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学试题(PDF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学试题(PDF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28 12:30:52

文档简介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高一年级 12 月联考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ABDAD CBCBD DDACB CCD
19.(每空 2 分共 16 分)
(1)差速离心 D
(2)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它没有核膜及其它细胞器膜
(3)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构成 (答磷脂分子不得分) 一层
(4)细胞膜外侧面 溶酶体膜内侧面的糖蛋白含量高(溶酶体膜的膜蛋白高度糖基化)
20.(每空 2 分共 16 分)
(1)光能 协助扩散
(2)两性 催化 ATP合成和运载 H+(答全才能得分) 可逆
(3)直接 在光照条件下嵌入了细菌紫膜质和 ATP 合成酶(“光照”“细菌紫膜质”“ATP
合成酶”答出 1 个不给分,答出 2 个给 1 分,全答出来给 2 分)
(4)(显著)下降
21.(每空 2 分共 16 分)
(1)多糖 抑制 葡萄糖
(2)(适量的)葡萄糖, 底物, 反应速度(反应速率) b c
22.(每空 2 分共 16 分)
(1)③、②
(2)18O 标记的 O2 与[H]反应生成 18O 标记的水,然后和丙酮酸反应生成 18O 标记的 CO2
(3) ①② 9:1
(4) 热能和 ATP中的化学能 三
(5) 上清液 甲、乙试管都显灰绿色
{#{QQABIYSEgggoAAJAABhCQQFICkCQkBCAACoGwAAIIAIBAQNABAA=}#}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高一年级 12 月联考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近期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专家提醒需警惕流感和支原体肺炎叠加风险。下列相关病原体叙述正确
的是( )
A.支原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中,流感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RNA 中
B.支原体与流感病毒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有无细胞核
C.从生命系统的层次来看,一个支原体是细胞层次,而一个流感病毒是个体层次
D.支原体是目前已知最小原核生物,其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2.合理膳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对食物中的糖类和脂肪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脂肪也可以大量转化成糖类
B.日常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能促进肠胃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C.食物中的脂肪是由三分子甘油和一分子脂肪酸发生反应形成的酯
D.淀粉和脂肪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3.右图所示为水分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作用力①这种弱引力的存在,使水成为良好的溶剂
B.作用力②使水分子成为极性分子,因此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
C.因为②不断地断裂,又不断地形成,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
体状态
D.细胞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含量是不断变化的,结合水越多,细
胞抗逆性越强
4.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细胞内囊泡运输机制失控会引起很多疾病。下图表示细胞内物
质甲的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中囊泡的运输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进行识别和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内的膜结构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高一年级 12 月联考生物试题
试卷第 1页,共 8页
{#{QQABIYSEgggoAAJAABhCQQFICkCQkBCAACoGwAAIIAIBAQNABAA=}#}
B.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识别与结合依赖细胞内的膜上所含多糖的种类
C.内质网具有对蛋白质加工的功能,是囊泡运输过程的交通枢纽
D.囊泡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
5.关于细胞器的相关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细胞器含有 ATP 合成酶,则该细胞器能分解葡萄糖
B.中心体是动物所特有的细胞器,是区分动植物细胞的关键
C.若某细胞器含有色素,则该细胞器一定与能量转换有关
D.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
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区室化,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B.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
C.不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绿体与线粒体以各自方式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7.受体是一类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下图表
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信号分子均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关
B. 穿过细胞膜才能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通常为脂溶性分子
C.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识别与结合不需要信号分子
D.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8.下图中曲线 a、b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与 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 a 代表自由扩散,曲线 b 代表主动运输
B.曲线 a 代表的物质跨膜运输与转运蛋白无关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高一年级 12 月联考生物试题
试卷第 2页,共 8页
{#{QQABIYSEgggoAAJAABhCQQFICkCQkBCAACoGwAAIIAIBAQNABAA=}#}
C.曲线 b 运输速率达到饱和的原因可能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D.抑制细胞呼吸对曲线 a、b的运输速率均有影响
9.膜接触位点(MCS)是内质网与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核膜等细胞结构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
结构。MCS 上存在接收信息和运输脂质、Ca2+等小分子或离子的位点,以此调控细胞内的代谢。在癌症
研究中,与 MCS 相关的某些蛋白质会影响癌症的发展进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通过 MCS 与内质网相连以进行能量的快速供应
B.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进行物质运输一定依赖于 MCS
C.MCS 在细胞内分布越广泛,说明细胞代谢可能越旺盛
D.与 MCS 相关的某些蛋白可能是诊断癌症的特异标志物
10.Na+—K+泵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转运蛋白,转运 Na+、K+的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Na+泵出细胞和 K+泵入细胞是协助扩散的过程
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无关
C.Na+—K+泵在转运过程中蛋白质的构象不会发生变化
D.Na+—K+泵运输 K+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
11.研究发现,分泌蛋白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
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
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质。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确的是( )
A.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直接产物具备生物学活性
B.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作用下切除信号肽序列后,即可运输到细胞外起作用
C.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D.用 3H标记谷氨酸中的羧基不能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
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B.水稻在水淹状态下,根细胞释放的 CO2都来自无氧呼吸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高一年级 12 月联考生物试题
试卷第 3页,共 8页
{#{QQABIYSEgggoAAJAABhCQQFICkCQkBCAACoGwAAIIAIBAQNABAA=}#}
C.粮食种子适宜储藏在零上低温、低氧和中等湿度的环境中
D.萌发时,种子贮藏的有机物分解,有机物的种类增加
13.在长跑比赛中,骨骼肌细胞利用 O2的能力是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若只考虑以葡萄糖作为细胞呼吸
的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比赛中,骨骼肌细胞内的丙酮酸都在线粒体中分解生成 NADH 和 ATP
B.在比赛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 CO2量等于消耗的 O2量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中的 ATP 含量相对稳定
D.骨骼肌利用 O2能力更强的运动员,比赛后肌肉酸胀的程度更轻
14.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培养液为葡萄糖溶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排除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再设置一组对照:与装置一或二的不同在于将“含酵母菌
培养液”改为“煮沸冷却的含酵母菌培养液”
B.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强度
D.丙酮酸、[H]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中间产物
15.处于北极的一种金鱼肌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无氧代谢”机制——“分解葡萄糖产
生乙醇(-80℃不结冰)”的奇异代谢过程,该金鱼代谢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③⑤都只能在极度缺氧环境中才会发生
B.金鱼产生的乳酸可以转化为丙酮酸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高一年级 12 月联考生物试题
试卷第 4页,共 8页
{#{QQABIYSEgggoAAJAABhCQQFICkCQkBCAACoGwAAIIAIBAQNABAA=}#}
C.过程①②③⑤均能生成 ATP,其中过程②生成的 ATP 最多
D.过程②⑤产物不同是因为发生在不同细胞的不同场所
16.如图甲、乙、丙代表细胞中的物质或结构,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C、H、O、N、P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
B.甲、乙所示的两种物质或结构参与了丙结构中酶的合成
C.乙、丙结构中由 C、H、O、N、P组成的化合物种类相同
D.甲、乙所示的两种物质或结构中均含核糖
17.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探究影响酶催化功能的因素—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的装置进行了修改,
如图甲;图乙为甲装置在 pH=7.0 时产生的气体量(用每隔一段时间红色液滴往右移动的距离表示)随
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肝脏的新鲜程度会影响 a点的数值大小
B.若将甲中的滤纸片减少一半,b点将往左移
C.不同 pH条件下 a点数值基本一致,b点时间可能不相同
D.本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酶适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8.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酒精在机体内的主要代谢场所为肝脏,其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头孢
类药物能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含有 C、H、O、N四种元素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高一年级 12 月联考生物试题
试卷第 5页,共 8页
{#{QQABIYSEgggoAAJAABhCQQFICkCQkBCAACoGwAAIIAIBAQNABAA=}#}
B.服用头孢类药物的人饮酒后,可能会出现乙醛中毒
C.酒量小的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可能比较低
D.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在肝脏细胞中能够彻底氧化分解
二、非选择题(共 64 分)
19.在探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深入了解细胞的秘密,就必须将细胞内的组分分离出来。克劳德摸索出一种定性、定量分离细
胞组分的经典方法,即 法。如图是用该方法进行的实验过程,其中离心机转速最快的
试管是 。
(2)制备纯净的细胞膜最佳的实验材料是 ,理由是 。
(3)科学家提取了某种细胞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后,将其铺展在水面,测出其面积约为所属细胞表面积
的 2 倍,据此可推测 。脂肪细胞内的脂肪滴外面有一层“油膜”,
请根据磷脂的理化性质推断,此膜是由 (填“一层”或“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4)糖蛋白是由寡糖和多肽链共价修饰连接而形成的一类结合蛋白。生物膜上的大多数膜蛋白都是糖
蛋白。糖蛋白不仅对细胞膜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据此推测细胞膜上的
糖蛋白主要分布于 (填“细胞膜外侧面”、“细胞膜内侧面”或“细胞膜两侧面都有”)。
已知溶酶体中含有包括蛋白酶、磷脂酶等 60 多种酸性水解酶,水解酶对自身的膜结构没有影响,
请结合上述信息从溶酶体的膜成分的角度来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

20.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 合成酶能将 H 势能转化为 ATP 中的化学能。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
膜质和 ATP 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 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
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高一年级 12 月联考生物试题
试卷第 6页,共 8页
{#{QQABIYSEgggoAAJAABhCQQFICkCQkBCAACoGwAAIIAIBAQNABAA=}#}
请回答:

(1)H 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细菌紫膜质进入脂质体内部,该过程消耗的能量来自于 (填“光能”
或“ATP”),从脂质体内部转移到外部则是以 方式通过 ATP 合成酶完成的。
(2)从上图可知,ATP 合成酶是 分子(填“亲水性”或“亲脂性”或“两性”),具有

的功能。H 跨过膜的过程中,ATP 合成酶的构象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 (填“可逆”
或“不可逆”)的。
3 +( )ADP 和 Pi 接受 H 通过人工膜所释放的势能形成 ATP。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 能

源物质。人工膜能通过 H 的跨膜转运形成 ATP 的条件是脂质体 。
+ +
(4)2,4—二硝基苯酚是一种能随意进出脂质体的弱电解质。在 H 浓度高的溶液中会结合 H 以分子
+ +
态形式存在,在 H 浓度低的溶液中则电离出 H 以离子态形式存在。若将丙图所示结构转移至含 2,
4—二硝基苯酚的溶液中,ATP 的合成速率将 。
21.NAGase 是催化几丁质降解的一种关键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几丁质是一种______(填“单糖”或“二糖”或“多糖”)。研究发现一些糖类对 NAGase 酶活力有
影响,如图 1 所示。以果糖、蔗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作为效应物,这四种糖对 NAGase 的酶活力均
有 (填“抑制”或“促进”)作用,其中作用最强的是 。
(2)某小组开展实验探讨葡萄糖影响 NAGase 酶活力的机制。图 2 是效应物影响酶催化活力的两种模型:
模型 A表示抑制剂与底物存在竞争关系,可以结合到酶的活性部位,该过程可逆,且结合后不改变
酶的空间结构;模型 B 表示抑制剂结合到酶的其他部位,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变化。图 3
是依据这两种理论判断葡萄糖降低 NAGase 活力类型的曲线图,其中曲线 a 表示不添加效应物时的
正常反应速度。
请根据图 3补充探究实验的实验思路,并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推断相应的结论。
实验思路:准备若干组含有 NAGase 的反应体系,实验组中添加 ,然后持续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高一年级 12 月联考生物试题
试卷第 7页,共 8页
{#{QQABIYSEgggoAAJAABhCQQFICkCQkBCAACoGwAAIIAIBAQNABAA=}#}
加入 ,检测各组 。
实验预期:若实验结果如曲线 ,则为模型 A;
若实验结果如曲线 ,则为模型 B。
22.图 1 表示某生物细胞呼吸的过程,A-E 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 2 表示某生物细胞呼吸时气体交
换相对值的情况。
(1)图 1 中产生 ATP 最多的过程和不能产生 ATP 的过程分别是 (填序号)。
(2)正常条件下,若给细胞提供 18O标记的 O2,一段时间后会在 CO2中检测到 18O,原因是 。
(3)氧气浓度为图 2 中的 a时,酵母菌细胞进行的是图 1 中的 (写图 1中的序号)过程;
若氧气浓度为 b时,CO2释放量与 O2吸收量的比为 4:1,则该氧气浓度下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
葡萄糖的比为 。
(4)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有两条去路,即转化为 。无氧呼吸的
底物中的能量的去路有 条。
(5)酵母菌在 O2充足时几乎不产生酒精,有人认为是因为 O2的存在会抑制图 1 中酶 2 的活性而导致无
酒精产生。为验证该假说,实验小组将酵母菌破碎后高速离心,取 (填“含线粒体的沉
淀物”或“上清液”)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向甲、乙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立即再向甲
试管中通入 O2,一段时间后,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如果观
察到 ,说明假说不成立。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秋季高一年级 12 月联考生物试题
试卷第 8页,共 8页
{#{QQABIYSEgggoAAJAABhCQQFICkCQkBCAACoGwAAIIAIBAQ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