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7 19:5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泰姬陵
同学们,《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要去哪里取真经呢?他们信奉的是什么教派,该教派是如何产生的呢?
目标1:结合教材,对比古今印度地图,了解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文明的发源地;
目标2:联系所学,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同之处及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目标3:绘制时间轴,简述印度文明兴起、强盛、衰落的过程;
目标4:识记印度种姓的内容与等级特点,并分析其影响;(重点、难点)
目标5:从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等方面,分析佛教迅速发展和传播的原因。
(难点)
任务一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对比古今印度地图,了解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文明的发源地
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古代印度
现代印度
任务二
【合作探究】观察地图,联系所学,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同之处及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中国 埃及 西亚 印度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相同之处 影响 黄河、长江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
恒河
大河流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宜于农耕
最早出现农业,农业发达;最早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使亚非成为最早出现统一国家的地区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发源及相同之处、影响
任务三
【合作探究】绘制时间轴,简述印度文明兴起、强盛、衰落的过程;
公元前23世纪(前2200年)
公元前18世纪(前1700年)
哈拉巴
公元前1500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324年
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入侵
佛教创立
孔雀王朝
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早期文明衰亡
公元前187年
阿育王
南京大报恩寺阿育王塔
外族入侵
材料二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
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
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
1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
材料一
这一等级制度是什么?
【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
分哪些等级,职责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任务四
梵天
祭司贵族,第一等级;掌管祭祀
军事贵族括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二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能力
被征服者,第四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手工业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第三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嘴—婆罗门
手—刹帝利
腿—吠舍
脚—首陀罗
2.阅读教材说出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并思考分析其对印度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种姓界限森严
种姓职业世袭
种姓实行内婚
特点
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使社会四分五裂,人民之间缺乏团结。在历史上,为异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把生产限制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
任务五
【合作探究】从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等方面,分析佛教迅速发展和传播的原因。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后被称为释伽牟尼)创立佛教
早期佛教承认种姓制,但是不信奉婆罗门的神,尤其反对婆罗门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因此得到刹帝利和一些吠舍富人的支持,也符合印度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教人消灭欲望,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这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动人民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它所宣扬的“忍耐顺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因此被统治者所接受,并大力提倡。
社会基础:
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统治者拥护:
原因
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
中亚
中国
锡兰
朝鲜
日本
越南
东南亚
佛教传播路线
想一想: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石窟有哪些?佛教是何时传入中国的,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什么?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白马寺
西汉传入中国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古印度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产生了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印度文明。在这里产生了种姓制度、佛教。种姓制度界线森严,对当今印度社会仍然产生消极影响。佛教成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分别被列为国教。
A层题选择题
1.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它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 ③种姓制度 ④《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首陀罗 D. 吠舍
3.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
A. 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B. 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 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巡视 D. 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4..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 C.真主安拉D. 宙斯神
A
B
C
A
B层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他(指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制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摩奴法典》
1.这部法典出自古代哪个国家?反映了社会上什么制度?
2.这部法典有关规定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中提到的人各属于哪些阶级?
3.宣传造物主用不同部分造出不同的人,其目的是什么?、
4.图中的文化遗产反映了那一宗教在我国的繁盛?这一宗教发源于何地?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其中,婆罗门、刹帝利是奴隶主统治阶级,吠舍、首陀罗是被统治阶级。
其目的是使种姓制度蒙上神圣的色彩,
麻痹和欺骗人们。
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
作业
课后自行观看影片《孔雀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