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练习+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练习+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7 20:05:57

文档简介

(共78张PPT)
第八单元 责任与担当
16.阿房宫赋 *六国论
*六国论
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
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
延伸·审美鉴赏与创造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附:【译注·古今对译】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生平]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等,皆不中。乃悉焚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年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士大夫争相传诵。宰
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历任霸州文安县主簿。与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作品] 诗作:《云兴于山》《有骥在野》等。
散文:《六国论》《管仲论》《辨奸论》等。
文集:《权书》《衡论》《嘉祐集》等。
[评价] 其文言当世之要,颇喜言兵;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曾巩
2.文题解读
(1)六国
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论的文体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3.背景探寻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庆历三年(1043),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
夯|实|基|础
一、通假字
同“曝”,暴露
三、一词多义
(1)兵
名词,兵器
名词,军队
名词,武力
动词,侍奉
名词,事情
动词,如同,好像
副词,仍然,还
副词,终于
动词,坚持到最终
副词,起初,开始
副词,才
副词,假使,如果
动词,往,去
动词,获得
形容词,合适,得当
名词,形势
名词,势力
动词,失去
动词,灭亡
动词,亲附,亲近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连词,和,同,表并列
连词,就
连词,那么
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按理来说
坚持道义
礼待
吞下
事奉
保全
坚持到最终
招致
使……退却,译为“打退”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2)被动句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②洎牧以谗诛。(         )
(3)定语后置
苟以天下之大。(         )
(4)状语后置
赵尝五战于秦。(               )
“非”表否定判断
“为……所”表被动
“诛”即“被诛”
定语“大”后置
“五战于秦”即“于秦五战”
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文学史上有造诣的父子兄弟姐妹
苏洵(父)、苏轼(子)、苏辙(子)——父子
班彪(父)、班固(子)、班超(子)、班昭(女)——父子、父女
蔡邕(父)、蔡文姬(女)——父女
曹操(父)、曹丕(子)、曹植(子)——父子
陆机、陆云——兄弟
晏殊(父)、晏几道(子)——父子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
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周建人——兄弟
大仲马(父)、小仲马(子)——父子
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姐妹
(二)文化知识
1.先 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人、先祖、先烈。
2.邑 ①国都。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作邑于丰。”②城镇。本文中就是此义。③封邑。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的领地或食邑。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赏邑万家,金百镒。”④田地划分单位。如《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⑤人聚居的地方。如《荀子·大略》:“过十室之邑必下。”
3.诸侯 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要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如《吕氏春秋·孟春》:“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后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如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卿 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如《汉书·孟喜传》:“父号孟卿,善为《礼》《春秋》。”也可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用于朋友、夫妻之间的爱称。
5.郡 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如《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附:【译注·古今对译】
六国论
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
任务活动一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思考:阅读全文,概括内容,绘制结构图。
明确:
任务活动二
披文入情,沿波探源
思考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的?用这样的方式提出,有什么好处?
明确: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它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引起人们的思考。
本文分论点有二: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前者是直接提出来的。它的好处是顺应前文,接续自然,道理明晰,使人认识更深一层。后者是在一问一答中提出来的。行文至此,意思有了转折。这种提出论点的方式便于思路的转折,使其转入下一个问题时自然顺畅,同时在一问一答之间也可以引人思考。
思考2:第3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国和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不赂者灭亡的原因:齐,与嬴而不助五国;燕,荆轲刺秦王;赵,诛杀良将。
思考3:第4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由此得出怎样的历史教训?
明确:承上启下,由灭亡原因转向灭亡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思考4:第5段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比?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明确:卒章显志,点明写作目的。不直接指出当朝统治者的问题所在,而是采用委婉的方式暗示,在此基础上劝谏,更易于为人接受。
思考5:概括本文的中心内容。
明确: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弊在赂秦”。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的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不可一味退让以求苟安,要励精图治,坚决抵御外来侵扰,以维护和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
任务活动三
探究技巧,学以致用
思考1:《六国论》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语言生动。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②气势充沛。《六国论》运用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使文章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起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思考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六国论》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1)对比论证。文章写了以下几组对比。①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暴霜露,斩荆棘”与“如弃草芥”。②诸侯土地的有限与秦国贪欲无限的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③诸侯贿赂频繁与秦国侵略更厉害的对比:“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通过以上几组对比,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从而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2)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3)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下断语,表现了文章论述语言的准确性、分寸感,恰到好处。
(4)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
任务活动四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思考:《阿房宫赋》《六国论》都谈到了六国的灭亡,写作目的也很相似,两篇文章有不少共同点,在探求共同点的基础上,试比较二者的不同。小组交流,试填表比较。
文章 《阿房宫赋》 《六国论》
相同点 针对社会现实
写作目的
作者观点
文章思路
文体
表达方式
手法
明确:
文章 《阿房宫赋》 《六国论》
相同点 都立足于秦统一前后的历史事实,都论述了六国灭亡原因,都意在借古讽今 针对社会现实 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 北宋向契丹、西夏纳银纳绢
写作目的 以荒淫灭国为鉴,毋“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作者观点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天下也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文章 《阿房宫赋》 《六国论》
文章思路 秦之奢—秦之亡—亡之因(史实→观点+教训) 弊在赂秦—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观点→论述+教训)
文体 赋 史论
表达方式 描写、议论、铺排 议论
手法 比喻、夸张、排比 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类比论证
延伸·审美鉴赏与创造
素|材|积|累
1.课内素材
尊重历史,倡导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史学著作浩如烟海,体现了凝重的历史反思。这些思考凝聚了先人的智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阿房宫赋》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腐化不体恤民意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勿“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警告。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并借古讽今,“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他们借古讽今,警示后代应以史为鉴。
【适用话题】 尊重历史 反思历史 以史为鉴 爱民
2.课外素材
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不能忘记曾经走过的路。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回顾历史,学习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增强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斗、奉献甚至牺牲的前辈,以史明志,学史力行,永远保持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不断蓄积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适用话题】 以史为镜
人|物|速|写
苏洵:大器晚成的榜样,无比成功的父亲
苏洵广为大家所知,其实主要不是因为唐宋八大家,而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他培养了两个非常杰出的儿子,苏轼与苏辙。第二个是《三字经》里将他树立为大器晚成的榜样。
大器晚成的榜样
苏家,是四川眉州的大家族。苏洵的两个哥哥苏澹、苏涣都考中了进士。十八岁的时候,苏洵也参加过进士考试,但没有考中。从此,苏洵就放弃了学习。最奇怪的是,他的父亲苏序似乎对此熟视无睹。同乡们都感到很奇怪,问苏序,他的态度是笑而不答,总是模棱两可,更不感到忧虑,问得急了,便回答说:“非忧其不学者也。”我并不忧虑他不学习。在他看来,苏洵绝不是一个死读书、读死书的人,书本知识对苏洵并不成问题,他也许不能适应科举考试,但如果他认真读书,一定能够读出大名堂来,也就是说,不能以是否考中科举论英雄!这也是苏
洵放弃读书的一个原因,可见,他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放弃读书,而是放弃了读应付考试的书。苏洵放弃读书的第二个原因,是家庭生活。当时父亲苏序已经年过六旬,母亲身体不好,大哥苏澹早逝,二哥苏涣在外做官,家庭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苏洵的身上。
既然已经放弃读书,那为什么《三字经》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呢?这里有个故事。二十七岁这年,苏洵问自己的妻子:我自己感觉,现在开始重新学还来得及,但是如果一心向学,就没有时间再料理家务了,怎么办?二十七岁,现在正是读博士的年龄,但是苏洵连个进士也没有考中。而且在时隔将近十年之后,重新开始学习,这说明他
不仅有读书的聪明才智,而且志向远大,也印证了父亲苏序对他的判断。所以苏洵后来曾对别人说:“这一生,最了解我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我父亲,一个是欧阳修。”怎么办?苏洵的夫人程氏回答得非常好:我想要劝你发奋读书很久了,但是我觉得如果你是因为我的要求而读书,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读书毕竟是你个人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有这个志向,那么家里的事情交给我好了,你不用管了。得到了夫人的支持,苏洵不再料理家事,一心读书。
两年后,苏洵第二次考进士,不中。又经过八年,他又去考所谓的制科考试,比进士科考试更难,又没有考中。于是,苏洵做出了一个也许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不考了。他也因此成为八大家当中唯一一位不是进士出身的人,当然也是官最小的人。
无比成功的父亲
苏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回自己,做一个有价值的学者。苏洵要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做个好父亲。要培养好自己的两个儿子。这种培养从给两个儿子起名字开始。
他曾专门写了《名二子说》一文,从苏轼、苏辙两兄弟的名字说起,告诫他们做人的道理:“轼”指车厢前端供手扶的横木,“辙”指车轮碾过的痕迹,也指道路。这篇小短文的大意是说:对一辆车来说,车轮、车辐(车轮中连接轴心与轮圈的直木)、车盖、车轸(车厢底后部的横木)都有各自实际的用途,只有车轼好像没什么实际的用处。但是如果
去掉车轼,也就不再是完整意义的车了。他告诫苏轼:我之所以给你取名为轼,就是提醒你,才华横溢必然会锋芒毕露,锋芒毕露必然会招致嫉恨、暗算,希望你在今后进入社会,要收敛锋芒,应该像车轼一样,虽然身处车子的显要位置,却善于掩饰、保护自己,这就是无用之用。
而对于苏辙,他是想告诫他:辙是车轮走过的痕迹。大家说起车子的功劳,不会想到车辙,如果有了翻车之祸,罪责也算不到车辙的头上,车辙很妥当的处于祸福之间。我知道你将来一定能够避免祸患。俗话说:知子莫如父。苏轼、苏辙兄弟日后的经历,真真切切地印证了其父苏洵这篇文章中的预言。名字是一个人一生的符号,从这件事情能够看出苏洵对儿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苏洵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并不显山露水,但含义深刻,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认识与期待,真是古今取名的绝佳例子。
在苏洵的指导下,苏轼兄弟从小便练习写作。苏轼十来岁时,苏洵曾叫他作《夏侯太初论》。苏轼竟写出了“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峰虿”这样的警句。意思是说,一个勇敢的人,有勇气摔碎价值连城的美玉,却可能被瓦盆的破裂声吓一大跳;能敢于和猛虎搏击,却可能在野蜂毒蝎面前惨然失色。说明人们能够过得去大风大浪,却可能在小阴沟里翻船。苏洵很欣赏这篇习作,苏轼自己对此也很得意。后来,苏轼所做的《颜乐亭诗并序》《黠鼠赋》中,就曾两次引用这两句话。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的确令人吃惊。
苏洵闭门不出读书七八年,悉心教导两个儿子,当然不只是为了读书写文章,而是想要有更大的抱负。古人是立功、立德、立言,立功当然还是最重要的。所以苏洵念念不忘的还是仕途。仁宗嘉祐元年,朝廷诏礼部贡举,苏洵于是接受了张方平的建议,决定送二子入京应试。这一年,苏洵四十八岁,苏轼二十一岁,苏辙才十八岁。后来苏轼与苏辙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大获成功,又参加制科考试,更获成功。
学|以|致|用
假设论证
假设论证,即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别人信服。标志性词语通常为“如果……那么”“假如(倘若)……怎能”等。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分析。这种方法能进一步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在《阿房宫赋》一文中,有“使六国各爱其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等假设论证,《六国论》中苏洵也运用了一系列的假设,如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
请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围绕“照镜子”这个话题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 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懂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古为镜”“以人为镜”,从而“知兴替”“明得失”,而成为一代明君。(假言说理)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会有“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观点: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聚|焦|高|考
文言文——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彩变化等六种。如下表格:
类别 阐释 示例
词义扩大 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词义缩小 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词义转移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孙子膑脚”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类别 阐释 示例
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现在表示的语义较弱 “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为“病”,不再单纯表示“重病”这个意思
类别 阐释 示例
词义强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现在表示的语义增强 “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感彩变化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彩发生了变化 “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词;今义是“迎合”,贬义词
题干要求 审题重点
(2023·全国甲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苦之意。 B.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者结构相同。 C.蔽,有涵盖、概括之义。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 D.逆,意为揣度、预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意义相同 现代高考一般不直接单独设置对古今异义的考察,一般题干会有“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的要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苦之意。
B.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者结构相同。
C.蔽,有涵盖、概括之义。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
D.逆,意为揣度、预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意义相同。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何怨”是宾语前置的用法,应为“怨何”。“安在”也是宾语前置,应为“在安”;“多歧路,今安在”句意“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二者的结构是相同的。C.正确。D.错误。《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意思是“住在迎接客人的旅馆里”,“逆”的意思是“迎接”,和文中的“逆”意思不同。故选D。
【参考译文】
周尧卿,字子余,他的祖先是汝阴人。尧卿聪明机警,博闻强记,七岁时就擅长作诗,二十岁时以学识和品行而闻名。天圣二年考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和饶州通判。去世时年五十三岁。他的文集有二十卷,《诗》和《春秋》的注解各有三十卷。尧卿在十二岁时失去了父亲,悲伤哀痛得就像成年人,见到母亲就抑制情感、忍耐哀痛,不想让母亲伤心。母亲对此感到诧异,对亲戚说:“我的儿子这样的关怀我,非常懂得孝顺赡养我。”尧卿后来果然赡养孝顺母亲,他的志向如同母亲所说的那样。他对待兄弟,尤其厚道友爱。母亲去世后,他结草庐守
孝三年,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即使生病也不饮酒吃肉。有人劝他按照礼仪规矩适度保重,他说:“《礼记》上说‘老年多病可以不停止吃酒肉’,也许是因为忍受不了丧亲之痛罢了。我虽然病了但还没有年老,能忍心像这样做吗?”安葬母亲时,他亲自背土填埋。有人告诉他说:“古代贫穷无法安葬逝者的人或许会这样做,现在你何必自苦呢?”他泪流满面地回答说:“过了今天,即使以后我想要像现在这样竭尽全力,还能有机会吗?”尧卿为人正直严谨,不喜计较,对于那些轻慢他的人,他必定会以丰厚的礼仪来使其惭愧。尽管担任官职的薪俸不高,但他会倾尽所能来救助亲族和朋友,直到用完为止。无论到哪里
为官,他都以治理得当而受到民众的思念。他曾在汀州宁化县任知县,提点刑狱杨纭刚进入境内,暗中观察刺史行为的优劣,他看到身戴刑具却仍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杨纭就靠近并询问原因。那个人回答说:“我因为贫穷而追求利益,(知县)为人正直不折,法令不可违反而我却违反了,我又有什么理由怨恨呢?”杨纭到达县里后,不再另行访查,只是将听到的情况上报来推荐他。庆历年间,范仲淹举荐尧卿为可作为学习榜样的老师,可惜周尧卿还没有得到起用就去世了。尧卿的学问,不拘泥于经传注释,他不断地提问、辨析和思索,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在学习《诗经》时,遵循孔子所说的“《诗》有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
就是纯真无邪”,以及孟子所说的“解说《诗》的人,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才叫做有所得”。他钻研经传的主旨,同时也看到了毛氏和郑氏注释的得失之处,他说:“毛氏注想要简洁,有时缺乏义理,不符合‘用一句话概括’的经义;郑氏注则想要详尽,有时偏离了情性,不算是‘推测诗人的本意’。我们还能不经过筛选地获取知识吗?”在学习《春秋》时,他说:“《左氏春秋》的记述详尽,符合经典的编写方式。”对于三传的异同,他都有所取舍,说:“圣人的意图,怎么可能是不一样的呢?”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说:“像周君这样的人,对待双亲恪尽孝道,处于丧期极尽哀礼,而且以礼行事。他的学识高于毛、郑《诗》注和《左氏春秋》。”
1.要区分所给词语是否由两个词组成。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指示”为“指”和“示”两个词,译为“指出来给……看”;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为一个词。
2.即使所给词语古今都是一个词,也要看其含义是否相同。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宣言”,在此意为“扬言”。而在现代汉语中“宣言”有两个词性,双重含义:作名词,意为“(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作动词,意为“宣告,声明”。
3.结合所给词语的感彩加以区分。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中,“卑鄙”的含义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在古代汉语中是自谦的词语;而在现代汉语中“卑鄙”意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
4.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的区别。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而成,但只表达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的双音节词。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此处只取“入”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出入”意为“出去和进来”。
5.要归纳整理古今同音同形词。近两年注重考查这类词,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归类整理,结合教材中的相关例句,以便于理解记忆。如:形容、非常、前进、可怜、自由、具体、婚姻、妻子、南面、地方、逢迎等。(共44张PPT)
第八单元 责任与担当
16.阿房宫赋 *六国论
1.了解作家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积累有关文言知识等。
2.鉴赏、探究两文运用的论证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3.理解文章体现的史实和蕴含的情感,理解两文表达的责任担当和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的理念。
《阿房宫赋》《六国论》都是史论散文,以史为鉴,探讨六国、秦朝灭亡的原因,班级计划举行一场辩论赛,探讨哪一篇是你心中更为理性的声音。
阿房宫赋
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
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附:【译注·古今对译】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生平]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杜牧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人称“杜樊川”。
[作品] 著有《樊川文集》。
[成就] 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文题解读
(1)阿房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桥天台路A15号,管理面积约12.5平方千米,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后因秦朝灭亡(前206年),阿房宫并未完全建成 。阿房宫是秦始皇至秦二世时期拟在原战国、秦上林苑中营造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包括前殿基址以及周边分布的上林苑一至六号、好汉庙等夯土建筑基址。是秦朝历史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国家第一次大统一和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志。
(2)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3.背景探寻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谈到本文的写作缘起时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作者借此赋表面铺写阿房宫的兴废,实则用秦骄奢致亡的故事,规劝本朝当政者,以古为鉴,明兴亡大道,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一词多义
(1)一
动词,统一
数词,数目之始
副词,一旦
副词,全,都
形容词,专一
名词,一体
动词,喜爱
动词,爱护
动词,吝惜
动词,喜欢
动词,灭族
名词,类
名词,家族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语气助词
代词,哪里
副词,何
兼词,相当于“于此”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递进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出现云,出现龙
出现彩虹
吟唱;弹奏
灭族
变成焦土
向北;向西
乘辇车
在早上;在晚上
一天天地
好像人的腰部
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以……为鉴
统一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             )
(2)被动句
函谷举。(          )
(3)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
(4)状语后置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
“也”表判断
“……者……也”表判断
“举”即“被举”
“自哀”即“哀自”
“多于南亩之农夫”即“于南亩之农夫多”
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
1.四海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
2.妃嫔媵嫱 妃,专指皇帝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嫔,皇帝的妾,皇宫中的女官。媵,陪嫁的人。嫱,宫廷里的女官,实即帝王侍妾。
3.鼎 青铜器最重要的器种之一,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从夏商周到秦汉两千多年间,鼎一直是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为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现存于世比较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子龙鼎等。
4.锱铢 古代较小的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5.九土 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附:【译注·古今对译】
阿房宫赋
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
任务活动一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思考:阅读全文,概括内容,绘制结构图。
明确:
任务活动二
披文入情,沿波探源
思考1:《阿房宫赋》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
明确:建筑之奇,宫女之众,珍宝之多。
思考2:《阿房宫赋》既是借古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以六国覆灭起笔?
明确: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六国”因不爱民而“毕”;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会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思考3:《阿房宫赋》在结构上呈现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巧妙。先写阿房宫的宏伟建筑、如云美女及珍宝之多,暗示秦统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并暗示他们的命运。再写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托出如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最后写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如不以秦为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环环相扣,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
思考4:《阿房宫赋》第1段是如何描写阿房宫建筑风貌的?
明确:“六王毕,四海一”揭示阿房宫建造的背景:秦王统一天下。“蜀山兀,阿房出”写出用材之多,耗费民力之大。接着写阿房宫的全景。“覆压三百余里”写占地之广,“隔离天日”写建筑之高。开篇至此,阿房宫整个建筑群宏伟壮观的气势便被勾勒了出来。接着转入对阿房宫的局部进行细腻描绘。写到了楼阁的密集程度,走廊和檐牙的形状,楼阁之间互相勾连的构造,还写到了像蛟龙一样的长桥,像彩虹一样的复道,甚至写到了人置身其中都会迷失方向,以此来突出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最后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写阿房宫中的歌舞效果。“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笔法简练,衬托出阿房宫的宏大和富丽。整段文字充分显示了阿房宫这一宏伟建筑群的精致豪华、富丽堂皇。
思考5:概括本文的中心内容。
明确: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统治者,表达对人民的同情,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的力量,不要重蹈秦朝的覆辙。
任务活动三
探究技巧,学以致用
思考1:《阿房宫赋》第2段中“明星荧荧……焚椒兰也”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璀璨闪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纷纷扰扰的“绿云”比喻宫女们的发髻。“渭流涨腻,弃脂水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丢弃的脂水可以使“渭流涨腻”,可见宫女之多。“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四个分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这四个分句字数相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奢侈生活,让我们感受到“赋”所体现出的艺术魅力,同时,这样的铺排也为后文的议论做了很好的铺垫。
思考2:请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句式这几个方面分析《阿房宫赋》的写作特点。
明确:①表达方式上,描写、议论,大量采用铺排手法。
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但是,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气势夺人。描写中铺排的句子,如“明星荧荧……焚椒兰也”;议论中铺排的句子,如第3段。
②修辞手法上,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如“蜂房水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增加其形象性。又运用大量的夸张句,如“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等增加其感染力。有的句子兼用排比、夸张手法,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市人之言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③句式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本文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使用了大量单句散行,增强了表现力。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节奏急促,写出了阿房宫的建造背景及规模,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占地面积和依山傍水的走势。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第八单元 16.
阿房宫赋
文|本|巩|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含义。
(1)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覆压( )三百余里,隔离( )天日。骊山北( )构而西( )折,直走咸阳。
(2)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 )掠其人,倚叠( )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 )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 ),楚人一炬,可怜( )焦土!
(4)族(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 )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 )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 )自哀,而后人哀( )之;后人哀之而( )不鉴( )之,亦使后人( )而复哀后人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译文:___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lù)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
译文: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译文:___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___
基|础|训|练
3.下列加点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杳不知其所之也(去)
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
B.率赂秦耶(一概)
秦以攻取之外(用)
C.始速祸焉(开始)
多于周身之帛缕(比)
D.理固宜然(应当)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并力西向
B.日削月割
C.骊山北构而西折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5.下列两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王子皇孙: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②韩魏之经营 经营:筹划料理
B.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蜀山兀 兀:光秃
C.①六王毕 毕:完结
②缦立远视 缦:萦绕
D.①辇来于秦 辇:乘辇车
②钩心斗角 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
7.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字樊川,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在晚唐诗坛占有重要地位。
B.《过华清宫》为杜牧诗作,它揭示了唐太宗和杨贵妃生活的奢靡。
C.赋是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
D.《阿房宫赋》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总结秦亡的教训,警告当时的统治者。
8.下面句子对比喻的使用别具匠心,请对此进行赏析。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9.根据题目要求,填写恰当的句子。
(1)写阿房宫占地广、楼宇高的两句是___,___。
(2)写阿房宫楼阁依地势而建,宫室参差错落、精致工巧的两句是___,___。
(3) 以比喻手法写水上的桥梁横卧的两句是___,___
(4)以比喻手法写楼阁间架在空中的通道的两句是___,___
(5)写秦宫的珍宝来源的三句是___,___,___。
(6)体现秦人不惜珍宝、随意丢弃的三句是___,___,___。
(7)杜牧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①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 ①天极、阁道、营室皆为星宿名。
材料二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选自《阿房宫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B.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C.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D.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中,指函谷关以东,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文中的“关中”与《鸿门宴》中的“欲王关中”同义。
B.幸,指帝王到达某地,也泛指封建时代皇帝亲临。这与文段二中“而望幸焉”的“幸”是同一意思。
C.媵,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妃嫔媵嫱”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宫妃。
D.赋,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12.将《阿房宫赋》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阿房宫的记载进行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写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来看,实际上阿房宫的规模并没有如此之大。
B.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营建阿房宫,主要是因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并非全由于“秦爱纷奢”。
C.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在位第三十五年开始营建阿房宫,至其死(不过两年)尚未建成,其名称也尚未确定。
D.从对比中,我们发现,关于建造阿房宫的原因、阿房宫的规模等二者的记载出入较大,我们应以《阿房宫赋》的记载为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译文:___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文:___
14.《阿房宫赋》与《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阿房宫的描述有很大差别,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答:___
*六国论
文|本|巩|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 )不利,战不善,弊( )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 )曰: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曰:不赂者以( )赂者丧。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 )。
(2)秦以( )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 )秦,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火不灭。”
(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 )速( )祸焉。赵尝(曾经)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 )之。
(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 )尽之际,可谓智力( )孤危,战败而亡,诚( )不得已。向使(假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呜呼!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 )秦之心礼( )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8)苟( )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 )又在六国下矣。
2.翻译下列句子。
(1)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译文:___
(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译文:___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___
(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___
基|础|训|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其实亦百倍
B.可谓智力孤危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以有尺寸之地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的“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得而兄事之
B.素善留侯张良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⑤可怜焦土
⑥朝歌夜弦
⑦族秦者秦也
⑧辇来于秦
⑨骊山北构而西折
A.①②⑥⑧⑨ B.②③④⑤⑦
C.①③⑤⑦ D.③④⑥⑦⑧⑨
6.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7.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B.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8.下列对课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是散文的一种,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长于析理,表达的是个人对人、事、文章等的看法。“论”可以分为政论和史论。
B.选文第二段以史实为据,回顾了六国灭亡的进程,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具体论证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
C.“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三国贿赂秦国的频繁,“五城”“十城”都是虚指,说明贿赂秦国的土地越来越多。
D.本文行文纵横恣肆,善用对比,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气势逼人,富有表现力。
9.根据题目要求,填写恰当的句子。
(1)在《六国论》中,作者苏洵开篇即摆明观点,通过“先破后立”的方式直入主题点出六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
(2)《六国论》的两个分论点是“___”和“___”。
(3)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的句子是“___”。
(4)杜牧《阿房宫赋》主要借秦王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不顾百姓死活,而苏洵的《六国论》则是批评北宋王朝“___”,天天给辽国送贿赂,实在是不应该。
(5)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___”。
(6)《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句子“___”。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材料二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B.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C.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D.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家,《史记》五种体例之一,一般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
B.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C.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后统称统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
D.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中的“山东”就是这个意思。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是对北宋统治者“以贿求和”的妥协政策予以讽谏。
B.苏辙在文章开篇便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相继被秦灭亡,是因为他们“不知天下之势”。
C.苏辙认为当时天下所重应为六国团结,而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导致六国先后灭亡。
D.两文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外部威胁的形势下借古讽今发表议论的,都表达了积极抗战的主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译文:___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译文:___
14.请简要阐述苏辙为六国构想的“自安之计”。
答:___
第八单元 16.
阿房宫赋
文|本|巩|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含义。
(1)六王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四海一(统一),蜀山兀(光秃),阿房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覆压(覆盖)三百余里,隔离(遮蔽)天日。骊山北(从北边,名词作状语)构而西(向西)折,直走咸阳。
(2)燕赵之收藏(动词做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韩魏之经营(动词做名词,同上文的“收藏”),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抢劫、掠夺)掠其人,倚叠(堆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转折)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骄横顽固)。戍卒叫,函谷举(攻占),楚人一炬,可怜(可惜)焦土!
(4)族(灭族,动词)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假如)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依次传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空暇)自哀,而后人哀(以……为哀)之;后人哀之而(转折)不鉴(以……为鉴)之,亦使后人(后来的人)而复哀后人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译文:_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集,屋角互相对峙。__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lù)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
译文: 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译文:_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__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_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__
基|础|训|练
3.下列加点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
A.杳不知其所之也(去)
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
B.率赂秦耶(一概)
秦以攻取之外(用)
C.始速祸焉(开始)
多于周身之帛缕(比)
D.理固宜然(应当)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
【解析】 句意: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始:才。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D )
A.并力西向
B.日削月割
C.骊山北构而西折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解析】 D项,“鉴”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5.下列两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解析】 ①两个“之”,前一个为代词,后一个为结构助词;②两个“而”都是连词,前一个表转折,后一个表承接。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①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王子皇孙: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②韩魏之经营 经营:筹划料理
B.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蜀山兀 兀:光秃
C.①六王毕 毕:完结
②缦立远视 缦:萦绕
D.①辇来于秦 辇:乘辇车
②钩心斗角 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
【解析】 A.②句意:韩魏经营的财富。经营:名词,财富。B.①句意: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锱铢(zī 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C.②句意: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缦:同“慢”,长久。
7.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杜牧,字樊川,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在晚唐诗坛占有重要地位。
B.《过华清宫》为杜牧诗作,它揭示了唐太宗和杨贵妃生活的奢靡。
C.赋是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
D.《阿房宫赋》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总结秦亡的教训,警告当时的统治者。
【解析】 “唐太宗”错,应该是唐玄宗。
8.下面句子对比喻的使用别具匠心,请对此进行赏析。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答:_写阿房宫里的美人生活,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浪费,为下文的议论设伏。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排比兼比喻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之多,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__
9.根据题目要求,填写恰当的句子。
(1)写阿房宫占地广、楼宇高的两句是_覆压三百余里__,_隔离天日__。
(2)写阿房宫楼阁依地势而建,宫室参差错落、精致工巧的两句是_各抱地势__,_钩心斗角__。
(3) 以比喻手法写水上的桥梁横卧的两句是_长桥卧波__,_未云何龙__
(4)以比喻手法写楼阁间架在空中的通道的两句是_复道行空__,_不霁何虹__
(5)写秦宫的珍宝来源的三句是_燕赵之收藏__,_韩魏之经营__,_齐楚之精英__。
(6)体现秦人不惜珍宝、随意丢弃的三句是_鼎铛玉石__,_金块珠砾__,_弃掷逦迤__。
(7)杜牧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_灭六国者六国也__,_非秦也__;_族秦者秦也__,_非天下也__。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①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 ①天极、阁道、营室皆为星宿名。
材料二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选自《阿房宫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B.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C.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D.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解析】 “常弗遇”的对象应为“芝奇药仙者”,不能断开,且“类物有害之者”,定语后置句,“有害之者”作“物”的定语,“者”后断开,排除A、C。“方中”属于前置状语,表领属或地点,独立断开;“人主”为后面句子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关中,指函谷关以东,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文中的“关中”与《鸿门宴》中的“欲王关中”同义。
B.幸,指帝王到达某地,也泛指封建时代皇帝亲临。这与文段二中“而望幸焉”的“幸”是同一意思。
C.媵,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妃嫔媵嫱”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宫妃。
D.赋,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解析】 “关中,指函谷关以东”错误,应该是“函谷关以西”。
12.将《阿房宫赋》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阿房宫的记载进行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阿房宫赋》写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来看,实际上阿房宫的规模并没有如此之大。
B.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营建阿房宫,主要是因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并非全由于“秦爱纷奢”。
C.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在位第三十五年开始营建阿房宫,至其死(不过两年)尚未建成,其名称也尚未确定。
D.从对比中,我们发现,关于建造阿房宫的原因、阿房宫的规模等二者的记载出入较大,我们应以《阿房宫赋》的记载为准。
【解析】 “我们应以《阿房宫赋》的记载为准”错误。《史记》产生在西汉,距秦较近,且为史书,其记载应该比较可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译文:_又修造空中通道,从阿房渡渭水,与咸阳相连,以此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阁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__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文:_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看成石头,把黄金视为土块,把珍珠看作沙砾,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见这些,也不觉得可惜。__
14.《阿房宫赋》与《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阿房宫的描述有很大差别,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答:_《阿房宫赋》文体为“赋”,是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秦王朝的穷奢极欲,对当时统治者提出警告,且赋的写作手法里多有夸张、排比等。《史记》为史书,侧重于写实。__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兴修道路,经由九原郡一直修到云阳县,挖掉山峰填平河谷,笔直贯通。这时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又听说周文王建都于丰,武王建都于镐,丰、镐一带,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于是就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内修建接受朝拜的宫殿。先在阿房建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万人,下面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旗。环殿建有空中通道,此道从殿下一直通到终南山。在终南山的顶峰修建表作为朝宫的门阙。又修造空中通道,从阿房渡渭水,与咸阳相连,以此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阁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阿房宫尚未修完;(故暂时以“阿房”称之,计划)等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给它命名。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受过宫刑、徒刑的七十多万人,他们一半修建阿房宫,一半修建骊山(始皇陵)。他们把从北山开采的石头,从蜀地、荆地输送的木料都运到这里(以备使用)。关中总共建造宫殿三百座,关外建四百多座。
卢生劝始皇说:“我们之所以找不到长生之药和仙人,很像是有什么东西从中捣乱。仙方上说,人主应当隐秘行踪远离恶鬼;远离了恶鬼,神仙真人才会到来。人主居住的地方如果被旁人知道,就妨碍真人的到来。真人,是入水不湿,入火不烧,能够乘驾云气,和天地共生的。现在您治理天下(十分繁忙),不能清静寡欲。希望皇上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不死之药一定就能够得到。”于是始皇说:“我希望当神仙真人,(今后我要)自称‘真人’,不再称‘朕’了。”于是他就把咸阳周围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观都用复道或甬道连接起来,把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面,全部按照所登记的位置不得移动。皇帝所到的地方,如有人泄露行踪的,就判处死罪。(有一次)秦始皇幸临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李斯的随从车马众多,心中不快。宦官近臣里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丞相,丞相以后就减少了车马数目。始皇知道后大怒道:“这是宫中有人泄露了我的话。”经过审问没有人认罪。就在此时,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从此以后再没有人知道皇帝的行踪。
*六国论
文|本|巩|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兵器)不利,战不善,弊(弊端)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有人)曰:六国互丧(相继灭亡),率(全都,一概)赂秦耶?曰:不赂者以(因为)赂者丧。盖(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保全)。
(2)秦以(用,凭借)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决定,确定)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侍奉)秦,犹抱薪救火(抱柴火去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薪不尽,火不灭。”
(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才)速(招致)祸焉。赵尝(曾经)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使……退却)之。
(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几乎)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战败而亡,诚(确实)不得已。向使(假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天数、命运),存亡之理,当(同“倘”,如果)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呜呼!以(用)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侍奉)秦之心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8)苟(如果)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翻译下列句子。
(1)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译文:_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__
(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译文:_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__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_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__
(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_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__
基|础|训|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D )
A.其实亦百倍
B.可谓智力孤危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以有尺寸之地
【解析】 D.尺寸:古今义均指客观的长度单位,形容距离短或数量少。A.其实:古义是它的实际数目或它实际上;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B.智力:古义是智谋和力量;今义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C.故事:古义是旧事,旧例;今义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于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的“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吾得而兄事之
B.素善留侯张良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解析】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A.“吾得而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B.“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形容词作动词。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动用法,使……损害,使……削减。D.“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⑤可怜焦土
⑥朝歌夜弦
⑦族秦者秦也
⑧辇来于秦
⑨骊山北构而西折
A.①②⑥⑧⑨ B.②③④⑤⑦
C.①③⑤⑦ D.③④⑥⑦⑧⑨
【解析】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日”“月”,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句意:每日每月割让土地,以至于走向灭亡。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鼎、玉”,名作状,把鼎……;把玉……。句意: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的“礼”,名作动,礼待。句意: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的“鉴”,意动用法,以……为鉴。句意: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⑤“可怜焦土” 的“焦土”,名作动,变成焦土。句意: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⑥“朝歌夜弦”的“朝、夜”,名作状,在早晨,在晚上。句意:从早晨到晚上唱歌、弹琴。⑦ “族秦者秦也” 的“族”,名作动,灭。句意: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⑧“辇来于秦”的“辇”,名作状,乘车子。句意:坐着辇车来到秦国。⑨“骊山北构而西折”的“西”,名作状,向西。句意: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由此得知:①②⑥⑧⑨,都是名作状。
6.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解析】 例句中的“以”和D项中的“以”均释为“因为”;A项中“以”释为“凭借”;B项中“以”释为“以致”;C项中“以”释为“拿”。
7.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C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B.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解析】 A项,“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中“而”,连词,表转折;B项,“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中“而”,连词,表转折;C项,“二败而三胜”中“而”,连词,表并列;D项,“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而”,连词,表转折。故选C。
8.下列对课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论”是散文的一种,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长于析理,表达的是个人对人、事、文章等的看法。“论”可以分为政论和史论。
B.选文第二段以史实为据,回顾了六国灭亡的进程,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具体论证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
C.“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三国贿赂秦国的频繁,“五城”“十城”都是虚指,说明贿赂秦国的土地越来越多。
D.本文行文纵横恣肆,善用对比,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气势逼人,富有表现力。
【解析】 “具体论证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的表述错误,这一段是进一步阐发并印证原文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9.根据题目要求,填写恰当的句子。
(1)在《六国论》中,作者苏洵开篇即摆明观点,通过“先破后立”的方式直入主题点出六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__”。
(2)《六国论》的两个分论点是“_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__”和“_不赂者以赂者丧__”。
(3)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的句子是“_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
(4)杜牧《阿房宫赋》主要借秦王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不顾百姓死活,而苏洵的《六国论》则是批评北宋王朝“_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__”,天天给辽国送贿赂,实在是不应该。
(5)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_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
(6)《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句子“_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__”。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材料二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B.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C.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D.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解析】 “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利”为“贪”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秦兵”为“出”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世家,《史记》五种体例之一,一般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
B.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C.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后统称统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
D.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中的“山东”就是这个意思。
【解析】 “一般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错误,“世家”是记述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苏洵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是对北宋统治者“以贿求和”的妥协政策予以讽谏。
B.苏辙在文章开篇便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相继被秦灭亡,是因为他们“不知天下之势”。
C.苏辙认为当时天下所重应为六国团结,而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导致六国先后灭亡。
D.两文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外部威胁的形势下借古讽今发表议论的,都表达了积极抗战的主张。
【解析】 “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错误,原文说的是“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苏辙认为另外四国应该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并不是“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译文:_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__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译文:_因此我未曾不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他们考虑祸患时太粗疏,谋求利益时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局势啊!__
14.请简要阐述苏辙为六国构想的“自安之计”。
答:_齐、楚、燕、赵四国全力支持韩、魏,让韩、魏没有后顾之忧,在前方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暗中援助。__
参考译文:
材料二:
我曾经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多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