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及特点。
2.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了解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3.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会用表格比较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4.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5、能遵循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看法及设想。
地理实践能力:
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及原因;读图分析、讨论、归纳法
人地协调观:
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的自豪感。
重点
1. 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及农业的作用。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
1.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反映农民不同的劳动场景的视频,在愉的氛围中了解到了农业的部门、及重要性。 欣赏不同的农民劳动场景,感受差异。思考差异原因。 创设学习情境,引发思考。
讲授新课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1.农业生产部门:课件出示图片+文字,图文连线的方式,简练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各部门种类及含义。 2.举例说说农业与我们的关系提示:从吃、穿、用等生活方面举例;展示森林加工厂和棉花加工厂图片,从工业生产方面举例。总结:农业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知识过渡:引用美食节的体验,认识到农业地区分布差异显著。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情境设置:课件展示美食节美食分布图,直观感知农业分布东西差异、南北差异明显。 (一)东西差异:出示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学生自主完成学案问题: 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 2.这两部分的界线大致与什么界线一致 3.东西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农业部门 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师生共同归纳: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东部和西部,这两部分的界线大致与我们学习过的 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东部是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势较平坦,水、热、土配合良好。种植业多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南的横断山区,东南丘陵地区;渔业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水、热、土配合较差,且人口稀少,农业发展历史较晚,农区小而分散,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灌溉水源,该地区种植业应分布在有水源的平原、河谷及绿洲地区。 (二)南北差异: 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有着明显的南北差异。 课件展示:“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和“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并结合我国地形、气温、降水等方面知识,分析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学生自主完成下表: 小结:东部的种植业区依然存在差异:热量带、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等,利用所学分析原因。受气温影响,自南向北我国各地获得的热量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温度带;不同的温度带内,农民一年收获农作物的次数不同。受降水的影响,南北方的土地利用方式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出产的农产品差异明显:南稻北麦、南甘北甜。递进式过度:从影响农业分布的形成原因分析中总结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农业生产与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利用典例:认识农业生产也受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 1.对照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特征? 2.说出我国西部地区(400mm 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分布状况。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过渡:要想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优质、高效,就需要科技来助力。 课件展示我国农业取得的主要成就:优良品种的培育、温室大棚生产、机械化的生产、灌溉技术的进步等。学生讨论,老师总结归纳:依靠科技,农业增产方式正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2、图片连线:理解科技强农的多种成就。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农业的概念。(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欣赏图片,验证问题的答案。 认识以农产品为原种料的工业品:农业机械、农药、化肥、地膜等工业产品助力农业发展。欣赏创意农业图片,学生读图观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读图分析,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推选一名代表到屏幕前指图讲解 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在班内互相交流。 学生回答差异原因,教师引导、纠正。 读图、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验感增强。 感受现代农业的价值。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感受现代农业的价值。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 培养学生用图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评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吃、穿、用的农业生产部门包括()①种植业②畜牧业③渔业④林业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 2.兰兰的家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从自然条件考虑,她的家乡最适宜发展() A.畜牧业 B .林业 C.渔业 D.种植业 3.适合在东北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油菜,棉花,大豆 B.水稻,小麦,甘蔗 C.油菜,花生,水稻 D.小麦,玉米,大豆 4.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连接,正确的是() A.黄河下游地区——草原 B.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 C.大兴安岭——旱地 D.内蒙古高原——林地 5.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大致以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地区以_____业、渔业、林业为主,西部地区以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_____部的人工林区。 (2)图中,A为东北平原,适宜发展_____业,B为横断山区,适宜发展_____业。(3) A地的作物熟制是_____。C地的主要粮食作物_____。 (4) 制约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 (5)图中①为__________牧区,②牧区的优良畜种是_____,③④牧区的优良畜种是_____.
课堂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试着总结主要知识,然后教师补充完善,并投影展示教师设计的知识结构。 积极回顾所学内容,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优点:在学习这节课时,充分利用了生产、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直接知识丰富多彩,结合课件图片、视频展示开展本节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比较多,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学生也乐于接受。讲授方法方式多样:典例分析法、列表比较法、小组讨论法等,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析图的能力。不足:学生的分层指导需要加强;拓展延伸的问题应多引导才更有利于基础不同的学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