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口分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世界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 )
A.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高纬度 C.北半球中低纬度 D.北半球中高纬度
2.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界线分别代表的含义的是( )
①人口地理界线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③地势二三阶梯界线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总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其中少儿人口指0-14岁人口,老年人口指65岁及以上人口。下图为我国2010-2018年抚养比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信息反映了2010至2018年间
A.我国少儿抚养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B.我国老年抚养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C.我国少儿抚养比增长速度快于老年抚养比 D.2016年我国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
4.为了解决上图所预测出来的人口问题和就业问题,下列举措最不合理的是
A.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B.加快产业升级
C.鼓励外国移民进入 D.延迟退休年龄
5.我国黑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出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与该线西北部相比,东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的自然原因有( )
①水资源较丰富 ②开发历史悠久 ③地形较为平坦 ④经济较发达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人类密集地区称为人类大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高纬度人口多 B.平原比山区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欧洲比亚洲多
7.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 )
A.③第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B.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D.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
8.以下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刚果盆地 B.亚马孙平原 C.恒河平原 D.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
下图示意某国2012—2016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9.下列关于该国2012—2016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
B.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
C.2012—2013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
D.2015—2016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施
10.该国最有可能是 ( )
A.俄国 B.俄罗斯 C.美国 D.巴西
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5位和后5位的省级行政区及人口数表格(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 政区 人口数 (亿) 省级行政区 人口数 (亿)
广东省 1.043 西藏自治区 0.030
山东省 0.958 青海省 0.056
河南省 0.940 宁夏回族 自治区 0.063
四川省 0.804 海南省 0.087
江苏省 0.787 天津市 0.129
11.表中有海岸线的省级行政区有( )
A.5个 B.4个 C.6个 D.3个
1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后3位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
A.粤、鲁、豫 B.藏、青、宁 C.津、琼、宁 D.川、豫、鲁
13.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5位省级行政区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B.都位于我国人口界线的西北部
C.多位于我国人口界线的东南部 D.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近年来,重庆城市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下表示意2010年重庆市人口数及构成状况,读图表回答下列下列小题。
14.图中能正确表示2010年重庆市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对重庆市社会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
A.人口增长速度长时间持续增加 B.带动养老需求的增长
C.长期来看有利于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D.缓解劳动力人口抚养压力
16.下列因素中,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 B.消费水平
C.对外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17.下表是各大洲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表,完成问题。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 )
各大洲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二、填空题
18.水源因素: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 方便,具有交通、 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19.人口分布的特点: 。
20.其他因素:政治、 、 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改变了该国人口布局;安史之乱之后,我国南方人口首次超过了北方。
21.人口分布特点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从全球来看,近 的人口居住在 ,尤其在北纬 地带最为集中;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 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从海拔来看,近 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世界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22.干旱荒漠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区人口分布 ,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洲。
三、综合题
23.读世界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人口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角度简述世界人口分布特征。
(2)说明欧洲西部人口稠密的原因。
(3)图中甲处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但人口密度小,试分析自然原因。
24.读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陆上邻国A是 ,我国的隔海相望国家D是 ,
(2)分析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
(3)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早在1935年就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瑗珲(今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连接的直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此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地理学界称其为“胡焕庸线”。回答下列问题。
(1)“胡焕庸线”东部和西部的人口分布有何差异
(2)该线东南部的山东省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什么
(3)新疆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 该省级行政区域地广人稀的原因是什么
26.读下面图和表,回答问题。
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生命障碍 不利高温 高温 舒适 低温 不利低温 冷金属粘皮
>49℃ >29℃ >24℃ 21℃±3℃ <1.8℃ <-10℃ <-20℃
(1)图和表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和 。
(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
(3)解释图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① ;② ;③ 。
(4)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包括 、南亚、 西部和北美东部。
(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有 (多选)
A.经济状况B.交通条件C.历史文化D.政策法规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人区”是指长期闲置的土地或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环境限制了人口的自然分布与有序发展,形成了我国面积广大的“无人区”(下图)。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居民点集中分布在藏北高原南部、藏南谷地和川藏高山峡谷区,零星分布在青海高原北部、祁莲山地、以及新疆境内昆仑山脉南部,另外在江河流域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居民点分布的海拔上限值为5665m,高差上限值为2402m。研究青藏高原“无人区”具有深刻的地理意义。
(1)从地形的角度解释青藏高原形成大面积“无人区”的原因。
(2)简述研究青藏高原“无人区”的地理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D
6.B 7.A
8.C
9.C 10.B
11.A 12.B 13.C
14.D 15.C 16.B
17.D
18. 供水 水产养殖
19.很不均匀
20. 军事 文化
21.北半球
22. 稀疏 亚
23.(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地区以及近海地区。
(2)地形平坦;大部分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条件适宜;经济较为发达,工农业水平高,交通条件便利,人口密集。
(3)甲处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较湿热;热带雨林植被密布,不适宜人类生存等。
24.(1) 蒙古 菲律宾
(2)东部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陆,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路上直接往来。
(3)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平原密集,山区稀疏;季风区稠密,非季风区稀疏。
25.(1)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2)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开发历史较早。
(3)新疆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的绿洲地区。该省地广人稀的原因是气候干旱,多荒漠,交通不便。
26. 水源 地形 气候 温带或亚热带 平原地形,开阔平坦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东亚 欧洲 ABCD
27.(1)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域面积广;海拔高,含氧量低,超出人体的耐受能力;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2)有利于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有利于开展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有利于建设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