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7 20:0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现代史综述
至今
新时代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中国70年的历史,概括起来说,就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新时代,是在中华大地耸立的三座历史丰碑。
【新课导入】
政: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军: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
经: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政治前提
巩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单元主题学习】
1840
近代史
1949
e7d195523061f1c08d347f6bf0421bdacd46f3c1815d51b81E1CE79090F8942429A56C6AE2B3163BABA1A3FCE285BEC4FF43A5085572A94AD2C0A17AE448F24FA68DD62479D8C0666FEB6710638384D2ED817A4F5797E348120401150202850A8BF3373ABAD8C7434B37847E280E7C25EF616C06741173630B4625D86D09155E64080C154F72C842B791D99B6CECB8AA
1956底
1966
1976
1978
过渡时期
新中国成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
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两年徘徊时期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三大改造完成,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现代史的时间分期
【时空观念】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 抗美援朝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今)
【单元主题学习】
By Yushen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抗美援朝
第3课——土地改革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各国成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
【温故知新】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刚结束,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想一想:“进京赶考”的背景是什么?
背景:国民党政权垮台,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一.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任务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第一届政协基本概况。
背景 时间 地点
中心议题 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意义 国民党政权垮台,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1949年9月
北平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共同纲领》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首都:北京
国旗:五星红旗
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纪年法:公元纪年法
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建立;
②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1课
44%
26%
30%
中共党派
工农代表与无党派民主人士
民主党派
陈嘉庚
国外华侨民主人士代表
丁玲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
范文澜
中华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
代表
罗荣桓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代表
宦乡
自由职业界
民主人士
代表
廖承志
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
代表
吴耀宗
宗教界人士
代表
张冲
国内少数民族代表
朱道平
各解放区
农民团体
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代表性、民主性,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所示图片和表格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什么特征?
国 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组织原则: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实行民主集中制
权力机构:暂代全国人大职能(1949-1954)
【知识链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国家标志、纪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5、内容
(1)通过—
(2)选举—
(3)确定—
(4)建立—
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作用:临时宪法
主席:
副主席: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首都:北京
代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国旗:五星红旗
国徽
纪年:公元纪年
红色代表革命
黄色代表光明
中国共产党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红色代表革命
黄色代表光明
中国共产党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你知道国旗上五颗星象征着什么吗?大星星代表什么?四颗小星星代表什么?
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一面五星红旗
情境思考
合作探究
一、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6年
解放战争开始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46—1949三年解放战争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49民主革命时期
合作探究
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在天安门广场上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虎门销烟
五四运动
抗日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
【知识拓展】
职能: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选举权和决议权.
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意义:
①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备;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1、时间:
1949.10.1
2、地点:
天安门广场
3、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庆典流程:
政务院总理
兼外交部长
人民革命军事
委员会主席
中央人民政
府秘书长
中国人民解
放军总司令
宣告→升国旗→礼炮→阅兵式→群众游行
探究:开国大典下午3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知道为什么吗?
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即从1921至1949。
54门礼炮是指当时中国的54个民族,象征的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也有说是纪念五四运动。
54门礼炮齐鸣28响
二.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材料:“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研读
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在何处?
旧中国 新中国
(建国初)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命运 贫穷落后 任人宰割
人民命运 受奴役受压迫
新民主主义社会
独立自主
当家做主
探究:新中国的成立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
开国大典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天安门结束于天安门。——周恩来
旧中国 新中国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命运 贫穷落后,任人宰割
人民命运 受奴役受压迫
新民主主义社会
独立自主
当家做主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思考:新中国“新”在何处?
阅读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今天出现了第一次的中国人民的统一。人民自己成了中国土地上的主人,而反动派在中国的统治就从此永远不可挽回地被推翻了。中国人民所消灭的敌人既然是由美国政府所武装,那么就可以完全确定:中国人民不但对国内敌人取得了胜利,同时也对国外敌人即美国的帝国主义干涉者取得了胜利。
——周恩来《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
材料研读
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第1课
阅读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它与一切爱好自由和平的民众,包括苏联以及所有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一起对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破除他们的阴谋与挑拨,以盟友的形式,为世界和平斗争。
——齐鹏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研读
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4.意义:
(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
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4)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帝国主 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社会性质改变
国内
国际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二.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1、时间:
1951
2、人物:
班禅确吉坚赞、阿沛 阿旺晋美
3、文件: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4、方式:
和平解放
5、意义:
标志祖国大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朱德、李济深、周恩来等到北京车站迎接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
1951年5月24日,毛泽东在北京设宴款待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和阿沛 阿旺晋美
三、巩固新中国——西藏和平解放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修唐蕃会盟碑。
唐朝
元朝
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清朝时
1951年
1965年
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自治区成立
现在有人要搞西藏“独立”,谈谈你对藏独分子分裂祖国行为的看法?并用史实说明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巩固新中国——西藏和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建立标志)
巩固新中国:西藏和平解放(政治)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课 堂 小 结
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西藏和平解放
开国大典
意义: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召开: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开国大典盛况: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开始,举行开国大典、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开辟新纪元,推翻三座大山,壮大社会主义力量
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新中国成立后,西藏状况堪忧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内容:通过《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委员会;确定首都、代国歌和国旗;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概况: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1949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中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人民政协开幕,毛泽东主席宣布会议任务》。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
A.调节国共两党冲突 B.开展军事斗争
C.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D.进行工业化建设
c
课堂反馈
2.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
A.电影作品情景演绎 B.开国大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新闻评论 D.相关文学艺术作品
b
课堂反馈
3.宋庆龄曾感慨:“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不是为了装饰点缀,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这说明,新中国成立( )
A.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
B.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响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地位
a
课堂反馈
4.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某学校举行了参观“西藏和平解放史”并在寄语墙上留言的活动。下列最适合写在寄语墙上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祖国大陆获统一,各族实现大团结
C.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
课堂反馈
5.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
课堂反馈
6.194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某一活动现场直播道:“国旗已经升到旗杆的顶尖,开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风招展。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大地上。”播音中“新的时代”始于(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课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