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第三单元基础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谪守(dí) 更定(gēng) 日星隐曜(yào) 弈者胜(yì)
B.汀兰(dīng) 琅琊(yá) 宠辱偕忘(xié) 淫雨霏霏(fēi)
C.岸芷(zhǐ) 岩穴暝(míng) 樯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tāng)
D.绮户(qǐ) 毳衣(cuì) 伛偻提携(yǔ) 雾凇沆砀(hàng)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有所不同呢?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我勉强喝了三大杯酒就告辞(离开了)。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灰烬 喉咙 形消骨立 惟余莽莽
B.秘诀 沉醉 金戈铁马 荡然无存
C.坟墓 禅师 自惭形秽 富丽堂煌
D.羡慕 凝望 一代天娇 鸠占鹊巢
5.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安徽佛教名山九华山烟云氤氲,巍峨兀立。唐代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层luán叠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以此表达对九华山秀丽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竟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氤氲( ) 兀立( ) 层luán叠嶂(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旅游胜地”中“胜”的意思是( )
A.比另一个优越 B.优美的 C. 能够承担或承受 D.打败
(4)选文画线句运用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九华山的壮丽雄伟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谪守巴陵郡(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8.比较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滕子京笔下的岳阳楼景观 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景观
东南之国富山水,惟洞庭于江湖名最大。环占五湖,均祝八百里;据湖面势,惟巴陵最胜。濒岸风物,日有万态,虽渔樵云鸟,栖隐出没同一光影中,惟岳阳楼最绝。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范仲淹的文字:
9.选文中“其喜洋洋者矣”的“喜”与“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在境界上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作者拥有哪种境界?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乙]铁脚道人尝爱赤脚走雪中,兴发则朗诵《庄子·秋水》,又爱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或问:“咽此何为?”道人曰:“吾欲寒香沁入心骨。”道人曾夜半登祝融峰观日出,仰天大叫曰:“云海荡吾心胸!”居无何,飘然而去,莫知所之。
(选自《霞外杂俎·后跋》,有删改)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拥毳衣炉火 拥:
(2)客此 客:
(3)铁脚道人尝爱赤脚走雪中 尝:
(4)居无何 居:
11.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或问:“咽此何为?”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
B.甲文叙事写景多用白描手法,用简笔勾勒出景物、人物。
C.“道人/曾夜/半登祝融峰/观日出”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D.甲乙两文语言简练,浅显易懂,寥寥数语,人物精神全出。
13.乙文中的铁脚道人也是一个“痴”人,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痴”的理解?
五、作文
14.生活中,一些感人的、温馨的、赏心悦目的、令人落泪的画面,总会触动我们的情愫,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洗礼。比如气喘吁吁的父亲为皮肤过敏的儿子买来了棉质汗衫,纯真的小女孩儿吻着盛开的鲜花,慈祥的老人给广场上的鸽子撒着食物,大汗淋漓的交警一丝不苟地指挥着交通……
请你以“这样的画面,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A
6. (1)yūn wù 峦 (2)竟秀 竞秀 (3)B (4)比喻、 引用
7. 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同“嘱”,嘱托。 8.①语言更简洁,言简意丰,意蕴丰富,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②运用比拟、拟物、夸张的修辞(“衔”“吞”),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洞庭湖湖面广阔、气势磅礴的特点。
③运用对偶的修辞,句式整齐,声律和谐,辞彩华美。
④连用四字短语,节奏感强,增强语势。 (答上两点即可。) 9.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小乐。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是一种为民之大乐。作者拥有的是后者。作者是以天下人的乐为基础的天下之乐,是远大的政治抱负。
10.⑴裹、围 ⑵客居 ⑶曾经 (4)经过(过了) 11.⑴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全是白色。(意思对即可)⑵有人问:吃这些做什么? 12.C 13.示例:甲文中张岱在大雪日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痴”字可见其率性本真,透着对雅趣的追求;乙文中铁脚道人在雪中赤脚走路,嚼梅花咽雪花,深夜登山看日出,按照自己的个性追求行事,洒脱豪迈,不拘一格,也是一种“痴”。
14.例文展示: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回首往事,虽是物是人非,但总有些泛黄的画面,让我们感受着爱的美好。或许是一句问候,或许是一个动作。那熟悉的画面,细微的爱,温暖着人心,让我们勇敢向前。
飘着淡淡茶香的夜晚
闷夏,夜晚。作业多如山,让我在做起来真的是“feel倍儿爽”。我做的晕头转向的,恍惚中只听背后一阵轻轻的脚步声。转过头一看,哦,原来是母亲。她轻轻地旋开门把手,又轻轻地旋了上。她径直走到我的面前,微笑道:"怎样?做完了吗?"我看着妈妈脸上殷切期待的神情,我叹了一口气:"没呢。""别急,加油做,记得早点睡。"她轻轻地走了出去。
想至难处时,不经又想起母亲殷切期待的神情,淡淡的微笑,亲切的关怀,这一切都浮现眼前,给我信心和能量,让我继续做下去。
母亲的细微的动作的关爱,让我在迷茫时清醒,困惑时给予我勇气,执着向前。这样温馨的画面,让我流连。
伴着爱的动作的半夜
初夏,又与父亲吵架了,烦闷的我将被子卷在身上,在燥热中渐渐入睡。半夜,我被夏夜的燥热热醒了。瞥见房外,那昏黄的灯光依然暗暗地亮着。突然,房门发出了"咔啦"的响声,我急忙安稳地躺好。只见门把手缓慢地旋转着,门外现出一个人影。那背影,宽厚壮实,十分熟悉。那苍老的脸,哦,是父亲。
他缓慢地走进,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来到我面前。他轻轻地将被我卷的不成样的被子舒展开来,让我露出脚。他又拿起那破旧的蒲葵扇,轻轻坐下,缓缓地对我扇了起来。古朴的蒲葵扇,带着些许木香,些许霉味,些许樟脑味,进入我的鼻子。那动作,缓慢而沉稳,却略带些生硬。这似乎是再平凡不过了,是那样的细微,可我分明从那厚实的手掌中看到了沧桑的痕迹。那缓缓的动作中,透着是他对我浓浓的爱啊。那丝丝凉风,吹散了我的闷燥,带来了一丝丝的安详。那缕凉风中,包含着父亲对我的爱,细致且微入的爱。它沁入我的心田,温暖了我心,我缓缓入睡。这样朴实的画面,让我停留。
画面,虽早已泛黄,但不曾忘记。人事皆忘,只有你们陪在身边,父母。你们默默地为我奉献着,却不求回报。那飘着茶香的画面,给予我信心;那伴着爱的画面,给予我温暖。那一幅幅画面,让我流连,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