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28 18:3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宣威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生 物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1、大肠杆菌、颤蓝细菌、青蛙细胞和人体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核膜 D、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
B、施旺和施莱登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由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荷塘中的所有鱼、所有莲各自构成一个种群
B、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C、莲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D、莲与采莲人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古有“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赞美龙井茶。下列关于西湖龙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茶叶细胞和人体细胞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
B、采摘的新鲜茶叶细胞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C、采摘的新鲜茶叶细胞中C、O、Ca、Fe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D、采摘的新鲜茶叶细胞中既含有大量元素,也含有微量元素
5、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处理的蛋清液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显紫色
B、斐林试剂是含Cu2+的酸性溶液,可被果糖还原成砖红色
C、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
D、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实验时,都需要水浴加热
6、有这样几则广告语: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
量食用 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③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铁、锌等微量元素 ④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21种必需氨基酸。请判断上述广告语中,有多少条在科学性上有明显的错误(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7、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C、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人体细胞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D、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水,水中的氢全部来自羧基
8、DNA指纹技术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重要作用,从案发现场收集的血液、头发等样品中提取的DNA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 )
A、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
B、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五碳糖和磷酸不同
C、不同人体内的DNA的空间结构不同
D、不同人体内的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9、如图表示由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单体,则①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则②可能是脂肪
C、若③为携带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是DNA
D、若④是在动物肝脏中合成的储能物质,则④是肝糖原
10、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C、细胞骨架与细胞内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D、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
11、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糖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外侧
B、细胞膜中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等功能
C、③疏水端的存在使得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③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1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
B、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C、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人、鼠细胞融合
D、利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基础
1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与线粒体以各自方式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B、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细菌
C、液泡是一种单层膜的细胞器,其内含叶绿素、花青素等物质
D、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14、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
B、大肠杆菌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C、可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D、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5、随着科技的发展指纹支付、刷脸支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控制人脸的遗传信息存在于( )
A、细胞核内 B、细胞质内 C、细胞膜内 D、液泡内
16、如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可以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
B、⑤为核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
C、②为核孔,是DNA和R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若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受到影响
17、1950年,科学家在用氢的同位素标记的水分子进行研究时,发现水分子在通过细胞膜时的速率高于通过人工膜(仅由双层磷脂构成)时的速率。据此推测水分子跨膜运输方式有可能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
18、关于渗透作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渗透作用吸收糖分的结果
B、为维持细胞正常形态,输液时常用生理盐水作溶剂输送药物
C、利用高浓度盐水腌制的咸肉能存放较长时间
D、“烧苗”可能是由田间一次性施肥过多引起的
19、研究发现,水分子进入植物细胞的两种方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水分子进入植物细胞的方式均属于被动运输
B、图中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
C、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时,细胞吸水能力强
D、图中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20、Na+、K+和葡萄糖等物质出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方式如图所示,①②表示相关过程。其中过程 ①和②的方式分别为( )
A、协助扩散、自由扩散
B、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21、图a、图b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以图a中的方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白细胞可通过图a中的方式吞噬外来的病菌
C、胰岛素通过图a中的方式进入细胞发挥作用
D、图a、b中的两种运输方式可能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22、如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图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甘油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
C、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 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2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酶为其催化的反应提供能量 ③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
④活细胞产生酶的场所都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⑤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是由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⑥低温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催化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A、①②⑤ B、①⑤⑧ C、③⑤⑧ D、①③⑤
24、生物体内酶的作用及其机理是( )
A、调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催化、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催化、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D、调节、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25、下列关于酶的探究实验中,实验方案叙述合理的是( )
选项 探究内容 实验方案
A 酶的高效性 用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催化等量过氧化氢分解,待过氧化氢分解完后,检测产生的气体总量
B 酶的专一性 将等量的淀粉酶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用斐林试剂检测底物是否水解
C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等量的过氧化氢与等量的过氧化氢酶混合后,再分别加入pH为5、6、7、8的缓冲液,每隔0.5 min记录一次产生的气体量
D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用等量的麦芽糖酶分别在热水、冰水和常温条件下催化等量麦芽糖的水解,反应相同时间后,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的量
2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酸、过碱、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B、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能够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前后,酶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D、过氧化氢酶溶液的温度由100℃变为20℃的过程中,酶活性不变
27、在最适温度和pH下,某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变慢 B、在B点降低溶液pH,反应速率会变慢
C、在C点提高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D、该图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2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绘了古代宫女深宫生活的场景。为流萤发光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氨基酸 B、脂肪酸 C、腺苷三磷酸 D、核苷酸
29、有关ATP结构简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A代表腺苷,b、c为特殊的化学键
B、a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
C、ATP是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D、“ATP”中的“A”与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
30、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时,ATP(A—Pα~Pβ~Pγ)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会使载体蛋白磷酸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载体蛋白结合的磷酸基团是ATP中的Pα B、小肠上皮细胞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吸收葡萄糖
C、载体蛋白被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D、细胞内含有大量ATP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二、综合题(40分)
31、(8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细菌细胞,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请据图回答:
(1)上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有 (填标号)。
(2)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 (填标号)。
(3)在图中5种细胞中,它们都有 、细胞质、核糖体和 ,这体现了不同种类细胞之间的 。
(4)蓝细菌细胞和小麦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的光合作用色素中都有 ,不同的是蓝细菌还含有 。
(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细菌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形成 现象。
32、(8分)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甲代表图中有机物共有的元素,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图2为核酸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的元素是 。
(2)脂质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是 ,动物细胞膜中还有 ,相同质量的V和I彻底氧化分解, (填“V”或“I”)释放的能量更多。
(3)Y和Z在组成上的不同体现在图2中 (填序号)上。若图2为Ⅲ的部分结构,则⑤的中文名称是 。
(4)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图1中的 (选填I~V,2分)。
33、(8分)如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 ”上填名称):
(1)依据该细胞中具有[ ] 可确定其是真核细胞。该细胞与大肠杆菌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为 。
(2)合成唾液淀粉酶的氨基酸在该酶的合成、加工及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器依次有[ ],可采用 技术进行实验验证。
(3)结构③分布于动物与 细胞内,其与细胞 的有关。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 。
(4)结构⑦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为 。
34、(8分)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表示两层 分子,它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构成细胞膜的A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B中的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
(3)在a—e的五个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
(4)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5)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 膜。
(6)与细胞之间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 ] 。
(7)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均有与此相似的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区别,其主要原因在于膜结构于中[ ] 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35、(8分)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步骤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 mL 5 mL 5 mL
③控制温度 0℃ 60℃ 90℃
④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分别恒温
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
(l)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其作用机理是 ;其中淀粉酶的单体是 。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在实验中应该控制 (答出两点2分)等无关变量保持相同。
(3)实验步骤④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4)实验的第⑤步最好选用 (填试剂名称)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
高一上月考2 生物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C C C C D C C D C C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A D D C A C B B A D C D C
31、(8分)
(1)B、E (2)B、E
(3)细胞膜 DNA 统一性
(4)叶绿素 藻蓝素
(5)水华
32、(8分)
(1)CHO
(2)磷脂 胆固醇 I
(3)②和③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4)ⅡⅣ(2分)
33、(8分)
(1)⑦ 核膜 核糖体
(2)②④⑤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同位素表示踪)
(3)低等植物 有丝分裂 ⑥ 线粒体
(4)染色质
34、(8分)
(1)磷脂
(2)一定的流动性
(3))bcd
(4)b a
(5)选择透过性
(6)C 糖蛋白
(7)A 蛋白质
35、(8分)
(1)降低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氨基酸
(2)温度 酶活性(通过测定:淀粉剩余量反映) PH、酶的浓度、保温时间(2分)
(3)将新鲜的淀粉酶浓度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在实验温度下恒温后混合
(4)碘液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