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高中高一年级12月生物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C D B C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B D D B B C C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磷脂与蛋白质
(2)0.9% 生理盐水
(3)高浓度 (圆)球
(4)处于9% 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膜结构损伤程度更高(或红细胞对高浓度溶液的耐受程度有限)(4分)
22.(除标注外,每空2分)
(1)a和b之间存在浓度差(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有
(2)紫色大液泡 A>B或A<B或A=B
(3)①滴加蔗糖酶溶液后,蔗糖被蔗糖酶水解,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4分) ②在a管中滴加等量的蔗糖酶溶液(4分)
23.(除标注外,每空2分)
(1)O2 NADP+ ADP+Pi C5 NADH(或答:还原型辅酶Ⅰ)
(2)C和D
(3)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24.(除标注外,每空2分)
(1)重 经过光照后叶片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重量增加
(2)C
(3)轻 黑暗中叶片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重量减轻
(4)(y-z)/6
(5)2y-x-z(4分)孝南高中高一年级12月生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杀菌的原理是( )
A.盐水中的氯与钠具有杀菌作用
B.由于渗透作用,细菌脱水死亡
C.由于渗透作用,细菌因吸水过多而涨破
D.高浓度盐水中水分不足,不利用细菌生长
2.以下不适宜作为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材料的是( )
①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②根毛细胞 ③洋葱表皮细胞
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⑤种子胚的细胞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顺浓度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4.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的跨膜运输属于被动运输
B.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可以是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
C.受氧气浓度影响的物质运输方式一定需要载体蛋白
D.某些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协助扩散
5.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蛋白质的人工脂双层膜与细胞膜在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选择透过性
B.低温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但是不会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
C.物质通过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生物膜均需要消耗能量
D.洋葱不同部位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6.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7.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是被动运输
B.上皮细胞中Na+进入组织液是主动运输
C.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是主动运输
D.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依赖于Na+浓度梯度
8.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9.下列关于主动运输意义的论述,不准确的是( )
A.使细胞吸收所有营养物质的速度都大大加快
B.使细胞可以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
C.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使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时摆脱了浓度的限制
10.右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
B.吞噬细胞通过方式④吞噬病原体
C.低温会影响方式①~④的运输速率
D.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进入靶细胞
1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C.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D.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12.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蛋白酶 B.DNA C.RNA D.蛋白质
13.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利用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4.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内储存有大量的ATP
B.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是蓝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D.ADP转化为ATP需要Pi、酶、腺苷、能量
15.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①和②过程
B.大肠杆菌细胞进行①和③过程中均产生[H]
C.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进行①和④过程
D.①过程是真核与原核细胞中葡萄糖分解的普遍途径
16.仙人掌生长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形成了一定的适应性特征。下图表示仙人掌在24小时内,光合作用和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程度)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
B.白天蒸腾作用强,散失的水分多于夜间
C.夜间同化CO2,所以暗反应只在夜间进行
D.白天可以进行光反应,但不能从外界吸收CO2
17.下列关于生产和生活中的措施或方法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将种子晒干进行保存
B.在无氧、零下低温条件下储存新鲜的蔬菜水果
C.通过合理增施农家肥来提高温室大棚中作物的产量
D.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
18.下图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桑树与大豆间作(两种隔行种植)和大豆单作(单独种植)时大豆的光合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大豆植株的呼吸强度没有受到影响
B.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C.光照强度为b时,大豆植株单作固定CO2的速率为20μmol·m-2·s-1
D.光照强度为a时, 影响大豆植株间作和单作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均为CO2浓度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B.植物原生质层可通过协助扩散吸收淀粉分子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提高反应速率
D.缺氧会降低人体红细胞转运无机盐离子的速率
20.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60分)
21.红细胞可被冷冻干燥保存于血库中,解冻后浸于生理盐水中,仍能较好地恢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这对于输血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红细胞保存的最适条件,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研究。请回答问题:
(1)红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____分子构成,可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2)下图为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红细胞在_____________浓度的NaCl溶液中最接近其正常形态和体积,此浓度NaCl溶液称为_____________。
0.45% 0.9% 3%
(3)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沉淀,测得红细胞的溶血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红细胞更加耐受_____________(低浓度、高浓度)NaCl溶液。有研究表明,NaCl溶液浓度为0.54%和0.72%时,红细胞占血液的体积比正常状态明显增加,这是由于红细胞形态由双凹圆饼形变为_____________形所致。
NaCl溶液浓度(%) 0.38 0.45 0.54 0.72 0.90 3 4 9 12
溶血率(%) 79.4 30.2 6.6 2.4 1.9 2.1 2.5 25.2 55.8
注:溶血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外溢。
(4)将浓度为3%和9%的NaCl溶液处理过的红细胞分别放入生理盐水中,后者血红蛋白外溢程度远高于前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图1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所示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在某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图3所示为选用蔗糖作为实验材料,用U形管所做的渗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3
(1)图1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①有半透膜;②______________。当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处于静止状态时,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中。
(2)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过程中,常选用图2所示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该种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2所示状态时,A、B处的浓度关系为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符号表示)。
(3)图3实验结果说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某同学想继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于是向b管中滴加了两滴一定浓度的蔗糖酶溶液(能将蔗糖水解),并在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一段时间。
①一段时间后,若发现a、b两管的液面高度差继续增大,直至最后稳定不变。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②有人质疑上述分析,认为实验结果是因为在b管中加入了蔗糖酶溶液直接导致的结果。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应该怎样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3.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经过饥饿处理后的同一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
(1)叶圆片y比叶圆片x ____________(轻或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y-x)g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
A.呼吸作用消耗的养料 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C.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量 D.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制造量
(3)叶圆片z比叶圆片y ____________(重或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里,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5)如果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里,温度不变,呼吸作用速率不变(与下午4时至晚上10时呼吸速率相同),则这段时间里制造的有机物为 ____________g。(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