上。他们看着这个穿着粗布衣服、个子矮矮的女孩,像在打量另一个星球的怪物。
③我难过极了,不明白父母为何给我起这个名字。我的长相和花没有任何联系:眼睛小,鼻子 塌,嘴唇厚。也许是朵狗尾巴花吧,我自嘲道。自卑像是藤蔓纠缠着心灵,我用疏离保护自己。从此,我不再和别人说话,总坐在教室后排……
④我像孤独的鼹鼠,窝在自己的穴中,直到初三。
⑤我们换了语文老师, 一位上海毕业的大学生。在大家的期待中,新老师出现了,她踏进教室 的瞬间,宛如一缕清风拂过湖面。她很漂亮,穿着白灰相间的条纹衫、墨绿长裙,蝶形发卡卡起丝丝墨发。
⑥我们鼓掌,她示意安静下来。“今天讲评作文。”她的声音很好听,带着清甜的气息。“这篇佳 作,是最高分哦!”接着用她甜美的声音诵读起来。听到第一句,我愣住了, 一股莫名的激动与幸福向我袭来。
⑦读毕,她说:“你们知道它的作者吗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猜测起来。她一一否决:“是张小 花。”“啊,张小花。”有人重复,故意拉长声音,拖得好像一列慢吞吞的火车。继而,全班大笑。我难堪极了,心跌入了绝望的谷底。
⑧老师怔了一下,脸上有些愠色,但马上又恢复了平和:“你们笑什么啊 ”笑浪渐渐消失。其实 大家也不知为何,或许是习惯吧。骄傲的少年总习惯嘲弄一切和自己不同的人和物,终于有人道:“她的名字,带个花,挺……挺俗的。”
⑨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笑了,嘴角露出两个酒窝,转身在黑板上写——陈翠花,指点着说:“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很静很静,大家看着这个年轻高雅的老师,无论如何不能把她和翠花联系起来。老师走到我身边,摸了摸我的头。我感到她手指的温度,泪水一下子充满了眼眶。晶莹的泪光中,我看到她在微笑。
⑩不久,她把我调到了前排,送我带着茉莉香的漂亮本子,鼓励我发表文章……中考时,她送我 一支钢笔:“加油啊!”然后轻轻抱了抱我。她的头发挨着我的脖子,散发着薄荷的清香。那个炎热 的夏天, 一下子安静清凉。
后来我考上一中,再后来我去上海读大学……某天听到雪村的歌“翠花,上酸菜”,我笑了,不 知不觉竟流出泪来。我想起那个叫翠花的老师,想起她给我的微笑、赞许和拥抱。
在喑哑无言的青春时光中行走的女孩,有没有人对你说一句——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然 后把你拉出自卑张皇的泥沼,送到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大路上
我很幸运,我遇到了。 (选自《少年文摘》,有改动)
1.全文有一条感情线索,找出来完成下列填空。(3分)
随父亲进城上学,内心隐隐期待;开学点名被嘲笑,感到______________;作文被宣读表_扬,觉得________________;因名字再被嘲笑,感到________________;得到老师鼓励安慰,心怀感动
自信。
2.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我像孤独的鼹鼠,窝在自己的穴中,直到初三。(从修辞的角度)
(2)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笑了,嘴角露出两个酒窝,转身在黑板上写——陈翠花,指点着说:“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3.文中的年轻女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分析。(3分)
4.第⑨段中,为什么“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很静很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姜氏胡辣汤
森 林
在隐阳城,人们的早餐,大多数是胡辣汤。 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配上葱花,淋上香油,再加点醋, 一碗下来让人满头冒汗,赶走早晨的清冷。
每每有外地人到此,都会慕名品尝胡辣汤。而品尝之后,觉得这汤太咸,太辣,太烫,就很是疑惑当地人为何好这口。
一方风物,与地理、人文、传统有关。隐阳地理位置特殊,有两条河在此交汇,自古以来就是水 上交通要地。商船多,商客多,船工多。船工天天在水里搏击风浪,水冷,性凉,属阴;而胡辣汤温 热,料辛味辣,性温,阴阳平衡,阴阳调和。船工多嗜酒好辣,胡辣汤也是先为船工所喜,渐渐蔓延流传开来,成了隐阳当地必不可少的早餐。
隐阳最出名的胡辣汤店叫姜氏。
姜氏胡辣汤店,距离码头不远,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店门口排着一溜儿长队。当地人已习以为常,不排队就能喝到姜氏胡辣汤,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为什么要排队呢 一是味道好,二是限量,每天只做200碗,卖够200碗,便不再供应。
有好事者问老板姜中良,你这店人气这么旺,多做一些不好吗 为什么只固定卖200碗呢
姜中良答,超过200碗就不是姜氏胡辣汤了,这是我们姜氏胡辣汤的规矩。
有人说,有些老规矩是该遵守,但也应该与时俱进,现成的钱,哪有不弯腰去捡的理
姜中良就笑而不答了。
每天,姜氏胡辣汤还是200碗,卖完之后,清扫柜台,关门闭窗,姜中良拿起钓鱼竿,去沙澧河交汇处钓鱼。
姜氏胡辣汤店,在隐阳城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除去被日本占领的几年歇业之外, 一直都正常经营,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歇业的原因,有许多说法,成了隐阳历史上的一个谜团。地方志办董老师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花了三年的时间专门来研究,结果越研究越扑朔迷离。
地方志办的《隐阳志》最后确定了歇业的原因,相对主流的说法是:为表明心志和不与侵略者合 作的立场,而歇业。地方志还提到,受降(指日本投降)那天,姜氏胡辣汤店做了许多胡辣汤,免费让市民品尝,那是店里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次不限量供应。
20世纪90年代,姜氏胡辣汤店有了波折,年轻的姜氏兄弟三个分家了, 一时间,城里出现了三家 姜氏胡辣汤店,姜中良的胡辣汤店在码头,哥哥姜大良的胡辣汤店在牛行街,弟弟姜小良的胡辣汤店在火车站。
姜中良仍然坚持每天只卖200碗,价格稳定;姜大良店不做限量;姜小良店铺人多便涨价。似乎在这三个兄弟的比赛中,中良要落伍了。
初时也有人说姜中良傻,但过了两年,另外两家胡辣汤店渐渐就不行了,人们还是认姜中良的这家店;再以后,姜中良的店就成了姜氏胡辣汤的品牌象征。
多年过去,隐阳的胡辣汤店也换了不少的商家,但姜氏胡辣汤店一直人气爆棚,这里面的道道,好多人至今还看不透。
外地医护人员来支援隐阳时,姜氏胡辣汤店没有歇业休息,仍然坚持开业了,不过这次开业却是大门紧闭,每份胡辣汤都精心打包,仔细消毒, 一份一份地送给那些支援人员。
有人就问了,姜老板,咱这不是每天限量200碗吗
姜中良说,非常时期,自然是可以改规矩的,我们姜氏胡辣汤店的规矩不是没有改过,我爷爷就曾经改过,在受降的那天。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5.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 姜氏胡辣汤店门口每天早上都要排队,当地人已习以为常,想不排队就能喝到姜氏胡辣汤是不可思议的。
B. 外地医护人员来支援隐阳时,姜中良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所以打破了每天限量200碗的规矩。
C. 姜氏胡辣汤店,在隐阳城有200多年的历史,其间从未歇业。
D. 姜中良坚守在流动人口密集的码头,坚持做限量,不随意涨价,在这三个兄弟的比赛中,中良率先落伍。
6.姜氏胡辣汤店改了两次规矩,分别是为了什么 (2分)
7.姜氏胡辣汤店之所以成为百年老店,你认为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分)
二、名著阅读(6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名著选段,完成8~9题。
【甲】
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 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 巴来,但那时太年青, 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好。那么,走罢! (选自《朝花夕拾》)
【乙】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 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 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 郊野外, 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 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 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 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 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选自《西游记》,有删减)
8.选段【甲】中,“流言的来源”与_____________(填人物)有关,此后鲁迅便去了__________读_书
(填地名)。(2分)
9.在随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曾三次离开,选段【乙】是第二次,请简要概括孙悟空另一次离开团队的原因和结果。(4分)
三、古诗文阅读(32分)
(一)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完成10~17题。(8分,每小题1分)
10.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1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极力抒发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孔子站在河边,看到滔滔河水日夜流淌,不禁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14.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15._《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征人听到笛声而勾起思乡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诗人一反前人悲秋之作而独出新意,并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自己观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17.孔子多次告诫人们,要保持正确的义利观,正如《论语·里仁》中所说的“君子喻于义,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8~20题。(10分)
【甲】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乙】淮上①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②。
扫码看译文
【注释】①淮上:扬州。淮,指淮水。②秦:指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境内。
18.【甲】诗题目中“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于旅途之中;【乙】诗题目中“______________
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地点,从“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诗歌的题材是送别诗。_(3分)
19. 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字里行间暗含着旅途奔波之意。
B.【乙】诗“数声风笛离亭晚”一句,正面抒写离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诗人欲借幽怨笛声,烘托出离愁别绪。
C.【甲】诗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乙】诗“君向潇湘我向秦”说明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分别,自己渡江北上潇湘,友人则南下长安。
20.试简要分析【甲】诗尾联和【乙】诗第一、二句诗人采取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什么情感。(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1~25题。(14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虎入石穴
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穴故②嵌空而缭曲③,辗转内避,渐不容 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④,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 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⑤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
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⑥,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③缭曲:弯曲而缭绕。④窦:洞;孔穴。⑤窒:阻塞。⑥不食顷:不到 一 顿饭工夫。
21.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 止有剩骨(只,仅) B. 忽睹天光(看见)
C.屠自后断其股(屁股) D. 遂蛇行而入(于是,就)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遂蛇行而入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两穴并聚柴以焚之
D.亦毙之 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23.用“/”给【乙】文中画“ ”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
25.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遇到像狼和虎一样的恶势力,应该怎样做 (3分)
四、综合运用(12分)
26.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抖擞(sǒu) 祈祷(qǐ) 惩戒(jiè) 参差不齐(cēn)
B.徘徊(huái) 瘫痪(tān) 抚弄(wǔ) 怪诞不经(dàn)
C.一霎(shà) 确凿(zuó) 冤枉(yuān) 拈轻怕重(niān)
D.微薄(bó) 粗犷(guǎng) 澄澈(chè) 骇人听闻(hài)
27.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2022年10月12日,陈冬、刘洋、蔡旭哲作为“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宇宙级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B.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条件。
C. 通过持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使校园的风气更好了,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D.《西游记》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个性鲜明、血肉丰满、降妖除魔的英雄事迹。
2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B.在中国农村,仍有一些人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亟待改变。
C.见了中国足球队的小伙子们,他深切勉励他们要珍惜豆蔻年华,刻苦训练,为国争光。 D.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避免走弯路。
29.语文实践活动(6分)
育才中学准备开展“书香进校园”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上图反映的是701班班委会对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你从中可以看出当前中学
生的阅读现状是怎样的 (不出现具体数据)(3分)
(2)在本次活动中,老师想安排你去邀请著名作家莫言来学校作一场文学报告会,时间是
2023年1月6日下午三点,地点是学术报告厅。你准备怎么说 请写下来。(3分)
五、写作展示(50分)
30.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 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和套作。(请自备作文纸进行写作)
题一;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那一次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在横
线上选填一个词语:感恩、尊重、理解、宽容、坚持、拼搏……)。
题二: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 者……其间的一幕场景、 一个细节、 一件物品、 一段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 一 篇作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卷3 孝感市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满分;120分 得分:_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现代文阅读 I(1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我的名字也带花
锦 上
①那年,我跟爸爸到城里上学,怀着隐隐期待。
②谁知,第一天就闹了笑话。老师点名——张小花。我还没应,全班就爆出哄笑,几个女生悄 悄说,多土的名字啊。谁也没注意到,最后一排站着瘦瘦的我。等点完名,我才怯怯地说:“我叫张 小花。”又是一通笑,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我身上。他们看着这个穿着粗布衣服、个子矮矮的女孩,像在打量另一个星球的怪物。
③我难过极了,不明白父母为何给我起这个名字。我的长相和花没有任何联系:眼睛小,鼻子 塌,嘴唇厚。也许是朵狗尾巴花吧,我自嘲道。自卑像是藤蔓纠缠着心灵,我用疏离保护自己。从此,我不再和别人说话,总坐在教室后排……
④我像孤独的鼹鼠,窝在自己的穴中,直到初三。
⑤我们换了语文老师, 一位上海毕业的大学生。在大家的期待中,新老师出现了,她踏进教室 的瞬间,宛如一缕清风拂过湖面。她很漂亮,穿着白灰相间的条纹衫、墨绿长裙,蝶形发卡卡起丝丝墨发。
⑥我们鼓掌,她示意安静下来。“今天讲评作文。”她的声音很好听,带着清甜的气息。“这篇佳 作,是最高分哦!”接着用她甜美的声音诵读起来。听到第一句,我愣住了, 一股莫名的激动与幸福向我袭来。
⑦读毕,她说:“你们知道它的作者吗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猜测起来。她一一否决:“是张小 花。”“啊,张小花。”有人重复,故意拉长声音,拖得好像一列慢吞吞的火车。继而,全班大笑。我难堪极了,心跌入了绝望的谷底。
⑧老师怔了一下,脸上有些愠色,但马上又恢复了平和:“你们笑什么啊 ”笑浪渐渐消失。其实 大家也不知为何,或许是习惯吧。骄傲的少年总习惯嘲弄一切和自己不同的人和物,终于有人道:“她的名字,带个花,挺……挺俗的。”
⑨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笑了,嘴角露出两个酒窝,转身在黑板上写——陈翠花,指点着说:“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很静很静,大家看着这个年轻高雅的老师,无论如何不能把她和翠花联系起来。老师走到我身边,摸了摸我的头。我感到她手指的温度,泪水一下子充满了眼眶。晶莹的泪光中,我看到她在微笑。
⑩不久,她把我调到了前排,送我带着茉莉香的漂亮本子,鼓励我发表文章……中考时,她送我 一支钢笔:“加油啊!”然后轻轻抱了抱我。她的头发挨着我的脖子,散发着薄荷的清香。那个炎热 的夏天, 一下子安静清凉。
后来我考上一中,再后来我去上海读大学……某天听到雪村的歌“翠花,上酸菜”,我笑了,不 知不觉竟流出泪来。我想起那个叫翠花的老师,想起她给我的微笑、赞许和拥抱。
在喑哑无言的青春时光中行走的女孩,有没有人对你说一句——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然 后把你拉出自卑张皇的泥沼,送到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大路上
我很幸运,我遇到了。 (选自《少年文摘》,有改动)
1.全文有一条感情线索,找出来完成下列填空。(3分)
随父亲进城上学,内心隐隐期待;开学点名被嘲笑,感到______________;作文被宣读表_扬,觉得________________;因名字再被嘲笑,感到________________;得到老师鼓励安慰,心怀感动
自信。
1.难过自卑 激动幸福 难堪绝望(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3分)
2.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我像孤独的鼹鼠,窝在自己的穴中,直到初三。(从修辞的角度)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鼹鼠”,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内心的孤独与自卑。(2分)
(2)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笑了,嘴角露出两个酒窝,转身在黑板上写——陈翠花,指点着说:“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运用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眼睛睁得大大的”“笑”写出了老师知道同学们因名字嘲笑“我”时的惊讶、恍悟;“转身在黑板上写——陈翠花”的动作描写,以及“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的语言描写,则写出老师巧妙地以自己的名字化解“我”的难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师的善良、温柔与智慧。(2分)
3.文中的年轻女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分析。(3分)
3.①温柔和蔼:面对学生的调皮,她没有严厉批评,而是微笑着做思想工作。②善良、有爱心:她表扬“我”的作文,给予“我”拥抱,让“我”拥有自信。③富有教育智慧:她用自己的名字教育调皮学生,化解“我”的难堪,让“我”拥有自信。(一点1分,共3分)
4.第⑨段中,为什么“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很静很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4.同学们听到老师的名字叫“翠花”,感到很震惊。(1分)与上文嘈杂喧闹的氛围形成对比,从侧面烘托出老师温柔、善良、智慧的形象。(2分)(共3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姜氏胡辣汤
森 林
在隐阳城,人们的早餐,大多数是胡辣汤。 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配上葱花,淋上香油,再加点醋, 一碗下来让人满头冒汗,赶走早晨的清冷。
每每有外地人到此,都会慕名品尝胡辣汤。而品尝之后,觉得这汤太咸,太辣,太烫,就很是疑惑当地人为何好这口。
一方风物,与地理、人文、传统有关。隐阳地理位置特殊,有两条河在此交汇,自古以来就是水 上交通要地。商船多,商客多,船工多。船工天天在水里搏击风浪,水冷,性凉,属阴;而胡辣汤温 热,料辛味辣,性温,阴阳平衡,阴阳调和。船工多嗜酒好辣,胡辣汤也是先为船工所喜,渐渐蔓延流传开来,成了隐阳当地必不可少的早餐。
隐阳最出名的胡辣汤店叫姜氏。
姜氏胡辣汤店,距离码头不远,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店门口排着一溜儿长队。当地人已习以为常,不排队就能喝到姜氏胡辣汤,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为什么要排队呢 一是味道好,二是限量,每天只做200碗,卖够200碗,便不再供应。
有好事者问老板姜中良,你这店人气这么旺,多做一些不好吗 为什么只固定卖200碗呢
姜中良答,超过200碗就不是姜氏胡辣汤了,这是我们姜氏胡辣汤的规矩。
有人说,有些老规矩是该遵守,但也应该与时俱进,现成的钱,哪有不弯腰去捡的理
姜中良就笑而不答了。
每天,姜氏胡辣汤还是200碗,卖完之后,清扫柜台,关门闭窗,姜中良拿起钓鱼竿,去沙澧河交汇处钓鱼。
姜氏胡辣汤店,在隐阳城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除去被日本占领的几年歇业之外, 一直都正常经营,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歇业的原因,有许多说法,成了隐阳历史上的一个谜团。地方志办董老师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花了三年的时间专门来研究,结果越研究越扑朔迷离。
地方志办的《隐阳志》最后确定了歇业的原因,相对主流的说法是:为表明心志和不与侵略者合 作的立场,而歇业。地方志还提到,受降(指日本投降)那天,姜氏胡辣汤店做了许多胡辣汤,免费让市民品尝,那是店里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次不限量供应。
20世纪90年代,姜氏胡辣汤店有了波折,年轻的姜氏兄弟三个分家了, 一时间,城里出现了三家 姜氏胡辣汤店,姜中良的胡辣汤店在码头,哥哥姜大良的胡辣汤店在牛行街,弟弟姜小良的胡辣汤店在火车站。
姜中良仍然坚持每天只卖200碗,价格稳定;姜大良店不做限量;姜小良店铺人多便涨价。似乎在这三个兄弟的比赛中,中良要落伍了。
初时也有人说姜中良傻,但过了两年,另外两家胡辣汤店渐渐就不行了,人们还是认姜中良的这家店;再以后,姜中良的店就成了姜氏胡辣汤的品牌象征。
多年过去,隐阳的胡辣汤店也换了不少的商家,但姜氏胡辣汤店一直人气爆棚,这里面的道道,好多人至今还看不透。
外地医护人员来支援隐阳时,姜氏胡辣汤店没有歇业休息,仍然坚持开业了,不过这次开业却是大门紧闭,每份胡辣汤都精心打包,仔细消毒, 一份一份地送给那些支援人员。
有人就问了,姜老板,咱这不是每天限量200碗吗
姜中良说,非常时期,自然是可以改规矩的,我们姜氏胡辣汤店的规矩不是没有改过,我爷爷就曾经改过,在受降的那天。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5.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 姜氏胡辣汤店门口每天早上都要排队,当地人已习以为常,想不排队就能喝到姜氏胡辣汤是不可思议的。
B. 外地医护人员来支援隐阳时,姜中良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所以打破了每天限量200碗的规矩。
C. 姜氏胡辣汤店,在隐阳城有200多年的历史,其间从未歇业。
D. 姜中良坚守在流动人口密集的码头,坚持做限量,不随意涨价,在这三个兄弟的比赛中,中良率先落伍。
5.A(2分)【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倒数第三段“送给那些支援人员”和最后一段“非常时期,自然是可以改规矩的”可知,姜中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非是看到巨大的商机才打破限量规矩的,B项错误。根据文章第十二段“姜氏胡辣汤店……除去被日本占领的几年歇业之外,一直都正常经营”等内容可知,C项“从未歇业”的说法错误。根据文章第十五段“姜中良的胡辣汤店在码头”、第十六段“姜中良仍然坚持每天只卖200碗,价格稳定”“似乎在这三个兄弟的比赛中,中良要落伍了”和第十七段“姜中良的店就成了姜氏胡辣汤的品牌象征”可知,中良没有落伍,反而一直人气爆棚,成了姜氏胡辣汤的品牌象征,D项“中良率先落伍”的说法错误。
6.姜氏胡辣汤店改了两次规矩,分别是为了什么 (2分)
6.第一次是受降那天,姜氏胡辣汤店做了许多胡辣汤,免费让市民品尝,是为了庆祝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次是外地医护人员支援隐阳时,姜氏胡辣汤店将每份胡辣汤都精心打包,仔细消毒,一份一份地送给那些支援人员,是为了支持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也是对他们支援隐阳的感恩。(意思对即可。2分)
7.姜氏胡辣汤店之所以成为百年老店,你认为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分)
7.①胡辣汤温热,料辛味辣,性温,阴阳平衡,阴阳调和,适合当地气候特点和人们的需求;②坚守传统,诚信经营,货真价实,每天限量200碗以保证质量,经营方式独特;③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贞的民族气节,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一点1分,共3分)
二、名著阅读(6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名著选段,完成8~9题。
【甲】
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 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 巴来,但那时太年青, 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好。那么,走罢! (选自《朝花夕拾》)
【乙】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 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 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 郊野外, 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 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 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 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 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选自《西游记》,有删减)
8.选段【甲】中,“流言的来源”与_____________(填人物)有关,此后鲁迅便去了__________读_书(填地名)。(2分)
8.衍太太 南京
9.在随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曾三次离开,选段【乙】是第二次,请简要概括孙悟空另一次离开团队的原因和结果。(4分)
9.[示例一]孙悟空在被唐僧从五行山解救后,路上打死了“眼耳鼻舌意身”六贼变身的强盗,唐僧误解他杀死的是无辜老百姓,责怪了几句,孙悟空怪唐僧有眼无珠,一气到了东海龙
宫。孙悟空到东海龙王处喝茶,看到墙上“圯桥进履”画卷,深受感动,听了龙王的劝说后回到唐僧身边,继续西天取经。这是孙悟空主动离去又主动回来的第一次离开队伍。
[示例二]孙悟空打杀了一些意图谋财害命的贼盗,唐僧大怒,将他赶离,悟空便去了南海观音菩萨那里。后来六耳猕猴趁机变为孙悟空的样子,抢走了唐僧的包袱,还打伤了唐僧。悟空得知后,真假美猴王大战三界,难分胜负,最后假悟空被如来佛祖识破,孙悟空被观音菩萨送归队伍。这是最后一次,孙悟空获得了唐僧真正的信任,师徒感情更加深厚。
三、古诗文阅读(32分)
(一)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完成10~17题。(8分,每小题1分)
10.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1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极力抒发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孔子站在河边,看到滔滔河水日夜流淌,不禁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10.山岛竦峙
11.夜阑卧听风吹雨
1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逝者如斯夫
14.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15._《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征人听到笛声而勾起思乡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诗人一反前人悲秋之作而独出新意,并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自己观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17.孔子多次告诫人们,要保持正确的义利观,正如《论语·里仁》中所说的“君子喻于义,_________”
14.非淡泊无以明志
1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7.小人喻于利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8~20题。(10分)
【甲】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乙】淮上①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②。
扫码看译文
【注释】①淮上:扬州。淮,指淮水。②秦:指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境内。
18.【甲】诗题目中“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于旅途之中;【乙】诗题目中“______________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地点,从“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诗歌的题材是送别诗。_(3分)
18.停宿 淮上 别(或:与友人别)
19. 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字里行间暗含着旅途奔波之意。
B.【乙】诗“数声风笛离亭晚”一句,正面抒写离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诗人欲借幽怨笛声,烘托出离愁别绪。
C.【甲】诗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乙】诗“君向潇湘我向秦”说明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分别,自己渡江北上潇湘,友人则南下长安。
19.D【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君向潇湘我向秦”中,“潇湘”位于扬州南面,“秦”位于扬州北边,D项“北上潇湘”“南下长安”赏析错误。
20.试简要分析【甲】诗尾联和【乙】诗第一、二句诗人采取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什么情感。(4分)
20.【甲】诗尾联直接抒情,以“鸿雁传书”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乙】诗第一、二句借景抒情,诗人借“杨柳”和“杨花”,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
【课外古诗译文】
【乙】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阵阵,飘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1~25题。(14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虎入石穴
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穴故②嵌空而缭曲③,辗转内避,渐不容 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④,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 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⑤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
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⑥,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③缭曲:弯曲而缭绕。④窦:洞;孔穴。⑤窒:阻塞。⑥不食顷:不到 一 顿饭工夫。
21.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 止有剩骨(只,仅) B. 忽睹天光(看见)
C.屠自后断其股(屁股) D. 遂蛇行而入(于是,就)
21.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思的判断。“屠自后断其股”中“股”的意思是“大腿”,C项解释有误。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遂蛇行而入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两穴并聚柴以焚之
D.亦毙之 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22.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辨析。A.指代狼,代词。/指代狼,代词。B.但是,连词,表转折。/可不译,连词,表修饰。C.用来,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表目的。D.也,副词。/也,副词。
23.用“/”给【乙】文中画“ ”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23.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4.(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
(2)(樵夫)就用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
25.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遇到像狼和虎一样的恶势力,应该怎样做 (3分)
25.[示例一]对于像狼和虎这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侥幸、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示例二]面对强于自己的凶恶敌人,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它(他)。
【课外文言文译文】
【乙】虎入石穴
有个樵夫,在山中遇到老虎,躲到山洞里,老虎也跟着进来了。山洞本来空隙狭窄而且弯曲缭绕,(樵夫)沿着迂回的缝隙往里躲,渐渐山洞容不下老虎了,但是老虎一定要捉住樵夫,就奋力往里进。樵夫陷入窘境,发现旁边有一个小洞,只能容得下自己身体,于是像蛇一样爬进去。(樵夫)没想到迂回了几步远,忽然看到了天光,最终爬出了洞外,(樵夫)就用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都堆上木柴焚烧,老虎被烟熏火燎,吼声震动山谷,不到一顿饭工夫,就死了。这件事也足以让那些应该停止却不停止的人引以为戒了。
四、综合运用(12分)
26.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抖擞(sǒu) 祈祷(qǐ) 惩戒(jiè) 参差不齐(cēn)
B.徘徊(huái) 瘫痪(tān) 抚弄(wǔ) 怪诞不经(dàn)
C.一霎(shà) 确凿(zuó) 冤枉(yuān) 拈轻怕重(niān)
D.微薄(bó) 粗犷(guǎng) 澄澈(chè) 骇人听闻(hài)
26.D【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判断。A.“祈”应读作“qí”。
B.“抚”应读作“fǔ”。C.“凿”应读作“záo”。
27.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2022年10月12日,陈冬、刘洋、蔡旭哲作为“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宇宙级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B.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条件。
C. 通过持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使校园的风气更好了,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D.《西游记》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个性鲜明、血肉丰满、降妖除魔的英雄事迹。
27.A【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判断。B项语病为一面对两面,可删去“能否”。C项语病为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D项语病为搭配不当,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2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B.在中国农村,仍有一些人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亟待改变。
C.见了中国足球队的小伙子们,他深切勉励他们要珍惜豆蔻年华,刻苦训练,为国争光。 D.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避免走弯路。
28.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不能用来形容
中国足球队的小伙子们,C项使用不恰当。
29.语文实践活动(6分)
育才中学准备开展“书香进校园”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上图反映的是701班班委会对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你从中可以看出当前中学
生的阅读现状是怎样的 (不出现具体数据)(3分)
29.(1)中学生课外读物的种类较多,但大多数学生爱看漫画书和童话故事,对散文和传记则不感兴趣。
(2)在本次活动中,老师想安排你去邀请著名作家莫言来学校作一场文学报告会,时间是
2023年1月6日下午三点,地点是学术报告厅。你准备怎么说 请写下来。(3分)
(2)[示例]尊敬的莫言老师,您好!您是当代著名作家,我们都很喜欢您的作品。我们学校正在开展“书香进校园”活动,想邀请您于2023年1月6日下午三点到我校学术报告厅给同学们作一场文学报告会。请问您方便吗
五、写作展示(50分)
30.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 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和套作。(请自备作文纸进行写作)
题一;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那一次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在横
线上选填一个词语:感恩、尊重、理解、宽容、坚持、拼搏……)。
题二: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 者……其间的一幕场景、 一个细节、 一件物品、 一段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 一 篇作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