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析木镇中心小学和龙凤峪小学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析木镇中心小学和龙凤峪小学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月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7 18:30:59

文档简介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析木镇中心小学和龙凤峪小学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月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2五上·吴中期中)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发生变化。
【答案】不会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由同种材料做成的物品,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会发生变化。
2.(2020五上·广元期中)光是沿    传播的, 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    。
【答案】直线;反射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沿直线传播的,反射是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3.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
【答案】排开的水量
【知识点】浮力
【解析】【解答】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是阿基米德定律。
故答案为:排开的水量。
【分析】本题对排开的水量的概念的考查。
4.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的。
【答案】相同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
【分析】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5.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   进行的。
【答案】直线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6.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   ,他能够把   分解成麦芽糖。
【答案】酶;淀粉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部。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唾液是一种重要的消化液。
7.山脉主要是由   构成的。   是造成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岩石;岩石破碎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山脉是地球陆地面积不足五分之一,它们是地壳大规律的运动的结果,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碎是造成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岩石在温度、流水、生物、大气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地表的岩石造成了破坏,称为风化作用。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2022五上·吴中期中)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靠(  )。
A.根系 B.叶片 C.茎干
【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9.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答案】C
【解析】【解答】通过课堂实验可知,同体积的马铃薯放进同体积的清水中,它浮起来,而放入同体积的盐水中,马铃薯是沉下去,这主要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最重的是浓盐水。
【分析】本题考查同体积物体的比较。
10.(2020五下·龙华期末)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七星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轴是一根虚拟的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因此北极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是不变的。B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如图所示,3种物体在水中状态,属于浮的是(  )。
A.只有①号 B.只有②号 C.只有③号 D.①号和②号
【答案】D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判断材料的沉浮标准,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浮的,如图所示,3种物体在水中状态,属于浮的是@号和图号,所以D符合题意。
12.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的速度就(  )。
A.一样 B.越快 C.越慢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单摆摆动的速度与摆长有关,摆长越短,摆动速度越快;摆长越长,摆动速度越慢。
13.(2023五上·启东期末)大小一样的实心塑料小球和小铁球,放入水里浮的是(  )。
A.塑料小球 B.小铁球 C.两个都能
【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固体的沉浮与物体自身的重量、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放入水中的物体有的沉有的浮。实心塑料小球在水中浮,小铁球在水中沉。
14.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  )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
【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15.萤火虫发的光属于(  )
A.冷光源 B.热光源 C.强光源
【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萤火虫发出的光,是由体内一系列特殊的化学反应引起的,由于它能全部将化学能转换成光能,不产生热量,所以称为冷光源。
16.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不是适应环境表现的例子是(  )
A.北极狐白色的皮毛 B.:人到中老年时头发逐渐变白
C.变色龙的体色随着环境而改变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了刺
【答案】B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现象。人到中老年时头发逐渐变白是人体的生长正常反应,细胞衰老后,细胞中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如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出现白头发。
17.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浮与物体大小关系时,必须使用(  )相同的物体进行研究。
A.颜色 B.轻重 C.大小
【答案】B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样。要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重量的关系,需要改变的变量是物体的重量,但是物体的体积不变。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8.(2021五下·双柏期末)睡眠和体育锻炼可以保护大脑。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保护大脑,适当的睡眠和体育锻炼有利与对大脑的保护
19.我们小学生可以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量并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的反射的认识,科学家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万千米。我们小学生无法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计算地月距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0.火箭喷气产生的与火箭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叫反冲力。(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21.现在,人类已经拥有一个庞大的“机器人家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1958年,美国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从此揭开了人类研制机器人的序幕。现在,人类已经拥有一个庞大的“机器人家族”。科技的发展加快,人类拥有工业机器人、仿人机器人、八脚走路机器人等,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2.(2021五上·广信月考)中游河床上一般堆积许多鹅卵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 上游容易堆积鹅卵石,细沙是很少的,或者说几乎看不到,下游才容易堆积细沙。
23.白纸、黄纸、红纸三种颜色的纸中,白纸反射光的本领最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与热
【解析】【分析】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颜色深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颜色浅物体则相反。所以,白纸、黄纸、红纸三种颜色的纸中,白纸反射光的本领最强。
24.(2020五下·越城期末)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
【答案】正确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等时性原理是指不论摆动幅度(摆角小于5°时)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
25.(2023五上·崇川期末)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26.多穿衣服会使人感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多穿衣服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不容易散热。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不善于导热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散热,因此可以做保温材料。
27.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企鹅适合在寒冷的南极。
【分析】本题考查企鹅生活的环境。
四、连线题。(共10分)
28.请将下列动物特征和对环境适应性作用相连接
蛇的体表有角质谢片 蚯蚓体壁滋润 大象四肢发达 狗嗅觉灵敏 兔子子背有体毛 A、支撑庞大身体 B、对外界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反映 C、防止体内水的散失 D、保温作用 E、进行呼吸
【答案】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蛇的体表有角质谢片是为了防止体内水的散失。蚯蚓体壁滋润为了进行呼吸。大象四肢发达是为了支撑掌庞大身体,狗嗅觉灵敏能够对外界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兔子子背有体毛,具有保温作用。
五、实验探究题。(共12分)
29.为了探究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春天,小明将相同大小、生命力旺盛大豆,种子6粒分别装在甲、乙、丙三个杯子里各两粒进行了如下实验:
种植土壤环境 种植温度环境 发芽情况
甲杯 干燥土壤 有阳光阳台 均没发芽
乙杯 湿润土壤 有阳光阳台 发芽
丙杯 湿润土壤 冰箱 均没发芽
(1)比较甲、乙两只杯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比较乙、丙两只杯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水分
(2)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比较甲、乙两只杯子,改变的条件是水分的有无,在干燥土壤中的种子没有发芽,在湿润土壤中的种子发芽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水分。
(2)比较乙、丙两只杯子,改变的条件是温度,在阳光阳台上的种子发芽了,在冰箱中的种子没有发芽,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的多,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这是因为水桶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因为在水桶在水中受到水向上的浮力,离开水面浮力消失,所以感觉离开水面后比在水中要重得多。
31.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
【答案】这是因为水在0~4℃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也遵循热胀冷缩的原理,但在零下4摄氏度到0摄氏度间存在反常的热缩冷胀现象。冬天水管冻裂是因因为温度较低,出现反常的热缩冷胀现象,水结冰体积变大,使水管冻裂。
32.在夜间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案】不伤害小动物;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知识点】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应该注意:要注意安全。不要惊吓小动物。不能直接触摸、抓举动物。在观察动物时要保持安静,要获得大人同意,观察后把小动物放回原处。不伤害小动物;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1 / 1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析木镇中心小学和龙凤峪小学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月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2五上·吴中期中)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发生变化。
2.(2020五上·广元期中)光是沿    传播的, 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    。
3.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
4.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的。
5.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   进行的。
6.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   ,他能够把   分解成麦芽糖。
7.山脉主要是由   构成的。   是造成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2022五上·吴中期中)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靠(  )。
A.根系 B.叶片 C.茎干
9.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10.(2020五下·龙华期末)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七星
11.如图所示,3种物体在水中状态,属于浮的是(  )。
A.只有①号 B.只有②号 C.只有③号 D.①号和②号
12.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的速度就(  )。
A.一样 B.越快 C.越慢
13.(2023五上·启东期末)大小一样的实心塑料小球和小铁球,放入水里浮的是(  )。
A.塑料小球 B.小铁球 C.两个都能
14.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  )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
15.萤火虫发的光属于(  )
A.冷光源 B.热光源 C.强光源
16.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不是适应环境表现的例子是(  )
A.北极狐白色的皮毛 B.:人到中老年时头发逐渐变白
C.变色龙的体色随着环境而改变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了刺
17.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浮与物体大小关系时,必须使用(  )相同的物体进行研究。
A.颜色 B.轻重 C.大小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8.(2021五下·双柏期末)睡眠和体育锻炼可以保护大脑。 (  )
19.我们小学生可以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量并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
20.火箭喷气产生的与火箭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叫反冲力。(  )
21.现在,人类已经拥有一个庞大的“机器人家族”。(  )
22.(2021五上·广信月考)中游河床上一般堆积许多鹅卵石。(  )
23.白纸、黄纸、红纸三种颜色的纸中,白纸反射光的本领最强。(  )
24.(2020五下·越城期末)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
25.(2023五上·崇川期末)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
26.多穿衣服会使人感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27.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  )
四、连线题。(共10分)
28.请将下列动物特征和对环境适应性作用相连接
蛇的体表有角质谢片 蚯蚓体壁滋润 大象四肢发达 狗嗅觉灵敏 兔子子背有体毛 A、支撑庞大身体 B、对外界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反映 C、防止体内水的散失 D、保温作用 E、进行呼吸
五、实验探究题。(共12分)
29.为了探究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春天,小明将相同大小、生命力旺盛大豆,种子6粒分别装在甲、乙、丙三个杯子里各两粒进行了如下实验:
种植土壤环境 种植温度环境 发芽情况
甲杯 干燥土壤 有阳光阳台 均没发芽
乙杯 湿润土壤 有阳光阳台 发芽
丙杯 湿润土壤 冰箱 均没发芽
(1)比较甲、乙两只杯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比较乙、丙两只杯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的多,这是什么原因
31.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
32.在夜间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不会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由同种材料做成的物品,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会发生变化。
2.【答案】直线;反射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沿直线传播的,反射是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3.【答案】排开的水量
【知识点】浮力
【解析】【解答】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是阿基米德定律。
故答案为:排开的水量。
【分析】本题对排开的水量的概念的考查。
4.【答案】相同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
【分析】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5.【答案】直线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6.【答案】酶;淀粉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部。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唾液是一种重要的消化液。
7.【答案】岩石;岩石破碎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山脉是地球陆地面积不足五分之一,它们是地壳大规律的运动的结果,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碎是造成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岩石在温度、流水、生物、大气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地表的岩石造成了破坏,称为风化作用。
8.【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9.【答案】C
【解析】【解答】通过课堂实验可知,同体积的马铃薯放进同体积的清水中,它浮起来,而放入同体积的盐水中,马铃薯是沉下去,这主要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最重的是浓盐水。
【分析】本题考查同体积物体的比较。
10.【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轴是一根虚拟的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因此北极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是不变的。B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D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判断材料的沉浮标准,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浮的,如图所示,3种物体在水中状态,属于浮的是@号和图号,所以D符合题意。
12.【答案】C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单摆摆动的速度与摆长有关,摆长越短,摆动速度越快;摆长越长,摆动速度越慢。
13.【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固体的沉浮与物体自身的重量、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放入水中的物体有的沉有的浮。实心塑料小球在水中浮,小铁球在水中沉。
14.【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15.【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萤火虫发出的光,是由体内一系列特殊的化学反应引起的,由于它能全部将化学能转换成光能,不产生热量,所以称为冷光源。
16.【答案】B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现象。人到中老年时头发逐渐变白是人体的生长正常反应,细胞衰老后,细胞中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如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出现白头发。
17.【答案】B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样。要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重量的关系,需要改变的变量是物体的重量,但是物体的体积不变。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保护大脑,适当的睡眠和体育锻炼有利与对大脑的保护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的反射的认识,科学家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万千米。我们小学生无法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计算地月距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1958年,美国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从此揭开了人类研制机器人的序幕。现在,人类已经拥有一个庞大的“机器人家族”。科技的发展加快,人类拥有工业机器人、仿人机器人、八脚走路机器人等,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 上游容易堆积鹅卵石,细沙是很少的,或者说几乎看不到,下游才容易堆积细沙。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与热
【解析】【分析】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颜色深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颜色浅物体则相反。所以,白纸、黄纸、红纸三种颜色的纸中,白纸反射光的本领最强。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等时性原理是指不论摆动幅度(摆角小于5°时)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多穿衣服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不容易散热。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不善于导热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散热,因此可以做保温材料。
2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企鹅适合在寒冷的南极。
【分析】本题考查企鹅生活的环境。
28.【答案】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蛇的体表有角质谢片是为了防止体内水的散失。蚯蚓体壁滋润为了进行呼吸。大象四肢发达是为了支撑掌庞大身体,狗嗅觉灵敏能够对外界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兔子子背有体毛,具有保温作用。
29.【答案】(1)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水分
(2)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比较甲、乙两只杯子,改变的条件是水分的有无,在干燥土壤中的种子没有发芽,在湿润土壤中的种子发芽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水分。
(2)比较乙、丙两只杯子,改变的条件是温度,在阳光阳台上的种子发芽了,在冰箱中的种子没有发芽,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30.【答案】这是因为水桶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因为在水桶在水中受到水向上的浮力,离开水面浮力消失,所以感觉离开水面后比在水中要重得多。
31.【答案】这是因为水在0~4℃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也遵循热胀冷缩的原理,但在零下4摄氏度到0摄氏度间存在反常的热缩冷胀现象。冬天水管冻裂是因因为温度较低,出现反常的热缩冷胀现象,水结冰体积变大,使水管冻裂。
32.【答案】不伤害小动物;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知识点】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应该注意:要注意安全。不要惊吓小动物。不能直接触摸、抓举动物。在观察动物时要保持安静,要获得大人同意,观察后把小动物放回原处。不伤害小动物;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