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8 13:0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丑奴儿》并能理解它的大致意思。
2、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丑奴儿》。
3、能感受《丑奴儿》所体现的作者的为国而愁与爱国之情。
激趣导入
请大家根据下列信息猜测这是哪一位诗人或词人:他是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临港街道四风闸村)人。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 他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和爱国诗人陆游双峰并峙。他的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他----是谁呢?
作家名片
辛弃疾(1140-1207年10月),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背景链接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辛弃疾这次落职,一直闲居十年。《词苑萃编》:“辛稼轩……负管(仲)乐(毅)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其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丑奴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
初读不解稼轩愁
——读其愁
1.读顺诵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恰当停顿,把握节奏。
少年时代的我, 。为了效仿前人,抒发一点所谓的“愁情”,我 。
,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愁到极点,因犯大忌,却不便直言忧愁,只得转而说天气,“好一个凉爽的秋天”。
2.释义诵读。借助课文注释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词句的意思。
3.听读诵读。唤起自己朗读的主动性。
4.配乐诵读。深情朗读,体会词人的情感。
眉峰紧皱锁此愁
——话闲愁
齐读上阕。结合注释,说说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
闲愁
“登楼”:《登楼赋》是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王粲的作品。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后人常以登楼暗喻“愁”,“登楼”成了“愁”的代名词。故少年辛弃疾“爱上层楼”。
竟读未酬报国志
——解心愁
齐读下阕,思考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
背景:当时南宋投降派把持朝政,而辛弃疾力主抗金,因此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
·看着金兵的铁骑横行在中原大地上,看着同胞妻离子散,流离失所,这种“欲说还休”之愁是对百姓流离的( )
·山河岌岌可危,风雨飘摇,这种愁是对国家临危的( )
·南宋朝廷听信投降派的谗言,这种愁是对国君昏庸的( )
·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有愁不敢说。这种“欲说还休”之愁是不敢诉说的( )
·作者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这种“欲说还休”之愁是为自己壮志难酬的( )
·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种“欲说还休”之愁是无处可诉的( )
·他多么希望朝廷能力挽狂澜,重整河山,这种“欲说还休”之愁是收复失地的( )
黍离之悲:诗经》“王风”,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黍离》。描述了当一个人看到心中的理想大厦坍塌埋没于苗草中时的难受心情,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
评价提升
1.请找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最能体现辛弃疾“黍离之悲”的诗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根据所学知识,请品鉴《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的“愁”。
相见欢
[五代]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明确:
这种离愁是李煜对家亡国败的( )
这种离愁是李煜对百姓流离的( )
这种离愁是李煜对自己无能的( )
这种离愁是李煜对故国旧土的( )
……
假韵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初读不解稼轩愁,屡登书楼。
屡登书楼,眉峰紧皱锁此愁。
竟读未酬报国志,不说不休。
不说不休,黍离之悲甚寒秋!
让我们懂得黍离之悲、家国之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正在等待着我们少年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去建设我们的家园,让我们下定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做一个有抱负的人。
真题演练
1、下列对这首词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丑奴儿”是词的标题,“书博山道中壁”是这首词的副标题。
B.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全篇,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
C.词的上片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核心,回忆了年少时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
D.词的下片表现“而今识尽愁滋味”, 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的深沉和悲愤。
D
真题演练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中第一个“爱上层楼”,与上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B.上片中第二个“爱上层楼”,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
C.下片中第一个“欲说还休”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
D.下片中第二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的“天凉好个秋”,表现作者积极乐观,将愁绪寄予自然景色之中的豁达。
D
真题演练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
B.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
C.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作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
D.上片中“不识”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识尽”概括了作者艰辛的历程。
B
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搜集辛弃疾的其他爱国诗篇,并找出体现“黍离之悲”的诗句。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