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8 08:12:47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D
6.B 7.B
8.D 9.C
10.B 11.D
12.B 13.B
14.C 15.D
16.B 17.C
18.B 19.A
20.D 21.A
22.D 23.B
24.C 25.A
26.(1) 山顶 700多米
(2)17.6°C
(3) 由西北向东南 A 250
(4)BFE
27.(1) 对流 地面 降低
(2) ①②③ ④
(3) 乙 甲
(4) 海洋 谷地
28.(1) ② ④ ① ③
(2) 溯源 下蚀/下切侵蚀 侧蚀/侧向侵蚀
(3) V形谷 狭窄 陡峻(陡峭)
(4)外形似张开的折扇;从扇顶到扇缘,堆积物由粗到细;坡度逐渐降低。
答案第1页,共2页成都市东竞高中高一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的对应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是( )
A.大气降水 B.下渗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2.图示景观反映的水循环地理意义是( )
A.增加水资源 B.塑造地表形态
C.促进能量交换 D.调节全球气候
雅丹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左图为新疆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右图为雅丹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左图所示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 )
A.侧壁陡立 B.沟壑纵横 C.奇峰林立 D.坦荡无垠
4.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堆积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5.伴随雅丹地貌的发育过程,该地区( )
A.气候逐渐由干变湿 B.海拔逐渐由低变高
C.沟槽长度逐渐变长 D.地势逐渐趋向平坦
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牛轭湖形成的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7.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分布最多的可能是( )
A.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南丘陵 D.喜马拉雅山脉
金沙江虎跳峡位于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高山夹峙,峭壁耸立,山岭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中间江面宽度仅30~60米。下图是虎跳峡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形成虎跳峡的外力作用及虎跳峡所处的河段是( )
A.流水下切侵蚀中游
B.流水侧蚀下游
C.流水溯源侵蚀上游
D.流水下切侵蚀上游
9.虎跳峡河谷的特征是( )
①V字形河谷②两壁险峻,与地面垂直
③谷底几乎被河床占据④谷地狭窄,宽度通常大于深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3年10月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已于当日启动第二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工作,计划17天排放7800吨。这一做法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甚至全球人民的切身利益。下图为“日本福岛附近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日本排放的核污水影响“全球人民的切身利益”主要是通过( )
A.热力环流扩散 B.洋流扩散 C.海陆风携带 D.鱼类洄游携带
11.下列关于图中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寒流 B.流向随季节发生改变
C.会加快航行的速度 D.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13.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
A.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B.东北、西北、东南、西北
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西北
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开阔、视线不受阻挡的地方。山地、山脊、陡崖或者上缓下陡的山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山谷、缓坡或者上陡下缓的山坡一般不会阻挡视线。某地理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
A.70m B.80m C.90m D.100m
15.实地考察中( )
A.站在甲地可以看到丙地 B.站在乙地可以看到丙地
C.站在丙地可以看到丁地 D.站在丁地可以看到乙地
潮区界是指潮汐河口中发生潮位变化的上界,是涨潮时潮波由河口沿河道上溯,潮波变幅等于零的分界点,即潮水所带来的动力影响的最远的地方。潮区界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常随河水流量大小与涨潮流强弱等因素的不同组合而上下移动。我国长江的潮区界平常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下图为潮区界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家住长江沿岸某市的小明同学发现其家附近一条汇入长江的河流河水在一天中常出现往复性流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潮汐 C.洋流 D.地形
17.下列关于长江潮区界的叙述,可信的是( )
A.长江枯水期,潮区界位置可能向铜陵大通下游方向移动
B.长江丰水期,潮区界位置可能向铜陵大通上游方向移动
C.三峡大坝的建成,使长江潮区界位置年内变化幅度变小
D.全球气候变暖,长江潮区界位置将向铜陵大通下游方向移动
上升流是指海水从下层或次表层涌向表层或近表层的涌升现象。台湾暖流(日本暖流分支)在北上的过程中在浙江沿岸受海底地形的影响形成上升流。浙江沿岸海域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完成下面小题。
18.浙江沿岸上升流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浙江沿岸上升流使表层海水( )
A.温度降低,盐度升高,透明度下降 B.温度降低,盐度降低,透明度下降
C.温度升高,盐度升高,透明度升高 D.温度升高,盐度降低,透明度升高
如图示意某种河流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形成图中甲、乙地貌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作用流水堆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流水堆积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21.多级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地壳间歇性抬升 B.地壳一直保持稳定
C.地壳间歇性下降 D.河道河床不断加宽
乾坤湾位于延安市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构成一个太极图,此处为特殊形式河曲,一般来说蛇曲形成于由松散堆积物组成的平原或宽谷中,很难发育在岩石中,但此处“S”形蛇曲深深嵌入了岩石中。下图是乾坤湾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该地蛇曲能深深嵌入到岩石中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 B.地壳抬升、流水侧蚀作用强
C.地形平坦、流水侧蚀作用强 D.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
23.有关图中甲河岸的类型和主要外力作用形式,叙述正确的是( )
A.凹岸、流水沉积 B.凹岸、流水侵蚀
C.凸岸、流水沉积 D.凸岸、流水侵蚀
裂流是波浪传播到近岸发生破碎后,由于辐射应力的作用,壅高于岸边的水体会通过破波带流回海洋而形成的条带状强烈表面流(下图),其流速一般在0.3~1m/s,极端情况下可达到3m/s,长度通常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研究认为:裂流最有可能在滨海沙洲的低洼处或中断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裂流( )
A.流向与海岸平行 B.持续时间长 C.具有周期性 D.与海岸地形无关
25.裂流发生时可能会导致( )
A.海滩溺水事故 B.海洋污染急剧 C.海岸淤积严重 D.底层海水上泛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3小题,共40分。
26.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D点是 地形,海拔高度为
(2)若B点的气温是20℃,根据一般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 。
(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 ,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 处若坝的海拔高度为100米,坝长约是 米。
27.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图1)”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图2)”,图2是图1中A层某地的气压状况图,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1中A为 层,其直接热源是 辐射,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
(2)图2中①②③④⑤气压相等的是 ,气压最高的是 。
(3)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 地,气压较高的是 地。
(4)若图2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 (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夜间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 (山地或谷地)。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保护法的正式施行,旨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下图为黄河流域图。
甲图 乙图:黄河流域不同区域地貌图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甲、乙、丙、丁四地对应的典型地貌分别是乙图中的 、 、 、 (填数字)。
(2)黄土高原冲沟普遍发育且规模较大。流水侵蚀是冲沟发育的主要动力,其中 侵蚀使沟谷不断变长, 使沟谷不断加深, 使沟谷不断变宽。
(3)乙河段分布有众多水电站,该河段地势起伏大,多 (地貌名称),谷底 ,两岸 。
(4)太行山东麓发育了众多的冲积扇,从形态和物质组成角度描述其特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