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12月月考
高二(生物)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共 40 分。其中 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12~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运动健儿们在比赛过程中机体会通过多种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降低,机体可通过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
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CO2,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
C.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D.跑步过程中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
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成分(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C.静脉点滴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到达组织细胞内至少需穿过5层细胞膜
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3.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 )
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4.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最美逆行者。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他们汗流浃背,饮水受限,尿量减少。下列关于尿液生成及排放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
B.医护人员紧张工作后大量饮用清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一盐平衡
C.医护人员工作时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排尿减少
D.医护人员工作时汗流浃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水的重吸收增加
5.一位 30 岁男性患者,2 天前因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入院后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的体温升高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发病期间患者血钠浓度升高,可能与腹泻脱水有关
C.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
D.患者的体温升高是由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细胞毒性T细胞能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
B.首次感染新的病原体时,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被活化
C.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会有持续的病毒感染或肿瘤发生
D.“预防”胜于“治疗”,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对抵抗疾病非常重要
7.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细胞伸长,生长素对细胞生长调节的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主要通过控制乙烯的合成参与细胞代谢,调控细胞的伸长
B.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和直接抑制细胞伸长的作用
C.植物体中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合成乙烯的部位不一定能合成生长素
D.生长素和乙烯均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细胞间的跨膜运输
8.种群密度为重要的种群数量特征,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将培养液静置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培养液
B.用标记重捕法时,被标记过的小动物更难被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偏大
C.调查森林中乔木密度时,样方面积要适当加大
D.用样方法取样时应保证随机取样,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9.下列关于群落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群落的物种数目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竞争关系,不利于种群进化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仅与食物有关
⑤立体农业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
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群落演替都能出现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0.假设在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猫头鹰的食物有3/5来自兔,1/5来自鼠,1/5来自蛇。若猫头鹰增加了10g体重,则最多需要消耗植物 ( )
A.2800g B.1400g C.5600g D.900g
11.近年来石家庄市加大投入,重点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成了井陉静港省级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港省级湿地公园的人工建设,增大了当地的生态足迹
B.人们在湿地公园中观赏美景,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建设湿地公园时,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应首先增加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
D.同等强度干扰下,湿地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原状的速度要快
12.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小组将该草原划分为三个区域,五年间分别进行不同放牧强度承载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区域划分 禁止放牧 轻度放牧 重度放牧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141 16.5 13.8
植物净光合作用量 495 758 327
植株平均高度/cm 22.52 18.89 16.65
A.轻度放牧时,植物间的竞争强度最高,增加了草原物种丰富度
B.重度放牧后,该草原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出现明显下降
C.放牧强度改变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能与牲畜的取食习性有关
D.调查该草原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应随机选取样方
13.小鼠甲状腺的内分泌机能受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部分调节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腺垂体
B.低于机体生理浓度时的TH对TSH的分泌起促进作用
C.饮食缺碘会影响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功能,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
D.给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
14.如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除了可以参与体液免疫还可以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1统称为APC,都具有特异性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C.细胞3的活化需要③⑤作用,其中③包含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细胞2、3、5
15.将正常生长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时,受重力的影响,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图1表示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和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为生长素浓度与茎生长关系的曲线图,图3表示不同的激素处理方式与胚芽鞘生长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曲线上的点A、B依次可对应根的近地侧和根的远地侧
B.若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2f,则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是f~2f
C.图3中“?”的处理方式可以是不加激素或加等量的蒸馏水
D.IAA和GA3在促进胚芽鞘生长方面呈协同作用
16.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图中的a、b、c可分别代表每个营养级的呼吸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和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C.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取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D.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b1/(a1+b1+c1+d1)×100%
二、非选择题部分(5小题,共60分)
17.某建筑工人不慎被一枚长钉扎入脚掌,猛然抬脚,大叫一声哎呀……。若图 1 为 其体内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 为反射弧上的位点,D 为神经与肌肉接头部位。据图作答。
(1)与大叫一声哎呀……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 区。
(2)若对 A 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若刺激图 1 中M 点,则 A 点 (能/不能)发生这种变化。
(3)研究表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若促进 Na+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 Cl-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电表接于 H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 2 所示,这是 因为此时突触后膜处于静息状态存在电位差,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②在突触间隙注入适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若电表指针 , 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 。
(4)被长钉扎入后,可能会感染破伤风杆菌,此时应注射破伤风杆菌疫苗,注射的疫苗相当于 (抗体/抗原)。免疫系统能消灭一定数量的疫苗杆菌,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18.辣椒素受体TRPV1是感觉神经末梢上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辣椒素和43 ℃以上的高温等刺激可将其激活,并打开其通道,激活机理如图甲,结合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辣椒素与TRPV1结合引起感觉神经末梢上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打开,Na+内流导致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变为 ,从而产生兴奋。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是 ,原因是 。
(2)某科研团队研制了TRPV1受体靶点镇痛药,据图乙分析其原理,该药与TRPV1受体结合后引起Ca2+通道 ,进而抑制 以阻断痛觉信号传递。
(3)据图分析,吃辛辣食物时,喝热饮会加剧痛觉,原因是
(4)饥寒交迫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 (填激素名称)含量增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 ,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与此同时,肾上腺髓质对 的分泌量也增加,说明二者在调节血糖平衡的过程中表现为 作用。
19.下图是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相互作用之后B细胞被活化的过程图。CD80/86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表达的蛋白,CD40L是活化后的Th细胞表达的蛋白,BCR是B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CD40和MHCⅡ是B细胞表面的组成性蛋白,CD28、TCR是Th细胞表面的组成性蛋白,请回答:
(1)活化B细胞的第一信号是 ,抗原在B细胞中加工形成的抗原肽,与MHCⅡ形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表面的 ,从而形成活化Th细胞的第一信号。
(2)活化Th细胞和B细胞的第二信号分别是 、 。
(3)活化的Th细胞表达出的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是 。
(4)科研人员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出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保留有新冠病毒的 ,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5)科研人员研究了256名健康志愿者第2剂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科兴)接种后,不同时间点体内抗新冠病毒抗体IgM和IgG以及总抗体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点 IgM(相对值) lgG(相对值) 总抗体(相对值)
3d 0.07 0.6 3.3
6-8d 0.88 4.6 291.1
13-15d 1.07 5.0 211.0
28-35d 0.30 5.3 91.4
①第2剂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科兴)接种后产生IgM和IgG的浆细胞来源于 的增殖和分化。
②IgM和lgG两种抗体中 对机体保护性更持久。
③灭活疫苗需要进行第三次接种,进行第三次接种的意义是 。
20.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茎生长的作用情况;图3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作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根的生长方向是 。单侧光照使生长素由 侧运向 侧。
(2)图2中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 。从图中可以看出,茎生长速度为n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有两种,即m或2m。现有生长速度为n的植物茎若干,请用实验探究促进茎的生长素浓度是哪种浓度,简述实验思路﹑结果和结论: 。
(3)图3中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部生长影响的是曲线 。ab段生长素浓度对顶芽生长的影响是 。
21.辽宁省盘锦市的稻蟹共生稻田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典范,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常给河蟹饲喂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由 和 组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2)连续高温的气候使稻田中某种杂草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 制约因素。
(3)下图是能量流经该稻田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单位:10kJ/m2·a)。
图中的C代表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4)稻田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的总初级生产量(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通常低于陆地生态系统,原因可能是 。研究发现,许多鱼类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这些信息素属于 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
参考答案:
C C B C D A C A B A B A B B B C
17.(1)S (2) 由正变负 不能
(3) 外正内负 向右偏转 抑制 (4) 抗原 防御
18.(1) 外负内正 单向的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 关闭 过程①/神经递质的释放
(3)辣椒素或43℃以上高温可激活TRPV1,使其通道打开,Ca2+、Na+进入神经细胞内,神经细胞兴奋,促进相关电信号的传导,使痛觉增强
(4)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 肾上腺素 协同
19.(1) 抗原刺激 TCR
(2) CD80/86 CD40L
(3)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4)抗原性
(5) 淋巴细胞 lgG 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较多的抗体
20.(1) 向着光源方向生长 水平生长 向光 背光
(2) g 将生长状况相似的茎等分为甲、乙两个实验组,分别向两组实验中加入少量且等量的外源生长素,观察对比两组植物茎的生长速度,若甲组生长速度大于乙组的生长速度,则甲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m,乙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2m
(3) ① 促进
21.(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营养结构(或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输入的饵料中的化学能
(2) 非密度
(3) 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17.6
(4) 太阳光穿过水层到达水下时,损失了一部分,可用作光合作用的光变少(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化学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