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六中2023—2024学年(上)高2025届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BDBDB 6-10.CCABD 11-15.BADDC 16-20.ADDAC 21-25.DBDC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胰岛A(1分) 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索马鲁肽是一种多肽,口服时易被消化道内的肽酶水解而失去药效
(3)不能(1分) 降糖时GLP-1的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受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
低血糖
27.(每空2分,共10分)
(1)未成熟的种子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
休眠(答出1点给1分,共2分)
(2)60天后虽然脱落酸含量下降缓慢,但赤霉素含量仍在增加
(3)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 光、重力
28.(每空2分,共10分)
(1)水平 种群
(2)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答出1点给1分,共2分) 环境资源
(3)不破坏水鸟的生存环境;远距离观赏(答案合理即可给分,答出1点即可)
2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8分)
(1)不能(1分) 食物网只涉及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
(2)竞争(1分)
(3)生态浮床和芦苇等挺水植物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抑制藻类
生长(答出1点即可) 6×1010
30.(每空2分,共12分)
(1)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2)细胞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3)实验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脑-脾神经
通路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只手术不切断通路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
量的M抗原,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体内抗M抗体的产生量
预期实验结果:实验组小鼠体内的抗M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小鼠的内江六中 2023—2024 学年(上)高 2025 届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满分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内环境中含有激素、抗体、葡萄糖、消化酶和血红蛋白等
②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突触小泡不存在于内环境中
③剧烈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④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仅为淋巴液
⑤严重腹泻后需要补充水和无机盐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
⑥内环境是侵入体内的病毒增殖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于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时间较长
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 D.所有内分泌腺都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
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 补充的是
A.生长激素、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性激素C.肾上腺素、生长激素
D.胰高血糖素、抗利尿激素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 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林中绿色植物是食物链的起点 B.蝉、螳螂、黄雀和鹰都是消费者C.该食物链中螳螂位于第三营养级D.鹰迁入增加了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和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人”的脑干和脊髓的中枢都不能发挥调控作用
B.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控作用 C.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双向传递信息D.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
自主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传出神经
排尿活动中,脊髓对膀胱的控制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肠胃蠕动加快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更精确的反应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
B.用乙烯利处理未成熟的香蕉果实,可加速其成熟 C.用 2,4-D 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无子番茄D.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
植物能通过感知外界光照变化,调节脱落酸和赤霉素合成,保证冬天(短日照)休眠、夏天
(长日照)生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长日照能促进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合成
脱落酸和赤霉素对植物休眠的调控作用效果相反
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受激素调节,还受环境因素影响 D.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全过程
为观察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小鼠行为的影响,某科研小 组将正常小鼠随机分为 A、B、C、D 四组。A 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B、C 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TSH 溶液和 TRH 溶液;D 组小鼠切除垂体后注射等量 TRH 溶液。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 B、C 两组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均上升,两组小鼠活动能力增强
若 C、D 两组小鼠出现相同的结果,原因可能是 D 组小鼠没有 TRH 受体
影响垂体分泌 TSH 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 TRH,两者对 TSH 的分泌相抗衡
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还需增加一组:切除垂体后注射等量的 TSH 溶液
艾滋病(由 HIV 感染引起)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如图表示 HIV 浓度和 T 细胞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IV 浓度与 T 细胞数量总是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感染 HIV 的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反应,不能通过抗体检测来诊断
D.与 HIV 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使人感染 HIV 11.下图为细胞的信息分子调节机理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若细胞内的信号分子是甲状腺激素,则寒冷环境下能够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若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是细胞因子,则能使 B 细胞内 DNA 聚合酶基因的表达活跃
若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是胰高血糖素,则在饥饿状态下能够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 D.若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则会使突触后膜的 Na+通道开放而产生兴奋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丙组骨髓被破坏
麻辣小吃深受部分爱辣人士的喜爱。人在吃麻辣小吃时往往感觉又辣又热,原因是人口腔感觉神经元上的受体 TRPV1(可被辣椒素或 43℃以上的温度活化的离子通道蛋白)与辣椒素结合而被激活,进而引起机体产生辣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辣椒素让人产生辣觉是非条件反射
辣椒素与 TRPV1 结合后会引起 Na+外流
只有机械刺激或化学物质的刺激可以使神经元产生兴奋
当人看到麻辣小吃的图片时,也会分泌唾液,可能与建立了新突触有关
恒温动物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炎热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 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调节
恐惧、失血、创伤、手术等应激刺激均会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进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过多,超过肾的调节能力并产生一系列症状,该现象称为水中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恐惧、失血等应激刺激可能刺激下丘脑合成分泌更多的 ADH B.恐惧、失血等应激刺激可能会同时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C.ADH 异常增多,可能使患者肾小管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
D.利用药物抑制 ADH 与其受体结合,有利于缓解患者水中毒症状
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会打喷嚏、鼻塞等,这些 都是过敏反应的症状。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IgE 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发生在血浆中
许多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IgE 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针对相应的过敏原起作用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 IL-10, 促进 TAM 转变成可抑制 T 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 T 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节性 T 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B.TAM 可减弱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IL-10 会对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产生不利影响
正常机体可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独脚金内酯(SL)是一种新发现的植物激素,有抑制植物侧枝生长等功能。为研究 SL 的功能,实验小组利用 6-BA(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 GR24(SL 类似物),以 SL 受体不敏感突变体和 SL 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豌豆植株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6-BA 促进侧芽生长的效果在突变体中比野生型更明显
在侧枝生长方面,GR24 与 6-BA 发挥的作用相反
施加 6-BA 能一定程度上解除 GR24 对侧枝的抑制
突变体 1、2 分别为 SL 受体不敏感型和 SL 合成缺陷型
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 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某同学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在适宜 的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并定期取样测定酵母菌种群的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时间,无需单独设置对照实验B.加大接种量,酵母菌种群达到 K 值的时间缩短C.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内,盖上盖玻片即可计数
D.计数前要摇匀再取样,否则计数结果会偏小或偏大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弃耕地群落演替及群落优势种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弃耕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B.荆条在与艾蒿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C.阔叶林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较灌木群落高 D.阔叶林下不能找到一年蓬、艾蒿等草本植物
在自然界中,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且有一定规律。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划分为三个阶 段: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竞争平衡阶段→相对稳定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成功定居的先锋植物可通过影响环境为以后侵入的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B.侵入定居阶段到竞争平衡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均没有改变 C.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竞争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可以达到相对平衡
D.相对稳定阶段群落内的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
间种是指在一块田里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措 施之一。在种植大豆的田里,常常间种玉米;大豆的根常形成根瘤,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将空 气中的氮转变成氨供大豆利用,并从大豆的根中获取有机物,根瘤破溃能增加土壤的氮素营 养。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大豆田中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 B.大豆田中各种群的种群密度越大,物种丰富度也越大
根瘤菌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氮气并由大豆提供能量
大豆和玉米的间种模式,提高了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生态位重叠指数能反映物种间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重叠指数越大,相似程度越高。某池 塘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鱼类种群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项目 甲类鱼 乙类鱼 丙类鱼
甲类鱼 — 0.14 0.46
乙类鱼 0.09 — 0.25
丙类鱼 0.23 0.30 —
A.生态位包括了鱼所处的空间位置、占有的资源等B.三种鱼类之间的生态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为了缓解种间竞争,甲和丙类鱼适合混合养殖 D.甲和乙类鱼在食物上发生激烈竞争的可能性低
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与种群瞬时增长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 误的是
该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
该种群瞬时增长量大于 0 时,种群数量将上升
该种群数量为 44 万个时,种群瞬时增长量最大
该种群数量大于 68 万个后,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
26.(10 分)
GLP-1 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作用,即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的情况下,GLP-1 才发挥降糖作用,而在血糖水平正常时,不会使其进一步降低。肠道进食可以促进人体整个肠道内 GLP-1 的分泌,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可知,GLP-1 分泌后,一方面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同时抑制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肝脏分泌激素 FGF21 抑制 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研究人员开发的新一代降糖药物索马鲁肽是 GLP-1 的类似物,有口服片剂和注射针剂两种。实验发现,同样的治疗效果,注射用药量是口服用药量的 1/10。推测口服疗效低于注射疗效的原因是 。
已知 1 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 B 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据图分析,索马鲁肽
(填“能”或“不能”)用于治疗 1 型糖尿病,理由是
。 与传统降糖药相比,索马鲁肽这类降糖药因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特性,可避免因剂量问题引发的 现象。
27.(10 分)
忍冬又名金银花,其花和茎枝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是常用的中药。自然条件下,金银花种子休眠特性较强,不经处理时发芽率仅有 19%。对金银花种子低温层积处理(将种子与湿沙混合,置于 4°C)后能有效快速地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在室温下的萌发率。为确定低温层积作用机制,某科研人员测定了低温层积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金银花种子的萌发主要与赤霉素(GA)、脱落酸(ABA)等植物激素有关。GA 的合成部位是幼芽、幼根和 ,ABA 的主要作用有
(答出 2 点即可)。
根据实验结果,有同学不赞同“低温层积 60 天种子萌发率即达到最大值”,理由是
,60 天后延长低温层积时间还能提升发芽率。
农业上也可给种子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萌发,而不直接施用植物激素,这是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 等优点。低温层积体现了温度这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除此以外,还有 等外界因素也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28.(10 分)
现发现一种水鸟(A)主要在某湖泊的浅水和泥滩中栖息,以湖泊的某些植物为其主要的食 物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从该湖泊的近岸区到湖心区,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 结构。该 湖泊中的所有水鸟 A 组成一个 。
若要研究该湖泊水鸟 A 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
(答出 3 点即可)。该生态系统中水鸟等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 。
近年来,一些水鸟离开湖区前往周边稻田,取食稻田中收割后散落的稻谷,羽毛艳丽的水鸟引来一些游客观赏。从保护鸟类的角度来看,游客在观赏水鸟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
29.(8 分)
太湖流域每年都会因 N、P 排放超标,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饮水安全造成影响。图 1 为科研人员通过对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调查,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治理前 治理后
图 1 所示的食物网中所有生物 (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构成一个群落, 原因是 。
调查得知鲚鱼和银鱼摄食不同类型的浮游动物,这将有利于减弱两者之间的 关系。
当湖水出现富营养化时,通过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
浮游植物生长,其原因可能是 。研究者利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对某单细胞藻进行计数了解治理效果。治理前后分别在相同样点取多个湖水样品混合后,稀释 10 倍进行计数,结果如图 2 所示,治理后该藻种群密度减少了 个/L。
30.(12 分)
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脑内 CRH 神经元(能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到脾脏存在直接的神经通路,即脑—脾神经通路,该神经通路可调节特异性免疫反应,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通常,在突触处传递信息的信息分子是 。图中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 T
细胞,这与 T 细胞膜上含有 有关。
在体液免疫中,活化了的辅助性 T 细胞可分泌 作用于致敏的 B 细胞,B 细胞可增殖分化为 。
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要求: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M 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实验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