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选拔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1部分 积累与运用(43分)
一、词语书写。(6分)
1. 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读书能够祛除内心的 kōng xū ( )和浮躁,让心灵在知识的海洋中渐渐 fēng yíng ( )充实;读书能够祛除内心的 chén yù( )和伤心,让心灵在文字的世界里得到 kuān wèi( )和鼓舞。所以,读书人不会孤独 jì mò( ),因为有书为伴;读书人不会茫然 qì něi( ),因为有书指引。
二、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3分,共27分)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娴熟(shú) 迢迢(zhào) 搓洗(chuō) 潺潺(chán)
B. 缥缈(miǎo) 急遽(jù) 惆怅(chóu) 混乱(hún)
C. 暂时(zàn) 骆驼(luò) 掺和(chān) 间断(jiàn)
D. 漩涡(xuán) 鸿鹄(hào) 弓缴(zhuó) 剥削(bō)
3.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元霄 挪移 掩面叹息 无边无崖
B. 坚硬 拔弄 一声不吭 稍纵即失
C. 彻底 绽放 五湖四海 截然不同
D. 晏会 抽屉 一拥而入 沧海一栗
4. 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向热心的听众描述了那不可思议的历险与奇遇故事。
B.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别有用心的佳作。
C. 程成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
D. 她总是津津乐道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
5. 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孰为汝多知乎(同“智”,智慧)
B. 思援弓缴而射之(引、拉)
C. 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
D.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原因,缘故)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使栖息在红树林的白鹭数量不断增加。
B. 好书就像是璀璨的阳光,照亮我们人生前行的道路。
C. 叔叔的拿手好戏是最擅长的单手倒立。
D. 今年“五一”期间,厦门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31.77万人次左右。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最美好的节日——教师节,我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B.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C.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8. 下列关于课本内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讲的是董存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暗堡,用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事。
B.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共走漫漫取经路的事,“三打白骨精”“大闹五台山”“三借芭蕉扇”……一个个离奇的故事扣人心弦。
C.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笛福的传奇故事。
D. 《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通过骑鹅旅行,从一个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的孩子蜕变成了一个懂事、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9. 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入的三句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说法。
①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
②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
③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A. ③②①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10. 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 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 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 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D. 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三、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10分)
11. 根据语境填写所学的名言警句、诗句或者课文原文。
(1)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 ,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3)阳春布德泽, 。(汉乐府《长歌行》)
(4) ,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5)百啭无人能解, 。(黄庭坚《清平乐》)
(6)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7)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两句诗是“ , ”。
(8)《为人民服务》一文提到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
第2部分 阅读与欣赏(27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7分)
(一) 蝴蝶也能飞越沧海(15分)
在北美洲北部,有一种蝴蝶叫斑蝶,它们的翅膀上布满了美丽的金黄色斑点,由此得名。每到秋天,斑蝶就要飞往南方去过冬。成群结队的斑蝶往东南方向飞行,不仅要横渡辽阔的大西洋,还要飞越亚速尔群岛,迁飞至意大利或者希腊,行程达 8000 多千米。
小小的斑蝶,靠着一双薄薄的翅膀,如何飞越万水千山的呢?斑蝶迁飞,仅仅是为了找到更好的栖息地吗?意大利昆虫学家莎拉通过海面捕捉、标记回收和高空网捕等方法,经过数十年跟踪研究,掌握了斑蝶迁飞的规律。
斑蝶从北美洲北部往东南方向飞,横渡大西洋,途经亚速尔群岛。亚速尔群岛为火山岛,由玄武岩熔岩组成。这一区域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热,冬季温湿,年降水量 750 至 1000 毫米,因此形成大西洋中的干燥带,结果热空气上升,形成气流。
斑蝶在越海飞行时,不需要摆动翅膀来消耗体力,它们只要张着翅膀,借助海上气流将身子托起,利用风力,巧妙地滑翔而飞。
昆虫学家莎拉通过观察还发现,风平浪静的时候,斑蝶也能飞得活泼潇洒。斑蝶的飞行方式与其他昆虫不同,飞行时,斑蝶的翅膀一张一合,在翅膀表面产生了一种空气波,自然形成一种喷气流,蝴蝶借助这种喷气流的推动,使自己升高和前进。
令莎拉惊叹的是,斑蝶还能任意控制这种空气波,通过扇动翅膀,时而扩大这只翅膀产生的空气波,时而扩大那只翅膀产生的空气波,甚至还利用空气波来翻转身体。而且斑蝶在飞行时,即使把翅膀贴在一起,也不会掉下来,反而升得更高。
自身的优势,加之借助自然界的天时地利,斑蝶终于飞越茫茫沧海,到达理想中的越冬之地。蝴蝶也能飞越沧海,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传说,而是最真实的生命历程。斑蝶的迁飞,再一次向人们证明了,蝴蝶也是可以飞越沧海的。
有些生命,虽然卑微渺小,却往往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就像身边的某些人或事,即使微小,也一样值得敬畏,因为卑微的生命也能创造奇迹。 (有删改)
12. 斑蝶飞越沧海的目的是什么?( )(3分)
A. 它们想到南方去过冬。 B. 它们要去大西洋的干燥带。
C. 它们想要任意控制空气波。 D. 它们要展示独特的飞行方式。
13. 第1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斑蝶?( )(3分)
A. 作比较 下定义 B. 举例子 打比方
C. 作诠释 列数字 D. 列数字 举例子
14. 昆虫学家莎拉经过数十年跟踪研究,掌握了哪些斑蝶迁飞的规律?( )(3分)
①借助海上气流,滑翔而飞。 ②借助喷气流,升高前进。
③通过扇动翅膀,任意控制空气波。④利用翅膀贴合,翻转身体。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 斑蝶能飞越沧海的原因是什么?( )(3分)
A. 通过扇动一双薄薄的翅膀。
B. 巧借助空气波翻转身体。
C. 得到昆虫学家莎拉的帮助。
D. 依靠自身优势和自然界的天时地利。
16. 有人认为,蝴蝶只是一种卑微渺小的生命。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联系文本内容说明理由。(至少两点)(3分)
(二)向泥土致敬(12分)
耿 立
①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天书,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叫驴打滚,草的种子,这只是天书上不同的文字。
②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天书,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天书,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意儿,泥土有脾气,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的人把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的虔敬。
④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褶皱苍老,有点儿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一握的时候,就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活。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条在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道:“这怎么好?这怎么好?”父亲停下手,拿眼睛乜(miē)斜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支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叹着气闭上眼睛。这是在推己及物想象蚯蚓的痛吗?
⑥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被叫作“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它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比邻而居,对别人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吃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吗?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儿,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⑧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有删改)
17. 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的父亲敬重泥土以及生灵的具体表现。(至少三处)(3分)
18. 请简要分析以“向泥土敬礼”为题的作用。(4分)
19. 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文章第⑧段中“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的理解。(5分)
第3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五、写作。(30分)
20. 在小学生活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人和事留在你的记忆里。父母的呵护,让我们享受亲情的温暖;同学的陪伴,让我们拥有友情的快乐;老师的教导,让我们感受师恩的润泽。正因为有了这些温暖着我们的人,我们才更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好。请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叙述要有中心,有条理,详略得当;②要有生动细腻的描写;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⑤不少于450 字。
小升初选拔测试卷(二)
一、1. 空虚 丰盈 沉郁 宽慰 寂寞 气馁
二、2. C 3. C 4. B 5. C
6. B 7. A 8. D
9. B 10. B
三、11. (1)绝胜烟柳满皇都
(2)咬定青山不放松
(3)万物生光辉
(4)日暮汉宫传蜡烛
(5)因风飞过蔷薇
(6)为是其智弗若与
(7)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8)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四、(一)12. A
13. C
14. B
15. D
16. 【示例】我不赞同。因为蝴蝶虽然卑微渺小,却往往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北美洲北部的斑蝶就能依靠自身优势和借助自然界的天时地利,飞跃茫茫沧海,到达理想的越冬之地。
(二) 17. 【示例】①懂得泥土和种子有脾气,不要拗;②与牛相遇时虔诚地后退避让;③和庄稼和谐相处,不对草痛下杀手;④误斩蚯蚓后深感内疚;⑤撒苞谷犒赏麻雀;⑥用粪滋补泥土,剔除泥土里的瓦块、砖头。
18. 【示例】与短文开头和结尾相呼应,“向泥土敬礼”就是向与泥土紧密联系的劳动人民敬礼,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生灵的敬畏和对劳动人民勤劳踏实、纯朴宽厚的品质的赞美。同时,标题形式新颖,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9. 【示例】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泥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理应尊重泥土和其所象征的自然万物。同时,在泥土上辛勤耕作的人具有纯朴宽厚、热爱劳作的优秀品质,更值得我们尊敬。“向泥土敬礼”就是向滋养我们的大自然和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致敬。
五、20. 略。