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数据的收集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具体问题,回顾小学阶段学习过的统计图,然后从事一个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该活动揭示统计的过程、环节及数据的收集问题。因此,教科书围绕一个既定的话题,呈现一些统计图表,让学生读图表获取信息;接着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调查活动,经历统计活动的各个环节,由此揭示统计活动的步骤,引出数据是如何收集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简单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两个探究活动,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竞争的方式展开教学。主要让学生体验统计活动对于人们在生活中作出决策的作用,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呈现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为后续学习数据收集的两种方式,数据的表示方式和选择等内容做好铺垫。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但是受年龄特征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总结的能力相对较差,对于知识的表述不是很全面、规范、准确。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数据收集的意义、过程及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
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3.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内容,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数据说理”的方法。
4.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数据收集的过程及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教学难点:能提出一个自己认为值得收集的数据的问题 ,并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获得数据信息。
五、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图吗?(多媒体展示)
这是我们在小学学过的三种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和数据打交道,杂乱的数据难以反映其中蕴含的信息,我们需要整理并采用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不同的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时各有什么特点?你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呢?你知道这些统计图的数据是如何获得吗?
(二)收集数据的意义
中国足球国家队在一场比赛中与某国踢平,要点球决定胜负,如果你是国家队主教练,你想让谁去主罚这个球?为什么?
明确收集数据的意义:数据具有说服力,用数据说话、让事实说话才科学,更能准确的帮助人们作出决策。
(三)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
第一步:
1.学校最近要举行一次球类比赛,你认为学校组织什么球类比赛比较好?你有什么建议给学校吗?
2、提出问题
(1)体育运动中,你最喜爱哪种球类运动?
(2)我们班喜爱哪种球类运动的同学最多?
(3)你有什么办法来调查全班喜爱哪种球类运动的同学最多?
第二步:分小组收集数据
1.明确调查的问题是同学最喜爱的球类运动。
2.确定调查的对象是全班同学。
3.选择调查的方法是问卷调查。
4.展开调查: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5.列出表格,整理数据。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调查结果,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一般可用表格整理数据。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统计你所在的小组同学喜爱的各体育活动的人数。
(2)教师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统计。
6.描述、分析数据。为了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教师根据表,利用计算机制成条形图,扇形图)。根据统计表,条形图,扇形图,你能说出全班同学喜爱球类运动的情况吗?请你作出决策。
探究活动二:
小明想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于是他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到小区里随机调查了40人,他将部分调查结果制成了统计图。小明的调查问卷:
小明绘制的统计图:(见幻灯片)
1.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这个问题你应该看哪幅图?你是如何得到的?
2.通过小明给出的数据,你认为那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你是根据哪幅图获得这个信息?
3.透过小明的调查结果,结合自己在节约用水方面的行为,谈一谈我们青少年一代缺失了什么?
(四)总结归纳
1.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历经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几个活动,现在大家总结一下,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那些过程?
①明确调查的问题
②确定调查的对象
③选择调查的方法
④展开调查
⑤整理数据
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想一想:
(1)如果想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你打算怎样获得这些数据?
(2)为了得到“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你打算如何收集数据?
(3)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你认为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明确收集数据的方法有:直接的方法:测量、问卷调查、试验、访谈等。间接的方法:互联网查询、查阅文献、报刊等。
(五)知识运用
1、收集下列数据你会采用什么方法
①我们班学生的视力;
②我班同学最喜欢哪一门学科;
③一个袋中装有红、黄、蓝颜色的球各若干,摸到红球的概率;
④历年来中国参加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
2.为了解某中学学生每天的运动量,下面收集数据更合理的是( )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天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文学社学生每天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天的运动量
D.随机调查全校各个年级学生每天的运动量
3.某中学七年级共100人,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校长决定做一次调查,每个同学发一张调查问卷,等同学们填好后再收起来统计整理,则在这次调查活动中
(1)校长要调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校长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校长使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有哪些收获?
3.还有什么问题?
(七)达标检测
4.对某班学生的年龄统计如图所示。
13 14 15 16 17
(1)该班有学生 人;
(2)年龄是14岁的人数是 ;
(3)15岁的学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5.光明中学对图书馆的60 000册书分成3类,A表示科技类,B表示文化类,C表示艺术类,各类书所占总数的百分数如图。
(1)艺术类的书占总数的百分数是 ;
(2)表示科技类图书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3)文化类的图书一共有 册;
(4) 类的图书最多, 类的图书最少。
(八)布置作业
请大家课后调查全班同学对父母生日是否了解并用适当的图表表示你的调查结果。
六、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
1、收集数据的意义
2、收集数据的过程
3、收集数据的方法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实际为背景,体现了“生活数学”。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去展示、阅读、理解相关知识,一切问题由学生自主讨论、回答。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体验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的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全过程,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学生的课堂展示,教师投影的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口、手、脑并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一次较好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