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上物理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质量及其测量》参考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八上物理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质量及其测量》参考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5-23 20:40:12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质量及其测量
教材分析:
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理量之一,需要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它的理解,本章只要求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掌握质量的国际单位及其换算。天平是基本的测量工具,质量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之一,要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仪器,学会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是物理学的基本技能之一。
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通过列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对物体的物质在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各具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建立起质量的概念。在质量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质量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才能比较质量,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而如何比较物体的质量要使用天平测量,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天平的基本构造以及使用方法,重点还要放在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通过自学、尝试、合作学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理念:
利用实物的对比,通过形象思维抽象出质量的概念。通过规范学生使用天平,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天平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的概念,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托盘天平、砝码、量筒、金属块等
教学教程:
一、新课引入
师生交流:由商品包装袋上标的质量值问题引入新课。
投影:(课题:第一节 质量及其测量)
物体的质量:
课件显示几个物体的照片并提问:
同学们能不能对这几个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课件显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师: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但它们含有的铁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铁锤里含有的铁多。
那么木桌和牙签里含有的木头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木板里含有的木头多。
师:为了表示这种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质量这个概念。
课件显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演示:用手将铝条变弯
问:铝条的质量是否变化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师:铝条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形状改变了。
师:它的质量改变了吗?
学生讨论交流。
师:冰熔化成水,它的质量是否变化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师:今年10月12日,中国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都瞩目的事情,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学生讨论交流。
让我们再重新体验一次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课件显示神州六号升空的视频。
师:假如宇航员把这根铝条带上了月球,它的质量会改变吗?
学生讨论交流。
课件显示: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形状、空间位置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师:物体质量会不会随其它因素改变而改变呢?
引导学生阅读83页“信息浏览”。(课后阅读)
质量的单位:
让学生阅读有关质量单位的内容。
师:质量有哪些单位呢?符号各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师: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生: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课件显示以上内容
师:由于各国都有自己的单位,这样不太方便。有必要对单位进行统一,在国际上,采用千克作用质量的基本单位。最初规定1000cm3的纯水,在4℃时质量为1kg (出示1000 cm3的水,介绍这大约是1kg) 。后来人们据此用铂铱合金制成一个质量为1kg的圆柱体,作为质量的标准,叫做标准千克原器。
师:同学们知道自己的质量吗?
学生讨论交流。
师:对于质量单位,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多商品上都标出了质量值。出示方便面,介绍上面表的质量值,鼓励学生要多观察。
师:为了加深对质量的感性认识,请同学们看书上提供了一些照片和“信息浏览”(质量阶梯)内容。
教师提问:要想知道标的质量值是不是很准确,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测量
师:用什么进行测量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你还知道哪些测量工具可以测量质量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课件显示一些测量工具。
师: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天平的结构。
让学生说天平的主要部件。
让学生对照课本上的使用说明,尝试着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学生看书、小组讨论、实验,教师指导。
让几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引导总结出:
课件显示flash动画(天平的使用),学生说步骤,教师演示。
演示过程中引导总结:
(1)平衡螺母调节方法;
(2)判断天平平衡的方法;
(3)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4)用镊子夹取砝码;
(5)先要估计物体的质量;
(6)从大往小加砝码;
(7)读数问题。
总结天平使用方法并用课件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
让学生总结天平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测量水的质量?学生讨论出方案并汇报。
学生实验,老师指导。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交流。
小结: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单位是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kg)还有吨(t)、克(g)、毫克(mg)。
3.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天平测物体质量前应调横梁平衡,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天平有盘中硅码的总质量及游码的读数,使用天平要明确注意事项,遵守操作规则。
教师补充说明:天平是比较精密的仪器,使用时要明确使用注意事项,才能保护天平不致于损坏。天平的秤量一般都写在天平的铭牌上,使用天平时首先要看它的铭牌,弄清它的秤量,弄清仪器的性能和规格,按照要求正确地使用,是使用任何仪器都必须遵守的,要注意养成这样的习惯。
布置作业:
课后探究:用实验验证物体的质量是不是真的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改变呢?第一节 质量以及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质量的单位换算。
(2)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以及天平的使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并了解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游码在标尺上任一位置所对应的质量数。
(2)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实验学会调节天平,学会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知道使用天平时应注意的问题。
(3)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概括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培养思维能力
利用实物的对比,通过形象思维抽象出质量的概念。
3、情感目标
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已有了测量质量的工具,而且有了统一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单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说明:
①质量单位是物理学的基本单位之一.它是学习密度等其它单位的基础。
②天平的使用是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学生在这里第一次学习,要重点讲授。
2、难点:质量是物体属性的认识。
对质量的国际常用单位有具体认识。
说明:
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个基本属性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有困难。
②学生对1千克、1克没有具体认识.对常见物体的质量也没有具体认识。
三、教具:
天平及砝码、挂图、杆秤等。
四、教法设计:
1.本节地位: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千克是一个基本的国际单位,是后面学习重力、压强、浮力、功和能的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还处于启蒙阶段,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何认识一个物理量没有基础,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没有良好的习惯。学生在教学中已学过质量的单位,可利用本节内容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可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正确认识质量。
3.教法建议:应利用大量的生活实例,引导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认识质量的初步概念。介绍国际千克原器及1升纯水的质量使学生初步认识1千克的大小,再介绍生活中大量熟悉的物体质量,加深对千克的具体认识。用边演示边讲解介绍天平的调节、使用。
说明:
学生对“物体”和“物质”区分不清,可列举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的实例说明不同的物体中所含的物质有多有少。使学生认识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在此基础上,可讨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得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对1千克物质没有具体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因此除介绍国际千克原器和1升纯水的质量为1千克外,还可介绍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质量,加深对1千克的理解。同时也可培养学生估测一些物体质量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举出几种生活中的实例:木桌与木椅相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个含的木材多?铝勺与铝锅,谁含的铝多?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引出“物体”与“物质”,知道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一般学生平时没有注意区分“物体”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通过以上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木桌与木椅是物体,木材是物质;铝勺与铝锅是物体,铝是物质。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去体会什么是物体,什么是物质,从而认识到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二)讲述质量
(1)分析上述引入:木桌比木椅含有的木材多;铝锅比铝勺含有的铝多。由此得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讨论几个问题:把一块橡皮泥捏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各种形状,它的质量变不变?宇宙飞船上的宇航员把月球上的一块石头带回地球,这块石头的质量变不变?一块冰化成水,它的质量变不变?
学生在讨论、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教师归纳: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的属性,与物体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3)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数学课中学过的千克、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单位,指出千克、克就是质量单位。介绍国际单位:千克和其它单位:吨、克、毫克。介绍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吨=1 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再举例进行单位换算。
质量的单位
①国际单位:千克(kg) ②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出示1升水的质量为1千克。
举出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质量,让学生对1千克、1克形成具体观念。让学生阅读课本物体质量尺度的数量级表。
出示几道质量的单位换算题,让学生练习有关质量换算的规则。
(三)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天平的作用。说明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与砝码的质量相等。
(2)出示演示用的托盘天平,介绍天平的构造,再对照挂图认识天平各部分的名称。
关于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教师可通过边演示、边讲解。每一步操作都由教师先讲解,然后操作示范。
(3)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天平。
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托盘;横梁;平衡螺母;刀口;指针;分度标尺;称量标尺;游码;底座。
天平的使用
A.托盘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央的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C.这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教师强调:
①、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②、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③、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④、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⑤、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称量标尺的刻度值。
(4)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秤量(天平的秤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四)小结
(五)巩固练习
1、基本题
(1)月球的质量为7.3×1026g,合 kg。一头大象的质量为6t,合 kg。
(2)太阳的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地球的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多少倍?
(3)质量为1kg的水,全部结冰以后,体积变大了,冰的质量是____kg。
2、提高题
(1)试判断质量为2.5×107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哪一个?( )
A、一只兔子 B、一头小象
C、一个小学生 D、一只蚂蚁
(2)一位同学到商店去买2 ( http: / / www.21cnjy.com )500个铁钉子,售货员给他称了1.5kg的铁钉。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利用天平很快地判断这1.5kg铁钉是否有2500个。写出你的主要做法。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