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8 12:5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章节内容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三节:物质的量
教材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必修第一册
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是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本节课在学生学习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后,从宏观上了解到物质是可称量的。于是从微观角度继续对物质与微观粒子进行联系学习。通过本节的探究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物质计算表示方法的认识,来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学习过基于质量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初步了解化学计算的基本思想,但当学生接触“物质的量”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概念,是难以运用已有化学知识和学科素养来进行完全理解,相对比较困难。本节课突出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使用过程,通过宏观和微观桥梁的建立,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挖掘化学知识,并能运用已学知识,通过对比来理解记忆新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类比、归纳、演绎等多种思维活动,运用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摩尔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桥梁。 2.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验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据,并应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关系。 3.通过从类似概念与聚合概念的迁移之间的类比(“长度”、“质量”)中形成定量概念,初步显示出了类推法、逻辑推理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形成及简单计算 难点: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以及质量的转化关系
教学过程
资源准备、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化学核心素养培养
【视频】“5纳米芯片的内部世界” 材料一:一个单位“堆量”3000万颗 材料二:一滴水里约含有1.67×1027个水分子 【发现问题】如何计量一杯水的多少? 【联系生活】“一扎手套”“一打笔记本”---物质的量 观看视频,理解“堆量”,思考计量一杯水的多少,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宏观与微观。
【建立模型】 展示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对象 物理量 单位 距离或长短 长度 米 物质的轻重 质量 克 【讲解】为了表达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的多少,人们规定了一个物理量“物质的量”,它的单位是“摩尔”。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符号:n 单位名称:摩尔,简称:摩 单位符号:mol 【概念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⑴.1mol西瓜 ⑵ .1mol氢 ⑶.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也叫物质的质量【细化概念】物质的量注意事项 微观化: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及它们的特定组合(如NaCl) 具体化:使用物质的量时,用化学式指明微粒种类, 专有化:物质的量时个专有名词,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说成--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或物质量等 【趣味活动,当堂检测】 认真听讲,学习类比的方法 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符号及单位的表示方法 通过国家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中,常见物理量及单位,让学生学会类比的思想,能够利用类比迁移,建构核心概念 2、通过对概念进行细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课堂活动、学生自评和老师点评的方式,诊断学生对于物质的量概念的认知水平。
【思考】1mol到底有多少个微粒呢? “一滴水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全中国人民不眠不休要数上四万年才能数完…… 【讲解】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为纪念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把1mol所含的粒子数也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 含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NA表示 数值:近似取为6.02×1023 单位:mol-1 【对比感受微观世界】 【讲解】所以NA只能用来表示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数量。 【建立转化模型】 n:物质的量 NA:阿伏伽德罗常数 N:粒子数 n(物质的量) N(粒子总数) 1molH NA个H 2molH 2× NA个H NmolH n× NA个H 【思考与讨论】 根据上述关系,总结出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目三个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小结】 【学以致用】思考:1mol“H2O”的含义 梳理转化几个物理量的关系式,体会1molH2O的含义 认真听讲,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间的关系 通过“打包”的方式,结合“堆量”让学生注重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2、通过比较和建构模型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微观世界,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及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过渡:1摩尔水的质量是多少?【定量分析】 PPT展示物质的量为1mol的几种物质 【思考与讨论】 结合表格所给物质及数据,计算出1mol物质的质量,及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观察并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mol任何粒子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或相对分子质量(Mr)相等。 摩尔质量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 单位:g/mol ( g·mol-1) 表达式:m=n×M(n= 、M=) 计算并分析数据,总结摩尔质量与粒子相对分子(原子)质量关系 认真听讲,掌握摩尔质量重点知识 通过“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原子)质量数量关系”的数学认证,学习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 2、通过辨析“6.02×1023”个微粒质量与1mol微粒质量的关系,建构摩尔质量的相关概念
【学以致用】 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l的摩尔质量为 ,1molAl的质量为 ,CO32-的摩尔质量为 ,26.5gNa2CO3的物质的量为 。 2、一杯水(180ml即180g)的水中含有水分子数目为多少?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紧扣导入,对重点知识进行检测、巩固
[课堂小结】 回顾课堂内容,建构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目的转化模型 对课堂进行总结,建构模型,加深对物质的量等概念的理解
【作业布置】导学案上的必做题(课后题)、提升题、巩固题、小组合作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