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一面屏风,由此导入:
1.这是一件什么东西 ?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明其作用。
(《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作用:遮挡视线)
3.除老师提到的外,你还见到过什么样的屏风?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也有着神秘的作用。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在古诗词中却留下各种优美的身影,为什么屏总能牵动诗人词人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积累词语
流ying( ) xiao( )魂 不禁( ) shan( )长
点缀( ) wei( )幕 忒( ) 书zhai ( )
屏风( ) 屏气( ) 伧( )俗 寒伧( )
gui( )房 yuan( )故 闲倚( ) 抱膝( ) Tu( )劳
2、3分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做一个解释 。
“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本文作者对屏风的感情是怎样的?请指出具体的句子。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多媒体展示)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对屏风有所了解也喜欢上屏风那浓浓的古典韵味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配古筝乐曲朗读课文。
三、品味赏析?
1、找出文中所引古诗句,分析其作用。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2、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并用“我最喜欢 ? 这个句子,因为它 的句式回答问题。(多媒体展示)
3、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过渡:这些古诗词使全文有了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而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四) 拓展延伸
1、你能再说出一些关于屏的诗句吗?2、你能再给我们说出一些中国的传统器具吗?
(五)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六)布置作业 :中国旧式桌椅在设计上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文章。在文后标明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