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7 21:0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完善毕业纪念册
1.请你将下面这首小诗抄写在卷轴上,注意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六年时光匆匆逝去,
稚嫩的孩童已成少年,
愿你脚踏全新的征途,
扬帆起航,逐梦前行!
   
2.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僻bì静 友谊yì
B.脸颊jiá 颤zhàn抖
C.琴弦xuán 俯fǔ下
D.花蕊ruǐ 时间轴zhóu
3.恢复成语原貌——找出下列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改在横线上。
服装广告:衣衣不舍    
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    
牙膏广告:牙口无言    
驱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4.“时光如_____,来不及准备便已匆忙而逝,_____,流年不往复。因此,我们唯有_____,才能不负年华。”填入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斗转星移 呼吸之间 雷厉风行
B.斗转星移 光阴荏苒 争分夺秒
C.白驹过隙 呼吸之间 雷厉风行
D.白驹过隙 弹指之间 惜时如金
5.毕业纪念册要选印一幅书法作品,寄托母校对同学们的期望,下列不适合的是(  )
A. B.
C. D.
二、策划毕业联欢会
6.李雪负责主持联欢会,一起帮她完善主持词吧。
难忘小学生活,校园活动精彩纷呈:运动会比赛时,我们化身运动健将,汗水流成了一条河;队形操练时,我们堪称小军人,口号喊得:   ;    时(活动),我们    ,   。(仿照加点句子的写法将句子补充完整)。
7.张亮在联欢会上引用朱自清《匆匆》中的经典语句表达自己的感慨:两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    ,我的日子    ,   ,也没有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8.“追梦小组”想将学过的古诗词改编成情景剧,在联欢会上演一演,表达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你会建议他们选择的诗是(  )
A.《竹石》 B.《望月怀远》
C.《送元二使安西》 D.《沁园春 雪》
9.你们即将离开母校,给学弟学妹们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吧!请你任选一个填写礼物名片,把你精选的礼物及赠送理由写清楚(不少于两方面)。
礼物1:留下一个榜样(选择课文中学过的一个人物,书写“榜样名片”)
礼物2:留下一本好书(选择课外读过的经典好书,书写“好书名片”)
名片
人物或书名:   
我为他(它) 点赞,因为    
三、准备“逐梦”主题演讲
10.[材料一]中国航天大事记
时间 航天事件 意义
1956年 钱学森受命组建的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 1956年被认为是中国导弹梦、航天梦的元年
1970年 中国用第一枚自制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1981年 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 中国成为第四个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99年 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随后“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陆续顺利发射升空
2007年 “嫦娥一号”用相机掀开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纱 嫦娥奔月再也不是幻想
2010年 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为实现下一步的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
2018年 “嫦娥四号”带着“玉兔二号”来到了月球背面,开启月球探测新旅程 为人类首次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2020年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发射升空 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2023年 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的成功交接 中国空间站进入了应用与发展阶段
[材料二]“天宫”
象形字本指房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天宫”也叫“紫微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这是炎黄子孙关于宫阙最美好的想象,静谧、安宁、和谐。
中国空间站的名字颇具中国特色,命名为“天宫”,一般情况下驻留 3人,在航天员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中国空间站包括核心舱、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问天、载人飞船(即已经命名的“神舟”号飞船)和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飞船)五个模块组成。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材料三]中国航天精神
1986年底,当时的航天工业部党组对航天精神进行了提炼和归纳,提出了“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以后根据聂荣臻副总理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航天科技工业的具体特点,对航天传统精神作了新的概括和提炼,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2016年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1)如果要以“中国梦 航天梦”为主题进行演讲,可以选择的材料是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2)阅读[材料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①中国航天梦起始于1970年。    
②“嫦娥一号”用相机为人类首次掀开了月球背面神秘面纱。    
③从“神舟”飞船到“嫦娥”探月,再到“天问一号”,中国航天工程的命名融汇了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3)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结合[材料二]说说你对这个命名的理解。
   
(4)2023年4月24日是第    个“中国航天日”,体现了我们不懈追求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
(5)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6月4日清晨成功着陆东风着陆场。假如你就在现场,遇到电视台采访,你该如何表达?
记者: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作为中国公民,你此时有什么感受?
我:   
(6)联系[材料三]并结合实际,谈谈为实现中国梦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完成演讲稿的结尾部分:“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少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青少年,   。
11.
从追梦到圆梦
①戴眼镜也能上太空?
②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我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的逆袭之路引发众人关注——以县城高考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1岁在母校担任博士生导师,36岁成为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首个载荷专家。
③和许多人一样,桂海潮的起点普普通通。他出身于云南保山施甸县姚关镇的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在学习上没有办法给予太多帮助,父亲最常说的话是:“用心去做就好了,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
④桂海潮从小就对科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少年时代最为心爱的科普读物。在这套书里,他学习到了很多航天的入门知识,特别是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感人事迹后,桂海潮崇拜不已,也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种子。
⑤在老师眼中,桂海潮有天赋,能吃苦,还很勤奋。他从不偏科,科科成绩都十分优秀。课后他总是追着老师提问,总会在测验后拿着试卷,追着老师讨论难度比较大的题,平时还会与老师讨论一些比较前沿的物理问题。
⑥高二那年,发生了一件决定桂海潮人生轨迹的“大新闻”。他从校园广播听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两年后,桂海潮以云南省施甸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他也是那一年北航在云南省录取的理科最高分。9年时间,桂海潮一路从本科攻读完博士学位,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学术论文。2018年,31岁的桂海潮便在母校担任起了博士生导师。
⑦从追梦到圆梦,桂海潮能够和榜样成为一样的人,走杨利伟走过的路,飞杨利伟飞过的天,离不开他20年来的奋斗与努力。中学时代正是贪玩的年纪,但桂海潮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目标明确,放弃北大报考北航;科研中,一丝不苟、厚积薄发,抓住关键难题不放松,博士在读期间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最后经过近乎苛刻的体能训练,圆梦太空。
⑧天道酬勤,力耕不欺。逆袭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长时间甚至数十年努力的结果。从县城飞向太空的桂海潮,不仅激励着家乡学子,还让许多人看到读书的重要性,看到奋斗给人生带来的无限可能。有学生感慨“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有家长受到启发“一定要给孩子讲,比强调一千回‘要好好学习’更管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1)张亮同学想在演讲稿中引用桂海潮的故事,试着用简练的语言帮他概括主要内容。
   
(2)演讲稿中通常可以引用名人事例,下列不是其作用的一项是    
A.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炼,更有说服力。
B.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真实可信,更具启迪性。
C.可以增强演讲的趣味性,引人入胜,激发听众的兴趣。
(3)张亮同学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航天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想知道成为一名
航天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下面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多选)。
A.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
B.要有强健的体魄,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C.要有高尚的品格,无私无畏献身于太空的探险精神。
(4)张亮讲了桂海潮的事迹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你认为桂海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作出评价。
   
(5)读了桂海潮的事迹,有人这样说:“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做思想上巨人的同时,是成为行动上的矮子,还是行动上的巨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描摹心中的“明星”
从桂海潮身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追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活成了榜样的模样。你有崇拜并“追”的“星”吗?他可能是你的老师、家人、朋友、同学,也可能是在课外书上、电影电视上看到的英雄人物。他是谁?他有什么特点?请你把他介绍给大家,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他值得“追”的特点或品质。
要求:详略得当,表达出真情实感;书写工整,语句通顺;题目自拟,不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不少于450 字。
参考答案
一、完善毕业纪念册
1.【答案】 六年时光匆匆逝去,
稚嫩的孩童已成少年,
愿你脚踏全新的征途,
扬帆起航,逐梦前行!
2.【答案】D
3.【答案】衣衣——依依
咳——刻
牙——哑
蚊——闻
4.【答案】D
5.【答案】C
二、策划毕业联欢会
6.【答案】铿锵有力 田径比赛时 飞快地跑了起来 像一阵风吹过
7.【答案】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 影子
8.【答案】C
9.【答案】张思德 为了人民的利益壮烈牺牲,死得其所。他的死重于泰山,令人敬佩。
三、准备“逐梦”主题演讲
10.【答案】(1)A;
(2)①×;②×;③√;
(3)天宫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是神圣、庄严和尊贵之地。而“天宫”也寓意着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中国人探索太空的重要基地,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将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既体现了其作为国家空间实验室的属性,又蕴含了深邃的文化内涵,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追求卓越、勇于探索的精神。
(4)8 航天精神;
(5)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6)我们要努力学习,希望在将来为航天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1.【答案】(1)桂海潮有一个航天梦,在那一刻他定目标,靠着吃苦、勤奋,他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之后,桂海潮一路从本科攻读完博士学位。2018年,31岁的桂海潮便在母校担任起了博士生导师,圆了他的航天梦。
(2)C;
(3)ABC;
(4)从课内角度他是一个热爱学习,有远大志向的人;课外角度来看他是一个爱国、有着渊博知识的航天员。
(5)我的理解是要想成功,就要处理好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桂海潮就是一步一步,从立下志向开始,靠着吃苦、勤奋、追着老师讨论难度比较大的题,平时还会与老师讨论一些比较前沿的物理问题的坚实努力,到最后成为一个高超的航天员。所以只要有终点,方向不错,总会达到的,即使走错了方向,及时掉头,还是一样的会到达。
四、描摹心中的“明星”
【答案】
我心中的明星
在当今这个文明社会中,“明星”这个词语已经广泛流传。
我心目中的明星是一个平凡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在他的脸上,总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
小时候,我总喜欢依偎在他的肩膀上。我总认为,那宽厚的肩膀是那样的舒适,那样的安全。它可以使我不受一点伤害。仿佛,那就是我无忧无虑的港湾。所以,我天真地以为,那个肩膀,只承载着我。
时间像流星划过长空,转瞬间,我已长大,无意间,我发现了原来他那乌黑的头发中,夹杂着许晶莹的发丝。脸上更是多了几道岁月留下的痕迹。
我时常看见他站在窗边,凝视着眼前的一切,时不时地发出几声长叹。我似乎也从这长叹声中明白了什么……原来,他的肩上还有家庭,还有事业,还有朋友,还有兄弟,还有生养他的父母。
近年来,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层出不穷。在单位,上好几天班,吃不好,睡不好,好不容易做几个小时火车回到家,待不了一天又得做几个小时火车回去。爷爷心脏不好,老生病,我又总拿他当出气筒,什么不愉快都撒在他身上,却从不考虑他的感受。尽管再烦再累他都以笑待人,从不将自己的负担强加在别人身上。就这样,他没有半句怨言,默默地挑起这些负担,用自己宽厚的臂膀,支撑起了这个家。无论谁的怨言,他为了让别人痛快,宁可自己难受。他心中有多少苦,有多少黑色,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只有用他的泪水,才能将这一片片黑色的阴云渐渐冲散。
他——就是我的父亲。他平凡而又伟大,以一颗赤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用那宽厚的肩膀挑起一切。他——就是我心目中的明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