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搁、综”等13个字,会写“预告、烟雾”等15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知道“好的故事”是指“我”的梦境,并初步感受梦境的美好。
【教学重点】
1.能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知道“好的故事”是指“我”的梦境,并初步感受梦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词语
1.字音:
瘦削 瞬间 骤然 凌乱 陡然 蓦然
2.读7段中罗列事物的句子,关注逗号的停顿,将句中罗列的事物读清楚。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
3.字形:
骤 瞬 凝 萍 藻
二、整体感知内容
1.跳读1——2段
要求:如果遇到障碍,不管它,直接跳过去。
坐在这样的夜里,你觉得他的心里是怎样的感觉?
沉闷 沉重
师说:昏沉的夜
2.快速地看3——10段
要求:遇到困难跳过去,关注第一感觉。
生:发生了变化,由昏暗的夜变得比较美好,遇到了很好的事情。
3.快速看最后三个段
问题: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生:又变成了昏沉的夜,回到现实当中。
老师总结:从昏沉的夜到美好的事物,再到昏沉的夜,我们只用了第一感觉。当我们遇上困难的文字,我们不妨连滚带爬地跳读。
三、理解难懂的词语
1.自由猜词语意思。
2.指名猜
①膝髁 鞭爆 鞭爆的繁响 四近 倒影 并 复
联系上下文。
②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
借助注释。
③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
组个词语。
④伽蓝:寺庙
夏云头:夏天的云
泼辣:拟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奔迸:表示水的动态的动词。
“泼剌奔迸”描绘了大红花倒影被拉长时的声音和动态。
老师直接告诉。
四、了解梦境
1.默读3段和10段,让学生抓句子说一说:你觉得它讲的是我们理解的一个故事吗?
生:可能是自己做的一个梦。
生1:“骤然一惊,睁开眼”,我突然从梦中惊醒。
生2:“我在朦胧中”,可能在休息时,就要睡着了,在梦中有这种朦胧的感觉。
2.抓句子,了解“梦”
——默读,结合具体句子,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
美丽,幽雅,有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从“梦”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明确“好的故事”其实是指“梦境”。
2.齐读第4段。聚焦到“云锦”一词,聊聊“云锦”的特点,知道在文中是“美的人和美的事”。
二、学习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
环节一:
——默读课文3—9段,圈画“美的人”“美的事”。
——交流在课文中找到的景物(19种)。
——再次默读课文3—9段,圈出带有颜色的词。
水银色 红 胭脂 白
——非常美丽。
环节二:
1.看插图,关注水中倒影交织的有趣现象。
2.默读课文5—7段,找出表示梦境变幻的语句。
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3.讨论句式,并反复朗读。
前一句最后一个词,是后一句的第一个词,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
4.想象说:村女织入( ),( )织入( )……
环节三:
讨论,这么多的景物,却不显得杂乱喧嚣,为什么?
梦是从故乡的“山阴道”开始的,那里是非常安宁静谧的。
环节四:
小结:好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
三、理解主题
1.默读最后两段,抓关键词句,说说作者对这个梦的态度。
总记得 真爱 追问他 完成他 留下他
2.为何作者说真爱这个好故事?总记得这个好故事?
这美好的梦境和昏沉的夜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学生读链接,讨论“昏沉的夜”和“好的故事”分别象征什么?
4.教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在当时的心境。体会“昏沉的夜”和“美好的梦境”的象征。
资料: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很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昏沉的夜”象征黑暗的现实
“美好的梦境”象征美好的生活。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