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 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单选题(共60分,每题1分)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释放“玉兔二号”探月车到月面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题。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 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 B. “鹊桥”中继卫星
C. “玉兔二号”探月车 D. 月球
2.“玉兔二号”探月车传回的数据表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此次科学考察中的所有探测器和探月车都依靠太阳能帆板提供电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B. 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内部
C. 太阳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平均为10年 D. 只有太阳黑子和耀斑两种太阳活动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2012年8月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相较于美国前两次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好奇号无论是从体积、质量和身上所带的科学仪器都是无法比拟的。据此并结合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22℃ 23小时56分
火星 1.52 0.11 0.15 -23℃ 24小时37分
4.寻找有机物的存在是好奇号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
A. 有相近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B.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C. 有相近体积和质量 D. 有岩石、土壤和大量的液态水
5.当成功降落至火星表面时,好奇号已经离开了( )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6.图中A,B,C分别表示太阳大气层的( )
A. 日冕、色球、光球 B. 色球、日冕、光球
C. 光球、色球、日冕 D. 光球、日冕、色球
7.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通信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引起降水量的异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图中①②③④四颗行星中,其中最特殊的行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地层和化石就像“书页”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9.如果地层中含有左图中化石,说明该地层形成时期环境为( )
A. 海洋 B. 沙漠 C. 森林 D. 草原
10.①地层中含有左侧生物化石,②地层中含有右侧生物化石,在未受到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两地层的位置关系是( )
A. ①在②上方 B. ②在①上方 C. 同一位置 D. 无法判断
11.科学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上有腕足动物化石 ( )
A. 说明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 B. 通过该化石不能确定海洋的地质年代
C. 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 D. 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地层厚度
12.下列四幅图,按生物演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④③
13.下图为同一纬度、同一日期的四个不同地点,其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B C D
14.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B C D
读右图,完成下列小题。
15.如果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正确的叙述为( )
A. 丙为极地高气压带
B. 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 在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
D. 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
16.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丙、丁两地中,丁地是陆地
B. 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 该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①气流温暖湿润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目前云南省玉溪市纳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30%以上的面积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效应有缓解”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7.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增加大气降水 B. 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
C. 减少地表水蒸发 D. 减少水汽输送
18.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是( )
A. 增加城区绿地 B. 增加城区硬化面积
C. 加快城市交通建设 D. 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
19.关于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增加沟渠,不产生积水内涝 B. 加强通风,水体不产生黑臭
C. 绿地湿地,有效缓解热岛效应 D. 枯水季节,地下储水数量增多
读“海洋水温随纬度和深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影响曲线②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海水比热容 C. 大气环流 D. 太阳辐射
21.若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 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 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D. 大陆架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最小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22.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 温度、密度、盐度 B. 盐度、温度、密度
C. 密度、温度、盐度 D. 密度、盐度、温度
23.曲线③在A处达到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海陆分布影响 B. 受气候影响 C. 受地表径流影响 D. 受洋流影响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24.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 ①海水温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
B. ①海水密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温度
C. ①海水温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盐度
D. ①海水盐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温度
25.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 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小 B. 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大
C. 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大 D. 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小
26.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 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C. 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D. 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右图为北半球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图示时刻沿海地区出现大雾天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受大雾天气影响( )
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
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④大气逆辐射增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9.图中A、B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
A. 东南风、西北风 B. 东北风、西南风 C. 西北风、东南风 D. 西南风、东北风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图回答下题。
30.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31.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 16时至次日8时 B. 18时至次日6时 C. 8时至16时 D. 6时至18时
右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2.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 爬行类 B. 鸟类 C. 鱼类 D. 两栖类
33.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 古生代 B. 元古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34.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A. 哺乳动物时代 B. 爬行动物时代
C. 海生藻类时代 D. 裸子植物时代
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5.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
A. ①为地壳 B. ②为岩石圈
C. ③为软流层 D. ④为下地幔
36.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 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读我国新疆某一灌溉良好的绿洲与周围半沙漠地区1.5米高处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小题。
37.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 绿洲地区的气温日较差更大 B. 半沙漠地区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
C. 温度数据取自于当地的冬季 D. 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致
38.①时段内,a处的风向主要为(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017年3月2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已绕火星飞行5万圈。结合下表完成题。
39.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 重力加速度大小 B. 公转周期长短
C. 表面温度高低 D. 自转周期长短
40.人类高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 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相近 B. 有生命存在
C. 有昼夜交替 D. 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读下列古生物化石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41.含有以上四种化石的地层按照形成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②④
42.四种化石可以推断当时的地理环境,海洋占优势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右图为一幅“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3.岩层①②③④按从老到新的正确排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②④① D. ③②①④
44.岩层①②③④⑤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③⑤
45.据最近发表在PNAS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人类仅占生物量的0.01%,但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却毁灭了83%的野生动物和一半的植物。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
①古生代末期面 ②中生代末期 ③新生代末期 ④侏罗纪末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下列题。
46.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 瀑布 B. 岩石 C. 花草树木 D. 大气
4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读图“主要地质年代生物演化及气候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8.白垩纪整体的气候特点是( )
A. 暖干 B. 暖湿 C. 冷湿 D. 冷干
49.关于地球演化的正确叙述是( )
A. 古生代爬行动物种类繁多 B. 中生代是陆生裸厥繁盛期
C. 新生代的第四纪人类出现 D. 鱼类出现的时间晚于人类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葡萄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50.“天雨新晴,是夜必霜”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①减少 B. ②增多 C. ③减少 D. ④增多
51.果农在葡萄园地面铺设鹅卵石的目的是( )
A. 增加太阳辐射 B. 增加地面辐射 C. 增加大气辐射 D. 增加昼夜温差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52.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③
53.“天雨新晴,北风寒切”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
A. 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 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 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 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54.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图示箭头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不变
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这种现象称为逆温。有人说,逆温是雾霾的帮凶。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5.辐射逆温最强盛时一般出现在一天中的( )
A. 正午过后 B. 日出前后
C. 日落时刻 D. 子夜时分
56.有辐射逆温出现时,其天气状况为( )
A. 晴朗 B. 阴雨
C. 大风 D. 高温
57.逆温层成为雾霾帮凶的原因是( )
A. 使大气污染物增多 B. 使污染物沉降至地面
C. 加剧污染物危害程度 D. 阻碍污染物向高空扩散
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为除霾塔,位于西安市,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米、直径达10米)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顶由单双层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鹅卵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8.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A. B. C. D.
59.“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为( )
A. 晴朗无风的白天 B. 阴雨多风的白天
C. 晴朗无风的夜晚 D. 阴雨多风的夜晚
60.集热棚内地面铺设鹅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
A. 提高白天棚内温度 B. 降低夜晚棚内温度
C. 降低棚内昼夜温差 D. 降低棚内干燥度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61.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P”,图P是图N中的A层某地,该地位于在北半球,中1、2、3位于等压面上,4、5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层的直接热源是 ,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升高或降低)。影响A层直接热源的主要因素有 。
(2)图P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________,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______,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________。
(3)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处。
(4)若图P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___(城市或郊区)。
62.如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①洋流按性质属于 ,其对沿岸的气候有 的作用。
(2)P处和②处渔场形成的原因分别是 、 。
(3)如果③处海域出现了原油污染事故,洋流对该地污染物能够起到促进 作用,但也会把污染物 到其它海域。
(4)图中①、②、③洋流盐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温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63.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0分)
(1)填出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②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园前,人类修建水库直接干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________填序号),如果图中的森林被大面积破坏,带来的直接变化是④________(增大或减小),⑤________(增大或减小)。
(3)若图中的虚线表示洋流,⑦是________流(暖或寒),位于________半球(北或南)。
(4)若洋流⑦在太平洋,其名称可能是________,它对沿岸的气候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64.读“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1”和“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2”,完成下列问题(11分)
图1 图2
(1)图1中a、b、c、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_____,图示气压场在_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其风向是________。
(3)图3中A、D两处相比,____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就气压分布而言,图2中②处称为 __________(高压中心或低压中心)。
(5)图2中①多阴雨天气、②多晴朗天气,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2分)。
月考2 地理 参考答案
1. C 2. B 3. A 4. A 5. D 6. C 7. B 8. A 9. A 10. B 11. A 12. B
13. A 14. B 15. B 16. C 17. B 18. A 19. C 20. D 21. C 22. C 23. B 24. A
25. D 26. C 27. B 28. D 29. C 30. D 31. C 32. C 33. C 34. A 35. C 36. B
37. B 38. C 39. D 40. A 41. B 42. B 43. D 44. C 45. A 46. C 47. B 48. A
49. C 50. C 51. D 52. B 53. B 54. C 55. B 56. A 57. D 58. B 59. C 60. A
61. (1)地面辐射 降低 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2)123 4 5 (3)乙 甲
(4)海洋 城市
62. (1)暖流 增温 增湿
(2)寒暖流交汇 上升补偿流
(3)净化 携带(扩大)
(4)①>②>③ ①>②>③ ③>②>①
63. (1)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2)④ 增大 减小
(3)暖 北
(4)日本暖流 增温增湿
64. (1)d 北 地转偏向力向右
(2)C 东南风
(3)A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4) 高压中心
(5)② 白天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少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还给地面的热量较少,气温低(本空2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