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陕西中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陕西中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7 20: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
导入
初中生活中哪些老师和同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语文课本中有一批性格鲜明的文学形象,请同学们谈谈你记得哪些人物形象,为什么?
导入
花木兰
勤劳善良
坚毅勇敢
深明大义
淡泊名利
导入
诸葛亮
赤胆忠心
足智多谋
料事如神
学识渊博
导入
孔乙己
穷酸迂腐
自欺欺人
自命清高
骄傲自负
导入
理解形象,厘清考点
人物形象 特征描述
外在
内在
身份(社会地位)
地位(家庭环境)
经历(人生阅历)
性格(教养)
气质
心理
直击考场,真题回顾。
年份 分值 篇目 文体 问题呈现 考察知识点
2023 16 母亲的橙皮 散文 11.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2.文章以“母亲的橙皮”作标题有何妙处 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3.文中写“三弟偷吃橙皮”一事有哪些作用 (4分) 14.为什么“母亲的橙皮,昨天很香,今天很腻” 请根据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分析人物形象
标题的作用
分析故事情节
理解句子含义
2019 16 新官上任 小说 4.夏冰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小说多次写到雪,有何作用 (3分) 6.小说结尾尚主任感叹“教训太深刻了”,请简要回答尚主任收到了哪些深刻教训。(3分) 7.本文善用对比手法,请找出三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分析人物形象
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内容
赏析写作手法
直击考场,真题回顾。
年份 分值 篇目 文体 问题呈现 考察知识点
2020 16 古榕酒香飘 卢涛 小说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5.标“古榕酒香明”中“酒香飘”三字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3分》 6.小说塑造阿九这个形象有何用意 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7.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明节,阿九和小篮子又来到才叔的墓前。请你代阿九写一段话,表达对才叔的思念与崇敬之情。要求:结合小说内容,突出人物品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100字。(5分) 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标题的作用
分析次要人物作用
2021 15 艾叶又飘香 余雪云 散文 4.请简要回答第二自然段中的童谣有何作用。(3分) 5.文中划线句在细节描写和修手法上富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6.有人认为,文中三处括号中的内容太啰嗦,应该删除,你怎么看 请说明理由。(4分) 7.本文标题为“艾叶又飘香”,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写了与艾叶无关的内容,是否文不对题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分析并理解文章主旨段落的作用
细节描写和修辞的作用
理解文章内容标题的作用。
直击考场,真题回顾。
年份 分值 篇目 文体 问题呈现 考察知识点
2022 15 《中学生阅读》 高中版 小说 4.罗大地是好学生,他具有哪些良好的品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5.为什么大地接过花盆时,心里会涌进一束温暖的光,似乎找回了久违的激动和兴奋 (3分) 6.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何作用 请根据文章简要回答。(4分) 7.如果给本文拟一个题目,你认为下列两个题目哪个更好 请结合文本说明选择的理由。(4分) 题目一:对对红 题目二:兄弟情 分析人物形象筛选信息段落的作用
拟题的作用
直击考场,真题回顾。
年份 问题呈现 考察知识点
2018 分析人物形象 标题的作用 分析故事情节 理解句子含义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4次)
标题的含义、作用拟题的能力(4次)
句子的含义、句子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技巧(3次)
分析情节的作用(2次)
理解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2次)
景物描写的作用
赏析写作手法语段的作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感悟体验)
2019 分析人物形象 赏析写作手法 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内容 2020 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标题的作用 分析次要人物作用 2021 分析并理解文章主旨段落的作用 细节描写和修辞的作用 理解文章内容标题的作用。 2023 分析人物形象 拟题的作用 筛选信息段落的作用 梳理总结,常见提问
一、经典设问
二、变式设问
1.说说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和理解。
2.文中**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1.请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梳理总结,常见提问
三、新考法,拓展式设问
[图片][图片]
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想要解答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回归教材分析作家们是如何来写人物的,从而归纳出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以下给出的语段,小组合作分析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完成表格。
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人物描写 描写对象 描写方法 人物形象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相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人名)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勤劳质朴
生活困苦
麻木迟钝
愚昧落后
中年闰土
孔乙己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自欺自人
自命清高
迂腐不堪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人物描写 描写对象 描写方法 人物形象
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 前方是什么样子 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擦退一个少年的心思。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轨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轨,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运用正面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杜小康
心理描写
胆小懦弱
对未来迷茫而又向往
《背影》父亲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关爱儿子
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我们再来寻找作家刻画人物形象的第二把钥匙,请同学们阅读《阿长与山海经》。
思考: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阿长名字的由来。②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③阿长的睡相。④春节的古怪仪式。⑤阿长一肚子烦琐的道理。⑥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⑦阿长谋害“我”的隐鼠。⑧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切希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又心地善良,疼爱孩子。
在具体事例中来塑造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塑造人物呢?阅读以下材料并思考。
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地把世界上。 ——《骆驼祥子》
以景烘托人物心情和性格。
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 好吃懒做 。 ——《孔乙己》
以他人之口烘托人物性格。
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
每当我想到这位种树的老人,靠一个人的体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不禁叹服人的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一件事,需要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普通牧羊人油然升起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能做到的事。--《植树的牧羊人》
通过议论、抒情点明人物性格。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
正面描写(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外貌)
重点事例(结合具体事例抓住人物主要形象。)
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其他人的评价)
抒情议论(直接点明人物性格特点或表明作者情感态度。)
技法指导
一、区分两个题型
二、掌握一种格式
文章通过......事件/描写等,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1.简要概括人物形象。
2.结合原文分析人物形象。
技法指导
三、注意三个要点
1.用二字或四字成语概括人物性格品质。
2.一个示例对应一个形象特征(一事一特征)。
3.至少答三点(主要形象)。
词汇积累,“常见人物形象”
人物精神类常用词
【正面】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志存高远、知恩图报、乐于助人……
【反面】贪图享乐、拈轻怕重、自私自利、爱慕虚荣……
词汇积累,“常见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类常用词
【正面】真诚善良、温柔沉静、通情达理、聪明伶俐、天真可爱、懂事能干、沉稳果断、开朗自信、勤劳朴实、幽默风趣………
【反面】胆小怯懦、粗鲁莽撞、饶舌多事、骄横霸道、狂妄自大、奸诈多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
学以致用,随堂演练
父亲的财富
①我的父亲最初是一名乡村教师。1966年他从镇中学初中毕业,没钱读高中,只好回到村小学当代课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他已经28岁了,也想考大学,可是没念过高中,他就想办法请读过高中的同学教他功课,竟然就考上了。他在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了三年,拿到了大专文凭。被分配到镇中学教书。这是一所完中注,他大概觉得知识不够用,又报了师范学院的函授本科班,由此完成了从初中生到本科生的转变。
②由于自己坎坷的求学经历,父亲分外重视对我的教育。父亲给我订阅了启蒙读物,每一期新书来了,他都会骑上好几里地,到镇上的邮政所去拿。到镇中学后,父亲教的班级里订了好几本杂志,左上角用锥子钻个洞,用纳鞋底的白线或红塑料绳穿上,挂在教室后墙上。我常偷偷淄进去,趴在最后一排的条凳上翻看。幼学如漆,那些鲜活的角色、炽烈的情感、风起云涌的时代,跌宕起伏的人生,极大地影响了我。
学以致用,随堂演练
③我在镇上读完小学,父亲也调进县城,我们全家迁到了县城。和后来的若干次变动一样,看似羸弱内敛的父亲总能在命运的转角,精准地设计自己的未来。他更加勤奋地工作,我在半夜醒来,时常看到他枯坐在写字台前,跟前一堆摊开的讲义,或静默,或沉吟,或奋笔疾书,或抓耳挠腮。为了督促学生晨读,他一大早就骑车走街串巷,一家家敲学生家的门窗。在强手如林的县中他很快站稳了脚跟,成为带高三毕业班的不二人选。
④唯一让我父亲感到力不从心的,大概就是我的学习。那时我迷恋上了练习武功和踢足球,根本无心向学。教工子女多优秀,我却是例外,自尊心极强的父亲很是难堪,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他曾用红色圆珠笔给我写过一封长信,衬着从作文簿子上撕下的纸,正反面都写满,足有四五页,压在我的书桌上。时隔多年,我已经想不起这封信的内容,我只记得看到信的那一刻,自己如被子弹击中。
学以致用,随堂演练
⑤后来,我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接着读了研究生,拿到了律师执照。我像一只候鸟,有了自己新的栖息地,除了每年寒署迁徙的短暂碰面,和父亲渐行渐远。大四冬天的一个深夜,我早已入睡,突然有人敲宿舍门,打开门,竟然是父亲,裹抉进一身北方隆冬的寒意。为了能把公务员考试的报名表及时送到我手中,他一大早从县城坐车到上海,连夜坐飞机到北京,再从机场拼车,赶到昌平已是下半夜。研二的夏天,他和母亲一起到学院看我,从裤腰上抽下牛皮带,神秘地对我一笑,原来皮带内侧还缝着小口袋。他缓缓打开拉链,从里往外取出我的学费,都是一小叠一小叠的纸币,有100元的,有50元的,叠得整整齐齐。
⑥2007年我回到地方上工作,父亲也退休了,却不安分起来。他说:“我这样的资深中学高级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在家给你带孩子是浪费啊。”他拿着简历和一堆应届大学生挤在一起应聘到处面试,乐此不疲。后来在一些学校当老师,每天像年轻教师一样,守在班级里,一直忙到熄灯。
学以致用,随堂演练
⑦父亲走的那一天清晨,我从病房里爬起身来,轻手轻脚折叠好躺椅,扭头一看,父亲正安静地看着我。我乐观地认为,他能坚持到我下班到家。我走过去轻轻握住父亲的手:爸爸,我上班去了啊。他用眼睛看着我,不说话。事实上他早已说不了话。走到床尾,我又回过头去,冲他摆了摆手:你要等我回来啊。父亲躺在那里,平静地看着我,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⑧在父亲去世近十年后的今天,我仔细盘点他留给我的遗产,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很富有。我一直有个信条“不要让别人后悔遇见你”这就是骨子里流淌着不屈和勤奋的父亲留给我最珍贵的财富。 (刊载于2022.6.10有删减)
学以致用,随堂演练
问:一个好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结合下列链接材料,分析本文与材料中的父亲形象有何不同?
答:本文中的父亲:①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从一个初中生变成了本科生,从乡村教师变成了高级教师。
②疼爱孩子,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给“我”买启蒙读物,长途奔波给“我”送报名表。
材料中的父亲:①有极强的艺术鉴赏力,在信中与傅聪讨论音乐;
②善于引导、谦逊好学。主动给儿子长篇累牍的写信并以此激发儿子感想,想从儿子身上学习并传布给其他青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