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节测试(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上学期鲁科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节测试(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上学期鲁科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7 18:4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
1.设NA代表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6HCl=KCl+3Cl2↑+3H2O中,生成13.44L(标准状况)Cl2转移电子数为1.2NA
B.标准状况下,11.2LNO和11.2LO2混合后,原子总数小于2NA
C.足量的MnO2与一定量的浓盐酸反应得到1molCl2,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则生成AgCl的物质的量为2mol
D.56gFe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2.6NA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蒸馏操作时,冷凝水的方向应由下往上
B.分液时,首先要使玻璃塞上的凹槽与上口部小孔对准,再进行分液
C.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如酒精
D.萃取分液后,要得到被萃取的物质,通常还要进行蒸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气体的体积主要由微粒的大小决定
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若1molCH4的体积约为22.4L,则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D.20℃、101KPa时,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4.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的质子数为12
B.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
C.常温常压下,中所含的分子数为
D.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金属单质
B.金属活动性不同,冶炼方法也有所不同
C.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因此,应加大开采金属矿物的速度,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6.有关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
B.Na与O2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
C.Na元素在自然界都以化合态存在
D.Na着火时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
7.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CO2气体(HCl),饱和NaHCO3溶液
B.Na2CO3固体(NaHCO3),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8.下列图示中,表示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的是
A. B.
C. D.
9.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25℃时,ag晶体溶于bg水中即达饱和,形成密度为ρg·mL-1的溶液,则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w=% B.该晶体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S=g/100g
C.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为n(A)=mol D.该溶液的浓度为c(A)=mol/L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在人体内能够水解成葡萄糖供人体吸收
B.新冠疫苗应冷藏存放,以避免活性降低
C.硅酸钠可用于防火和建筑材料粘合
D.臭氧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
11.设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 Na2S与Na2O2的混合物,含离子总数为0.3NA
B.已知CrO5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则1mol CrO5分子中存在的过氧键数目为NA
C.1L1mol/L的H2O2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2NA
D.常温时,pH=5的盐酸中水电离的OH_数目为10-9NA
12.三氧化二铟具有优良的气体传感性。以为原料制备三氧化二铟的工艺如下:
已知:①In的+3价强酸盐易水解;
②加热2使纯净物M的失重率(失重率)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能用稀盐酸替代热水 B.的性质与有相似之处
C.加热1和加热2的温度可能不相同 D.纯净物M中铟的质量分数为
二、填空题
13.(1)相同质量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较多的是 ,同温同压下体积较大的是 。
(2)相同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盐酸较多的是 。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较多的是 。
(3)10.6g无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mol;将它溶于水制成500mL溶液,溶液中Na+的浓度为 mol/L。
(4)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氯气时,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浓硫酸的作用是 。
(5)在反应2H2S+SO2=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SO2做 剂。
14.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CO2.打开弹簧夹,制取CO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盛有 、 的洗气瓶(填试剂名称)。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其原因是 。
(2)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
步骤 现象
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充分反应,放置冷却 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质产生
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过滤 滤纸上留下黑色固体,滤液为无色溶液
①为检验集气瓶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填标号)。
A.Na2OB.Na2O2C.NaOHD.Na2CO3
②经检验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则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象。图是钠的价类二维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钠是一种活泼性很强的金属,下列各项中属于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 。
A.放在细沙中 B.放在水中 C.放在煤油中
(2)若把金属钠放到硫酸铜溶液中,看不到红色固体生成,能观察到有蓝色和黑色沉淀生成,请写出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 ; 。
(3)二维图中缺失① 中某种淡黄色固体能做供氧剂,该固体的化学式为 其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4)氢化钠(NaH)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NaH+H2O=NaOH+H2↑,现将12 g NaH放入158.5 g水中充分反应后,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镁溶液,至恰好不产生Mg(OH)2沉淀为止, 最终所得沉淀质量为 g
16.下面是有关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实验。
(1)金属钠的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中,取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过程中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2)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有气体生成 B.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的金属钙生成 D.溶液变浑浊
(3)工业上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进而生产纯碱。
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原理,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固定用仪器未画出)。
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实验中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名称)。
17.回答下列问题。
(1)1.5 mol氧气中含有的O2的个数约为 ,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L,与 g H2O所含的原子总数相等。
(2)用18 mol/L 的浓硫酸配制 1.8mol/L的稀硫酸 1000 mL ,需浓硫酸的体积 。
(3)12g CH4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则混合气体中CH4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0.2molCl2含有 molC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L。
(2)1.204×1022个CO2分子,含有C的物质的量为 。
(3)1molOH-中含有 mol电子,有 个质子。
(4)物质的量相等的SO2和SO3,其质量之比为 。
(5)等质量的SO2和SO3,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原子个数之比为 。
(6)有标准状况下的四种气体:①6.72 L CH4,②3.01×1023个H2分子,③3.4 g H2S,④0.2 mol NH3,则分子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下同),体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密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如果ag某未知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用a、b、NA的式子表示)。
19.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摩尔质量为 ,中含有 个分子。
(2)用无水硫酸钠配制成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从中取出,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溶质的质量为 g,若将这溶液加水稀释到,则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将锌投入某浓度的稀硫酸中,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
①反应中生成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L。
②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来配制上述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 (保留一位小数)。
20.水是切生命体存在所必须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21.过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多种用途。
(1)过氧化钠是 色固体,电子式为 。
(2)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写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氢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4)具有强氧化性,与反应能生成硫酸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 中转移5mol电子,生成3mol氯气,故当生成标准状况下13.44L氯气,即0.6mol氯气时,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NA个,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11.2L NO和11.2L O2的物质的量均为0.5mol,且两者均为双原子分子,故共含2NA个原子,根据原子个数守恒,反应后体系中原子数仍为2NA个,故B错误;
C、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故浓盐酸不能反应完全,且由于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未知,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则生成的氯化银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故C错误;
D、5.6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铁和硝酸反应后最终可能变为+3价,也可能变为+2价。故0.1mol铁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2NA到0.3NA之间,故可能为0.26NA个,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 蒸馏操作时,为了充分冷凝,要采用逆流原理,冷凝管中水的方向是下口为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即冷凝水的方向应当由下口进上口出,A正确;
B. 使内外空气相通,保证液体顺利流出,B正确;
C. 碘单质易溶于酒精,但酒精与水混溶,液体不分层,因此酒精不能作萃取剂,C错误;
D. 萃取分液后得到的混合物中物质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分离,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3.D
【详解】A. 由于气体间的间隔远大于气体气体的大小,故1mol气体的体积主要由气体间间隔决定,A错误;
B.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B错误;
C. 由于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共同影响,且二者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方向相反,故若1molCH4的体积约为22.4L,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C错误;
D. 同压下,温度越高气体摩尔体积越大,D正确;
故答案选D。
4.C
【详解】A.1个含有10个质子,含有的质子数为10,故A错误;
B.,不清楚是否为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B错误;
C.常温常压下,物质的量为,因此所含的分子数为,故C正确;
D.溶液,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C
【详解】A.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如金和铂等,故A正确;
B.金属活动性不同,冶炼方法也有所不同,如钾钙钠镁铝用电解法,锌铁锡铅用热还原法,铜用热分解法或热还原法,汞用热分解法,故B正确;
C.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应合理的开采金属矿物,故C错误;
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
答案选C。
6.D
【详解】A.同周期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减弱,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增强,Na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A正确;
B.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不加热生成氧化钠,故B正确;
C.钠的性质非常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故C正确;
D.钠会与CO2反应,所以活泼金属Na、K等失火选择沙子灭火,故D错误;
故选D。
7.D
【详解】A.二氧化碳不与碳酸氢钠反应,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A正确;
B.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加热法可除杂,故B正确;
C.氧化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可除杂,故C正确;
D.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NaOH,引入新杂质NaOH,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8.A
【分析】如图表示氢气与氦气分子的数量关系,分子数之比等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判断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氦气的摩尔质量为4g/mol,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g/mol,设质量为4g,则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氢气分子与氦气分子的分子数之比为2mol∶1mol=2∶1,即分子个数之比为2∶1,根据图示,只有A符合,故选A。
9.C
【详解】晶体的物质的量为,溶质的质量为g,溶液的质量为(a+b)g,溶液的体积为mL,
A.该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故A错误;
B.设25℃时,A的溶解度为S,则,解之得S=,故B错误;
C.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为,故C正确;
D.溶液的体积为mL,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为,该溶液的浓度为,故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酶,则其在人体内不能够水解成葡萄糖,A项错误;
B.新冠疫苗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导致活性降低,B项正确;
C.硅酸钠熔点高,不易燃烧,可用于防火和建筑材料粘合,C项正确;
D.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D项正确;
答案选A。
11.A
【详解】A.Na2S和Na2O2的摩尔质量均为78g/mol,则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1molNa2S由2molNa+和1molS2-构成,1molNa2O2由2molNa+和1molO构成,因此1mol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故A正确;
B.CrO5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CrO5中1个O显-2价,4个O显-1价,则CrO5中有2个过氧键,因此1molCrO5中存在的过氧键数目为2NA,故B错误;
C.1L1mol/L的H2O2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不一定为2NA,例如H2O2完全分解生成H2O和O2时,O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高也有降低,即1molH2O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C错误;
D.溶液体积未知,不能确定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数目,故D错误;故答案选A。
12.D
【详解】A.由分析可知,如果用稀盐酸替代热水不利于生成,A正确;
B.In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出,则的性质与有相似之处,B正确;
C.加热1是除去中含有的杂质,加热2是的分解,其温度是不同的,C正确;
D.纯净物M为经过计算,其中铟的质量分数为69.3%,D错误;
故选D。
13. 氢气
氢气 碳酸钠 碳酸氢钠 0.1 0.4 吸收氯气,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干燥氯气 2:1 氧化剂
【详解】(1)设氢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物质的量之比,则物质的量较多的是氢气,体积较大的为氢气,故答案为:氢气;氢气;
(2)由和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盐酸较多的是碳酸钠,由和可知,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较多的是碳酸氢钠,故答案为:碳酸钠;碳酸氢钠;
(3)10.6g无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将它溶于水制成500mL溶液,溶液中Na+的浓度为=0.4mol/L,故答案为:0.1;0.4;
(4)实验室制备氯气用NaOH吸收氯气,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氯气,故答案为:吸收氯气,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干燥氯气;
(5)在反应2H2S+SO2=3S↓+2H2O中,H2S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H2S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即2:1,故答案为:2:1;氧化剂。
14.(1)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浓硫酸 稀硫酸与反应可生成微溶的,其覆盖在表面,将与稀硫酸隔离,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2) D
【详解】(1)盐酸具有挥发性,故制得的中含有HCl和水蒸气,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是因为稀硫酸与反应可生成微溶的,其覆盖在表面,将与稀硫酸隔离,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2)①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白色物质的溶液呈碱性;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结合所给选项,可知该白色物质的主要成分为,答案选D;
②金属钠与反应,生成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1)C
(2) 2Na+2H2O=2Na++2OH-+H2↑ Cu2++2OH-=Cu(OH)2↓ Cu(OH)2CuO+H2O
(3) Na2O2 1:2
(4)14.5
【详解】(1)钠是活泼的金属,易和水、氧气反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金属钠放在煤油中保存,故答案为:C;
(2)若把金属钠放到硫酸铜溶液中,钠与水剧烈反应:2Na+2H2O=2Na++2OH-+H2↑,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Cu2++2OH-═Cu(OH)2↓,反应放热,生成的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Cu(OH)2CuO+H2O;
(3)二维图中缺失①中某种淡黄色固体能做供氧剂,为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4)现将12 g NaH物质的量,放入158.5g水中充分反应后,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镁溶液,至恰好不产生Mg(OH)2沉淀为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2NaOH+MgSO4=Mg(OH)2↓+Na2SO4,设生成氢氧化镁物质的量为n,由关系式:,n=0.25mol,最终所得沉淀质量=0.25mol×58g/mol=14.5g。
16.(1) 小 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
(2)C
(3) 饱和碳酸氢钠 过滤
【解析】(1)
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OH+H2,Na熔化为小球,需要一定的能量,可推出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反应体系的温度不高,钠却熔化了,说明钠的熔点低。
(2)
Na放入饱和石灰水中,Na与水反应,所以可观察到A、B现象;反应放热,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但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a(OH)2固体析出,可观察到D中现象;因为Na与水反应,所以不可能置换出金属钙,故C项不可能观察到;故答案为: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C。
(3)
乙装置中主要是除掉挥发出的HCl杂质,因此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HCl;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实验结束后,从溶液中分离出NaHCO3晶体,因此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17.(1) 9.03×1023 33.6 18
(2)0.1 L
(3)1:1
【详解】(1)根据公式,O2的个数;标准状况下,其体积;因为一个O2中含有2个原子,因此1.5molO2含有O原子个数为2N,即1.806×1024,含有等量原子数的水分子数为2N/3,即6.02×1023,其物质的量,质量。
(2)溶液稀释时,存在关系式,因此,因此应取用0.1L浓硫酸。
(3)假设CH4、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根据质量和体积关系,可列式:,计算可得n1=0.25mol、n2=0.25mol,n1:n2=1:1。
18.(1) 0.4 4.48
(2)0.02mol
(3) 10 9NA或5.418×1024
(4)4:5
(5) 5:4 15:16
(6) ②①④③ ②①④③ ②③④①
(7)g/mol
【详解】(1)0.2molCl2含有氯原子物质的量为0.2mol×2=0.4mol;标况下体积为0.2mol×22.4L/mol=4.48L;
(2)1.204×1022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含有C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3)1个氢氧根离子含有10个电子,9个质子,则1molOH-中含有9mol电子,有9NA个质子;
(4)设二者均为1mol,则其质量比为64:80=4:5;
(5)相同质量的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0g/mol:64g/mol=5:4,原子个数之比为5×3:4×4=15:16;
(6)①6.72 L CH4的物质的量为:;
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③3.4 g H2S的物质的量为:;
④0.2 mol NH3;
分子数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分子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④③;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其体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④③;由可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密度大小关系为②③④①,
(7)ag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g/mol。
19.(1) 32
(2) 0.2 0.2 1.42 0.2
(3) 2.24 5.4
【详解】(1)的摩尔质量为32,中含有NA个分子;故答案为:32;NA。
(2)无水硫酸钠物质的量为,用无水硫酸钠配制成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从中取出,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仍然为0.2,溶质的质量是原来的十分之一即1.42g,若将这溶液加水稀释到,根据0.05L×0.4mol L 1=0.1L×c,得到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故答案为:0.2;0.2;1.42;0.2。
(3)将锌投入某浓度的稀硫酸中,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
①锌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Zn~H2比例关系得到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生成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0.1mol ×22.4L mol 1=2.24L;故答案为:2.24。
②锌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Zn~H2SO4关系式得到消耗硫酸物质的量为0.1mol,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L 1,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来配制上述稀硫酸,V×18.4mol L 1=0.1L×1mol L 1,得到V≈0.0054L=5.4m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5.4;故答案为:5.4。
20.(1)煮沸
(2)吸附
(3)氢元素和氧元素
(4)一水多用
【解析】(1)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
节约用水,可采取“一水多用”的方法,如洗脸水冲厕所,淘米水浇花。
21.(1) 淡黄
(2)2Na2O2+2CO2=2Na2CO3+O2
(3)C
(4)Na2O2+SO2=Na2SO4
【解析】(1)
已知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淡黄; ;
(2)
Na2O2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3)
A.2Na2O2+2H2O=4NaOH+O2↑,则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不是氢气而是氧气,A错误;
B.由于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NaOH,则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B错误;
C.由于Na2O2与水发生过程中可能生成强氧化性物质H2O2,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C正确;
D.由于Na2O2与水发生过程中可能生成强氧化性物质H2O2,H2O2在MnO2的催化下发生分解产生O2,即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催化H2O2分解,D错误;
故答案为:C;
(4)
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S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SO2=Na2SO4,故答案为:Na2O2+SO2=Na2SO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