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波的形成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波的形成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28 15:4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波的形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波的形成过程,会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难点)。
2.知道横波和纵波的概念,能够区别横波和纵波。
3.知道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特点(重点)。
一、波的形成及特点
如图所示,手拿绳的一端,上下振动一次,使绳上形成一个凸起状态,随后形成一个凹落状态,可以看到,这个凸起状态和凹落状态在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如果在绳子上某处做一红色标记,观察这一红色标记的运动。
(1)红色标记有没有随波迁移?红色标记是怎样运动的?
(2)当手停止抖动后,绳上的波会立即停止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1.波:________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
2.波的形成(以绳波为例)
(1)一条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这些小段可以看作一个个________的质点,这些质点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的作用。
(2)当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________相邻的质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绳子上的质点都跟着振动起来,只是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________一些开始振动,绳端这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沿绳子传了出去,整体上形成了凹凸相同的波形。
思考与讨论:
1.绳上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起振方向)与振源起振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振源振动停止后,波还能继续传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总结:
波动过程中各质点的运动特点
波动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其运动特点为:
(1)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带动”
(2)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重复”
(3)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滞后于先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滞后”
二、横波和纵波
如图所示:
(1)图甲是绳波,其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是什么关系?
(2)图乙是推拉弹簧产生的波,其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是什么关系?
深化总结:
横波和纵波的对比
名称 项目  横波 纵波
概念 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 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介质 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均能传播
特征 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波峰和波谷 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密部和疏部
三、机械波
1.介质
(1)定义:波借以________的物质。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____________,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____________的振动。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________中传播,形成了机械波。
3.机械波的特点
(1)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它传播的只是________这种运动形式。
(2)波是传递________的一种方式。
(3)波可以传递________。
深化总结:
1.机械波的特点
(1)机械波的传播离不开介质,没有介质就无法形成机械波。
(2)介质中各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所以各质点振动的周期(频率)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频率)相同。
(3)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但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
(4)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2.几种常见的波
(1)绳波是横波;
(2)空气中产生的声波是纵波;
(3)地震波中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4)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机械波。
3.振动和波动的联系
(1)振动是波动的原因,波动是振动的结果;有波动必然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
(2)波动中各质点振动的性质、频率和振幅与波源相同。
四、“带动法”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
绳波在某时刻的形状如图所示,若O是波源,则此刻A点向什么方向运动?若O′是波源,则此刻A点向什么方向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某时刻一列波的形状如图所示。
此刻质点a正在向上运动试判断此刻质点b的运动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总结:
(1)原理: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的质点。
(2)方法: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像上另找一点P′,P′为先振动的质点,若P′
在P上方,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如图所示。
答案:
一、(1)没有,红色标记只在竖直方向上下振动
(2)不会,当手停止抖动后,波仍向右传播
知识梳理
1.振动
2.(1)相连 弹性力 
(2)带动 迟 上下振动的状态
思考与讨论
1.绳上各点的起振方向与振源起振方向相同。
2.能够继续传播
二、(1)相互垂直 
(2)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
1.(1)传播 
(2)相互作用 相邻质点
2.介质
3.(1)振动 
(2)能量 
(3)信息
四、若O点为波源,A点左侧的质点将带动A向上振动;若O′是波源,A点右侧的质点将带动A点向下振动。
拓展延伸 由于此刻质点a在前一个质点的带动下正在向上运动。可知波源在质点a的左侧,因此该列波由左向右传播,质点b在左侧质点的带动下将向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