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8 09: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在做地震模拟实验时,铺在小盒子中的泥代表( )。
A.岩层 B.岩浆 C.土壤
2.心脏在人体中起( )的作用。
A.贮藏血液 B.制造血液 C.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
3.甲、乙、丙三个摆(如图),测得甲1分钟摆动20次,乙1分钟摆动30次。有三个小组分别测试了丙的摆动次数,其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34.35.35 B.24.25.25 C.16.17.17
4.王刚同学看到漂亮的仙人球,情不自禁用手摸了一下,感觉到被刺痛了,迅速把手缩回来,这个过程的信号传输路径是(  )。
A.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B.传出神经→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
5.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这利用了(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6.教室墙面涂上白色涂料,主要原因是( )。
A.美观、干净 B.利于光的反射 C.有利于聚集光线
7.( )是由山岭、山间谷地与山间盆地构成的区域,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8.下列有关时间的估计不合理的是( )。
A.课间休息10分钟 B.1秒钟跳绳100次
C.做眼保健操约5分钟
9.地表的岩石、沙土在风或水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 )。
A.侵蚀 B.流失 C.风化
10.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深夜的小刚还紧张得睡不着,此时最有效的做法是( )。
A.躺下来深呼吸 B.坐起来继续看书 C.穿好衣服出去跑步
11.有利于加强骨、关节、肌肉的保健的主要做法是( )。
A.尽可能多吃 B.没事就睡觉 C.适度体育锻炼
12.科学课上,王老师讲了摆的研究后,要求每位同学放学回家后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高飞同学在父亲的帮助下做的摆每分钟不能摆动30次,则高飞同学应该( )。
A.改变摆锤的重量 B.调整摆绳的长度 C.调整摆幅的大小
二、填空题
13.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 、地核三个圈层。
14. 可以使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会增加。
15. 、 都是变质岩。
16.人的健康包括 、 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
17.地球内部可以分为 、 、 三部分,其中我们人类生活在 上。
18.人体内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它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器官,但是它也不能独立运动,它要与 、 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19.我们看到倾斜在水里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这是光的 现象。
20.在书本中,我们曾经用棱镜将阳光分解为七色光,但是在身边没有棱镜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选择用平面镜和一盆水来分解阳光,如图所示。白光分解后的七色光按顺序分别是 。
21.潜水艇上的水兵常常利用 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22.“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 能统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而 不能绕过障碍继续向前传播。
23.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子中发现筷子 ,是由于光 的缘故。
24.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滴漏,若水龙头每小时漏掉180ml水,则一天(24小时计)水龙头将漏掉 ml水,对此你有何看法? 。
三、判断题
25.噪声、雾霭、污水等不良环境都对人体健康有害。( )
26.精确计时不重要,知道大概的时间就可以。( )
27.火山喷发会改变地表的地形结构。( )
28.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修筑堤坝、疏通河道等措施来防止灾害的发生。( )
29.人体内的肌肉附着在骨头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
30.我们站在岸边看水中的鱼,要比实际位置偏高。( )
31.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这是因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
32.石英钟计时远比摆钟计时准确。 ( )
33.戈壁、沙漠等地貌等是由于火山、地震形成的。( )
34.水土流失是不可治理的。( )
四、连线题
35.将下列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沙漠
戈壁 风的侵蚀作用
雅丹地貌 风的沉积作用
风蚀蘑菇
五、简答题
36.生活中哪些现象让你想到了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请举出三个。
37.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吗?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38.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39.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六、实验题
40.认识棱镜。
(1)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 )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2)有一束白光如上图进入棱镜,出现的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投射在墙上,最上面的是A光,最下面的是B光,根据我们平时的实验知,A是( )光,B是( )光(填颜色)。
(3)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于上述现象的情景,如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借助于空气中类似棱镜作用的( )实现的。
(4)制作彩色轮时,我们发现,在圆纸片上涂上相同大小的( )色、( )色和( )色扇形,快速旋转时,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分析地震模拟实验可知,实验中用两个小盒子的移动来改变岩层的状态,观察地质断裂景观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地质变化,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可见A符合题意。
2.C
【详解】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需要。
3.B
【详解】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观察如图,甲、乙、丙三个摆,甲的摆长最长,乙的摆长最短,测得甲每分钟摆动20次,乙每分钟摆动30次,丙的摆动次数应该大于20,小于30,可能摆动23-27次。选项B符合题意。
4.C
【详解】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王刚不小心碰到仙人球,手上的皮肤会立即将这个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大脑中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缩手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传递指令,使我们的手做出反应。
5.C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光的反射解决了难题。
6.B
【详解】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制造物体的材料、物体表面的颜色有关。教室墙面涂上白色涂料,主要原因是浅颜色利于光的反射,让教室更加明亮。
7.C
【解析】略
8.B
【详解】计时器,是利用特定的原理来测量时间的装置,我们测量时间可以使用秒表计时。我1分钟跳绳100次,B估计不合理;AC估计合理。
9.A
【详解】地球的外部力量也在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地表的岩石、沙土在和的作用下慢慢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侵蚀,如蘑菇石下部的沙子更容易被带走。
10.A
【详解】长期的压力会损害身体健康,不仅可能让你感觉头疼、胃疼、睡不好觉,还会使你不能集中注意力,难以学会新东西,因此我们要学会管理压力。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深夜的小刚还紧张得睡不着,此时最有效的做法是躺下来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坐起来继续看书、穿好衣服出去跑步都会有影响睡眠,从而影响明天考试发挥。
11.C
【详解】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骼、肌肉、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关于加强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保健,运动前要做热身运动,适当运动,保证生活的规律性,对容易受伤的部位要进行保护,C正确;尽可能多吃、没事就睡觉,不利于健康,是不正确的。
12.B
【详解】根据摆钟的构造原理,摆钟转动的速度与摆长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由于摆锤的速度只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质量,摆幅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本题选B选项。
13. 地壳 地幔
【详解】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14.体育锻炼(身体锻炼、运动)
【详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另外还可以改善身体素质,并且免疫力会增加。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柔韧性更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
15. 大理岩 板岩
【详解】由于地球内力作用引起岩石构造的变化而产生的岩石叫做变质岩。大理岩、板岩在成因上属于变质岩。
16.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详解】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
17.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详解】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我们人类生活在地壳上。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18. 骨骼 肌肉 关节
【详解】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人体内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器官,但是它也不能独立运动,它要与肌肉、关节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19.折射
【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我们看到倾斜在水里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这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20.红橙黄绿蓝靛紫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
21.潜望镜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潜水艇上的水兵常常利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22. 声音 光
【详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而光不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
23. 变弯 折射
【详解】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子中发现筷子变弯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24. 4320 水资源是宝贵的,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我们要注意随手拧紧水龙头,以防造成水的浪费
【详解】若水龙头每小时漏掉180mL水,则一天(24小时计)水龙头将漏掉180mL/小时×24小时×=4320mL。虽然没关紧的水龙头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滴漏,但是水资源浪费是不应该的。水资源是宝贵的,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我们要注意随手拧紧水龙头,以防造成水的浪费。
25.√
【详解】长期遭受噪音侵扰,人就容易得病。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环境污染因素。噪声、雾霭、污水等不良环境都对人体健康有害,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6.×
【详解】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控时间、安排工作或做出决定。精确计时很重要,但不同事情需要计时的精确度并不相同。比如:航天器的发射过程,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7.√
【详解】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火山喷发会改变地表的地形结构,例如长白山天池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28.√
【详解】生活中,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生活,通常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等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采取修筑堤垻、疏通河道等措施来防止灾害的发生。
29.√
【详解】人体的每一部分都有肌肉,人的身体有600多块肌肉,肌肉几乎占去了人体体重的40%,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工作,人体的动作都是由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实现的。
30.√
【分析】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我们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由于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位置升高了,所以看到的水中的鱼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1.×
【详解】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大量泥沙在下游平原淤积,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悬河。这是因为黄河入口的沙洲是黄河水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的。不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题目说法错误。
32.√
【详解】摆钟利用了单摆的等时性原理计时的;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规律的振动。现在的石英钟表里都有一个电池和一片石英晶体,带电的石英晶体始终在做微小的往返运动(振动),每个振动都保持严格的相同时间,所以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石英钟计时远比摆钟计时准确。题干正确。
33.×
【详解】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是多种原因形成的。其中戈壁、沙漠等地貌等是风力作用形成的。 
34.×
【详解】水土流失是可以治理的。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在缓坡上修建水平梯田。 生物措施:种草种树;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应以牧业为主,农林牧相结合,同时要重视发展经济林木。
35.
【详解】当风刮过地面的时候,风能吹起黏土和细沙,风中携带的沙碰到岩石还可以把岩石磨蚀得很光滑,形成独特的景观,戈壁、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都是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现象;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沙漠就是风的沉积作用形成的主要原因。
36.如影子、小孔成像、立竿见影、日食、月食。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很多,比如影子、小孔成像、立竿见影等。
37.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人身上发出的光被障碍物遮挡,不能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看不见。
【详解】光在同种均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而屏幕就是不透明的,所以会产生影子,不会穿过屏幕。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因此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人说话的声音,却不能看见他本人。
38.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比较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如果距太阳过近,地球的温度会变得很高;如果距太阳过远,地球的温度会变得很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详解】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比较适中,太阳辐射到达地球既能满足生物生长的需求又不会过于强烈以至杀死生物。八大行星与其他一些天体一起组成太阳系。
39.地球内部是不断地运动着的。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
【详解】地壳在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也在不断地运动;地壳的运动不是固定的,有时候会让我们感受到很剧烈,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40. 折射 红 紫 小水滴 红 绿 蓝
【详解】三棱镜可以用来做光的色散实验,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合起来的,这七种颜色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1)白光是一种复合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混合组成。当白光进入棱镜时,会发生光是折射现象,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把白光分解出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2)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A处应该是红光;B处应该是紫光。该实验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自然光是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3)三棱镜能够分解太阳光,雨过天睛,空气中飘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这些小水滴起到了三棱镜的作用,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了彩虹。
(4)研究“色光是不是可以混合成白光”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准备硬纸板、彩色笔、小木棍、剪刀;用硬纸板剪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形纸片,把圆纸片分成三个等大的扇形;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圆纸片中间扎一个小孔,将小木棍插入圆纸片中间的小孔中;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彩色轮发生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