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23 21:14:05

文档简介

潘集区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24 25
得 分
一、单项选择。(20 x 2分 =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新唐书》的选举志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这表明: ( )
A、隋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 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开创殿试和武举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根据史料记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这里的“上“指的是:(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汉武帝
4、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她改国号为周 B、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
C、她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D、她减轻了人民负担并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5、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
清明上河图 交子 货郎图 市舶司遗址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6、据史料记载,当时汴梁城中有五十多家“瓦子”,人们喜闻乐见的相扑、傀儡、影戏、杂技等表演,应有尽有。这段材料反映了宋朝:( )
A、商品经济发达 B、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C、经济中心南移 D、对外贸易繁荣
7、唐太宗把一位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公主和赞普分别是:( )
A、金城公主,松赞干布 B、金城公主,尺带珠丹
C、文成公主,尺带珠丹 D、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8、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奇葩,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下列能够反映唐朝对外交往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C、故人西去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泪涕满衣裳。
9、小军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其中不属于中外文化交流主题的是:( )
A、 B、 C、 D、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文成公主入藏 遣唐使
10、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造型美观。它是由哪朝的谁主持建造的?( )
A、春秋,孙叔敖 B、唐朝,李春 C、宋朝,张择端 D、隋朝,李春
11、下列遗迹、遗址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唐招提寺 B、敦煌壁画 C、大昭寺 D、大明宫含元殿
12、我国两宋时期,是政权并立的时代,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说话正确的有( )
①南宋向金称臣 ②北宋给辽岁币 ③结束了辽宋之间战争,边境出现了和平稳定的局
面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 ② ③ B、 ① ③ ④ C、① ② ④ D、 ② ③ ④
14、我国宋代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当时什么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 )
A、太湖流域 B、黄河流域 C、成都平原 D、华北平原
1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节日气氛?( )
A、唐朝,春节 B、宋代,元宵节 C、宋代,春节 D、唐代,中秋节
16、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在南宋时期完成。下列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南方战乱较少 B、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
C、江南地区自然条件适合农业发展 D、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17、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蒙古混战,建立蒙古国政权的历史人物是(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冒顿单于 D、松赞干布
18、2015年中新社休斯敦4月11日电 ,由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杂·单增曲扎率领的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7日至11日展开访美行程,访美期间,代表团强调,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西藏正式归中央管辖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9、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去勾栏院欣赏各种表演 B、除夕夜,挂年画,贴桃符。
C、研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D、诵读李白、杜甫的诗歌作品
20、元世祖令人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从杭州直通大都。元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是( )
A、为了巩固政权 B、为了南水北调 C、为了南粮北运 D、为了交通便利
二、组合列举。(21题6分,22题6分,共12分)
2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英雄人物的推动。根据语句的提示,写出他是谁?。
(1)他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后来被“莫须有”罪名杀害。
他是 。
(2)他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是 。
(3)他不怕权贵,敢于直谏,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被太宗称为“知得失的镜子”。他是 。
22、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分裂和动荡,但是和平发展总是历史发展的主线。根据提示,填写正确内容。
(1)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他统治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这一时期的统治被称为 。
(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
(3)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 制度。
三、辨别改错。(5 x 2分 = 10分)
23、辨别下列史实正误,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在【 】内打X并改正。
【 】(1)、隋炀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 】(2)、宋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3)、我国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4)、“邸店如云屯”形容的是宋代旅店业的兴旺。
【 】(5)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成吉思汗时期来到中国,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四、材料分析。(24题12分,25题12分,共2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
材料一中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指的是在我国哪朝开创的什么考试制度?(4分)
材料二说明这种考试制度中,哪一科的考试最为重要?中了这一科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4分)
(3)唐朝时期对这种制度进行了完善,请你说出两位皇帝对这种制度的完善措施。(4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历史上出现了各民族的分裂和统一,但是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尺带珠丹
材料二、“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元末诗句
(1)唐太宗时期因为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而被各民族共同尊为“天可汗”?(2分)
(2)材料一中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和哪一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举两例说明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史实。(6分)
(3)依据材料二,我国历史上各民族融合在哪个朝代达到高潮?其典型代表就是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4分)
五、活动与探究。(14分)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不间断。我国隋唐宋元时期,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政治篇:1、隋朝结束了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的再次统一,为隋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隋朝是哪一年由谁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而完成统一的?(2分)
经济篇:2、唐朝农民在农业上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了 ,还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 ,极大地促进了唐朝的农业发展。(2分)
文化篇:3、唐朝文化我在我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期间出现的“诗圣”和“画圣”分别是谁?列举他们的作品各一件。(4分)
对外交往篇:4、太宗时期,哪位高僧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带回大量经书回到长安?他以亲身见闻写成了哪一部书,成为研究佛学的重要典籍?(4分)
启示篇: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准 考 号------------
班级潘集区2014---2015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20 x 2分 =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D A B D B C D C C D A C D A C C C
二、组合列举。(21题6分,22题6分,共12分)
21、(1)岳飞 ;(2)文天祥;(3)魏征 。(6分)
22、① 贞观之治;② 唐人;③ 行省制度。(6分)
三、辨别改错。(5 x 2分 = 10 分。)
23、【X】(1)、把长安改为洛阳;
【X】(2)、把宋朝改为唐朝;
【X】(3)、把南宋改为北宋;
【√】
【X】(5)把成吉思汗改为忽必烈或者元世祖。
四、材料分析。(24题12分,25题12分,共24分)
24、(1)隋朝的科举制(4分) (2)进士科;状元. (4分)
(3)唐太宗时期,扩充国学规模,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武则天时期,创建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期,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5、(1)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
(2)吐蕃;(2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4分)
(3)元朝;回族。(4分)
五、活动与探究。(14分)
1、589年,隋文帝或者杨坚。(2分) 2、曲辕犁;筒车(2分)
3、诗圣杜甫,作品“三吏”“三别”;画圣吴道子,作品《送子天王图》(其他作品也可。4分) 4、玄奘;《大唐西域记》(4分)
5、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先进科技;重视文化教育;坚持改革开放,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