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月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1.A 2.D 3.A 4.C 5.A
6.A
7.D
8.A
9.D
10.C
11.C
12.C
13.
(1) HCN; ; B; ;
(2) ; ; 由于一级电离产生氢离子,增大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14.(1)C(s)+2CuO(s)=Cu2O(s)+CO(g) ΔH=+34.5 kJ·mol-1
(2) 原电池 CH3OH+8OH--6e-=CO+6H2O 阴极 2CuSO4+2H2O2H2SO4+2Cu+O2↑ 560
15. < 0.022 0.09 80% 80% ①② 2.5
16.(1) H2O2+2HI=I2+2H2O 1 1 温度升高后,过氧化氢分解造成浓度降低使反应速率减慢
(2) 不处于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 恒压充入稀有气体后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气体分压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第1页,共2页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
高二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a-40 Cu-64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2年投入使用的“福建舰”船体上镶嵌锌块,利用的是牺牲阳极法
B.燃煤脱硫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C.高铁车厢采用铝合金,主要是因为铝密度小,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火星探测器携带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2.如图示,E1=393.5 kJ/mol,E2=395.0 kJ/mol,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断裂1 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 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
B.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的稳定性
D.C(s,石墨)=C(s,金刚石) ΔH=+1.5 kJ/mol
3.工业上用接触法制备浓硫酸的原理如下: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反应容器的体积可以提高煅烧速率
B.步骤④中产生的尾气经净化后循环利用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
C.温度过高不利于的催化氧化反应
D.步骤③中充入适当过量的空气能提高的转化率
4.一定温度下,向某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的反应:Fe(s)+CO2(g) =FeO(s)+CO (g)。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e的大,b点时达到平衡
B.0--4min内,CO的反应速率v(CO)=0.125 mol/(L·s)
C.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71.4%
D.若保持容容器压强不变,充入He,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氢气用于烟气的脱氮、脱硫的反应为
4H2(g)+2NO(g)+SO2(g) N2(g)+S(l)+4H2O(g) Δ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C.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D.当v(H2)=v(H2O)时,达到平衡
6.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某温度下,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和盐酸,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浓度较大
B.醋酸溶液连接到一电路中,发现灯泡较暗
C.的醋酸溶液恰好中和的溶液
D.稀释醋酸溶液,pH值会增大
7.向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与,发生反应。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和的转化率相同 B.单位时间内断裂1个键同时生成2个键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绝热体系中,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8.某反应经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物质的量浓度降低了,则物质的起始浓度为
A. B. C. D.
9.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对于反应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汽车排气管中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产生尾气的反应的方向
C.反应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D.高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则其、
10.下表是几种弱酸在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
B.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C.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减小
D.向弱酸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电离平衡常数不变
11.火星大气中含有大量CO2,一种有CO2参加反应的新型全固态电池有望为火星探测器供电。该电池以金属钠和碳纳米管作为两极(如图所示),放电的总反应为4Na + 3CO2 = 2Na2CO3 +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Na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该电池的介质可以选择Na2CO3溶液
C.正极反应式:3CO2 + 4e- = 2CO+ C
D.工作时电流从Na电极经导线流向碳纳米管电极
12.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反应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放电时,为负极
B.充电时,为阳极
C.放电时,每转移电子,正极上有被氧化
D.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
二、填空题
13.图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回答下列各题:
酸 HCN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结合表中给出的电离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四种酸中,酸性最弱、最强的酸分别是 、 (用化学式表示),
②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操作是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的固体 D.加少量冰醋酸
③依据表中数据判断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能否反应,如果不能反应说出理由,如果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其电离常数,,写出草酸的电离方程式 、 ,试从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的原因 。
14.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已知:
2Cu(s)+O2(g)=Cu2O(s) ΔH=-169 kJ·mol-1;
C(s)+O2(g)=CO(g) ΔH=-110.5 kJ·mol-1;
2Cu(s)+O2(g)=2CuO(s) ΔH=-314 kJ·mol-1。
工业上用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取Cu2O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电解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池为 (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丙池中F极为 (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
该池的总反应式为 。
③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 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15.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ΔH 0(填“<”“>”或“=”)。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 L-1 s-1,则6s时c(A)= mol L-1,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
(3)一定温度下,能判断该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消耗nmolC
②A的转化率不变
③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4)1200℃时,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16.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习小组同学研究过氧化氢溶液与氢碘酸反应,查到一组室温下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c(H2O2) mol/L 0.1 0.1 0.1 0.2 0.3
c(HI) mol/L 0.1 0.2 0.3 0.1 0.1
从混合至溶液出现棕黄色的时间/s 13 6.5 4.3 6.6 4.4
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氧化氢与氢碘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对比表中数据可知a= ,b= 。
③该小组同学将实验④的温度升高,发现加热到一定温度下,溶液出现棕黄色所需时间变长,可能的原因是 。
(2)工业上用CH4催化还原NO2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原理为: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0 kJ·mol-1。一定比例的甲烷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一段时间。体系中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为470K时,图中P点 (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判断理由是 。
490K之后,二氧化氮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
A.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反应活化能增大
②为提高反应中的二氧化氮的转化率,有人提出可以采取在恒压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解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