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说课 课件 (共26页)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说课 课件 (共26页)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7 22:2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三节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板书设计
民族担当与社会责任
教学相长
课时价值
学科知识
课时理解
说课流程
教学反思
一、课时理解
王文湛(原基础教育司司长):一堂好课,“三有三声”,“三有”有趣、有得、有助;“三声”课堂有笑声、 课后有掌声、长远有回声。
一、课时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二、学科知识
课标要求
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二、学科知识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人教版2019》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此部分安排在此处不仅可以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并且还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元素化合物。
教材分析
二、学科知识
知识
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概念有所认识,知道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所表达的化学意义
思维能力
能进行数学公式转化且具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概念知识系统的建构的能力。
学情分析
素养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2.通过对比、类比、归纳,演绎,体会从物质的量层次定量研究化学问题的意义。
3.能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进行简单运算。
二、学科知识
二、学科知识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的概念;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间转化关系的建构
二、学科知识
对比、类比、归纳、演绎
学法
问题驱动式
教法
教学方法
三、课时价值
四、教学相长
课前
每一组同学发放一个石榴,让组内同学设计不同方案,数出一个石榴中的石榴颗粒数目。
方案预测
剥开石榴,认真数
方案一
剥开、分堆、称重
方案三
称重、分成若干份
方案二
四、教学相长
课中
各小组分享方案、上报石榴籽数目
四、教学相长
问题驱动
石榴数量(个) 石榴颗粒常数 石榴颗粒总数
1 S 1S
2 S 2S
3 S 3S
...... S ......
宏观物质
微观粒子 物质的量(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NA) 6.02×1023 mol-1
微粒总数
1 NA
2 NA
3 NA
...... NA ......
四、教学相长
群学(讨论完成)
阅读以下文字,结合相关化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据分析,石榴果实中含碳水化合物17%,水份79%,糖13~17%,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1~2倍,而脂肪、蛋白质的含量较少,果实以鲜吃为主。
四、教学相长
问题驱动
1、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已知其分子式为C6H8O6,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mol C6H8O6分子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2)1mol C6H8O6分子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
(3)1mol C6H8O6分子中含有8NA 个氢
(4)1mol C6H8O6分子中含有8NA 个H
(5)1mol 石榴的数量为NA 个
四、教学相长
问题驱动
自学 阅读课本P54-P55的文字及图形,完成下列问题
物质的量为1mol的物质 物质的量 微粒 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质量 微粒个数
1mol H2O 18g NA
1mol Al 27g NA
1mol S 32g NA
1mol NaCl 58.5g NA
1mol 蔗糖(C12H22O11) 342g NA
1mol C6H8O6 NA
四、教学相长
问题驱动
构建认知模型 物质的量 微粒 摩尔质量
质量
1mol H2O 18g/mol
2mol H2O 18g/mol
H2O 9g
H2O 54g
四、教学相长
问题驱动
构建桥梁 物质 质量 物质的量
微粒数目
H2O 18g NA
Al 2NA
S 1mol
NaCl 58.5g
四、教学相长
问题驱动
2、石榴果实中糖的含量为13~17%,其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为C6H12O6 (摩尔质量为180g/mol) ,某同学一次食用300g石榴,若其中糖的质量约为45g,则该同学一次食用的糖(C6H12O6 )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学生展示测算结果)
四、教学相长
问题驱动
3、如果一个石榴的重量为230g,某同学将该石榴榨汁,所得汁中水含量约为180g,请结合相关知识,测算该同学一次食用了多少个水分子?
(学生展示测算结果)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
五、板书设计
学生
教师
收获
感悟
欠缺
优势
教 学
反 思

七、民族担当与社会责任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宏微结合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