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察微纠错,锤炼人生(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察微纠错,锤炼人生(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7 21:2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察微纠错,锤炼人生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开车往往离不开导航,汽车导航里有这几句话:“您已偏离路线,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合适的位置选择掉头!”这些话不仅对开车有用,对人生也有非常深刻的启迪。在偏离路线时,有的人在合适的位置选择掉头,有的人重新规划路线,还有的人犹豫不决,无所适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行驶在海面上的帆船,会根据风向或风浪的状态来调整自己,以达到最佳的航行状态。其实,人生也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不确定中会有平坦,也会有崎岖,所以无法设定未来的方向,只能着力实现当下的目标。
也有人认为,没有航向的帆船很难抵达彼岸,无论是风正潮平时,还是风急浪高日,都应锁定正确的方向,因为迷惘的人生不会有价值。
综合上述材料,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在共青团成立百年之际,结合自身实际,请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学者、翻译家叶廷芳曾说:“若无法置身洪流外,要在激流中生存并前行。”
元朝诗人张养浩有言:“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卢梭:当我们只遇到逆风行舟的时候,我们调整航向迂回行驶就可以了;但是,当海上波涛汹涌,而我们想停在原地的时候,那就要抛锚。
在人生的很多重要时刻,我们都可能面临各种“洪流”。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是条航船/让风留给帆/方向留给舵/船长站的位置/留给我
在生活的海洋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引领自己的人生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你,准备好了吗?
请阅读材料,以“做自己的船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
1.例文:
察微纠错,锤炼人生
人们开车往往离不开导航,汽车导航软件里经常三句提示语:“您已偏离路线”“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合适的位置选择掉头”。三句提示语不仅适用于开车出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也有很大启示。我认为,在人生中我们要善于察微纠错,锤炼人生。
不经历九曲百回的调整,无以有江河“盈科填穴而行”汇入大海的恢弘;不经历千磨万击的锤打,无以成璀璨坚实的金石之质;一篇作品不经万般推敲修改,更何谈严谨创新之作?人的一生不反复审察自身的缺陷,又哪来的济世立足之根本?
《咬文嚼字》杂志行如其名,在当代名家作品中察微纠错,消除作品中的谬误。这是对创作的尊重,它以一种严正的姿态告诉我们,人生亦当时刻不忘发现自己的错误,改造自我,在弥补与自省中锤炼人生。
胡适,一个在思想界、文学界影响深远的人物,少年的他也曾有过懵懂与迷茫,一次生病入院,闲暇看书之时,他被书中世界的沧桑厚重深深吸引,并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干枯与苍白。这是一种让他看清自己的觉悟,是让他抛弃过去的自己、迎来新生的心灵超越。看到自身缺陷的胡适从此焕然一新,一本本《胡适日记》记载着他挣脱枷锁、客观审视自我的每一个脚印,他大踏步地走入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他正是在不断的自省中,改造自我,寻找人生方向。
倘若昔日的他执着于自己幼稚的世界,其眼中必定不会有一个清晰的自我,其心灵也将永远干枯与苍白,更何来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那个“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胡适之
有瑕疵的人生不会苍白,知错不改的人生才是真正的遗憾。子辛自恃其力,桀纣自恃其才,高莽自恃其智,卢杞自恃其狡,智伯自恃其疆,他们的才能成为了他们认清自我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缺陷在他们身上扩散蔓延,自己却从未清醒。正如莎士比亚之言:“我们往往因才能掩住了真实的自我,反不如缺陷对我们有益。”要想客观地认清自己,寻找自己的缺陷,就应“闻过喜,闻誉恐”,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以开诚大度的姿态接纳别人的逆耳忠言,改造自我,锤炼人生。
面对人生中暴露出的问题,严谨地审视,客观地纠正,严格地要求,绝不可沉醉在一个完全隔绝的自我中。这是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也是自己实现超越的契机。不放过自身的每个细节,察微纠错,方能锤炼精彩人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引出汽车导航中的两句话,即“您已偏离路线,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合适的位置选择掉头!”第二层综述这两句话的作用和意义,重点是对人生的联系;第三层描述人们在偏离路线时的不同选择。
根据命题材料的具体语境,审题立意时应该重点突出对人生的启示意义,那就是“当您偏离路线时,您应该在合适的位置选择掉头”,或按重新规划的路线行走,而不是“犹豫不决,无所适从”。所以,写作时要尽可能结合自己的人生实际或社会实际,写出真切的感受与体验,如导航的路线恰如人生的道路,把握好方向才会成为人生的赢家,开始要着重探讨如何规划好人生航向,并抓住时机及时修正与调整。可进一步拓宽联想和思考,挖掘社会与人生的丰富意蕴。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及时掉头莫犹豫,规划好人生航向”。然后展开论述,一是阐述人生航向的重要性,正确的人生航向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减少迷茫和徘徊。二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勇敢地掉头寻找新方向。三是如何规划好人生航向,要设定明确、可实现的目标,同时也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调整与修正。最后重申论点,强调在规划好人生航向的同时,也要敢于抓住时机掉头。
立意:
1.善于适时规划,走好人生路。
2.规划人生,善于应变。
3.纠错是社会的必修课。
4.及时掉头莫犹豫,规划好人生航向。
2.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两段文字,这两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方向”。第一段中以航船为例,说明要想达到最佳的航行状态需要适时调整方向,由此引出人生,人生也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当没有办法设定未来方向的时候要着力实现当下的目标;第二段中同样由航船为例,指出方向对航船的指引作用,没有正确的方向,航船很大抵达彼岸,同样人生也是如此,需要正确的有价值的方向的指引,我们才不会迷惘,才不会误入歧途。考生写作的时候需要以“方向”为论题,可以综合两则材料,也可以侧重其一。
写作要求部分限定了考生的身份,“当代青年”;明确了写作的情境,“共青团成立百年之际”,要求考生结合自身实际来谈感悟和思考。
行文构思上,可以先概述分析材料,引出“方向”这一话题,分析“方向”之于航船的意义,并过渡到人生,如“航船如此,人生亦如此”,由此引出观点,如“在共青团成立百年之际(情境),当代青年,应该确立好自己的正确的人生方向、目标”;接着可以从个人角度来谈“方向”对于个人成长的指引作用,再从国家层面来谈“方向”的价值;然后联系当代青年的身份,指出当代青年应如何去做,如“应锁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因为迷惘的人生不会有价值”“应锁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因为就像没有航向的帆船很难抵达彼岸”“人生确实充满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不能不设定未来的方向”“不管遇到什么风向、风浪,是平坦还是崎岖,人生方向、目标都不应该改变,因为不确定性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应该自信,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当然,前进路上,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我们的状态、姿态,以期沿着既定的人生方向,实现人生目标。这不但是一种战略,而且是一种智慧”;最后发出呼吁。
立意:
1.人生航船需要导航仪。
2.把握航向,乘风破浪。
3.适时调整方向,方能走得更远。
3.例文:
中流击水,创造未来
人生未必事事称心如意,常常会在洪流中浮沉。激流勇进,进退有度,才可获精彩人生。
面对洪流主动出击,磨砺身心。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会经历无数的坎坷与波折,在困境之中努力拼搏,才可以看到未来的曙光。我们似船只,于洪流中颠簸,在前进途中会产生放弃的想法,以此来干扰我们,但我们若是主动出击,不放弃抗争与希望,身心得到磨砺,胜利的果实也将属于我们。正如陈芳明《受伤的芦苇》中所言,“芦苇受创,却不凋零”,把人比做芦苇,让我们看到的是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绽放异彩,展现的是顽强的意志。鲁迅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要明白甘于现状,不愿做出改变的人无法取得成就,面对困境要勇于挑战,激流勇进,于逆境中前行。
面对洪流进退有度,创造价值。一个人在逐梦的路上必然会遇到百般阻挠,亦进亦退,都要有合适的尺度,过度的后退会让我们的志气消退,失却拼搏之力。同样,过度的前进会让我们的思想狂妄,失去纯真之心。在当下的新时代,青年人在人生与时代的激流中常陷入进退两难的焦虑与困境之中,进与退拿捏不定。所以我们要有进退有度的胸怀和智慧,要以本心的坚守作为最坚固的地基,才可取万物之精华而去其糟粕。有所取舍,方能行远,众人都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但若是本心涣散,必定难成大器,更不用说人生价值的实现了。《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拒绝妥协,选择了直面大浪,勇斗鲨鱼,这是他的“进”;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挑衅,选择“隐车避匿”,这是他的“退”:在“进,”中,老渔夫的人生超越了平庸;在“退”中,“将相和”,赵国定而强秦“不敢加兵于赵”。所以于人生乃至时代的洪流之中,面对滔天的巨浪,我们要修炼进退有度的豁达与智慧。
面对洪流积极思考,寻找条件。俗话说没有礁石的海水,怎么掀得起海浪呢?人生也是如此,在人生的洪流中我们会遇到不计其数的障碍。它似翻滚的波涛,欲将我们压于浪下。而我们要做的是调整航道迂回前行,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犹如逆水行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可能成功。但是,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向梦想向目标前进的难度,而不是让人失掉奋斗的信心,所以我们要有积极进取的信念,拒绝原地抛锚。在寻找到困境中的漏洞后,结合周身环境与相关条件相机行事,那么困难也就会迎刃而解。正确理性的看待困境,机智灵活地利用当下条件,没有条件就积极创造条件,如此一来,我们必能于洪流中破浪前行。
我们人生的很多重要时刻都可能面临“洪流”,所遇所受,皆为意志的磨练,信心的考验。只要我们勇敢地搏击风浪,于洪流中进退有度,那么我们的人生必将熠熠生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三句话构成,考生需要分别解读三句话的内涵。
一是著名学者、翻译家叶廷芳在回顾自己一生经历的风浪时说出的人生感慨。他经历了无数坎坷与波折,在命运的风浪中颠簸,但是他始终主动出击,不放弃抗争与希望,在逆境之中创造出传奇人生。他的这句话指出,如果无法置身洪流之外,就要在激流中生存并前行,这里的“洪流”“激流”可以理解为困境、挑战、挫折、坎坷,他的这句话指出面对这些的态度,也就是说在人生与时代的洪流中,面对困境、坎坷、挫败等,要勇于挑战,激流勇进,逆境前行。
二是元朝诗人张养浩的名言,他的这句话指出面对生活洪流“进”或“退”的态度,也就是说在面对困境时,要修炼进不欣、退不戚的坦然,进退皆能有为的豁达。青年人在人生与时代的激流中,常陷入进退两难的焦虑与困境之中,张养浩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是积极投身于时代大潮,还是守住自己一方天地,都要有所提升,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三是卢梭的名言。他的这句话阐述的是在“洪流”中应对困境的方法,或调整航向迂回前行,或原地抛描,这些要视环境与条件相机行事。
提示语中指出,在人生的很多重要时刻都可能会面临“洪流”,结合三则名言可知,这“洪流”具有比喻意义,它可能是时代的风浪、命运的波折、人生的坎坷等各种成长路上遇到的困境。所以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这“洪流”是什么,如时代交付我们的使命,如生活给我们设置的重重障碍;然后思考面对这“洪流”该做出如何选择,该如何应对这“洪流”,如需要我们积极思考,未雨绸缪,如需要勇敢前行的动力,如需要积极进取的信念,如需要进退有度的博大胸怀;最后还可以思考战胜“洪流”之后,我们会赢得怎样的人生。
立意:
1.激流勇进,才能开创未来。
2.进不喜,退不忧;进退皆有为。
3.擎智慧之灯,掌人生之舵。
4.例文:
做自己的船长
如果说,生活是一片海,那么,在风平浪静中,在狂风暴雨中,我希望我们的人生是一条航船,以坚定为帆,以执著为桨,让我们做自己的船长,驶向遥远的彼岸。
生活的海洋,深邃无言,可也会时时掀起惊天巨浪。这时的我们,就要为自己树起坚定的风帆。同时代的东方与西方,有两位思想家在为自己的主张奔走,东方的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却屡遭拒绝;西方的苏格拉底招收学生,宣讲哲学,却被视为异教徒。寂寞的孔子被生活的巨浪打入海底,孤独的苏格拉底被波涛吞噬,但他们都没有沉沦。尽管生活的地域不同,但他们都选择树起坚定的风帆,做自己的船长,纵使孤独,也要坚定自己的思想,勇敢前行。他们是探索的先驱,也是我们今天仍要尊敬的榜样。
面对巨浪,我们坚定,可也要豁达。当浪头向航船打来,我们尝到了海水的苦涩,也冷静了狂躁不羁的心。“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居士在政治的风波中穿行,一生起起伏伏,时而出仕时而被贬,但他未曾消沉。出仕则居庙堂之高,忠君忧民;贬谪则处江湖之远,却依旧心牵百姓。在仕途的沉浮中,他坚持了为官的准则,也学会了乐观豁达地面对。“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已往,成功失败已成过眼云烟,其豁达超然的态度,对人生航船的定位把握,堪称千古楷模。
有了坚定为帆,有了超然为岸,人生的航船,还要以执著为舵,不再犹豫,不再恐惧,即刻起程。俞敏洪,曾经是语言与听力障碍班的差生,后来却成为全国闻名的“新东方”英语学校的校长。他把自己比作爬向金字塔的蜗牛,他相信只要一步步地向上爬,看到的金字塔顶端的风景与雄鹰看到的,终是一样的。执著,也许不会让自己第一个抽到飞上金字塔的幸运签,却可以让自己拿到最后的那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们也许不是英雄,但滚滚浪涛中,我们是自己人生的船长,我们有思想上坚定的帆,有理想中超然的岸,还有行动中执著的桨,为自己掌舵,我们必将乘风破浪,活出自己的精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命题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是一首小诗,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航船,将自己定位为船长。第二段是在第一段基础上的进一步明确,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引领自己的人生,驶向成功的彼岸。并用“你,准备好了吗?”一句,来启发考生思考。
可见,材料的主旨是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做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意味着一种责任,对自己、对人生,抑或是对历史。每个人都应当问一声自己:我,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就会把人生航船引向成功的彼岸;准备不充分,也会有帆破楫折的危险。当然,也可以站在大海边渴求波浪,渴求风口浪尖的战斗豪情,对未来做一回畅想。如果将镜头聚焦别人,那也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有的是一部辉煌夺目的史册,有的是写满了遗憾和沮丧的残片,其中值得思考和回味之处一定不少。
文体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写记叙文,考生要注意明确:“谁”“做自己的船长”,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人。写作的重点要放在“如何做自己的船长”上,可以运用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多种手法来凸显主题。若写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做自己的船长”的具体表现,为什么要“做自己的船长”,“做自己的船长”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
立意:
1.做自己人生的船长,我的人生我做主。
2.做自己人生的船长,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3.做自己人生的船长,把握人生的方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