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第22课
一、素养达标
1.(2023·江苏统考)美国长期以来都将经济制裁作为维护其利益和霸权的重要手段,下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制裁方发起的经济制裁次数及其效果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断( )
A.美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单极世界
B.美国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态度
C.多极化趋势下国际竞争的加剧
D.美国经济制裁的数量持续增加
2.(2023·湖北联考)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崛起引发美日半导体贸易摩擦。美国以“产业间谍罪”制裁日本企业,逮捕日企员工,提高关税壁垒,强迫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议》,致使日本半导体行业走向衰落。该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B.美国霸权地位日益稳固
C.科技革命改变了国家实力对比
D.美日同盟关系走向破裂
3.(2023·黑龙江牡丹江)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应该抵制经济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4.(2023·广东东莞)关贸总协定在1948年生效时,23个缔约成员里只有8个发展中国家;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到了52个;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首届部长级会议前夕,这一数字达到了96个,占了成员总数的3/4,这种变化是因为( )
A.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经贸格局的变迁趋势
C.两极格局和冷战时代终结
D.科技革命的影响与日俱增
5.(2023·江西联考)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鼓吹“美国优先”,以重振美国国内产业和贸易保护主义为竞选纲领。取得大选胜利、特朗普就任后,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要求修改与多国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认为它们损害了美国国内产业。特朗普的当选及其政府政策( )
A.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B.推动了美国全球霸权的确立
C.合理反思了经济结构的缺陷
D.是当时逆全球化思潮的表现
6.在世界舞台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期望展示自己的文化个性魅力。但实际情形是处于强势文化一方对于弱势文化采取“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结果文化的冲突就在所难免。材料意在说明全球化( )
A.促进了各国间文化交流
B.使文化多样性受到挑战
C.决定各国文化发展方向
D.推动了政治格局多极化
7.某班同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围绕同一历史主题,正反方展开激烈辩论,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 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全成为社会问题。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A.社会信息化的利弊
B.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C.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8.(2023·江苏扬州)下图是中西方学者对文化多样性的不同认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文明冲突论”世界上的许多冲突是由不同的文明所造成的,强势文化必然战胜弱势文化。 “文化自觉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A.前者符合文化多样性的规律
B.前者承认文明多元化下共同发展
C.后者是对文化趋同性的纠偏
D.后者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斗争性
9.(2023·福建龙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美国一直利用其霸主地位对一些国家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成为实施经济制裁频率最高的国家,经济制裁已成为美国几乎所有外交问题的首选解决方案。
美国对外经济制裁成败案例统计表
类别 参与实施的经济制裁 单方面实施的经济制裁
年份 1945—1970 1970—1990 1945—1970 1970—1990
总数 30 48 16 39
成功案例数 16 10 11 5
失败案例数 14 38 5 34
——摘自刘玮《美国经济制裁:历程、手段与效果》
概括上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二、能力提升
10.(2023·广东深圳)1974年美国颁布《贸易法》,其中第301条的核心内容是“当美国认定自己的贸易权利遭到外国侵犯时,美国可以立即采取行动消除这些侵犯”。自此以后,美国屡次启动针对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调查。这客观上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C.全球化收益分配日益公平
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1.(2023·河南焦作)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越来越深地参与到全球生产价值链当中,在跨境贸易与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反映出21世纪以来(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经济全球化得到空前发展
C.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变化
D.发展中国家掀起改革浪潮
12.(2023·辽宁联考)随着信息网络的日益发达,人们既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瞥见外面的广阔世界,但也出现了大批的“宅男”“宅女”,使人与人之间的最简单的交流日益缺失,距离越来越远。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信息网络技术( )
A.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B.拓展了人类社会活动新空间
C.对人类的生活具有双重影响
D.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生活
13.(2023·河南南阳)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史料大爆炸”,“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巨量史料展现在所有学者面前,不但能轻易查阅,而且能呈现史料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往用100年也做不到的事,现在很短时间就能实现。“史料大爆炸”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B.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
C.文化多样性得到维护
D.史学理论取得了突破
14.(2023·河北邢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世界和各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还带来了某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和不利因素。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这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生产力的提高,从而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效率。另一方面,世界发展不平衡,各个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基础有着明显差异,导致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弊端和矛盾。
——摘编自张芷寻《基于积累的
社会结构视角的经济全球化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第九单元 第22课
一、素养达标
1.(2023·江苏统考)美国长期以来都将经济制裁作为维护其利益和霸权的重要手段,下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制裁方发起的经济制裁次数及其效果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断( C )
A.美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单极世界
B.美国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态度
C.多极化趋势下国际竞争的加剧
D.美国经济制裁的数量持续增加
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14—2002年(美国)。根据美国作为主要制裁方发起的经济制裁次数及其效果示意图,可知20世纪美国发起的经济制裁次数总体上增多,但成功率总体上下降,与美国国际地位相对衰落,欧洲、日本、中国等崛起为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关,反映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项正确;冷战结束后,美国妄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排除A项;二战后的全球化浪潮中,美国一度是最大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和主导者,近来美国出现了逆全球化思潮,但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起经济制裁的数量较70年代减少了,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湖北联考)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崛起引发美日半导体贸易摩擦。美国以“产业间谍罪”制裁日本企业,逮捕日企员工,提高关税壁垒,强迫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议》,致使日本半导体行业走向衰落。该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B.美国霸权地位日益稳固
C.科技革命改变了国家实力对比
D.美日同盟关系走向破裂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美国的恐慌,采取多种措施阻碍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可见美国在两极格局下采取措施限制其他政治力量的崛起,阻止其他政治力量打破两极格局,因此多极化的趋势存在曲折性的表述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美国霸权地位日益巩固,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科技革命使得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但实力对比并未明显变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美日同盟关系走向破裂,材料主要体现出日美在经济领域有竞争、摩擦,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黑龙江牡丹江)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这表明( A )
A.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应该抵制经济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解析:根据材料“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可知,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有积极影响,排除;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发展趋势,“抵制经济全球化”是违背世界潮流的,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有积极影响,排除。故选A项。
4.(2023·广东东莞)关贸总协定在1948年生效时,23个缔约成员里只有8个发展中国家;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到了52个;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首届部长级会议前夕,这一数字达到了96个,占了成员总数的3/4,这种变化是因为( B )
A.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经贸格局的变迁趋势
C.两极格局和冷战时代终结
D.科技革命的影响与日俱增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和比例都在增加,结合所学,二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发展中国家的涌现,20世纪90年代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中,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多,世贸组织成员结构的变化正是国际经贸格局重大变化的反映,B项正确;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为了适应国际经贸发展、世界多边贸易的需要,1995年世贸组织终于成立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了其成员国,两极格局和冷战时代终结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科技革命影响与日俱增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江西联考)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鼓吹“美国优先”,以重振美国国内产业和贸易保护主义为竞选纲领。取得大选胜利、特朗普就任后,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要求修改与多国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认为它们损害了美国国内产业。特朗普的当选及其政府政策( D )
A.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B.推动了美国全球霸权的确立
C.合理反思了经济结构的缺陷
D.是当时逆全球化思潮的表现
解析: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目的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据材料“鼓吹‘美国优先’,以重振美国国内产业和贸易保护主义”“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认为它们损害了“美国国内产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这种重新赋权于地方和国家层面的思想,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的做法,就是逆全球化思潮的表现,D项正确;逆全球化的做法也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排除A项;在特朗普当选前美国已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排除B项;美国没有反思本国问题,而是归咎于全球化,排除C项。故选D项。
6.在世界舞台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期望展示自己的文化个性魅力。但实际情形是处于强势文化一方对于弱势文化采取“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结果文化的冲突就在所难免。材料意在说明全球化( B )
A.促进了各国间文化交流
B.使文化多样性受到挑战
C.决定各国文化发展方向
D.推动了政治格局多极化
解析:根据“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结果文化的冲突就在所难免”可得出在全球化之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形成了文化入侵之势,试图消灭其他文化,给全球的多元文化带来挑战,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全球化对文化的消极影响,而不是促进交流的积极作用,排除A项;全球化并不能决定各国的文化发展方向,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遇到挑战,无关政治多极化,排除D项。故选B项。
7.某班同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围绕同一历史主题,正反方展开激烈辩论,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A )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 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全成为社会问题。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A.社会信息化的利弊
B.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C.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解析: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题干所述辩论会围绕手机和互联网的利弊开展,属于社会信息化的范畴,A项正确;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所述属于经济社会领域,世界多极化属于国际政治范畴,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3·江苏扬州)下图是中西方学者对文化多样性的不同认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C )
“文明冲突论”世界上的许多冲突是由不同的文明所造成的,强势文化必然战胜弱势文化。 “文化自觉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A.前者符合文化多样性的规律
B.前者承认文明多元化下共同发展
C.后者是对文化趋同性的纠偏
D.后者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斗争性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文化自觉论”强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可得出其强调对文化的趋同性的纠偏,C项正确;“文明冲突论”在否定文化的多样性,排除A项;根据题干中“文明冲突论”可知其强调强势文化最终战胜弱势文化,而非共同发展,排除B项;“文化自觉论”关注文化的多样性,未关注斗争性,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3·福建龙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美国一直利用其霸主地位对一些国家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成为实施经济制裁频率最高的国家,经济制裁已成为美国几乎所有外交问题的首选解决方案。
美国对外经济制裁成败案例统计表
类别 参与实施的经济制裁 单方面实施的经济制裁
年份 1945—1970 1970—1990 1945—1970 1970—1990
总数 30 48 16 39
成功案例数 16 10 11 5
失败案例数 14 38 5 34
——摘自刘玮《美国经济制裁:历程、手段与效果》
概括上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答案:趋势: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使用次数呈现上升趋势,但成功率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原因:(1)使用次数呈现上升趋势: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动辄挥舞制裁大棒推行世界霸权;20世纪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力量崛起,美国利益受到挑战;因此,美国主导实施的经济制裁案例明显上升。
(2)成功率呈现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衰落,制约了美国经济制裁的成功率。
解析:趋势:根据美国发起的经济制裁件数及其效果趋势图可知,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使用次数呈现上升趋势,但成功率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从二战后美国推行经济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新兴力量崛起等方面分析使用次数呈现上升趋势的原因,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衰落等方面分析成功率呈现下降趋势的原因。
二、能力提升
10.(2023·广东深圳)1974年美国颁布《贸易法》,其中第301条的核心内容是“当美国认定自己的贸易权利遭到外国侵犯时,美国可以立即采取行动消除这些侵犯”。自此以后,美国屡次启动针对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调查。这客观上反映出( D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C.全球化收益分配日益公平
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代以来,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的美国,屡次以其“贸易权利遭到外国侵犯”为借口,启动针对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调查,客观上反映出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D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对美国的冲击,不属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排除A项;早在二战后初期,美国已确立了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无法反映出全球化收益分配日益公平,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3·河南焦作)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越来越深地参与到全球生产价值链当中,在跨境贸易与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反映出21世纪以来( C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经济全球化得到空前发展
C.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变化
D.发展中国家掀起改革浪潮
解析:据材料可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深地参与到全球生产价值链当中,据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可见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格局中越来越活跃,C项正确;A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材料信息与经济区域集团化不相关,排除;B项表述不符题意,题干主要反映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格局中越来越活跃,并非强调经济全球化得到空前发展,排除;材料主要涉及发展中国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越来越活跃,未体现发展中国家掀起改革浪潮,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3·辽宁联考)随着信息网络的日益发达,人们既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瞥见外面的广阔世界,但也出现了大批的“宅男”“宅女”,使人与人之间的最简单的交流日益缺失,距离越来越远。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信息网络技术( C )
A.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B.拓展了人类社会活动新空间
C.对人类的生活具有双重影响
D.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生活
解析:根据“人们既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瞥见外面的广阔世界”可得出这强调的是信息技术拓展了人们的视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最简单的交流日益缺失,距离越来越远”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弱化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因此材料主旨强调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有双重影响,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生活的影响,而不是全球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信息交流,而不是空间的拓展,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双重性,而不仅是丰富文化生活,排除D项。故选C项。
13.(2023·河南南阳)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史料大爆炸”,“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巨量史料展现在所有学者面前,不但能轻易查阅,而且能呈现史料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往用100年也做不到的事,现在很短时间就能实现。“史料大爆炸”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B )
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B.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
C.文化多样性得到维护
D.史学理论取得了突破
解析: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巨量史料展现”“不但能轻易查阅,而且能呈现史料之间的脉络关系”,结合所学可知是源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B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文化多样性与轻而易举的查阅到巨量史料以及史料之间的脉络关系无必然因果关系,另外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史料的丰富和深度,不能体现史学理论的成就如何,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3·河北邢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世界和各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还带来了某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和不利因素。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这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生产力的提高,从而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效率。另一方面,世界发展不平衡,各个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基础有着明显差异,导致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弊端和矛盾。
——摘编自张芷寻《基于积累的
社会结构视角的经济全球化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答案:示例
论题: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并存。
阐述: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各个地区的生产要素在更广泛的范围流动并不断优化,从而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资本的流动,有力地刺激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完善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经济的繁荣。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家政治经济秩序中的话语权不断扩大竞争优势,从而获取了大部分利益,加剧了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平等,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此外,经济全球化给社会环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导致跨国犯罪、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关于文化同质化问题,威胁着各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并将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示列”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20世纪—21世纪(世界)。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
首先,根据设问信息,围绕“经济全球化”并结合材料提炼论题,根据材料“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世界和各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还带来了某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和不利因素”可知,经济全球化具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所以可以提炼论题为: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并存。
其次,围绕提炼的论题“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并存”,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材料信息,从积极性与消极性两个角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如: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各个地区的生产要素在更广泛的范围流动并不断优化,从而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资本的流动,有力地刺激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完善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经济的繁荣。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家政治经济秩序中的话语权不断扩大竞争优势,从而获取了大部分利益,加剧了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平等,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此外,经济全球化给社会环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导致跨国犯罪、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关于文化同质化问题,威胁着各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最后,对论题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提炼论题的准确性,如:总之,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并将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共54张PPT)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基础必备 探新知
史料探究 释疑难
随堂训练 测达标
目标展示 定方向
单元概览 明要求
课程延伸 提素养
单元概览 明要求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目标展示 定方向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 1.通过学习欧盟的形成、俄罗斯的崛起、日本经济发展、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史实,从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分析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史实,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
基础必备 探新知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随着冷战的结束和___________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___________。
2.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的___________,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3.苏联解体后,_____________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_________外交, 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两极格局
单极世界
欧洲联盟
区域性
俄罗斯联邦
多极化
4.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5.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嬴的开放战略,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___________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6.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_________的重要力量。
合作共赢
多极化
【图解历史】
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虽然已经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而是处于向多极化演进的过程中。
二、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经济全球化
(1)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_____________的主要推动力量。
③进入90年代,___________迅猛发展,他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
④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
(2)表现: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3)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一国的经济波动或经济危机可能殃及其他国家,造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
思考:经济全球化中存在哪些问题?
提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环境问题严重,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2.区域经济集团化
(1)欧洲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2)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3)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地区以___________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北美自由贸易区
经济合作
亚太地区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1)联系
①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②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③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2)区别
①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社会信息化
(1)含义: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_________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___________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影响:进入21 世纪,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另外,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之时,如何保卫自己的___________,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计算机
信息交流
社会信息化
信息安全
2.文化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___________。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2)问题:在_____________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3)应对: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____________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_______,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
文化特性
多样性
全面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
(1)概念:文化多样性是指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原因
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现实物质基础。
②自然环境的多样化促成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③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多语制和不同文化间的交往丰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3)问题: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紧张,处于强势的文化一方对弱势文化采取了“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4)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史料探究 释疑难
主题一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一 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探究1:据史料一,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出美国推行这一目标的有利条件。
提示1:目标:称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
条件: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史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美国成了唯一超级大国,它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立在美国主宰下的单极世界或叫作“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在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努力,伊拉克战争正是它在“9·11”事件后打着反恐旗号实现这个战略的重要一环。但是,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大国或力量中心,如欧盟、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在崛起,它们的综合国力正在发展壮大,它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多元化,反对由任何一个大国主宰世界事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探究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
提示2: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拓展】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
(1)多极化是指当今世界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处于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2)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迄今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3)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4)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2.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主题二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三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支持新的全球经济的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纤维光学和卫星实际上已经消灭了地理上的距离,引起市场经济的日益一体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接管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总额超过六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册
探究3:根据史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
提示3: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
史料四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探究4: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提示4:实质:调整规则以实现利益重新分配。
不利影响:可能引发贸易战;不利于各国市场的开放;妨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合作;不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史料五 欧洲统一市场启动后,欧洲国家建构以欧共体为核心、欧自联为中间层、东欧和中东为外层的“三个同心圆”泛欧自由贸易区。在北美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协定的推动下,美国与拉美的经济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在亚太地区,随着亚太经合会议的举行,确定了地区性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最终目标。在三大经济圈中,一体化程度最低的是亚太经合组织,单单实现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就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区域经济集团的横向扩展上,区域合作程度的深化上都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而中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同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越南加入东盟,都是地缘经济因素超过地缘政治因素考虑的表现。推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国家组成经济集团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发展。
——摘编自高继宽《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中国》
探究5:根据史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特点。
提示5:特点:世界三大经济圈初步形成;区域集团化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不同发展水平与体制的国家在经济上兼容。
【拓展】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1)根本因素: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物质基础: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3)体制保障: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4)直接动因: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5)推动因素: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6)组织机构: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国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贸易自由化:世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
②生产国际化: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③资本全球化:各国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国际投资中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
④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具体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及跨国界联合研发的广泛存在。
(2)应对措施
①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
③要加强和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④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课程延伸 提素养
世界多极化下的发展模式多元化
发展模式多元化本源于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古已有之。因而,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展模式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但一个时代的主流发展模式,同国际格局变化密切相关。冷战时期两极格局,一边是“苏联模式”,另一边是“美国及西方模式”,而且深深地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其他的发展模式都被忽略不计了。
冷战结束,多极化发展趋势推动模式多样性的发展。然而,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以其雄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要把美国发展模式的“华盛顿共识”推广到全世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标志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发展模式多元化重新成为国际关系学说的重要话题。
承认并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元化是多极化时代的重要国际关系原则。过去对“模式”的理解,偏重于“普世性”,甚至要成为唯我独尊的和强迫别人接受的一种“样板”。而现在普遍理解的是,“模式”“狭义化”了,只是各国自己选择的一种不同于别人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既有“中国模式”,也有“俄罗斯模式”“印度模式”“巴西模式”和“南非模式”种种,“中国模式”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别称,既不是拷贝别国模式,也没有推广到别国的愿望与要求。中国正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这种探索过程将是漫长而复杂的,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北京共识”。各种模式各有长短,可以相互探讨和相互借鉴,而不能自吹自擂,更不能强制推广于世。
随堂训练 测达标
1.(2023·山东日照)某西方学者将当今世界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如下表所示)。该学者对世界体系演变所持的观点是( )
A.世界局势愈发动荡
B.多极化趋势加强
C.政治格局趋于稳定
D.区域集团化加速
时间 最高层 自主 反抗 依赖
2001年 美国 欧盟、日本 中国、印度、俄罗斯 其他国家
2010年 美国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印度、南非、巴西 其他国家
B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学者将当今世界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自主、反抗和依赖等,而美国一直居于最高层,中国、俄罗斯、南非、巴西等国地位有所提升,体现出“一超多强”的特点,体现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项正确;仅从表格,无法得出世界局势的状况,排除A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政治格局并未稳定,而是有所变化,排除C项;表格并未提及区域集团化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河北沧州)下面是1995—2019年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占比情况。这说明,当今世界( )
A.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凸显
B.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
C.布雷顿森林体系日益崩溃
D.大国经济依赖性增强
B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图示反映出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比例有所下降,日元、英镑、欧元发展平稳,人民币在迅速崛起,这体现出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B项正确;图示反映出多种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无法得出区域经济集团化现象凸显的结论,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与图示对应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图示反映的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占比情况,无法说明各大国间的合作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黑龙江哈尔滨)二战后,大量劳动力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流入西欧、北美洲、大洋洲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和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东欧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上述材料表明( )
A.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顶峰
B.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C.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改变着劳动力结构
D.劳动力的全球流动预示着经济的平衡发展
B
解析:据材料二战后以来,大量劳动力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东欧等地流入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以及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等,可知二战后不同时期劳动力的流向存在差异性,主要反映了在全球化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通过全球流动寻求最佳市场区位条件,B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在经历了两极格局的解体后,出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排除A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实质上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深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人口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排除C项;劳动力的全球流动预示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湖北统考)有学者指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GDP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0年的19%上升到2018年的58.5%。特别是2008年以后,它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由此可知,这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
A.始终是经济全球化主要推动者
B.在经济的全球化中必将受到遏制
C.打破发达国家主导经济的格局
D.日益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中坚力量
D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日益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中坚力量,D项正确;据所学,近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是西方殖民者而非当今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排除A项;在经济的全球化中必将受到遏制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仍主导着全球经济格局,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3·河北邢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一些商业网站上,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浏览的信息被服务器作为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以后,就能知道人们的购买偏好,并不时向其推送商业广告。据此可知,大数据时代( )
A.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
B.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使个人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D.促成了经济模式的转型
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是21世纪。根据材料“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一些商业网站上,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浏览的信息被服务器作为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以后,就能知道人们的购买偏好,并不时向其推送商业广告”可知,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个人信息被服务器记录并进行分析,向其推送商业广告,说明人们个人信息的不安全性,个人信息安全面临挑战,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人们信息的安全性问题,没有体现商品流通信息,也没有体现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排除A、B两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关于经济模式转型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3·山西吕梁)19世纪以来,欧洲人编写的世界史只有在涉及和欧洲有关的问题时才述及世界上别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欧美一些学者提倡在历史教学中以“世界史”取代旧有的以民族国家和欧洲历史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史”。该观点的提出是基于( )
A.欧洲国际影响力的持续下降
B.美苏两极格局趋向瓦解
C.世界文明交往与互动的深入
D.全球化强化了民族意识
C
解析:据题意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学者提倡以“世界史”取代旧有的以民族国家和欧洲历史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史”,这是史学研究的进步,是因为世界文明交往与互动的深入,使得西方中心论发生动摇,C项正确;该观点的提出是史学研究的进步,说明世界各地之间交往的深入动摇了西方中心论,并不能说明欧洲的国际影响力下降和美苏两极格局趋向瓦解,排除A、B两项;材料中的观点实际上是说明了民族意识的弱化,排除D项。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