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5-23 08:0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画川高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2015.4.29
考试内容:《环境保护》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2007年5~6月,太湖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据此回答1~2题。
1、湖泊比河流更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 ( )
A、湖泊水比较浅 B、湖水的更新周期长
C、湖泊的面积小 D、湖水的盐度高
2、水体富营养化对太湖造成的影响主要是 ( )
A、早期使湖水中水生植物大量减少 B、使鱼类因中毒而大量死亡
C、可能使太湖泥沙淤积,湖床抬高 D、使太湖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恶化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1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并回答第3~5题。
蒙古高原
——→
黄土高原
——→
华北平原
——→裸岩荒漠
———→沙丘
———→黄土塬
———→黄土沟谷
→河口三角洲
——
→冲积扇
(图1)
3、下列有关外力作用a、b、c、d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在c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雨 D、沙尘暴
5、蒙古高原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6、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 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
7.2005年11月我国松花江流域发生严重水污染后,我国迅速向俄罗斯政府作出了污染报告,这说明了
A.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B.环境问题的综合性
C.环境问题的积累性 D.环境问题的社会性
8、若想获得长江入海口的水质状况,最适合的区域调查方法是
A.调查访问 B.路线考察 C.问卷调查 D.典型地段考察
9、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
A、水体污染 B、大气污染 C、火山地震 D、海平面上升
表1 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 耗水量表”,回答10~12 题。
表1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
5045
514
387
288
1344
10、由表l 分析可以看出 (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1、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12、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13、近年来我国舟山渔场实施了伏季休渔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B、避免高温作业
C、避免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 D、避免赤潮发生
14、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 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15、以反对核战争、反对环境污染、反对生态破坏和揭露全球环境问题而闻名的组织是( )
A.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贸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第二卷 综合题 (90分)
二、综合题(本部分9题,共计90分)
16. 图15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
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6分)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
所产生的生态效益。(4分)
17.图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 、 和 。(3分)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分)
(4)酸雨的危害有 。(3分)
18、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10分)
单位(km2)
年份
类型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重度盐渍土
153
425
755
中度盐渍土
133
219
293
轻度盐渍土
952
801
694
合计
1238
1445
1742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6分)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4分)
丨乂‘丫.丨、州1丨抖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
20.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 。 (2分)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1分)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
(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3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4分)
21.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4分)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6分)
22、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10分)
图16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6分)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4分)
23.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产生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
生存和发展的现象。读“土壤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划分可分为大气污染、___ __污染和__ _ __污染等;按分布范围大小可划分为___ __污染、区域性污染和局部性污染等。
(2)将下列要素添人上图相应位置: ①土壤 ②食品 ③水体 ④大气
(3)治理土壤污染,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各种___ __,其次要采取措施增加土壤 ,提高土壤___ __能力。
24.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甲附近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 。该资源丰富的原因
是 。(3分)
(2)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简述对该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3分)
(3)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综合治理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3分)
(4)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1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高二地理答题纸
考试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20分
二、综合题(本部分9题,共计90分)
16. (10分)
(1) ,

。(6分)
(2)
。(4分)
17. (10分)
(1) 、 和 。(3分)
(2) 。(2分)
(3) 。(2分)
(4) 。(3分)
18、(10分)
(1)
。(6分)
( 2)
。(4分)
丨乂‘丫.丨、州1丨抖
19、(10分)
(1)
。(4分)
(2)
。(6分)
20. (10分)
(1) 、 。 (2分)
(2) 。 (1分)
(3) 、 (填图中代号)。 。(3分)
(4)
(4分)
21. (10分)
(1) , 。(4分)
(2)
。(6分)
22、(10分)
(1) ,

。(6分)
(2)
。(4分)
23.(10分)

(1) ___ __、__ _ __; ___ __(3分)
(2)填图(4分)
(3) , , 。(3分)
24.(10分)
(1) 。 。(3分)
(2) 。

(3分)
(3) ,

。(3分)
(4) 。(1分)
画川高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高二地理答案
考试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A
C
A
D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A
A
二、综合题(本部分9题,共计90分)
16【答案】(1)工业废水( 分);生活污水
水质下降( 分);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17答案:(1)化石燃料 无机硫 硫化物
(2)煤炭消费量
(3)降水
(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18答案: (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对两点即可〉
19答案:(10分)(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方案、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管理等方面来考虑。
20答案:(1)c d(2)风力作用 (3)③ ⑤ 土地荒漠化(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解析】结合已学知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即地形落差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不属于共同原因,b不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我国西部由于气候相对干旱,外力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侵蚀;防御洪涝灾害在河流中下游主要措施为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①工程所在区域降水较少,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地区;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分别表现为气候较干旱,地形起伏相对较小(植树造林防治荒漠化)、地形起伏较大,降水较充足(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21、答案:(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9分)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6分)
22【答案】(10分)
(1)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
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23. (10分)
(1)水体 土壤 全球性
(2)A---④ B----① C----③ D----②
(3)土壤污染 容纳 净化
24.(10分)
(1)水能 气侯湿润,降水量大;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各1分,共3分)
(2)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1分)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各1分。共2分)
(3)湿地破坏(1分) 加强湿地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湿地恢复。(任两点给2分)
(4)酸雨(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